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許多話要傾訴,這個傾訴的對象可以是閨蜜,可以是親人,也可以是朋友。但論長久之計,這些親屬對象都不是合適的選擇。
那麼誰是你最合適的傾訴對象呢?
答案就是寫作。寫作作為你最合適的傾訴對象,將你內心世界拎不清的一些人和事,一些變化莫測,無法預知的現象,通過寫作逐漸認清事物的本質,還原事物的真相,理解事物客觀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寫作是一場遇見,凡是與你相遇的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已經安排好的,你只需要在心裡將它們承載。有時我們作為「當局者迷」的群體,常常把這些事物打亂順序,在自我意識形態下重新排列組合,以為做的很好,令人滿意。其實那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自我感覺良好罷了。
「旁觀者清」的群體不需要我們告訴答案,答案已經一目了然,呈現在他們眼前,而我們偏要糾結,偏要執拗,偏要說服。自己累不說,還將這種累拖給別人。
《寫作好好 : 通向自由人生的修行》,這本書就告訴我們以上這些徒勞無功的動作大可不必傷神費解,只要開啟心靈寫作,一切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自從上周給自己確立了用微習慣引領自己的閱讀與寫作之後,第一個用微習慣做指導的就是每天十分鐘的自由寫作,這件事持續了一周以上,效果非常好,已經成為習慣,養成這一習慣真是輕而易舉就做到了。這就是微習慣的神奇力量!
我打算再跟進第二個微習慣指導閱讀,已經過去三天了,今天是第四天。今天的閱讀沒有在心裡提醒自己該讀書了,強迫自己去讀書,而是自然而然的也養成一種習慣似的,自覺自愿輕鬆愉快打開微信讀書,開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我給自己定的第二個微習慣閱讀是每天自由閱讀20分鐘。這個讀書習慣,不受書籍的限制,喜歡讀什麼書就讀什麼書,不受閱讀方式的限制,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可以是慢讀,也可以是快讀,可以一邊讀一邊做讀書筆記,也可以單獨的摘錄一段話,幾個句子自我分析一番,總而言之,就一句話,閱讀是自由的,不受限的。
自由閱讀上限時間是20分鐘,時間一到,就可以停止讀書,不給自己找理由說再堅持一會兒,這是精彩的部分要多讀一些,這是有價值的東西,要記錄。不想做,不強求,按20分鐘時間設限,就20分鐘。當然,你要願意的話可以加長時間。
今天我讀的書籍是《好好寫作: 通向自由人生的修行》,它的作者是李玲,是一位編輯,也是一位自由寫作作家。
這本書介紹的十分鐘寫作跟我的第一個微習慣每天自由書寫十分鐘不相為謀,看來我的決定是正確的,這本書很好的通過驗證。
這本書我只漫讀了20分鐘,讀了書的一小部分。通過書的目錄可以知道,這本書重在突顯心靈寫作,將寫作認為是修心的寫作。
這本書裡說到的一個觀點是「心靈寫作,讓你離自己的心更近,是與自己的內心相遇的另一種方式。」
我們每個人只要進行心靈寫作之後,就會發現自己的寫作速度越來越快,渾然天成,而且這種寫作,是一種帶著生命的溫度寫作,這樣的文章是最能感染人。隨著你的不斷書寫,內在的勇氣,力量,溫暖也會越來越清晰地浮現出來。
這本書也指導了人們修煉心靈寫作的例子。比如說,你可以給自己列出主題:
1、我有一個秘密
2、我不曾向別人提起的傷心往事
3、那件事讓我很慚愧
4、如果我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這種寫作方式我很贊同,也做了一些讀書筆記,並且將她的心靈寫作練習標題摘記在筆記本上,打算刻意練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