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有關教師話題的網文,總有文章談到一些人不尊重老師的問題。
比如,不知從何時起,社會上一些人對學校、對教師的抱怨和不滿多了起來。有的抱怨老師「有償補課」,有的抱怨老師購買資料,有的抱怨老師體罰孩子……
現實中這樣的事情,確實不勝枚舉。
有的文章說,如此不敬師不尊師,只能是對自己的孩子不好,對教育不好。當一些人指責老師、貶斥老師的時候,老師崇高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轟然崩塌,學生對老師不再存有敬畏之心,這樣一來,學生能學好嗎?教育能辦好嗎?
對此,我的看法是:
我認為,之所以有人這樣那樣指責老師,一是因為教師隊伍中極少數教師確實在師德師風方面存在問題。比如有償補課問題,比如讓學生購買教輔資料的問題,比如侮辱體罰學生的問題等等。
舉個例子,學生購買教輔資料的事情。
現在不允許老師統一給學生購買資料。有的老師說學生自己購買的教輔資料五花八門,無法統一講解。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學校規定和老師布置的交閱的作業本身就不少了。老師批閱講解正常的作業的時間有時候時間都不明顯夠用,統一講解教輔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些教輔資料往往是當做家庭作業布置下去的,需要家長監督輔導孩子完成。老師統一講解一說不能成立。
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讓學生購買教輔資料的確出於好心。問題是老師要求購買的教輔資料往往是只有一家書店有售,這難免讓人心生疑惑。
二是現在的家長學歷高了,素質高了,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可能和老師有分歧,這樣也會對老師心生不滿。
比如我孩子的語文老師,上課還是滿堂灌,講段落大意,講中心思想。孩子只有抄筆記、記答案的份。
這樣的方法在過去是很正常很普遍的教學方法,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在現階段就明顯地落伍了。
除了極少數人可能確實不尊重老師之外,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還是尊重老師的。
不過瑜不掩瑕,尊師不是掩蓋問題,也不是盲目服從。
教師的職業和別的職業不同,要贏得別人的尊重,靠的不是別的,而是自己知識學問、道德情操、仁愛之心。
對於別人的指責和抱怨,我的看法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能出於一種職業的敏感,好多老師很是在乎別人的態度。教書的活,是良心活,只要我們問心無愧,對得起學生,做好自己的事情,別人愛說啥就讓他說去吧。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關注,歡迎評論。
(百家號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