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國產動畫片#《圍棋少年》雖然有許多的不足之處,但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吸取的教訓,以及還有不少可以拿來深入刻畫的形象,比如:
劉南如
或許很少人會記得他,但他是江流兒生生熬死一位對手,這劇情,應該會有不少人記得。
而少年的成長,也是離不開這位國手的。
01邏輯與硬傷
在江流兒成長的的過程中,第一步是父親被迫獻祭,第二次應當就是劉南如的死換來的。
江父在福王圍捕妖刀王時,被人放冷箭意外射死。江流兒心態上的轉變以及開始流浪之間,交代不清,轉變過快。一個急於報仇的少年,要如何快速明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道理?
有妖刀王、有凌雲寺,帝都有家產卻在這邊流浪,也是需要解釋的。
這些是在節奏邏輯上的弊病。
其次還是貫徹始終的圍棋,江流兒意外闖入靜宜軒,破解幾盤棋局,通過特效和江流兒的內心os,起到了不明覺厲的作用。然而這種似懂非懂其實並不是什麼好現象。
這種感覺,就像是武俠作品中,不清晰的武力值排名一樣,誰和誰對決,有著清晰的排名後,自然會感受到越級打鬥勝利的反轉,受傷對決時的虎落平陽。只不過是表現排名的方式有所不同:
有的可能會由角色進行解說,有的會用之前的劇情進行鋪墊,而有的,就會體現對這一點的不注重。
總體來講,是細節問題,進而會導致觀感問題。
02堪為老師
其實劉南如對江流兒的成長促進,其實和棋聖林心誠是同等重要的,他教會了一個少年如何沉穩,如何內斂。
或許之前有著劇情需要,體現主角的天賦異稟,所以江流兒下過的幾盤棋多有著炫耀成分,認真對待圍棋,一是父親的死,二是劉南如的死。
「初入江湖」的江流兒,並沒有找到一位好的老師,對比金威遠、雷凌雲等一幹心術不正,不擇手段的人來說,劉南如的棋品、人品完勝,圍棋之道亦是為人之道。
劉南如面對這個屢次展現天賦的少年,起了惜才之心,哪怕是在比賽棋場上,被挑釁被不尊重,也不忘諄諄教導。
而江流兒被人利用,使用上了可怕的心機,用拖延時間的長考,來拖垮年長的對手劉南如。
劉南如面對的選擇,他可以放棄,可以離場,並且沒有任何人會苛責於他,可他並沒有,生生暈厥後,仍然一步步來到比賽現場,這是身為國手的堅持,敬意油然而生。
直至生命逝去,也連連讚嘆著這個小天才,他就像是一名老將,與一位棋逢對手的少將對決,死在了他揮灑過血淚的戰場!
江流兒,你永遠欠劉先生一句老師。
03尾聲
德藝雙馨的老前輩,謙虛寬容本身就是一種風度,但看劉南如的兒子,面對幾乎是仇人的江流兒,沒有記恨,父親在棋場上體力不支,熱淚盈眶但還是理解父親,支持父親對圍棋的熱愛。
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道路都不會平坦,甚至是一次次的失敗,但只要你心存正義,目標正確,你就要努力去抗爭失敗,去改變命運,不要輕易放棄,輕易放棄戰鬥的人,他就沒有資格成為一名國手。
不要放棄,心存正義,是老先生用生命教授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