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書法,不管是開始,還是行書和草書,對筆順都很講究的。不過,我們這篇文章裡面,主要針對楷書來說的。
筆順的意義有三點:正確、快捷、美觀。正確的筆畫首先能夠保證字形寫對,其次能夠提高書寫速度,最後是為了字形的美觀。
我們先看兩個例子。第一個字「此」,先寫長橫,還是先寫豎?
第二個字,「必」,這個字的起筆和「心」的起筆是一樣的嗎?
先說答案,「此」,首筆應該是從左到右的第二豎,然後是第一豎,再是長橫;而「必」,第一筆是撇,第二筆是臥鉤,第三筆是中點。兩個字,我從田英章老師的視頻中截取如下。
還是回到最初的問題。筆順重不重要?在我看來,很重要,因為筆順不對,確實可能會影響字的美觀,比如「草字頭」的寫法,你覺得草字頭的這四筆順序是怎樣的呢?
為了整個字的筆斷意連而不顯得僵化,自然是先寫豎,再寫橫,然後寫橫,最後寫豎,為此,我專門截一段田英章老師的講解,如下。
楷書在唐代成熟,審美變成了第一標準。比如,「右」字的起筆就和「左」字不同,「右」是先寫撇,而「左」是先寫橫,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也是受審美要求的制約。「左」,下方是「工」,是上小下大為梯形;「右」,下方是口,是上大下小為倒梯形,根據審美要求,「左」的橫短撇長,而「右」則橫長撇短。對於這種情況,間架結構法則是這麼說的:橫長撇短先寫撇,橫短撇長先寫橫。(這兩個字的寫法見下面)
對於初學者,這些字的筆順可以先背下來,先集中精力練習筆畫和結構,因為不管怎麼說,寫好才是硬道理。我們在寫的過程中,再慢慢體會筆順的妙處吧,也就是在實踐中學習理論,而理論也反過來再促進實踐。
最後,我把一些容易搞錯的字的筆順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右左九有
成方步世
耳兆母亥
叔門無勝
以上只是部分容易寫錯筆順的字。大家如果還有其他字拿不準筆順的,可以在評論區裡討論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