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古箏發新枝 魯西南大地傳妙曲

2020-12-15 菏澤日報

日期:[2012年01月08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B3]

鄆城古箏發新枝 魯西南大地傳妙曲

——山東箏派及對魯西南樂曲的影響

古箏樂發源之由來
   鄆城古箏製作工藝被列為我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省公布的首批73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鄆城水滸好漢城71歲的季玉璽老人,被確定為山東古箏樂的唯一傳承人。製作工藝和唯一傳人全在鄆城,可見鄆城和古箏的關係非同一般。
   箏原為宮廷中的一種器樂。相傳在西漢時期,有一個宮女走出宮廷,隱居在鄆城一帶,她先後向世人傳授了 《漢宮秋月》、《隱公自嘆》、《鴻雁捎書》等箏曲。於是,箏樂開始在鄆城一帶盛傳至今而不衰。
   三國時期的詩人曹植任鄄城王期間,根據當時鄆鄄一帶箏藝盛行的景象,曾寫有「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如神」、「弦鳴慷有音,撫彈箏慨餘」的詠箏詩句。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也有「忠義堂上插遍菊花,燕青彈箏,各取其樂」的描述。
   明朝,箏在魯西南甚是盛行。如今,在鄆城縣陳坡鄉黎仝莊還保存著明代萬曆年間的一架十六弦古箏。自清朝以來,箏在山東大地更是迅速發展,特別是菏澤市的鄆城、鄄城、牡丹區和聊城市的臨清市一帶很是普及,菏澤民間傳有「城內大戶多有瑟,城外村村都有箏」的說法,鄆城則享有「書山戲海,箏琴之鄉」的美稱。由此可知,菏澤不僅是聞名中外的牡丹之鄉、武術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而且還是著名的古箏之鄉。
   箏樂在漢代從宮廷傳到鄆城後,之所以在鄆城及其周邊地區得到發展,是有其獨特原因的。古代,魯西南經濟落後、交通不便,但這裡的民間音樂,卻極其豐富多採且保持著土生土長的別致風味。魯西南是中國戲曲音樂中「四大聲腔」之一「梆子腔」的發源地,流行著以「梆子戲」、「大弦子戲」為代表的地方戲曲十幾種之多,還有以山東琴書為代表的多種曲藝音樂。
   箏樂與魯西南樂曲
   「魯西南鼓吹樂」更是在全國享有盛名。鼓吹樂健康、粗獷、熱情的音樂風格在各樂種中具有代表性,它反映了當地勞動人民樸實、憨厚、熱情的精神風貌,而古箏音樂則屬於抒情性較強的樂種,似乎更深地體現了勞動農民性格的另一面和他們豐富的精神內涵。除此歷史原因外,地方上的音樂組織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鄆城地區常見的民間音樂組織形式是「打平戶」,即在約定的日期,各村的民間樂手、藝人們自帶樂器和乾糧,在約定的地點聚會,帶來的乾糧一般都收集後再均分,「打平戶」即費用均攤的意思。「打平戶」時開始一般都演奏琴書音樂,往往是村上的人都來聽。等到合奏起大板套曲時,聽的人就比較少了,一般只剩下些愛好者,但此時也正是民間藝人互相學習,切磋技藝的好時機。傳統的大板箏曲也就是這樣得以流傳、提高。「打平戶」這種民間音樂活動,在古箏流傳的過程中,對傳播、發展古箏音樂起了重要作用。
   在千百年來流傳發展的過程中,箏樂與魯西南一帶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濃鬱地方風格的流派,因此被稱為「山東箏派」。山東箏曲富有剛勁、優美、音韻濃鬱的藝術特點,恰似魯西南人耿直、樸實的個性。樂曲繁茂如林,有的清秀細膩,如泣如訴;有的粗獷豪放,如萬馬奔騰;有的抒發懷古之幽思;有的描寫離情之別緒;有的寄情於花鳥魚蟲、高山流水,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對邪惡的鞭撻或對英難的謳歌,對秀麗山川的讚美,使人們聽了興趣盎然,回味無窮。
   山東箏曲分為大板箏曲和小板箏曲兩類。大板箏曲為有屬名的箏曲,屬於八板體系,一般8拍一句,共8句。第5句再加4拍,全曲共68板,此類樂曲是從山東琴書或呂劇演出後樂手們合樂的純器樂曲 「碰八板」中脫離出來的。代表曲目有《漢宮秋月》、《風擺翠竹》等。小板箏曲則是民間演奏家將民歌或是琴書的唱腔、曲牌器樂演化而來的,旋律以小巧為主,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鄉土氣濃,活潑而富於歌唱性,不受板數限制。代表曲目如《鳳翔歌》、《天下同》等。
   山東箏派傳統的演奏技法可概括為:右手的「託、劈、抹、挑、勾、剔、花、撮、搖」;左手的「虛、實、點、按、滑、揉、顫、走」。特別是右手拇指小關節連續快速地「託、劈」所形成的「搖」指手法、「花」音手法、八度大跳的「勾搭」手法,以及左手「走」指手法,在全國各箏派中有其獨特的風格。
   箏樂派系及其傳人
   說山東古箏樂,離不開鄆城縣陳坡鄉的黎仝村,現知最早的一位山東古箏樂傳人黎邦榮,就是黎仝村人。黎邦榮是清末民初的文人,以教書為生。他擅長箏、揚琴等多種樂器及山東琴書演唱。他的技藝和樂譜,據說授自一位不傳名的僧人。
   在黎邦榮的學生中,有不少出色的山東箏演奏家,如張為昭、黎連俊、張為臺等人,他們都為山東箏派的傳播作出了貢獻,並在家鄉一帶享有盛名。其中張為昭最為著名。1956年,建校不久的中央音樂學院聘請張為昭先生教授古箏。於是,張為昭成為中央音樂學院第一任古箏教師,張先生一生培養了大批古箏藝術人才,分布在全國各地。如:西安音樂學院的高自成、山東藝術學院的韓庭貴、上海音樂學院的何寶泉、星海音樂學院的史兆元等等。1959年3月,張為昭留下了《漢宮秋月》、《美女思鄉》等十二首傳統山東箏曲錄音,這是當今我們能聽到的最早的山東箏派錄音。
   人們把全國的箏樂分為山東箏派、河南箏派、潮州箏派、客家箏派和武林箏派五個大的流派。鄆城一帶是山東箏派的發源地。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張為昭、西安音樂學院教授高自成、瀋陽音樂學院教授趙玉齋、天津音樂學院教授韓鳳田、山東音樂學院教授韓庭貴、中國古箏學會副會長趙登山等一批國家級古箏大師都是鄆城人。這麼多古箏高手籍貫同縣,實屬罕見!
   為了讓古箏藝術得到發揚光大,現在,鄆城縣成立了古箏製作協會,宋江武校水滸文化旅遊城內設立了古箏作坊,製作的古箏不但受到國內演奏者的青睞,而且遠銷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同時,鄆城縣還成立了 「魯韻古箏培訓中心」。一大批古箏演奏人才先後從這裡走向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吉林藝術學院等全國著名音樂院校。
   2008年,在「藝術中國青少年國際展示交流活動」大賽總決賽中,來自「魯韻古箏培訓中心」學生劉娜過關斬將,最終榮獲金獎。對此,還有人特寫詩讚曰:「山東箏派發源地,又見古樹發新枝。」 曹先鋒 

相關焦點

  • 「七不取」成就山東鄆城古箏絲弦美音
    2008年,鄆城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古箏之鄉」;2009年,鄆城古箏製作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鄆城再次被國家文化部授予2011-2013年度「古箏之鄉」稱號。  在鄆城,古箏製作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鄆城的這些制箏人多數是普普通通的農民。近日,通過鄆城古箏製作主要傳承人刁望河,記者走近鄆城古箏製作人以及鄆城古箏。
  • 情系家鄉、愛在鄆城——八旬退役軍人魯石先生捐贈母校四萬冊圖書
    10月28日,八旬著名書畫家、退役軍人魯石先生向母校捐贈圖書活動在鄆城一中隆重舉行,同時為「魯石圖書館」揭牌。「魯石圖書館」由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國防部原部長遲浩田題寫。鄆城縣委書記劉文林和魯石先生共同為其揭牌。魯石先生此次捐贈價值200萬餘元圖書和書畫作品。
  • 北京威頓玻璃助力鄆城新舊動能轉換
    北京威頓玻璃助力鄆城新舊動能轉換  在鄆城縣經濟開發區境內,北京威頓(鄆城)玻璃製品有限公司的施工現場正爭分奪秒趕進度,傳統產業實現
  • 好客山東 | 吃完山東沿海,有必要回魯西南「吃肉」了,吃大塊滴!
    前幾天帶您領略了山東生猛海鮮的美妙滋味,今天,帶你去魯西南的菏澤「吃肉」,吃大塊滴!鄆城是中國好漢之鄉,素有「水滸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天罡地煞的水滸英雄,高舉替天行道大旗,更是把好漢文化詮釋的淋漓盡致。
  • 鄆城水滸好漢城武術基地上榜
    其中,鄆城水滸好漢城武術基地入選首批「山東省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名單。鄆城水滸好漢城武術基地是一處集鄆城縣衙、晁家莊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築群和宋江武校的武術教學與交流,以及狗娃藝術團的武術舞蹈、水滸情景劇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包括水滸文化博物館、宋江武館、鄆城酒樓、及時雨茶樓、孫二娘客棧、古箏坊、大刀館、烏龍院、寅賓館、明倫堂、明清戲樓等十幾個景點。
  • 菏澤城際公交關於停止運行巨野922、曹縣932、鄆城962線路的通知
    自12月23日起,菏澤城際公交將停止運行(巨野922、曹縣932、鄆城962)途經中華路三條城際公交線路班車。巨野921,曹縣931、鄆城961仍按照原線路行駛。 小編提醒前往巨野、曹縣、鄆城的乘客,請到巨野921、曹縣931、鄆城961站牌候車。因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 巨野永豐塔,魯西南發現較早,保存完好的佛塔建築
    永豐塔永豐塔位於巨野縣城人民路東段的北側,始建於北宋嘉佑年間,為古代巨野的八景之一,是魯西南地區發現年代較早,一處保存完好的佛塔建築,古塔建築,造型古樸渾厚,塔身簡潔,為我國八角七級式樓閣式磚塔,現在我們所看到只有地面五級塔身
  • 山東鄆城水滸好漢城,再現水滸好漢的傳奇故事
    水滸好漢城,位於鄆城縣西門街南段,是一處集鄆城縣衙、晁家莊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築群和宋江武校教學與交流,以及狗娃藝術團的武術舞蹈、水滸情景劇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古箏坊,優雅古樸。大佛寺。青面獸鏢局。晁家莊,很大很氣派。
  • 解讀全國百強縣中的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魯西南地區的強大縣級市
    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位於魯西南地區,這個地區相比濟南附近、膠東地區,並不算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但滕州市本身的實力還算比較強大。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的城區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俯瞰圖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代表了魯西南的一個亮點,這個規模較大的縣級市也是一直位於全國百強縣的前列。
  • 植根人民發新枝
    新時代有新氣象,植根人民發新枝。為更好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近年來,烏蘭牧騎從「文藝輕騎兵」擴展成為綜合服務隊。2018年起,內蒙古成立了「草原輕騎兵志願綜合服務隊」,220支專業志願者隊伍迅速活躍在廣大農村牧區,提供理論宣講、法律援助、衛生服務、脫貧攻堅、生態保護等多方面服務。2019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條例》正式實施。
  • 菏澤鄆城春華乳羊肉鮮嫩美味走四方
    原標題:菏澤鄆城春華乳羊肉鮮嫩美味走四方 食材為出生3-5天的乳羊羔紅燒羊羔肉香嫩可口乾煸乳羊肉入口不膩參加尋訪菏澤名吃網友合影  大眾網菏澤5月26日訊(記者 李亞 鍾博陵)在鄆城縣城東門大街上,一家名為春華羊羔肉的飯店生意異常火爆,等待的顧客時常排到門外。
  • 楊志押送生辰綱從山東鄆城繞道,施耐庵真的是地理知識不過關嗎
    楊志要把生辰綱從北京大名府送到東京汴梁,路過山東鄆城附近的黃泥岡,十萬貫生辰綱被晁蓋為首的八人劫走,梁山好漢的故事到這裡算是真正的開頭了。 智取生辰綱 都是黃河惹的禍 這裡有個問題,楊志送生辰綱為什麼要從山東鄆城走呢?
  • 山東鄆城天價彩禮:見面九萬九 定親十六萬六(圖)
    資料圖 原標題:山東鄆城天價彩禮:見面九萬九定親十六萬六(圖) 所謂「老婆本」,顧名思義,就是男人為娶老婆而攢的錢,也可簡單地理解為,男人娶老婆的成本。 碭山位於安徽省最北端,屬宿州市管轄,今年碭山縣兩會期間,一名退休村幹部給縣委書記發了一條簡訊,痛陳「天價彩禮」讓農民不堪負重。 農村青年婚戀成本趨高:打工青年融不進城,回不去鄉 現在在農村娶個媳婦要花多少錢?以碭山例,記者帶大家算一算一名農村男青年的結婚成本。
  • 老樹新枝開新局
    在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在應對國內外不確定性風險與挑戰的檔口,這些「資深」知名企業積極求變應變,實現「老樹」發新芽、長新枝,結出高質量新碩果。老牌優勢企業體量大、實力強,依託厚重的工業沉澱,在創新升級、轉型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經濟發展必須緊緊依靠的主力軍、基本盤。
  • 魯西南記憶——家裡的老槐樹
    在魯西南地區,槐樹主要有家槐和洋槐兩個品種。家槐在生物學上就叫「槐樹」,是中國的原產品種,因為歷史悠久,所以現在還被稱之為國槐。記不清是在岱廟還是孔府了,有一棵唐朝時期的槐樹,被命名為「唐槐」。洋槐樹應該是十七世紀傳入中國的,原產美洲,又被稱為刺槐。
  • 北京化二:老樹發新枝,人間第二春
    北京化二:老樹發新枝,人間第二春2003年06月27日16:43:06  開平薦股
  • 鄆城一中舉辦優秀畢業生座談會
    7月31日,鄆城一中舉辦優秀畢業生座談會,鄆城一中校長、畢業班班主任代表等與優秀畢業生代表進行了交流。鄆城一中校長對取得優異的成績的畢業生們表示祝賀,並向他們表達了在大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叮囑和建議。鄆城融媒記者:張金靜 紀文穎鄆城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總監製:劉考勇監製:李印傑中心編輯:馬曉妍楊婷 何泓池審核:王兆軍文內信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