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特價機票來源分析。
小心特價機票:低價不低、被改籤、無發票
【編者按】隨著攜程、去哪兒網的異軍突起,消費者可以從越來越多的渠道購買打折或是特價機票。然而,一條由航空公司、機票代理、旅行社們所組成的灰色收入鏈條也正在慢慢浮現。消費者在訂購一些特價機票的同時,並沒有認識到所應該承受的風險,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飛機票被直接退票、被直接改籤,甚至訂單被直接抹去。而一些機票代理商們則在其中扮演了並不光彩的角色。
在山西做汽車生意的劉晨今年8月下旬在去哪兒網購買了一張從包頭到太原的經濟艙機票,機票代理開出的價格是715元,但當他9月初收到行程單後才發現,他所購買的經濟艙機票實際價格僅為430元,兩張機票之間有近300元的差價。
這還僅僅是機票銷售代理中間的冰山一角,除了上述機票被大幅度加價的案例以外,還有被無故改籤航班、要捆綁保險才能購買到低價機票、票代無法寄送行程單、訂票後發現無法退改籤等等狀況。經常在線下或線上票代訂票的人大都有切身體會:購買特價機票出行的次數多了,總會遇到一些因購買特價機票而引發的麻煩。
甚至,票代網站標榜的「特價」機票很多時候也已經不再特價。
很多乘客習慣於在可比價的票代平臺網站上購票,以尋求更為實惠的票價,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這些網站上列出的機票價格,不少時候其實反而高過航空公司官網的價格。
低價機票的「灰色」渠道
十種來源的低價機票,僅有10%是來自於符合運價規定的產品或者讓利銷售
「特價機票」不特價的現象在旅遊航線上較為突出。
以一趟10月8日的上海-長白山航線為例,去哪兒網上列出最大折扣機票為春秋航空的9C8842 航班,實際可出售最低價格為547元,而這一航班在春秋航空官網上的最低價實際只需480元,票代的所謂特價票實際上還要貴幾十塊錢。
某三大航機票營銷部門對接客服和票代的負責人張熙對本報記者表示,票代的特價票能有多便宜,很大程度取決於航空公司所能給出的折扣幅度。在燃油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航空公司一般是不願針對散客市場給出太大幅度的折扣價。
國內一家名為勁旅諮詢的旅遊諮詢公司去年曾做過一項統計:他們從大量國內航線中抽取了142條航線的500個航班梳理後發現,低於公布運價10%以上的航班中,九成是屬於違規銷售,可能侵犯消費者的權益。
根據這份《在線機票價格監測分析報告》分析的十大低價機票來源,國內航班低價機票中,類似於劉晨所遭遇的加價轉售最多,佔到近30%,其次是非正常艙位加價銷售、盜用大客戶協議價、虛假低價、組合產品違規拆分銷售等等情況,僅有10%是來自於符合運價規定的產品或者讓利銷售。
這其中,「盜用大客戶協議價」和「組合產品違規拆分銷售」能夠讓票代開出遠低於普通價格的票價,這就是為什麼旅客總是能在在線旅遊的網站上找到永遠都低於航空公司官網銷售價格的特價票。
大客戶協議價是航空公司通過票代和有固定出行需求的機構籤訂的價格,以訂票者的所屬機構為限制,但一些手上有大客戶協議價資源的票代就將這一票種違規轉賣給了協議價所覆蓋機構之外的個人。
「組合產品違規拆分銷售」則是票代拿低價票的另一種常見模式。張熙此前就曾遭遇有票代不時要求其所在航空公司出一套跨境聯程票,利用其價差向消費者開出超低價機票。據其介紹,跨境聯程票由國內段和國際段兩段航班組成,是航空公司為了方便有細分需求的乘客所出的票種,可以給出大幅折扣。「除了交機建費和燃油費,國內段其實基本算是贈送的,比單獨飛國內段再飛國際航班要便宜得多。」
但票代的用意不在於招攬要出國的乘客。張熙發現,票代實際上把票賣給了需要乘坐國內段的消費者,當乘客到達國內段目的地後,票代便立刻取消後半程國際段的航班。對比單獨購買國內段航班的價格,票代拆分聯程票後開出的價格甚至可以低1000多塊錢。
與這類似的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國慶長假從上海去廣州遊玩的姜女士從國內某家知名在線旅遊網站上訂購了一張東方航空[微博](3.16, 0.19, 6.40%)公司從上海飛往廣州的機票。當姜女士到達機場查詢自己的票務信息時才發現,自己莫名其妙被訂購了兩張飛機票,機票信息顯示一張是從瀋陽飛往上海的,另一張則是姜女士所買的從上海飛廣州的航班。
這是航班信息出現了錯誤,還是有人幫姜女士又多訂了一張機票呢?隨後姜女士通過東方航空查詢得知,多出來的那一張從瀋陽飛往上海的機票是真實存在的,與此同時姜女士還在電話中被告知這樣訂票才能拿到最便宜的價格。
一位熟知機票代理的人士向記者分析了這兩張機票出現的原因:「從A地到B地24小時內再轉機去C地這樣的行程,是航空公司推出的廉價的聯程機票,一般情況下這個聯程機票的價格會比直接從B飛往C地要便宜不少,所以也就出現了姜女士的行程單會出現兩張機票,而姜女士最終只乘坐了其中的一段行程,另外一段行程上的位置就形成了廢票的情況。」
雖然「被」買了兩張機票,但是因為最終航班沒有出現問題,姜女士還是如願完成了廣州之行。但是上述機票代理人士向記者表示,在航空公司看來上述情況是屬於違規操作,如果被航空公司查出是會向相關代理人出具罰單的。
上述機票價格報告提到,還有一種「散拼團」同樣會損害消費者權益。張熙介紹,除了和航空公司長期保持固定合作獲取低價票,社會團體有臨時出行需求時也是可以向航空公司申請團體票價格的。如果有40人要一同出行某航班,按規定飛機上要有100人左右(一倍以上)的空位就可以向社會團體開出團體票,價格最低可以開出4-4.5折。「有的票代就會拿一些公司或者單位的名義來申請出票,但是回頭又把這些團體票賣給了單獨出行的消費者。」
重災區:國際機票
「一張國際機票最後能賣多少錢,理論上有無限可能。」
以上情況都是遊走在灰色地帶的行為,上升到違法的就是曾經風靡的裡程積分倒賣情況:一些航空公司的內部員工和機票代理商勾結,利用系統的漏洞盜取航空公司會員的積分兌換機票。這些機票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如果乘客需要退票處理,這些積分兌換來的機票包括燃油費基建費都不能退換。
不過如今這一類機票在國內航線上已經難見蹤影。張熙證實,這是因為國內航空公司近年來已經對乘客的裡程兌換轉贈對象作了限制,並且需要提前至少一個月辦理,為票代向乘客換購裡程積分設置了障礙,較為有效的防止了積分倒賣情況的出現。
但對於持續火熱的國際航線來說,願意提前很久訂低價票的仍然大有人在。一位在淘寶上購買了日本東京飛上海的乘客就發現,她的機票就是用其他人的裡程積分兌換而來,導致她差點沒能出票。
事實上,國際機票因為預訂時間較長,操作較為複雜,正成為特價機票不透明的重災區。
「一張國際機票最後能賣多少錢,理論上有無限可能。除了佣金外,賺機票差價才是讓代理商趨之若鶩的利潤來源。」一位資深國際機票代理公司向記者表示,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代理商常常會想盡辦法抬高票價,比如隱瞞可用航線、推薦不合理路線。一張從北京飛往歐洲的機票,因為轉機地點和時段的原因,各家機票代理給出的報價,一張機票可能相差2000元左右。
取得一級機票代理資格的公司才可以銷售國際機票,不過一些沒有資質的公司在交納一定費用後,也堂而皇之開始銷售國際機票,甚至有些批發商下面會掛靠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小的代理商。
特價機票不僅僅是傳統機票代理商們的手段。在線旅遊網站的機票價格戰從去年一直延續到了今年,這期間特價機票層出不窮,這些機票的價格也往往要低於航空公司官網給出的最低折扣。
此前作為國內在線旅遊巨頭的攜程高調宣布,推出機票返現的活動。不僅僅是攜程,淘寶旅行、去哪兒網也曾紛紛推出過「折上折」或是抽取免費機票的活動。
「很明顯這一類的特價機票就是目前在線網站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而進行的價格戰,有不少的特價機票都肯定是虧的,不過特價機票能帶動更多的旅客,這個成本是在線旅遊網站們所樂意見到的。」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售後環節藏貓膩
不只是機票價格亂象環生。和一般購物形式不同,要購買機票,消費者要先向票代進行支付,票代再向航空公司申請出票,不少麻煩也就發生在消費者付款之後。
在攜程網、去哪兒網等在線機票銷售平臺,不少機票代理都執行的是「購買後不得退改籤」的政策。
張熙向本報記者介紹,除了部分特價票確實是航空公司的規定外,也有很多機票不能退改籤是因為機票本身是團體票形式出的,「比如『散拼團』,按照我們公司的規定,這種票要退改籤是必須整體辦理,不能單個進行。」
但對於可以退改籤的機票也並不安全。一位成都的消費者向本報記者回憶,曾通過攜程網購買機票,但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改籤了航班,直到到了機場登機才被告知其行程被改動。
類似的情況並非個案,張熙回憶她也不止一次遇到過類似情況:乘客到了機場發現自己的航班被改籤到其他航班,但其本人卻從未聯繫過航空公司修改行程。
張熙解釋,儘管航空公司要求,改退籤航班必須是乘客訂票時登記的電話打來告知其航班號和身份信息才能更改,但在不少時候,票代向航空公司提供的並非乘客本人的聯繫方式而是票代的電話,加上票代也知道乘客的身份證號碼和航班信息,因此整個修改行程的過程中乘客都可能被蒙在鼓裡。
在同一航線上,早上七八點前和晚上七八點以後的航班因為時段較差,銷售一般不如白天其他時間的航班,因此機票的折扣也會相對更多,價格更便宜。「之所以票代會瞞著乘客進行退改籤,目的就是賺取同一天不同航班間的差價。」
也有很多時候是票代嫌退改籤手續繁瑣而不願為乘客進行退改籤。張熙介紹,因為航空公司和票代之間是一段時間才結算一次費用,「比如一個月結一次」,並非每一筆都單獨結帳,因此消費者從票代出票後如果需要退改籤,就必須由票代進行處理,涉及的費用返還還是要先從航空公司回到票代後才能回到乘客手中。
行程結束,卻並不意味著機票帶來的麻煩就此告終。去哪兒網站上為數不少的票代都執行不向乘客寄送行程單的政策。本報記者在去哪兒網訂購了一張價格實際高於航空公司官方售價的機票後注意到,出票的票代千翼達航空稱因所購買機票為「低碳價格」,因此不提供行程單。
而上海的一位白領人士也對本報記者透露,今年7月在攜程網購買的一張機票,被攜程以其中包含30元積分折扣為由拒絕寄送電子客票行程單,稱僅能開出普通發票,並且不能開出單位名稱抬頭的機打發票。但在他訂票前後,並未從攜程網站上或攜程客服方面收到任何提醒,直到他選擇通過網絡公開投訴後才得到攜程的回應,並且對方稱這是「特事特辦」。
票代不願意開具行程單的原因很簡單:少交稅。張熙介紹,可作為乘客報銷憑證的國內電子客票行程單上蓋有國家稅務總局的發票監製章,行程單一旦列印出來,中航信的系統就肯定會有記錄,稅務部門就可以追溯到這張機票從而進行徵稅。「很多時候在機場,我們的櫃檯工作人員會遇到有乘客拿著一張寫著航班信息的A4紙,以為這就是票代提供給他們的行程單。」
張熙認為,消費者如果選擇出行,在看到合適的機票價格後就應該果斷購票,不要太過於相信特價票的存在。「除非是運氣特別好,一般來說,越是低價的機票,其退改籤的限制條件就越多,在值機、登機等環節的優待服務就越少。」
「國內機票體系已經越來越透明,不可能一直存在遠遠低於平常價格又是正規渠道出來的機票。除非是有些新的航空公司開航或者新航線開通,通過一些很短期很少量的特價促銷來打響名聲,但大多數時候傳統航空公司是不願意做這樣的賠本生意的。」張熙指出。
(應採訪對象要求,張熙、劉晨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