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館大講堂」《京杭運河沿線博物館文物裡的科技》

2020-12-11 湘湘帶你看社會

【中科館大講堂】《京杭運河沿線博物館文物裡的科技》

時間:

2020年12月12日(周六)

10:00-11:30

地點:

中國科技館二層多功能廳

(乘東門口扶梯上二樓)

題目:

《京杭運河沿線博物館文物裡的科技》

嘉賓:

張鵬(北京郭守敬紀念館執行館長、耳朵裡的博物館創始人)

嘉賓簡介

張 鵬(朋朋哥哥)

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耳朵裡的博物館創始人,《奇趣博物館》系列叢書主編,北京郭守敬紀念館執行館長。

著有《宮城:寫給孩子們的紫禁城》《博物館裡的中國:絕妙器皿》《傾聽博物館》及《和朋朋哥哥一起逛北京》等圖書6部,翻譯博物館主題童書3部。

先後獲得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宣講大賽志願者組第一名,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大賽志願者組第一名,北京青年五四獎章,北京文化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

內容提要

提倡在教學的同時深入了解學生,意在培養學生成長、成才,教會學生守正樹德,昂揚自信。

大運河有著悠久的歷史,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爭霸中原開鑿了邗溝;為供給元大都發展,大運河的端點通達北京,形成了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南北經濟的交流和發展,也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興起和繁榮。杭州、嘉興、湖州、揚州、淮安、濟寧、聊城、滄州、天津……一座座城市如同顆顆珍珠般各具魅力,孕育出中華文明與科技最為華美的篇章。

為做好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從流淌著的遺產中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本次講座中,我們將目光聚焦到京杭運河沿線博物館代表性文物上,發現文物裡的科技,了解大運河文化。

參與須知

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與我館實際情況,現就「中科館大講堂」活動溫馨提示:

1.如需取消預約,請在活動前一日17點前發送郵件「取消X月X日中科館大講堂預約+姓名+電話」(郵件標題請按此方式命名)至zhanlanjiaoyu@cstm.org.cn。講座準時開講,請您安排好時間,按時入場。遲到10分鐘者,謝絕入場。謝謝理解。

2.入館流程:「中科館大講堂」活動當日嚴格執行「入館必檢」措施,所有觀眾按三步入館:

第一步:須同時出示預約人身份證及講座預約簡訊息;

第二步:打開微信或支付寶,進入「北京健康寶」小程序,進行現場掃碼,結果顯示「未見異常」後方可入館;

第三步:接受安檢及體溫檢測,只有體溫正常才允許入館。

3.聽講期間須全程佩戴口罩,服從工作人員指揮,保持1米以上間隔距離,隔位就坐,避免人員聚集。

4.在館期間,如身體不適,請及時與工作人員聯繫。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地圖看京杭運河的前世今生(江蘇段)
    京杭運河全程分為七段: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魯運河、中運河、裏運河、江南運河。曾經發揮巨大作用的永濟渠和通濟渠因為歷史變遷,政治中心遷移,已經只有遺蹟可尋。2006年5月,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中科館大講堂】《為什麼相信量子力學?》
    比如,擔任抖音科普專家顧問團成員,科普中國專家顧問團成員,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編委會成員,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普研學聯盟科普研學專家。曾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一等獎等。 此外,他還在中央電視臺《加油!向未來》第1、2、3季,《正大綜藝之腦洞大開》,《解碼科技史》,《是真的嗎?》
  • 【中科館大講堂】《劍與盾之歌——人類對抗病毒的精彩瞬間》
    【中科館大講堂】《劍與盾之歌——人類對抗病毒的精彩瞬間》 時間:2020年11月7日(周六 主要從事微生物學、病毒免疫、分子演化以及生物安全與健康教育研究,在SCI 國際刊物和核心期刊發表學術和研究論文50多篇,主持參加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工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 ...保護規劃 工業遺產 保護區 公示 京杭運河 北起-長三角頻道...
    黑白灰為主調延續老杭州的傳統生活  歷史老街區「不變」應萬變  拱宸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今起公示  在杭州人的記憶裡,老底子的拱宸橋西,和工業是密不可分的——19世紀末,這裡有個通益公紗廠,後來變成杭一棉,至今還留下了很多倉庫、廠房、運貨碼頭。
  • 「中科館大講堂」「房樹人」畫圖識心理——自我成長體驗沙龍
    領券方式:參與10月9日-14日中科館大講堂現場領取或活動當天9:30-16:30到二層206、207體驗區領取。數量有限,兌完為止。【參與須知】活動免費參與(無須購票),但須提前預約成功方可入場。
  • 「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上海博物館的中國歷代璽印館,是中國第一個專題陳列璽印篆刻的藝術館。展廳面積380平方米,展出璽印篆刻500餘件。整個陳列以印章藝術的發展歷史為線索,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從館藏一萬餘枚印章文物中遴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藝術性的精品。展館內藉助高低錯落的展櫃,應用多種技術手段,使實物與輔助陳列相互配合。
  • 大匠至心 | 王長松:京杭運河文化遺產空間的功能組織與結構特徵...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 研究員 這兩年我的團隊在調研京杭運河沿線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應用狀態,這些城市在運河遺產保護、傳承和利用中都在做什麼?怎麼做的?文化遺產空間的活力如何? 運河沿線城市在做什麼 我們選取了京杭運河沿線22個城市,基本上是地級市以上的城市,我們搜集了從2002年到2019年國內關於運河的新聞報導文本,有250萬餘字,做了一個內容分析,看大家在幹什麼。從主題詞看大家都在「建設文化」,是用「建設」這個詞,這是一個總體的印象。
  • 「中科館大講堂」《〈流浪地球〉中的航天科技》
    時間:3月17日(周日)10:00-11:30地點:中國科技館一層報告廳題目:《〈流浪地球〉中的航天科技》主要從事科技史、科學傳播及科技展覽研究。參與中國科技館新館「科學與文化」展區設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大連國防科技館常設展覽的主要設計者。參與多項科學傳播重大課題研究。善於解讀科幻中的科技問題,曾為《科幻世界》雜誌撰寫六年「科學」專欄,創作圖書《太空將來時》和《航天巴士》等,出版譯作四部。
  • 積木易搭發力文物3D掃描,博物館的機遇和轉變
    在有著中國博物館小鎮之稱的安仁古鎮,位於古鎮老街48號的華公館正在展出「唐朝下午茶-中國古茶器數字藝術展(3D)」,這也是積木易搭在文博領域的首次藝術跨界。很長一段時間裡,三維掃描如何應用在博物館領域,這項技術是否會改變文博世界現狀,一切都還在探索,一切都將通往未知。
  • 安排一趟日本京都文藝之旅吧:京都5間必訪「博物館」巡禮
    到京都自助旅行時,想安排一天逛博物館、看展覽嗎?京都是個文藝勝地,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博物館,例如外觀古色古香的「京都國立博物館」、漫畫迷必訪勝地「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當然還有鐵道迷不可錯過的「京都鐵道博物館」等。以下就為大家介紹5間京都博物館!推薦鐵道迷一定要去「京都鐵道博物館」!
  • 「量子科技學術前沿」專家創新大講堂在京舉行
    「量子科技學術前沿」專家創新大講堂在京舉行 2020-11-06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杭運河濟寧段部分航道將"擴容" 接通蘇北段
    原標題:京杭運河濟寧段部分航道將"擴容" 接通蘇北段  近日,山東省濟寧市啟動京杭運河濟寧段部分航道升級計劃,京杭運河濟寧段航道由三級航道升級為二級航道,升級後與京杭運河蘇北段二級航道接通。   據了解,目前正在通航的京杭運河濟寧段北起濟寧南至韓莊,全長126公裡,是目前京杭大運河中「魯運河」的唯一仍在通航的河段。
  • 逛美英法日博物館,最怕看見中國文物
    其中「了不起的文物」公益遊戲團隊,就把目光集中到了海外文物身上。 點擊小程序,立馬打開「國寶」新世界大門 玩家通過經營虛擬的博物館,分「拍賣會」「民間尋寶」「絲綢之路」三個玩法,在遊戲當中認識國寶和歷史使命。
  • 三千裡京杭大運河何日實現申遺夢
    前不久,全國政協召集了2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及文物、水利、古建築、歷史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對大運河進行了全面考察。5月22日至24日,專家學者們與運河沿線18個城市的官員聚首杭州,達成《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杭州宣言》。此舉標誌著京杭大運河的申遺行動邁出實質性一步。
  • 江蘇打造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樣本」 「黃金水道」再煥新生
    「作為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省份,江蘇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江蘇十大樣板,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正是其一。」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組書記兼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表示。目前在蘇州、揚州、淮安的代表性特色航段,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先導段亮點耀然呈現。
  • 博物館文物也需防震 成都博物館曬出"黑科技"
    博物館文物也需防震,成都博物館曬出「黑科技」 。(圖片由成都市博物館提供)   人民網成都5月12日電 (朱虹)又到了5·12汶川大地震紀念日。據了解,2008年,因防震準備不充分,四川一些館藏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成都博物館在新館建設時,把防震作為了重中之重,進行了周密的科技「武裝」,用上了逆天的「防震黑科技」。   彈力十足 橡膠圈上的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曬出一個像輪胎的東西,叫做「隔震橡膠支座」。大家對橡膠應該並不陌生,橡膠的彈性,可以有效地減緩震動。
  • 臺北故宮要改名「華夏文物博物館」?故宮前院長馮明珠:自毀招牌
    國立故宮博物院傳將因應政院組織改造,改隸屬於文化部,因此鬧得沸沸揚揚,外界更流傳故宮將更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一說。對此,故宮前院長馮明珠於臉書貼文表示,自己反對故宮納入文化部,並指若真更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更是愚不可及、自毀招牌。
  • 「快訊」遼上京博物館晉升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遼上京博物館晉升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近日,經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公示,遼上京博物館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遼上京博物館新址座落於遼上京遺址西側,是以遼文化為主題的特色型博物館,同時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遼代皇都博物館。遼上京博物館佔地面積31333平方米,建築面積16098平方米,現藏文物113885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7件/套。
  • 「全民閱讀」第五十八次長安街大講堂:社會學與社會治理
    「全民閱讀」第五十八次長安街大講堂:社會學與社會治理 2020-12-1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杭運河二通道海寧段東西大道橋保通便道順利轉換
    京杭運河二通道海寧段東西大道橋保通便道順利轉換 發布日期:2020-09-21 09:45 信息來源:海寧市交通運輸局瀏覽次數: 9月18日上午,京杭運河二通道海寧段(許村鎮前進村段)東西大道橋保通便道一階段節點工程完成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