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題:分省還是統一?

2020-12-15 光明數字報

    分省命題:

    ■風險加大,安全性受到質疑

    ■質量下降,權威性受到挑戰

    ■成本加大,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

    ■為人才合理流動人為設置障礙,有違社會公平原則

    高考關係到教育公平和社會穩定,高考改革是全社會都在關注的話題。但目前我國實行的高考分省自主命題卻帶來諸多問題,而且愈演愈烈,不利於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因此,建議逐步恢復全國高考統一命題,並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A

    分省自主命題現狀

    我國目前的高考命題,採取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與分省自主命題相結合的方式。分省自主命題始於1985年,上海率先實行自主命題,2002年北京實行自主命題。2003年西南某地出現高考試題被盜事件,教育部決定從2004年起,分省自主命題的範圍擴大到天津、重慶、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湖南、湖北、遼寧9省市。同時,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全國卷也由過去的一套改為甲、乙、丙、丁四套。以後又有山東、江西、安徽、四川、陝西等省先後加入分省自主命題的行列。到2006年,全國共有16個省市實行分省自主命題。但是,由於多數省市只命制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主科的高考試題(有的只命制數學、英語兩科試題),文科綜合、理科綜合以及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仍然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試題。因此,所謂「分省自主命題」,也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自主」。到目前為止,全國沒有一個省是全科命題的。完全的自主命題,從根本上也是行不通的。

    B

    分省自主命題的弊端

    1.命題風險加大,高考的安全性受到質疑。

    由於高考本身的高風險、高利害特點,要求必須公平、公正,而且要高度保密,因而安全性是高考的生命線。分省自主命題由原來教育部考試中心一個命題組擴大為17個命題組(即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組+16個分省命題組),這在客觀上使得高考命題隊伍擴大了十幾倍。與此同時,涉密人員的範圍也相應擴大,從而大大增加了命題組織管理的洩密風險。事實上,近年來的實踐表明,實行分省自主命題以後,給相關省市教育考試部門在考務管理上帶來了嚴重挑戰。一旦出現問題,往往也會從自身利益出發,採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這也是有的省在實行幾年自主命題以後,重又委託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的原因。

    2.命題質量下降,高考的權威性受到挑戰。

    考試的科學性是除了安全性之外的又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題目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考生的前途和命運。高質量的試題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高水平的命題隊伍,二是高水平的考試命題組織管理系統。前者要求參與高考命題的專家既要了解高等教育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及其基本素養,也要了解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高中教育的現狀,還要對所參與命題的學科具有較深的造詣和命題經驗。後者對教育考試管理機構有著嚴格的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是我國專門的考試機構,對考試命題的組織管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遴選命題專家,而分省命題只能在本省範圍內物色命題專家。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高校分布不盡合理,有一些省份並沒有綜合類重點高校,學科能力先天不足,難以組織理想的命題專家隊伍。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有些自主命題的省份,缺乏穩定的命題隊伍,有的甚至以中學教師為主,質量難以保證。從每年的《全國高考試卷評價報告》來看,有些分省自主命題的試卷根本沒有按照教育部統一制訂的《考試大綱》命題,出現「超綱」現象,而且每年的試題都會出現疏漏甚至錯誤。 

    3.不利於人才合理流動,有違社會公平原則。

    目前我國鼓勵人才流動,大量專門人才在異地就業,大批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造成不少學生不得不在父母工作地就讀,這在客觀上造成這部分學生學籍與戶籍分離,而現行的高考制度又規定考生必須在考生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這就為人才的合理流動人為地設置了障礙,有違社會公平公正的原則,也不符合建立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恢復全國統一高考,將使這部分考生在學籍所在地參加高考成為可能。

    4.命題成本明顯加大,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

    分省自主命題的省份,各省教育考試管理機構在高考命題的組織管理方面水平不一,不少地方往往採取不惜工本、加大投入的方式。據了解,即使只命制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主科的省份,每年一般要花費數百萬元,有的省市甚至多達上千萬元。有的省市,命題教師與負責守衛的武警幾乎達到1:1的配置比例。這不僅給命題專家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也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使得有限的教育經費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此外,高考成績對基礎教育的辦學質量、學生的學業水平具有評估功能,而分省命題對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基礎教育的辦學質量和對學生學業水平的評估評價變得模糊起來,因為不是一張試卷,缺乏統一的標準,也缺乏可比性。

    C

    逐步恢復全國統一高考命題的必要性

    1.符合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精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高等學校普通本科入學考試由全國統一組織;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探索實行高水平大學聯考。」因此,筆者建議,將高職高專從現有的高考中剝離出來,為滿足本科以上高校對選拔新生的要求,可以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比如,全國統一高考著眼於考生的能力考查,在此基礎上各高校可以增加特色考查,從而為高校招生提供多樣選擇,有利於高校選拔合格的新生,提高辦學質量。而高考考試方式的變革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而分省考試顯然是難以做到的。

    2.符合我國高考改革公平、公正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九條規定:「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2009年,全國網友對新任教育部長的十大期待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強烈呼籲全國範圍內統一教材、統一參加高考、統一錄取分數線,還教育一個公平,還考生公平。」對招生考試而言,公平主要體現在機會均等和程序公平。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有利於高考本身的公平、公正和安全」,包括試題命制、評卷難易程度、分數、考務管理以及錄取的公平公正。當然,公平公正也是相對的,公平公正的程度與社會發展階段性密切相關。恢復全國統一高考命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風險,有利於在中學實施素質教育,從而更有利於保證高考的公平公正。

    3.符合精簡、高效的選拔原則。

    目前的高考分省命題與國際大學入學考試制度發展趨勢不相符合。比如,原來實行計劃經濟的前蘇聯本不實行全國統一考試,而由各高等學校單獨進行招生考試。後來的俄羅斯卻實行全國統一招生考試。實行市場經濟的西方各國多實行統一招生考試制度,只是統考的分數在錄取中所佔比重可由各地自行確定。這樣,既保持了國家統一考試的嚴肅性,又有具體操作上的靈活性。顯然,統一考試反映了社會的進步,不僅體現了公正、公平的原則,而且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證試題質量,減少浪費,更加有利於建立一種高效率的人才選拔機制。

    當然,分省自主命題具有更有利於發揮地方優勢,突出地方人文特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地方課程開發等積極因素。但是,高考改革涉及千家萬戶,關係到社會公平正義。綜合考量,逐步恢復全國統一命題顯然利大於弊。至於各高校人才培養方面的差異性,完全可以通過逐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來解決。

相關焦點

  • 高考統一命題並非統一試卷
    針對這些質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表示,擴大省市統一命題範圍並非意味著所有省份都將使用同一張試卷。「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是2014年9月公布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重要舉措。 「高考改革要搞得好,考試內容、方式改革非常關鍵。」
  • 新高考八省聯考來了!教育部統一命題……
    最新消息 根據最新信息,明年實施新高考的八省將迎來統一考試: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數外由教育部統一命題。考試時間:2021年1月23至25日。 具體還有哪些政策和安排呢,接下來小編帶您一探究竟!
  • 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分省命題適合國情(圖)
    如果說「統一命題」適應了「精英教育」的模式,那麼,「大眾化」高等教育,各地改革發展的不均衡所帶來的經濟、文化、教育的差異,以及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使「統一考試,分省命題」高考模式應運而生,實現了高考改革的跨越式發展。  今天,本刊約請部分省市招生單位及專家著文,回眸分省命題實踐,希望引起人們更深入地思考高考改革,推動高考改革。
  • 高考也曾全國統一命題過,但是這幾個省考生幾乎全軍覆滅
    高考對於很多學生來說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啊,有的考生如願以償上了一所自己喜歡的學校,有的學生拼搏過不過成績不理想,但是自己也奮鬥過了,至少沒有遺憾!在每年高考結束後,一些在網絡上的人會抱怨,為什麼有些地方的考生高考試卷比較簡單,而自己的試卷怎麼難,為什麼全國不統一出題,很多人就不理了表示不理解,讓所有考生考同一個試卷,高考決定了很多人的命運,不僅僅是個人,還有家庭,甚至家庭的夢想,如果辛辛苦苦努力三年想要考上好的大學,發現去考試的時候問題很難,而其他省份的學生考上大學很容易。
  • 全國統一高考31省高考分數預測分以出爐
    全國統一高考31省高考分數預測分以公布,和歷年相比,今年整體分數為下滑趨勢,考生迎來春天疫情對備考的影響等因素。高考成績及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7月24日公布。考生們可以通過陝西招生考試信息網,選擇進入「2020年高考成績查詢」,即可查詢2020年高考成績。
  • 教育部命題:2021年新高考8省聯考時間及內容
    根據最新信息,明年實施新高考的八省將迎來統一考試: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數外由教育部統一命題。考試時間:2021年1月23至25日。 2)八省聯考是用一張卷嗎? 由於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將從考試、改卷、志願填報、錄取全程模擬新高考。因此,根據各省「3+1+2」新高考政策來看: 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即:八省一張試卷。
  • 圖解教育 | 高考卷命題,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高考恢復之初,高考試卷基本上全國統一。80年代中後期,上海率先開始自主命題。十餘年後,北京姍姍來遲,於2002年跟進。2003年,據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個偶然事件,教育部決定在全國大力推廣「統一高考,分省命題」。及至2006年,國內實行分省命題的省份已達16個。然而,2015年後風雲突變,全國統一命題的省份逐年增加,時至今日僅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仍在堅持。
  • 高考命題從分到統的歷史邏輯
    ■劉海峰   日前,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2015年將擴大3個省在高考中使用國家統一試卷,明年再擴大7個省,即明年將有25個省在高考中使用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的試卷。   如此一來,高考命題又走到了分久必合的階段。自1952年全國統一高考制度建立以後,實行全國統一命題考試。1958年曾試行分省命題,但僅實施了一年,又回到全國統一命題方式。
  • 新高考江蘇、遼寧、河北、湖北等8省聯考,教育部命題!家長、考生...
    精品課堂資源 最新消息 根據最新信息,明年實施新高考的八省將迎來統一考試: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數外由教育部統一命題。
  • 事關重要|新高考8省聯考,教育部命題!家長考生務必認真對待!
    最新消息根據最新信息,明年實施新高考的八省將迎來統一考試: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數外由教育部統一命題。考試時間:2021年1月23至25日。具體還有哪些政策和安排呢,接下來小編帶您一探究竟!02 八省聯考的具體內容「新高考適應性考試」是新高考的適應性考試,也就是說,明年首次舉行的新高考要怎麼考,適應性考試是方向標,是預演,是壓力測試。總之,這就是新高考的一次預演。考試如何考、命題特點、命題風格都極具參考價值。【考試時間】2021年1月23日到25日。
  • 教育部統一命題,8省高三學生參加聯考,江蘇能否超越河北?
    根據媒體報導的消息,為了體現模擬考試的真實性,本次聯考的試題將會由教育部的考試中心統一命題。這也是時隔多年以來,我國又一次的多省聯考。 根據福建省官方發布的消息,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將會安排在2021年的1月23日到1月25日進行,將會由省級進行統一的改卷,並且到時候會會公布具體的分數線,還會進行模擬的志願填報以及模擬志願錄取,這就已經相當的逼真,希望學生也能夠積累經驗。
  • 教育部:全國統一命題並非用同一張卷
    各方態度  中學校長:統一命題更能保證公平和權威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朱子平表示,統一命題對全國的招生應該是有利的。以往的分省命題,內容不一,使得各省在成績上無法比較。廣東這樣的人口大省,享受到的高校優質資源並不能與人口數量相符。國家統一命題,有了統一的指標,各省成績就有了可比性。  廣州一中校長吳海洋也認為,此前分省命題主要因為各地進行課改,考核也要相應配套。現在各地課改都進行得差不多了,分省命題也出現了新問題。
  • 新高考遼寧、河北、湖北等8省聯考,教育部命題!
    根據最新信息,明年實施新高考的八省將迎來統一考試: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數外由教育部統一命題。考試時間:2021年1月23至25日。選考科目之間間隔是75分鐘,具體時間以省教育廳通知為準。六科考試時間變為75分鐘,意味著卷子的題目數量與山東新高考不一樣。之前的消息是物理全考,生物不考選一,化學不確定。現在肯定得變了,減少十五分鐘,那麼基本就不可能選修全考了,化學生物是很可能只考一道選修大題,物理四道大題預計也要刪掉一題。但具體情況,還是要看考綱的具體通知。
  • 新高考8省聯考,教育部命題!1月開考,家長考生務必認真對待!
    目前,新高考改革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進,已然是勢在必行,新高考考什麼?怎麼考?是全國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根據最新信息,明年實施新高考的八省將迎來統一考試: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數外由教育部統一命題,物理、歷史、化學、地理、生物、政治將由各省自命題。
  • 教育部回應京津冀統一高考建議,北京一模透露新高考語文命題變化
    全國兩會進行,針對去年提出的京津冀統一高考,統一命題,統一分數,統一招生建議教育部回應目前還不宜實行,今後將認真研究。目前看來京津冀統一全國四卷暫時不太可能,但是新高考改革,北京市作為新高考改革重點試點,後續命題變化也值得大家關注!
  • 全國高考為什麼不統一試卷?真實原因是這些
    於是,教育部明確規定:從1952年起除個別學校經教育部批准外,全國高校實行統一招生。為了統一招生,在這一年,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成立,全國統一定報考條件、統一考試科目、統一命題等等正式確立。隨後,新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一高考便在1952年8月15日開考,8個考試科目分3天進行,每科考試時間為1小時40分鐘。
  • 高考統一命題並非統一試卷 而是"一綱多卷"
    日前,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透露「明年25省份將用統一命題試卷」引起廣泛關注。 昨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表示,增加全國命題省份並非意味著25個省份都將使用同一張試卷,而是國家教育考試部門參與這些省份高考試卷命題工作,採取「一綱多卷」提高各省份高考命題的質量。 使高考更科學規範 3月8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列席全國人大會議時向記者透露,明年全國25個省份使用國家考試中心命題試卷。
  • 掀開高考命題的神秘面紗:1977年高考命題回憶
    由於當時的特殊情況,1977年的高考試卷沒有組織全國統一命題,而是採取分省自主命題。安徽省淮南師範學院退休教師王家聲是1977年高考安徽命題組成員,本文根據王家山老師的口述整理而成,記錄了當年命題工作的整個過程。
  • 全國高考統一試卷後,哪個省最「不利」?看看有沒有你的學校
    我是少數民族,在我高考前,少數民族會加20分,等到我高考了,這個政策取消了,只有四個民族再加分。九年義務教育來了,可惜我畢業了。一切好的政策都和我無關,不知道是改革步伐太慢還是我走的太快。你知道的,高考進行中,很多地區都開始自主命題,因為全國卷對於很多地區都不是很友好,自主命題反而更符合本地區的素質教育發展。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沿海地區,比如:廣東,江蘇、上海這些地方自主命題。
  • 新高考落地,全國統一同卷時代將要到來?
    投票 近年來,高考的制度一直在變,無論是具體學科的考查方式,還是統一命題的逐步推行。都體現出了新時代,以考促教,以考促學,與時俱進,時刻發揮選拔人才的考核目標。2020年高考中,全國共有10套試卷,除去以往的自主命題省份之外,新高考改革落地,試點的山東和海南成為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