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文綜合自深圳疾控(ID:szcdcepi)、健康時報(ID:jksb2013)
深圳疾控微信公眾號上,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
本來是好好的婚禮,410位親友齊聚一堂,每個人的臉上都喜氣洋洋。
但沒想到婚宴開始2小時後,有人就出現了一陣翻江倒海的嘔吐感。跑去洗手間,開始上吐下瀉,下瀉上吐,簡直成了一隻行走的噴泉。
打車回家的路上,也是一路噁心、頭暈、肚子絞痛,後背被汗水溼透。
在家折騰一夜沒休息好,第二天趕緊就是去醫院,發現候診室裡全是前一晚喝喜酒的親戚。
疾控醫生證實是食物中毒,而「禍首」就是婚宴上的「鴛鴦炒飯」!
什麼原因呢?
最後,2個親戚要住院治療,其他16人通過抗菌、補液後慢慢痊癒。
夏季高發,過半食物中毒都是細菌惹的禍!
夏天是一個充滿美食誘惑的季節。細菌、病毒也喜歡刷存在,一旦食物儲存、加工不當,拉稀跑肚的事兒就會經常發生。
最近,韓國幼兒園集體中毒事件登上微博熱搜:15位孩子所得的「漢堡病」,主要元兇就是大腸桿菌,可引發尿毒症、血小板減少症等。
根據深圳疾控統計,近3年深圳就報告了64宗食物中毒案例,其中細菌性食物中毒佔比最高,達65.7%。
其中,5種致病菌最常見:
① 沙門氏菌:多藏在雞、鴨、豬、牛、羊等禽、畜肉裡;
② 副溶血性弧菌:多藏在魚、蝦、盤海、貝等水產裡;
③ 蠟樣芽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藏在剩飯裡;
④ 肉毒桿菌:多藏在酸奶、啤酒、豆腐乳、醬油等發酵製品以及肉製品裡;
⑤ 李斯特單核細胞增生菌:多藏在乳製品裡。
這些「不乾淨」的東西,是感染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兇。
而發黴的花生、大米、毒蘑菇,甚至農藥等化學品,則屬於中毒性食物中毒。
不一樣的食物中毒,症狀不一樣!
1. 細菌性食物中毒
① 沙門氏菌
潛伏期:12~14小時;
症狀:有發熱、嘔吐、腹瀉(黃綠色水樣便),甚至引起致命的出血性腹瀉和各類中毒症狀;
② 副溶血性弧菌
潛伏期:多為14~20小時;
症狀:有陣發性腹痛、洗肉水樣糞便、發熱;
③ 金黃色葡萄球菌
潛伏期:一般小於6小時;
症狀:劇烈嘔吐。
2. 真菌毒素和黴變食品中毒
① 黃麴黴毒素
肝癌元兇之一,主要出現在發黴、變質的食物中。
症狀:急性中毒後主要產生肝、腎損害,食慾低下,黃疸;
② 黴變甘蔗食物中毒
主要出現在變質的甘蔗中。
症狀:除了拉肚子、嘔吐等胃腸道症狀外,嚴重的中毒者隨後出現神經系統受損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如:頭暈、頭疼、抽搐甚至昏迷、死亡。就算經搶救而生存下來,也常常留下嚴重的神經系統受損後遺症而導致終生殘廢。
3. 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① 河豚魚中毒
潛伏期:10分鐘-3小時;
症狀:拉肚子、嘔吐等胃腸道症狀,口唇、舌尖、指/趾端麻木、眼瞼下垂、四肢無力等,逐漸影響呼吸和心血管等中樞,甚至危及生命;
② 毒蘑菇中毒
潛伏期:15-30小時;
症狀:胃腸炎、精神症狀不好,重者可有溶血和肝腎損傷、神經精神症狀,嚴重的也會要命。
4. 化學性食物中毒
① 亞硝酸鹽食物中毒
潛伏期:不超過3小時
症狀: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膚紫紺等組織缺氧表現。
萬一出現食物中毒怎麼辦?
如果意識清醒,可以通過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催吐,把未被胃吸收的中毒食品排出來;
如果有剩餘食品,請帶上它,並以最快的速度到醫院。醫生會根據中毒類型,應該對症治療。
一般來說,情況不太嚴重的急性食物中毒,3~5天就會基本痊癒;
但千萬不要想著吃點藥、睡一覺、多喝熱水就好了,畢竟你都不知道你是吃了哪些不乾淨的東西中毒的,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就危險了。
遠離食物中毒,記住這5點!
1. 選新鮮的
吃水果蔬菜前,要洗乾淨,不要吃過期食物。
像黴變了的食物,就不要消掉壞的部分食用了。
2. 生熟分開
生鮮肉類、禽類和海產類食物要和其它食物分開;加工處理生鮮食物要用單獨的刀、案板。
3. 冷藏保存
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C;不過,即便在冰箱中,食物也不能儲存過久。
4. 保持清潔
廚房要隨時打整乾淨,經常洗手,別讓老鼠蟑螂接近廚房。
5. 完全煮熟
肉、禽、蛋類和海產品要完全煮熟,特別是肉和禽類,不能帶血絲;燉湯、燉菜要煮沸,食物中心溫度至少>70°C;剩菜再次加熱要熱透。
不過,高溫對於寄生蟲、細菌是有作用的,但並不是說只要經過高溫的食物,吃了就絕對不會食物中毒。比如,黃麴黴素就不買高溫的帳,裂解溫度為280℃,一般烹飪方法對它沒有影響。所以長黴了的玉米、大米、花生,不要想到洗一洗、蒸一蒸、煮一煮就可以安心吃,建議全部倒掉。
本文指導專家:張錦周,深圳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所長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
小編:依依
原標題:《一場婚宴,毒倒18個親戚!這病夏季高發,湖南人注意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