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上帝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自從有了新生寶寶,有的家庭不知道多了多少歡聲笑語,全家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個小天使身上,可以說是集千萬寵愛於一身,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時時刻刻關注著。
我相信無論身在何地,貧窮還是富有,做父母的一旦提到自己的孩子,聖母瑪利亞的光輝都會立即顯現,這就是父母的魅力。沒有偽裝,沒有欺騙,只有慈愛。
講真,很多父母都很關注新生兒開口說話的第一句,是叫「爸爸」還是叫「媽媽」,尤其是剛為人父母的新婚夫妻,雖然他們表明無所謂的樣子,但內心卻是無比所期待孩子的第一句語言。
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發現,有些父母在嬰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和他說話,甚至在娘胎裡就開始了,這在如今被稱為胎教,雖然他聽不懂,也不會說,但父母一直堅持每天和他講講話,這是為什麼呢?
有些父母或許不知道,孩子用有實際意義的詞語去清楚的表達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對大人來說很簡單,但對嬰兒來說卻很艱難。
他們懵懵懂懂,剛來世界不久,人生才剛剛開始,一個個都在努力成長,但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不同,所以智力,語言等發展的速度都不相同,就像有的孩子在快1周歲時候就能很快的從呀呀學語階段向開口說話階段轉變,有的就稍遲一點才能夠清楚地用語言交流,這個稍遲的時間是未定的,有的是2周歲,有的可能是好幾歲,畢竟好幾歲才會說話的兒童也不是沒見過或不存在。
有研究表明,對嬰兒說話能夠促進嬰兒掌握大量的詞彙,這種方法比任何方法都有效。父母每天可以告訴孩子他常常接觸的物品叫什麼名字。比如這個植物叫仙人掌,那個能洗衣服的叫洗衣機,我們要去逛商店了,遛狗了,出去玩了等等,很隨意很自然的語言。
這樣做,即使孩子是顯得不太注意,但要相信他是能夠都接受的。只要孩子沒出現任何語言發展延緩的症狀,那你就堅持繼續說,孩子很快便會應答的。
生育專家,伯頓·L.懷特也說過,「語言絕對是發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
這在孩子學習和與人溝通時,最能凸顯。在學校我們經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學的真快,一點就通,真聰明。在工作和生活中,別人家的孩子語言表達真清晰,能夠詳細的羅列條條框框,其實這些都和早期的語言學習有關。
所以說,堅持和寶寶說話,寶寶在未來才會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