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乾洗?乾洗和水洗有什麼區別?洗衣液對人體有什麼損害?……5月12日,帶著這些疑問,廣電小記者在天天洗衣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進天天洗衣,參觀了世界最大的智能洗衣中央工廠和洗衣世界文化博物館,零距離感受洗衣文化和洗衣技術,並就天天洗衣的服務、乾洗水洗、洗衣行業的意義等問題向天天洗衣負責人進行了採訪提問,開啟了一場奇妙的探秘之旅。
據悉,天天洗衣園區自建立之初就確立了「旅遊、科普、文創」三大功能,打造融合洗衣科普教育、娛樂休閒、生活體驗於一體的工業旅遊體驗,已先後舉辦了新快報小記者、《小主人報》小記者、廣州日報小記者等媒體參觀研學活動,為中小學生提供「行走的洗衣課堂」創新教育模式。作為政府授牌認證的科普教育基地,天天洗衣將與各媒體一起攜手搭建一個有利於小記者健康成長的科普實踐平臺。
參觀活動前,天天洗衣人事部經理鄧知明為小記者們播放了天天洗衣的簡介短片和工匠精神專題片。原本嘰嘰喳喳的大廳頓時安靜下來,小記者們眼神流露出的神情無一不驚嘆和興奮,都迫不及待想去現場一探究竟。
隨後,在天天洗衣講解員的帶領下,小記者們首先來到洗衣世界文化博物館。邁進博物館的那一刻,小記者們就被一則關於水的震撼大氣的3D屏幕短片所吸引。「水是萬物之源,也是洗衣的起源」,伴隨著講解員的介紹,從這裡為入口,小記者們踏入了一個神奇的洗衣世界。
據了解,博物館主要分四個階段對洗衣歷史進行詳細介紹,以圖文並茂的信息和豐富藏品展示了人類在各個時期的洗衣方式和生活風貌。從人類最早的洗衣記錄、洗衣傳說,到後來的洗衣材料、洗衣工具、洗染機械的出現,再到如今的「中央工廠洗衣方式」的智能升級,講解員娓娓道來,並不時向小記者們提問互動。
記者在現場看到,博物館內設置了多處互動小遊戲,對小記者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人氣爆棚。遊戲中小記者們遇到不懂的地方還向講解員請教學習。
在講到洗滌材料的演變時,天天洗衣講解員介紹,洗衣服的時候涉及到物理作用和化學反應兩方面。依靠棍棒的擊打力、刷子的衝刷力去除衣服上的汙漬藉助物理作用;用洗滌材料讓汙漬溶解分離,依靠的是化學反應。而在洗滌材料的演變上,人類最早使用的洗滌材料是在中國戰國時期,當時人們使用的草木灰。到魏晉南北朝,人們開始用皂角、澡豆。後來,西方國家的科學和工業發展迅速,洗衣皂、洗衣粉、洗衣液等化工產品相繼誕生。
有小記者提出疑問,洗衣液會不會對人體有傷害?天天洗衣講解員回答,有些洗衣液是用純天然材料製成的。儘管也有一些洗衣液裡面添加了化工物質,但都是經過國家嚴格的檢驗,基本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對此記者進一步了解到,不僅是家庭洗滌劑,大眾對洗衣行業中乾洗溶劑、水洗溶劑等安全問題也都普遍存在擔憂與疑慮。對此天天洗衣負責人表示,天天洗衣引進了國內外先進的專業洗滌設備,其中包括水洗機、乾洗機、烘乾機、人像機等高端進口的洗滌設備。天天洗衣還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國家級資質技師,並通過智能化洗衣流程對每件衣服進行統一規範的專業洗護,真正做到了衣物化學殘留劑大大降低,實現了綠色洗滌、快速洗滌、安全洗滌。另外,天天洗衣還通過自主研發生產,為家庭洗衣提供家利寶等專業洗滌日化用品。「材料是德國引進,天然無磷無螢光劑配方。」這名負責人說。
通過博物館內的時光隧道,小記者們來到天天洗衣智能洗衣中央工廠,學習乾洗、整燙、消毒、自動包裝、自動分配等洗衣流程。自動吊掛線上飛來飛去的衣服,讓小記者們目不暇接;現場各式洗滌設備和自動化的操作工序更是吸引著每一位小記者的注意力與好奇心,「好厲害!」「我身上的衣服是適合乾洗還是水洗?」「都是自動化了,還有哪些工作是需要人來做的?」「衣服消毒需要多長時間?」很少做家務的小記者們,發現衣服原來還可以這樣洗!大家邊聽講解邊做記錄,表示回去之後一定要把學到的講給父母聽。
在提問採訪環節,小記者們更是拿出專業水平,採訪起來毫不含糊,紛紛就「乾洗和水洗有什麼區別」「如何選擇乾洗與水洗」「乾洗油為什麼能用來洗衣服」「要是客人發現衣服沒洗乾淨,是否能免費送到天天洗衣返洗」等問題向天天洗衣負責人諮詢。還有小記者不解,洗衣服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為什麼還需要有洗衣這個行業呢?天天洗衣講解員回答道,「洗衣服不僅是耗時耗力的體力活,也是一項非常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洗衣服,也不是每件衣服上的汙漬都能很輕鬆地去掉。這個時候,就要把衣服送到天天洗衣,我們幫他們解決。」
不知不覺,活動到了尾聲,小記者們興致盎然,意猶未盡。此次天天洗衣參觀之行是一次生動的課外學習,小記者們不僅親眼目睹了「世界最大的智能洗衣中央工廠」的神奇風採,也了解了我們人類的洗衣起源和洗衣發展,更是對創新、專注等創客精神有了生動直觀的感受,在身心陶冶、關注環保、暢想健康等生活議題上激發出更多思考和收穫。
(轉載自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