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了老人帶孩子的這些騷操作,瞬間理解了為何:三代才能出貴族

2020-10-03 心理諮詢師常正確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

都說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說話,陪著他,讓他哭個夠,這樣他就不會哭鬧的習慣。可這些小孩現在怎麼樣了?

1、一刀切式的機器思維

「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說話,陪著他,讓他哭個夠,……」

我最反感這種不講條件背景,一刀切的言論。

一刀切言論模型:凡是怎樣怎樣的時候,就怎樣怎樣,就能得到怎樣怎樣的結果。

這種機械式的思維,只能解決機械性的問題,但解決不了人的問題。

或者說,用這種機械思維對待孩子,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孩子哭鬧,難道家長不應該看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嗎?

2、孩子兩種不同的哭鬧

是真的受傷,受委屈了,所以傷心難過的哭?——指向自己內心感受的哭,「因為我感到很難過。」

還是無理的要求不被滿足,所以整人帶有目的性的哭?——指向外部環境的哭,「我並不是很傷心,我只是要哭給別人看。」

當孩子摔倒了,摔破了,被欺負了,或者被突然竄出的大狗嚇哭了,這些情況家長不去安撫,不給他保護,也只是呆呆的「陪著」嗎?

這娃是充話費送的吧!這麼不被疼愛?

3、操縱:哭給家長看

當然,如果孩子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把哭當做一種手段,來影響操縱家長,讓家長妥協滿足某些不合理的要求,面對這種哭鬧,才可以採用題目中所說的方法。

但這裡存在兩個問題,一、家長如何判斷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

二、如何判斷孩子此時的哭,是需要被安慰的真傷心,還是為了操縱家長的目的性哭鬧?

如果家長不具備分辨這兩種不同情況的能力,那這個辦法其實是沒有具體操作價值的。

這裡我可以提供一種思路,就是想像一下,假如孩子獨自一個人面對這種情況,他會不會傷心難過,會不會哭?

如果孩子獨自面對時,無論有沒有家長在場,都會傷心難過,會哭,那這種通常就是真正需要被家長安慰、保護的哭。

假如沒有家長在場,孩子就不會感到傷心難過,更不會哭,那這種情況基本可以確定,孩子的哭鬧就是做給家長看的。這種情況,可以採用:陪伴讓他哭。

「陪伴讓他哭」,其實也是很有技巧的,並不是字面上這麼簡單。家長需要明確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滿足他這個意願?家長希望他怎麼做,比如鼓勵引導清楚的說出他的理由和想法等等。

如果家長自己不願靜下心來讀書學習思考,總想著速成,以為讀幾篇文章帖子就能學到養育孩子的高招,結果可能原本好的辦法都學走樣了,這樣一來非但無效可能還有害。


4、我家娃的現實例子

我兒子現在兩歲多,之前我自己帶的比較多,就用的是這種思路:合理的情緒無條件滿足安慰,操縱性哭鬧不獎勵不強化,引導他好好說出自己的需求。

自從孩子開始學說話,每次哭的時候,我就跟他講:「寶寶不哭,你想幹什麼?跟爸爸好好講……」

只要他能說出來,我一般都會滿足他的意願,如果確實不合理,我會跟他解釋為什麼不可以。

這樣養育的結果就是孩子幾乎從不哭鬧,有什麼需要,他會自己說出來。

遺憾的是,我無法一直自己帶,最近姥姥帶的比較多,孩子哭鬧的情況明顯指數級增加……

孩子一開始還是用與爸爸相處的模式:想幹什麼他會自己先說,但他說出來往往不能引起姥姥的重視,也就不會尊重孩子自己的心意,這時候孩子會著急大聲的說,但依舊無用,他就開始哭鬧,只有哭鬧才能讓姥姥滿足他的意願。

於是現在陷入了一個不好的模式:孩子以為只有哭鬧,他的意願才能被尊重和滿足。

不過我也不是特別擔心,因為姥姥馬上要回去了,那時候我可以再糾正孩子的行為模式。


5、三代才能出一個貴族

在目睹了老人帶孩子的各種騷操作,以及孩子前後的巨大反差,我瞬間更加深切的理解了,為什麼會有「三代才能出一個貴族」這一說了。

如果爺爺奶奶輩與父母無法保持同樣的思想高度,擁有相似的教育理念,那麼思想觀念相對落後的一方必然會拖累小孩子的培養和教育。

特別是對於那些幾乎已經喪失學習能力的人,他們無法更新自己的知識理念,這種負面影響就是必然,很無奈,但這是客觀事實。

我有時會想,或許只有等到我自己做爺爺的時候,我自己保持終生學習,那個時候我來帶孫子,或許才能讓孫子獲得更加積極健康的家庭教育吧。

相關焦點

  • 三代才出一個貴族,但能培養貴族氣質後代的生肖
    這裡的貴族,當然是指外在形象上像貴族,而不是有什麼爵位之類的。十二生肖,有的生肖倒是能培養出貴族氣質的後代來。
  • 中國式貴族:三代出一個趙思雨
    無他,4千多萬人民幣砸出來的美國名校之路,砸出了中國普通家庭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內心的酸楚,也砸出了他們深深的無力感。這個瓜,不好吃。   英國有一句老話:三代培養一個貴族。這是英式貴族——有擔當、有情懷、能引領社會之人。
  • 為何老人不幫忙帶孩子,年輕人也要表示理解?這幾條理由說得很贊
    產假結束後,寶媽們要回歸職場了,可此時如果家裡的老人不願意過來幫你照顧孩子。對此你是會心生怨氣還是會表示理解呢?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是,為何說即便是家裡的老人不幫忙帶孩子,年輕夫妻也應該表示理解?為何老人不幫忙帶孩子,年輕人也要表示理解?
  • 老人幫助帶娃的家庭,媽媽堅持以下原則,矛盾少三代人更融洽
    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生完孩子後一般都需要老人幫忙帶娃。但是讓老人帶娃,很多年輕父母又很焦慮,畢竟隔代育兒的問題不容小覷。如果為了避免矛盾,什麼都順著老人,體諒老人,那麼肯定對孩子的教育不利。但是如果事事較真,什麼都要管,不僅會讓老人寒心,自己累得夠嗆,家裡肯定也會鬧得雞飛狗跳。
  • 田樸珺一篇《三代才能培養一個貴族》的文章,所謂的貴族精神,大家怎麼看?!
    視頻轉自騰訊視頻昨天看到一篇報導田樸珺女士,最近就某刊物的採訪發表了一番意見,一篇名為《三代才能培養一個貴族》文章。
  • 老人帶娃不放心?年輕父母用對方法,隔代育兒贏三代
    她經常發布一些《姥姥語錄》,這些語錄全部都是出自她的姥姥。姥姥沒有高的學歷,甚至大字不識,話還比較糙,但是卻相當有道理。這些道理雖然人人都明白,但是並非每個家裡都有這樣一個活得明白的人。在倪萍心裡,姥姥算是一個。在她小的時候,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被爸爸送去了長託幼兒園,幾個月才能回家一次。當時因為自然災害,她在幼兒園裡吃不好睡不好,於是姥姥便將她接了回去,每天都給她雞蛋吃。
  • 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有啥含義?老人向著為何不好?
    我國人多地廣,各地有不同的民俗和方言,古人還會就將這些待人之道編成俗語,簡單地詮釋出一些人生哲理。比如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那麼這句話究竟有什麼深層含義?老人向著誰家為何會不好?
  • 老人帶孩子過馬路不遵守交通規則,出事故了算誰的?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老人帶孫小跑過馬路,孫子遭渣土車碾壓的交通事故。這種交通事故真的讓人痛心。路口處,一名老人吃完飯領著六歲的孫子去上學準備橫穿馬路,導致孫子頭部被一輛渣土車碾壓當場身亡。老人抱著屍體在路邊跪地痛哭,現場慘不忍睹。
  • 跟老人住在一起真的好嗎?難以理解三代同屋的「幸福」!
    跟老人住在一起真的好嗎?難以理解三代同屋的「幸福」!網友一:跟老人在一起生活二十多了,真是沒有選擇的餘地,要能選擇的話堅決不和老人住一起,太多的委屈心酸與無奈。網友二:我以前和公婆住一塊,帶院子那種小樓房,兩層的,中間各種事真的太辛苦,婆婆公主病玻璃心愛找事,公公是我婆婆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孩子我們自己找保姆帶,各種找保姆的事,他們說自己帶不了,他們女兒也心疼父母說他們老了帶孩子太累,外孫帶到六歲,我和我老公真的是苦不堪言,後來自己買了房子搬了出來,現在我公婆我姑姐各種親戚在我們面前說公婆住的房子條件太差,我公公每次都嘲諷的和我們說話
  • 很多婆婆開始拒絕幫兒媳帶孩子,原因是什麼?三位老人說出實情
    同事小珊準備辭職,問她原因才知道原來是她婆婆表示不想幫她帶孩子了,而家裡孩子沒人照顧,小珊在和老公商量之後就決定自己辭職回家照顧孩子。小珊婆婆不願意帶孩子,原因是老人身體狀況出了問題,而帶孩子又比較辛苦,所以老人才表示想要回老家休息一段時間。
  • 老人幫忙帶娃,卻帶出了矛盾,這個結怎麼破
    這事一出,再一次把老人帶娃的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老人好心幫忙,卻幫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那麼老人帶娃,你害怕嗎?一方面深知老人帶娃的辛苦和勞累,不想與他們正面衝突;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被過度寵溺,長大以後不服管教。二、破解辦法調查顯示,50%的中國家庭正在經歷著同一個困境:一邊是老人辛苦撫養孫子輩,一邊子女在抱怨老人帶孩子有問題。
  • 這是什麼騷操作?手遊出bug無限刷資源,玩家不氪金就封號?
    廠商有騷操作,作為遊戲媒體的我們,簡直就是見怪不怪了。像去年《戰雙帕彌什》的「黑卡事件」,《率土之濱》的「寶物事件」,《自由之戰》的「重啟事件」。而最近,又有一個手遊的廠商的騷操作把雞扒都給秀到了。大家都知道,天底下就沒有多少真正做到完美無瑕的遊戲,每個遊戲多多少少都會有Bug的存在。像我們老帶哥育碧,就以Bug聞名世界。而有些Bug的影響可以說微乎其微,有些則會嚴重影響遊戲的平衡。
  • 利用怪物玩出騷操作:踩著風屬性史萊姆的頭,彈射起步飛往高空
    原神是一款自由度極高的遊戲,玩家們可以在其中的地圖上隨心所欲的探索,但地圖中會有很多的怪物,在我們探索的時候進行阻攔,玩家們擊敗它們的話,會獲得不少的材料,不過遊戲已經出來這麼久了,不少玩家也是能利用地圖上的怪物,完成很多騷操作,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寶媽帶孩子喊累,為何老人帶孩子卻很輕鬆?區別主要在這3點
    可同樣是帶孩子,寶媽累到天天愁眉苦臉,可老人好像很輕鬆就搞定了,還有些老人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一個人就把子女拉扯大,現在看孫子、孫女是輕車熟路。寶媽帶孩子喊累,為何老人帶孩子卻很輕鬆?真的是老人的經驗多嗎?區別主要在這3點。
  • 貴族學校的孩子,為何可以穿昂貴的JK制服?被資深教師一語道破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孟母三次搬遷,只為了能夠讓孩子在好的環境當中長大,孟母的這種做法可以說確實是非常有遠見也是成功的。但是貴族學校裡孩子的校服,很多都是價格不菲的JK制服。讓人賞心悅目,非常好看,很明顯就能和普通學校的孩子產生巨大的差別。本期話題:貴族學校的孩子,為何可以穿昂貴的JK制服?被資深教師一語道破!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貴族學校的孩子能夠穿jk制服呢?被國際學校的資深教師,一語道破緣由。
  • 《三十而已》大結局:別把「貴族教育」與「貴的教育」弄混了
    認為貴族幼兒園的各種配置會更高端更齊全,孩子在那裡能學到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2、非富即貴的朋友圈。家長們本能覺得,孩子能上得起貴族幼兒園的家庭,要麼財力雄厚,要麼關係到位,而這些孩子官二代或富二代的起點遠遠高於普通人。
  • 老人帶娃好不好?這三種老人帶出的孩子,不僅聰明,情商也很高
    前言: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年輕父母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根本無暇陪伴孩子,值得把孩子交由老人暫且照顧。雖然很多年輕父母認為長輩的教育觀念已經過時,其實有時老人帶大的孩子才更有出息呢,不僅性格好,而且很擅長與人接觸,智商情商都比同齡人高出一截,是名副其實的「孩子王」。
  • 老人帶孩子弊端多?是優勢沒發掘,巧加利用,老人照樣教出優秀娃
    老人帶孩子是有弊端,但也有優勢,只是我們沒發掘罷了,如果能好好加以利用,老人照樣能教出優秀娃。老人帶孩子有弊端*用電視哄孩子有朋友說,最受不了的是老人用電視哄孩子,孩子在電視前一坐坐半天。電視畫面變化快,每秒輸送20幀左右,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能安靜地坐很長時間,老人利用這個時間休息一會兒。美國兒科學會建議要嚴格限制或禁止2歲以內的孩子看電視。因為孩子的視覺發育系統不完善,螢光屏強光和瞬間變化的影響都會刺激眼睛,影響視力發育。孩子長時間看電視,不愛和人交流、不愛運動,語言能力和運動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 他為何收下老人的手繪「100元」?一個延續三代的暖心故事
    視頻裡,一位老人用手繪「錢幣」作品來買面,麵店老闆竟然樂呵呵地收下了。  麵店老闆名叫李國色,他的店開在蒼南縣靈溪鎮。老人為何用手繪「錢幣」作品買面?麵店老闆為何願意賣面給他?經過蒼南民政、公安部門的努力,我們終於找到了這位老人,揭開了背後的暖心故事。
  • 別不承認,老人帶孩子,這些優點可是親爹親媽也比不上的
    因為在人們心裡已經下意識地給老人帶孩子貼上了標籤,總感覺老人會寵壞孩子,老人育兒觀念太陳舊會害了孩子,總之就是各種問題。場景一:在我們小區內,有一對雙職工金姓夫妻,他們有一個孩子名為彤彤。平時,彤彤的父母都要上班,一直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在照顧彤彤,夫妻雙方,一般只有在周末的時候才會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