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3月17日(周日)10:00-11:30
地點:中國科技館一層報告廳
題目:《〈流浪地球〉中的航天科技》
嘉賓:趙洋(中國科學技術館副研究員,科學史博士)
【嘉賓簡介】
趙洋中國科學技術館副研究員,科學史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主要從事科技史、科學傳播及科技展覽研究。參與中國科技館新館「科學與文化」展區設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大連國防科技館常設展覽的主要設計者。參與多項科學傳播重大課題研究。善於解讀科幻中的科技問題,曾為《科幻世界》雜誌撰寫六年「科學」專欄,創作圖書《太空將來時》和《航天巴士》等,出版譯作四部。曾獲第一屆「世界華人科普獎」新秀獎銀獎、第二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提名獎、第四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二等獎等多項獎項。
【內容提要】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這種絕境,人類開啟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在中國科學家團隊的帶領下,世界各國人民團結一心,克服重重困難,終於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
《流浪地球》小說的作者劉慈欣曾說:「大災難中,拯救人類的唯一力量就是科學技術」。在本次講座中,趙洋博士將從「地球為何流浪」「如何流浪」「何處流浪」三個方面,對影片所述科技內容作詳盡解讀。特別會以航天史和未來航天發展的視角,探究影片中出現的「行星發動機」、大型空間站、恆星際航行等航天關鍵技術的來龍去脈與原理。身為資深科幻迷,趙洋還將揭示《流浪地球》中的核心科幻概念在科幻史上的流變及其現實意義。
【參與須知】
活動免費參與(無須購票),但須提前預約成功方可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