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對音樂,他有顆純粹的心

2020-12-15 福州新聞網

高至凡在指揮合唱團。(廈門六中供圖)

7月30日,廈門六中的排練廳再次迎來學校阿卡貝拉合唱團的學生們,和往常不同的是,合唱團再也等不來指揮老師高至凡。

上月,帶火廈門六中阿卡貝拉合唱團的高至凡驟然離世。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8歲,但他帶著孩子們追逐音樂夢想的身影,永遠鮮活閃亮地刻在許多人的記憶中。

一名從教僅五年的年輕教師,一張總是笑呵呵的臉龐,緣何能在全國引發如此多的關注和討論?在來自高至凡周圍的學生、家長、朋友的回憶中,一個傾心教學、愛護學生,對音樂有著純粹追求的年輕形象愈加立體。

高至凡走了,但他為學生們開啟了音樂之門,燃起了學生們對音樂的熱愛。無數認識和不認識他的人聽著他的故事,和他說著再見,透過他看見教育的初心,和為夢想奮鬥的美好樣子。

音樂在他身上發光

在廈門六中藝術團團長陳琦的印象中,五年前初到六中的高至凡是一個扎著小辮子的毛頭小夥子,提著藍色印花布的小袋子,簡歷就薄薄的兩張紙,滿身上下都流露一股青年藝術家特有的氣質。

「每次見到高老師,他都是笑呵呵的,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陽光大男孩。」廈門六中阿卡貝拉合唱團成員邱詩晗同學的媽媽李寶英說,這段時間,她閉上眼,依然是高老師帶著學生們笑眯眯的樣子。

但是,就是這個看起來「很不老師」的老師,主動找到學校,要求負責合唱團。他就像一劑催化劑,給六中合唱團帶來奇妙的化學反應。

高至凡任教廈門六中合唱團時的第一任團長、現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的劉曉奇回憶道,高老師接手合唱團時,其實學生們的興趣已不在合唱上。如何讓大家重燃對音樂的熱愛,成為他面對的第一關。然而,高至凡笑呵呵、隨和的外表下,有著一顆敢於創新、追求有意思的心。

他找來室友——同樣熱衷於音樂的徐聰一起琢磨,最終決定用阿卡貝拉的演繹方式,在這群中學生的身上嘗試做無伴奏、多聲部的合唱。

「他是一個認真的人,有自己對音樂的追求。他尊重各種形式的音樂,不管是古典還是流行音樂都玩得溜,這也是我們能夠走到一起,進行這麼多創新的原因。」徐聰說,要跳出傳統合唱的模式創新,是不小的考驗,每個作品他都要來來回回修改很多次,直到滿意為止,「至凡一直都是要最好的效果」。

在課堂上,高至凡很善於吸引孩子們的視線,「怪招」不少:讓學生咬住紅酒軟木塞發音,訓練腔體共鳴;讓學生們用氣息將紙片貼在牆上;讓學生金雞獨立,練習氣息……

在陳琦看來,高至凡給音樂組帶來了一股清流,不按常理出牌的他用有心、有趣的教學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心,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喜歡音樂、感受音樂、熱愛音樂。

一心投入阿卡貝拉合唱團,高至凡的課後時間、節假日經常被合唱團的相關事務塞得滿滿的,不是在排練,就是在編曲創新。為不斷給自己充電,每到放假,他還會自費到北京、上海拜師學藝,上海Echo合唱團指揮洪川、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指揮金承志因此和他成了朋友,還曾為六中合唱團給出指導。

在廈門六中阿卡貝拉合唱團憑藉一首《青花瓷》迅速在網上走紅後,高至凡又帶領合唱團陸續推出許多優秀作品,無一不獲得眾口稱讚。

守住合唱團的初心

其實,熟悉廈門六中阿卡貝拉合唱團的人更能明白這支合唱團的不易——不僅玩轉了合唱,將天籟之音唱響全國,更在於爆紅之後的克制和低調。

為守住合唱團的初心,合唱團從不接觸商業演出,除少數公益表演,很多活動邀請高至凡都推掉了。這也正和他本人的性格如出一轍。他曾說過,阿卡貝拉合唱團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在合唱過程中,能發現音樂的美,愛上音樂,享受音樂,提升音樂審美和素養。

在合唱團走紅之前,他是默默奉獻的那個人,合唱團受到廣泛關注後,他仍習慣把自己「藏起來」,碰到推不掉的採訪,他也總是把搭檔徐聰拉上。

今年,廈門六中想要為他申報省五一勞動獎章,他拒絕了,最後還是他的同事幫他填寫了所有申報材料。

高至凡的行事風格也深深影響了許多學生。

「他真正讓孩子們熱愛上了音樂。」廈門六中副校長戴鷺堅說。高至凡走後,戴鷺堅在幫助他的父母整理遺物時發現,高至凡的「家產」只有幾箱唱片、一部手機和一張餘額不多的銀行卡,這再度讓他動容。

他的音樂夢,有人接力

8月3日,在廈門滄江劇院,吉島合唱團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波西米亞之夜」的夏季音樂會。音樂會的最後,這個由高至凡參與組建的合唱團以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再次表達了對他的思念,現場演奏者和觀眾無不為這個年輕的音樂教師潸然淚下。

徐聰說,吉島合唱團是高老師和他在校外做的一個樂團,集結了一群音樂愛好者,音樂會上演奏的很多曲目都是以前高老師和他們一起選取或創作的。

「我們會繼續下去,把音樂做得更好,這一定也是至凡希望的。」徐聰說。

高至凡走後,目前,徐聰接過高至凡的指揮棒,負責幫助六中帶阿卡貝拉合唱團。據悉,今年教師節,合唱團將推出一首紀念高至凡的歌曲,也獻禮教師節。

如今,高至凡的不少學生也走上繼續學習音樂、追逐音樂夢想的道路。在劉曉奇看來,高老師留給他們的,不僅是合唱,不僅是阿卡貝拉,高老師一點一點地給他們講了各種音樂形式,幫他們打開了音樂世界的大門,更重要的是,從高至凡身上,他們還學到了如何為人處世。

斯人已逝,但高至凡留下的,還有對教育初心的思考。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朋友圈中寫道:「在教育被附加了太多因素,孩子們太累的今天,如何讓教育回歸本真的模樣,讓孩子們萌發出青春應該有的樣子,高至凡老師通過他5年的教育生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思考。享受音樂,並且把最美好的東西教給學生,讓藝術啟迪學生的人生,讓他們活出最美好的樣子。這也是時代的心聲、時代的呼籲。」

(記者 楊珊珊)

相關焦點

  • 對音樂,他有顆純粹的心——追憶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
    上月,帶火廈門六中阿卡貝拉合唱團的高至凡驟然離世。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8歲,但他帶著孩子們追逐音樂夢想的身影,永遠鮮活閃亮地刻在許多人的記憶中。一名從教僅五年的年輕教師,一張總是笑呵呵的臉龐,緣何能在全國引發如此多的關注和討論?在來自高至凡周圍的學生、家長、朋友的回憶中,一個傾心教學、愛護學生,對音樂有著純粹追求的年輕形象愈加立體。
  • 凡星永不落 天籟唱初心——追憶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
    ▲高至凡生前照。廈門六中供圖▲7月21日,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曾教過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學生追念老師的留言。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7月21日,在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的追思會現場,合唱團學生含淚送別自己的老師。
  • 凡星永不落 天籟唱初心 追憶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
    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一位平凡的音樂教師,28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7月19日的18:30。  他離開後的短短幾天裡,網上的悼念如雪花般鋪天蓋地。有關他和廈門六中合唱團的故事,網絡總點擊量已超過3億。無數人聽著孩子們清澈的合唱,潸然淚下。  他叫高至凡,廈門六中的一名音樂教師。
  • 追憶廈門六中老師高至凡:所有努力只為讓孩子們愛上音樂
    風靡全國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只要一出新作準能被立刻「霸屏」,也因此上了很多次微博熱搜榜。而這一次上熱搜的卻是令人悲傷的消息:帶火廈門六中合唱團的老師走了!這一突然的噩耗,刺痛了無數人的心。
  • 眾人在歌聲中送別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
    這是7月21日拍攝的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曾教過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學生追念老師的留言。「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裡,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21日下午,動聽的歌聲在廈門福澤園安親堂響起,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手持鮮花,滿眼淚水,送英年早逝的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最後一程。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7月21日,在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的追思會現場,合唱團學生含淚送別自己的老師。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7月21日,在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的追思會現場,合唱團學生悼念自己的老師。
  • 愛樂之心——追訪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的求學成長之路
    28歲的廈門六中音樂教師、合唱團指揮高至凡因突發疾病去世。他帶出了聞名全國的六中合唱團,卻沒能寫完自己的人生樂章。 那位摯愛音樂的年輕老師走了,留給了親朋好友無盡的懷念。每節課都得多等他十五到二十五分鐘。」魏潭說,「我曾問過他,學音樂是為了藝考還是因為喜歡。他很認真地回答我,說的確是為了藝考,但也是真的喜歡。」 高至凡的音樂啟蒙老師、平潭一中音樂教師薛彬也提到,高至凡似乎總是「餵不飽」。「聲樂課我要求學生掌握一般難度的曲目,但他會自己收集很多歌來問我、學著唱,中外作品都有涉獵,進步得非常快。」
  • 追憶音樂老師高至凡的人生拼圖:他如何用音樂成風化人?
    在5年的教學生涯中,廈門音樂教師高至凡用優秀的音樂才華把廈門六中合唱團(以下簡稱:六中合唱團)的孩子帶入全國的舞臺,讓人感受到青春的清澈與美好。 世事無常。7月19日,他因突犯重疾搶救無效,當日離世,享年28歲。
  • 最美教師高至凡:短暫一生因音樂不凡
    臺海網1月10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我不在乎有多火、得什麼獎,學生真正享受音樂是對我最大的肯定。」「終極目標是讓更多學生在感受美、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審美情趣、藝術修養。」……高至凡生前說過的這些話,給許多人留下深刻印象。高至凡是廈門六中的音樂老師,也是名動全國的廈門六中阿卡貝拉合唱團的指揮。
  • 追憶廈門六中教師高至凡:凡星永不落,天籟唱初心
    ▲高至凡生前照。廈門六中供圖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陳弘毅 付敏  一位平凡的音樂教師,28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7月19日的18:30。  他離開後的短短幾天裡,網上的悼念如雪花般鋪天蓋地。有關他和廈門六中合唱團的故事,網絡總點擊量已超過3億。無數人聽著孩子們清澈的合唱,潸然淚下。  他叫高至凡,廈門六中的一名音樂教師。在短短5年的教學生涯中,他用自己對音樂的領悟和熱愛,帶領一群孩子,把音樂「玩」出了各種新潮的花樣,走上了全國的舞臺,讓一群孩子迸發出了青春最美的樣子。
  • ...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 歌聲中送別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
    新華社廈門7月21日電 題:「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眾人在歌聲中送別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新華社記者顏之宏、付敏、魏培全「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裡,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
  • 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去世原因是什麼?他帶火的合唱團你一定聽過...
    這位被學生們稱為「老高」的音樂老師,其實是90後,他出生於1991年。高至凡老師(左)和他的音樂老搭檔徐聰2014年,高至凡從廈門大學音樂系畢業後,來到廈門六中當一名音樂教師。廈門六中合唱團成立於1995年。
  • 師友憶廈門六中老師高至凡:「最親愛的人會變成天上的星星」
    7月21日下午,廈門福澤園殯儀館安親堂,空氣中都瀰漫著悲傷與沉痛。從四面八方趕往此處的人們手持鮮花,眼眶溼潤,前來送別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最後一程。7月19日傍晚,高至凡因突發重疾搶救無效,不幸辭世,年僅28歲。
  • 廈門六中28歲音樂老師離世 最後一條朋友圈曝光
    7月20日,廈門六中發布訃告,7月19日18時30分,音樂老師高至凡因突犯重疾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他曾帶出風靡全國的中學生合唱團,以無伴奏的阿卡貝拉聞名。這位被學生們稱為「老高」的音樂老師,廈門大學音樂系畢業,其實是個90後。
  • 廈門六中推出新作《生如夏花》 用音樂緬懷高至凡老師
    817bdb51924e59455f9ab769ccb01910視頻由廈門六中和吉島音樂出品昨天是廈門六中合唱團指導老師高至凡逝世一周年紀念日。在盛夏的海岸邊,廈門六中合唱團再度推出新作,以此來緬懷他們曾經的指揮老師高至凡。現任指導老師徐聰帶著廈門六中合唱團的孩子們,用一首樸樹的《生如夏花》表達對他的無盡思念。高至凡,生前是廈門六中音樂教師,是在合唱團背後默默付出的靈魂人物。
  • 廈門六中合唱團指導老師高至凡驟然離世……
    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驟然離世年僅28歲他帶領六中合唱團唱響全國19日9:30高至凡在朋友圈發了條消息:放假真是太爽了已經不是阿卡貝拉而是有伴奏的合唱高至凡要開始新的突破正在進行新的嘗試他要找到具有六中特色的合唱方式高至凡的音樂老搭檔徐聰
  • 廈門六中合唱團唱響《夜空中最亮的星》送別高至凡老師
    近兩年來,廈門六中合唱團演繹的阿卡貝拉音樂在全國家喻戶曉,而高至凡就是站在這支合唱團背後的人。對音樂發自內心熱愛、低調認真扶持學生合唱團,這位年輕的老師走了,卻將感動和追逐音樂夢想的赤誠之心留給了學生、留給了社會。他帶火了廈門六中合唱團19日上午,迎來暑假終於得以休息的高至凡發了一條朋友圈動態:「放假真是太爽了,做夢都會笑醒。」
  • 廈門六中合唱團老師驟然離世,學生:他所有努力都是為讓我們愛上音樂
    (原標題: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高至凡驟然離世,年僅28歲 他帶領六中合唱團唱響全國,學生懷念——他所有的努力 都是為了讓我們愛上音樂)  2014年,從廈大音樂系畢業的高至凡,走進廈門六中成為一名音樂老師,他帶出來的合唱團以無伴奏的阿卡貝拉走紅全國
  • 向福建省2019年「最美人物」之「最美教師」高至凡老師致敬
    廈門市第六中學音樂教師高至凡獲得2019年度福建省最美人物中的「最美教師」榮譽稱號。高至凡老師潛心音樂教育和合唱團建設,在短短五年內,帶領廈門六中合唱團以無伴奏的阿卡貝拉唱響全國、享譽各界。2019年7月19日下午,因突犯重疾搶救無效離世,年僅28歲。他將短暫的一生獻給學校音樂教育事業。他的師德師風、工作表現正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有好老師"要求的現實寫照。
  • 28歲的音樂老師,帶領廈門六中合唱團唱響全國,卻不幸猝死家中
    如果不知道高至凡是誰,聽一聽廈門六中合唱團阿卡貝拉版本的《稻香》:「多少人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們是不是該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沒有音樂伴奏,只有一群稚氣未稅的初中孩子一邊用手擊打紙杯和課桌,一邊吟唱著美好的青春。
  • 今年教師節,廈門將舉行高至凡老師先進事跡報告會
    教師節臨近,大家耳邊響起那首熟悉又難忘的旋律《夜空中最亮的星》,懷念廈門六中的音樂老師高至凡。今年教師節,廈門將舉行高至凡老師先進事跡報告會。昨天下午,廈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在廈門六中舉行高至凡先進事跡新聞發布會,介紹高至凡老師的主要事跡及廈門開展向高至凡學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