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下有座「長城」,長度堪比3條京杭運河,至今上億國人受益

2020-12-18 四方史

中國的長城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華夏子孫留下的無價之寶,從秦朝開始修建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而除了眾人皆知的萬裡長城之外,在中國的地下同樣還有一條長城,長度堪比3條京杭運河,至今上億國人受益。

這就是位於新疆吐魯番的坎兒井,大家都知道新疆地區天氣炎熱,水源對於當地人們來說十分重要,但是由於處於荒漠地區,一場雨下來很快會被蒸發掉,而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則是充分發揮了自己智慧,想出了在地下修建坎兒井的方法,用於人們市場生活與農業發展。並且坎兒井也和秦始皇兵馬俑、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坎兒井始創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到目前坎兒井在中國有一千多條,總長度5000公裡,而連接杭州和北京的京杭大運河也才大概1797公裡,差不多有3條京杭大運河的長度。

據聞一千多條坎爾井,一天可以灌溉40多萬畝的良田,幾億的新疆人都可以因此存活下去。

但是坎兒井的修建也確實十分複雜,需要人們一直不斷得用人工往地下挖,坎兒井中部分豎井深度可達90米,大概相當於27層樓高,這樣的工程量放在今天是個棘手的難題,更更何況還是沒有高級機械可以輔助的古代。

也正是因為這些古人的智慧和汗水,坎兒井至今任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無數人因此受益,整個新疆地區的農田的灌溉,生活水的飲用,都離不開開坎兒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也正是它讓新疆地區由一片荒漠變成了可供人類生存的一塊寶地。

相關焦點

  • 中國有條「地下長城」, 與萬裡長城齊名,距今2000年,仍在使用!
    中國的萬裡長城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這條長城修建於秦朝終於明朝末期,承載了無數人的心血!總長度在21000米,工程浩大,起初秦朝修建長城的目的是為了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然後現在的話就成為了一個名勝古蹟,彰顯中國的文化魅力,萬裡長城的名氣也是響徹了世界各地!
  • 長城多長?珠峰多高?這些中國獨有數字你知道嗎?
    「都說長城兩邊是故鄉,你知道長城有多長?」兒時常聽歌詞中唱起長城,作為中國的象徵之一,國人引以為傲的萬裡長城究竟有多長?數千年風霜洗禮至今留存幾何?這個答案如今終於有了。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國長城保護報告》首次曬出了長城的「家底兒」: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千米,各時代長城資源分布於北京、河北、山西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
  • 地圖看京杭運河的前世今生(江蘇段)
    可快速關注我們京杭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自開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流域。
  • 中國高鐵再次引領全球!地下100米穿越八達嶺長城,世界為之驚嘆
    據《新華社》報導,在2020年到來前夕,全長174千米、途徑10座車站的京張高鐵,終於開始正式的通車運營。雖然途中地形崎嶇,不乏障礙,但在中國高鐵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全力攻堅克難下,這一困擾著詹天佑多年的挑戰,再次被擊破。而這次我們不是「之字形」盤旋向上,而是從山底直接開鑿隧道,穿過崇山峻岭將北京的鐵路修往張家口。
  • 「中科館大講堂」《京杭運河沿線博物館文物裡的科技》
    >中國科技館二層多功能廳(乘東門口扶梯上二樓)題目:《京杭運河沿線博物館文物裡的科技》嘉賓:張鵬(北京郭守敬紀念館執行館長、耳朵裡的博物館創始人)著有《宮城:寫給孩子們的紫禁城》《博物館裡的中國:絕妙器皿》《傾聽博物館》及《和朋朋哥哥一起逛北京》等圖書6部,翻譯博物館主題童書3部。先後獲得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宣講大賽志願者組第一名,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大賽志願者組第一名,北京青年五四獎章,北京文化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
  • 世界地鐵長度排名,前十名6條在中國
    本期為您推出——世界地下鐵道長度排名。五世界地下鐵道長度排名(一)世界地下鐵道長度排名世界建成通車地下鐵道長度一覽表(二)世界前十長地下鐵道簡介1.廣州地鐵3號線廣州地鐵三號線全長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地下高速交通隧道。這也意味著該地鐵站連接站點數量驚人。從天河客運總站發至番禺廣場站。截止2012年約有18.5億乘客使用。其中按最長支線機場北~番禺廣場計總長60.4km。
  • 長江、黃河有多長?故宮有多大?漢字有多少個?國人必知!
    「都說長成兩邊是故鄉,你知道長城有多長?」兒時常聽歌詞中唱起長城,作為中國的象徵之一。 國人引以為傲的萬裡長城究竟有多長?數千年風霜洗禮至今留存幾何?這個答案如今終於有了。 長城有多長?
  • 探訪京杭大運河:保護這條流金淌銀的經濟帶[圖]
    江蘇省規定自今年1月1日起禁止掛漿機船進入京杭運河蘇南段,2007年1月1日起禁止掛漿機船進入京杭運河蘇北段。山東省把今年作為治理船舶汙染的關鍵年,籌資1000萬元建設5座具有綜合性服務功能的大型船舶垃圾回收處理、汙油(水)回收轉運站,對船舶垃圾、汙油(水)進行處理。
  • 世界第一,中國這條「黃金水道」相當於9條蘇伊士運河,起於杭州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所以,中國是世界旅遊大國之一,每年都有上千萬的的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他們被中國的大好山河深深吸引。中國的面積居世界第三,地域廣闊,創造了不少的世界之最。
  • 京杭運河濟寧段部分航道將"擴容" 接通蘇北段
    原標題:京杭運河濟寧段部分航道將"擴容" 接通蘇北段  近日,山東省濟寧市啟動京杭運河濟寧段部分航道升級計劃,京杭運河濟寧段航道由三級航道升級為二級航道,升級後與京杭運河蘇北段二級航道接通。   據了解,目前正在通航的京杭運河濟寧段北起濟寧南至韓莊,全長126公裡,是目前京杭大運河中「魯運河」的唯一仍在通航的河段。
  • 浙江又一縣將起飛,贏得120億高鐵3億機場垂青,實現海陸空交通網
    浙江武夷縣即將起飛,在120億高鐵3億機場搶票,讓海陸網的人們在欣賞旅遊中的風景,領略不同的節奏,不同的文化風俗,但是旅行和目的地、目的地備受關注,當然,經濟發達的城市是優先選擇,交通方式有很多選擇,有些人喜歡坐私家車出遊,時間比較自由,還可以看到行程的風景,當然,我國的高鐵建設是相當厲害的,而且速度很快,是很多人可以選擇的方式。
  • 人民鐵道報李蓉:見證中國奇蹟感受中國力量
    2019年12月30日,中國鐵路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世界首列時速350公裡智能型復興號在地下102米深處穿越八達嶺長城,奔向「冬奧之城」張家口。 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鐵與古老的長城同框。當時,我就在這趟首發列車上,作為記者記錄下這一幕奇蹟。 連著歷史的京張鐵路和通向未來的京張高鐵,共同訴說中國人的築夢之路。
  • ...保護規劃 工業遺產 保護區 公示 京杭運河 北起-長三角頻道...
    黑白灰為主調延續老杭州的傳統生活  歷史老街區「不變」應萬變  拱宸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今起公示  在杭州人的記憶裡,老底子的拱宸橋西,和工業是密不可分的——19世紀末,這裡有個通益公紗廠,後來變成杭一棉,至今還留下了很多倉庫、廠房、運貨碼頭。
  • 蘇州京杭運河附近,有個免費好玩的地方,它是茶人心中的聖地!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是歷經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 火德真君廟,萬寧橋及鎮水獸,京杭運河積水潭港!
    沿著朱紅色高牆沒走幾步,抬頭就看到黃金圖額上七個紅色大字「敕建火德真君廟」。雖然是火神廟,從這個名字上就知道來歷不凡,「敕建」說通俗點就是皇帝下令修建,能和皇家沾邊,肯定大有來頭。據說,這座寺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久遠的過去,過隙的白駒揚起陣陣風塵模糊了視線,時至如今,這座建築很難找尋到唐朝的影子。
  • 中國「最大」的地下溶洞,洞中擁有5座山峰,10多處地下瀑布
    據了解這一個地下溶洞中有5座山峰,10多處地下瀑布,這個中國最大的地下溶洞就是湖北利川的騰龍洞,據相關數據顯示這個洞的洞口高度為72米,寬度為64米,這一個空度直接能夠讓直升機在裡面盤旋,據相關數據顯示,這個地下溶洞現在已經探明的長度為59.8公裡,水中洞就有16.8公裡。
  • 京杭運河二通道海寧段東西大道橋保通便道順利轉換
    京杭運河二通道海寧段東西大道橋保通便道順利轉換 發布日期:2020-09-21 09:45 信息來源:海寧市交通運輸局瀏覽次數: 9月18日上午,京杭運河二通道海寧段(許村鎮前進村段)東西大道橋保通便道一階段節點工程完成交通
  • 中國藏有「地下長城」,僅5千公裡就耗時2千年,但卻養活幾億人
    「雖然擁有中國悠久的歷史,但卻擁有許多有名的古代建築,萬裡長城我們去所知的在北京一個,但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另一個"地下長城",5000公裡左右的時間需要2000年。這項工程你們知道否?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新疆地下有個神秘的地洞,長度達5000多公裡,堪比萬裡長城!
    新疆坎兒井是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今天就跟隨新疆交通廣播的腳步,去領略下坎兒井的神奇與美麗。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於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新疆因為地面乾旱,農作物不容易存活於是智慧的人們就製造出了這種神奇的坎兒井從空中俯瞰吐哈盆地,可見戈壁灘上成串成串的凹心土堆這便是坎兒井了
  • 中國工期最長的工程:2500年前開始修建,至今仍未竣工,不是長城
    眾所周知,我國在如今的世界舞臺上有這樣一個外號,就是「基建狂魔」。什麼是基建狂魔呢?就是在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塊,我國不管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尤其在效率這一塊,更是令無數國家見識到了什麼是「萬丈高樓拔地起」的中國速度,基建狂魔的稱號便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