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和物理的又一次相遇:量子力學導出300年前的圓周率公式

2021-02-18 環球科學

來源 美國物理聯合會(AIP)

翻譯 徐麗

審校 丁家琦


這兩頁出自於約翰·沃利斯(John Wallis)所著的《無窮算術》(Arithmetica Infinitorum)。左圖的表格中,反覆出現的方格代表著4/π,或者是一個正方形與其內切圓的面積之比。沃利斯根據此表格推出右圖上方的不等式,最終得出圓周率公式。圖片來源:Google

1655年,英國數學家約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數學專著,其中他推導出一個公式,發現圓周率等於無窮個分數相乘的積。現在,羅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則有了另一重大發現,他們在氫原子能級的量子力學計算中發現了相同的公式。

「我們並沒有刻意尋找沃利斯關於圓周率的公式,它完全是個意外驚喜,」羅切斯特大學的粒子物理學家卡爾·哈根(Carl Hagen)表示。在注意到量子力學課堂上給學生布置的習題集的解法中的有趣規律之後,哈根找到數學家塔馬·弗裡德曼(Tamar Friedmann)研究了一下,發現這一規律是沃利斯圓周率公式的另一種形式。

「這太出乎意外了,當我從氫原子方程中得到沃利斯公式時,我興奮得手舞足蹈,」弗裡德曼說道,「最特別之處在於,它在物理與數學之間找到了一條奇妙的關聯。一個17世紀的純數學公式竟然能用於描述300年後建立的物理體系,這簡直是太神奇了,不是嗎?」

科學家們在《數學物理雜誌》(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上報導了這一發現。

在量子力學中,有一種計算技巧叫做「變分法」(variational approach):有些量子體系(如分子)的能量狀態無法被精確計算,則可以通過變分法來近似計算。哈根當時正在給學生教授變分法,他想讓學生將變分法應用到真實物體——氫原子上。氫原子是一類非常罕見的量子力學系統,其能級可被準確計算出來,因此,通過用變分法近似計算並將結果與精確解法得到的結果進行對比,學生們就能計算出近似方法的偏差。


塔馬·弗裡德曼(Tamar Friedmann)與卡爾·哈根(Carl Hagen)的計算結果表明,π可以由特定的數學函數(稱為Γ函數)導出。圖片來源:Tamar Friedmann and Carl Hagen/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當哈根開始獨自研究這一問題時,他立刻注意到一個規律。變分法的偏差對於氫原子基態是15%,對於第一激發態則是10%,隨著激發態能級的不斷增大,偏差也越來越小。這並不符合一般規律,因為變分法往往計算最低能級時最為準確。

哈根找到弗裡德曼,想一起看看繼續提高能量會有什麼新發現。他們發現,變分法的極限接近於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在20世紀初期所提出的氫原子模型,其中電子軌道被描述為正圓形。這也是玻爾的對應原理所產生的自然結果——該原理認為對於大半徑的軌道,量子系統的行為可用經典物理學來描述。

「在能量較低的軌道,電子的運動軌跡是模糊而彌散的,」哈根解釋道,「在更高的激發態,軌道被限定在更加清楚明確的區域內,且半徑的不確定性也降低了。」


18世紀沃利斯發現的經典圓周率公式。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Rochester

隨著能量的增加,從變分解的極限公式裡,哈根和弗裡德曼找到了沃利斯的圓周率公式。

量子力學理論在20世紀初期誕生,而沃利斯圓周率公式已經存在了數百年,但這兩者之間的內在關聯直到今天才被發現。「大自然竟將這個秘密藏了近80年,」弗裡德曼說道,「我很開心我們最終還是發現了它。」

原文連結:http://phys.org/news/2015-11-derivation-pi-links-quantum-physics.html

轉載請聯繫newmedia@huanqiukexue.com,

給雜誌社打電話也行,010-85325810-804。

《環球科學》2015年11月號已經上市,點擊文末讀原文即可購買新刊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在量子力學中發現圓周率π的計算公式
    圓周率π圓周率π是圓的周長和其直徑的比值,這是一個常數,在數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沃利斯發現的計算圓周率公式而在2015年,物理學家發現,上述於17世紀發現的經典圓周率公式也隱藏在量子物理世界中。這令物理學家興奮不已,因為它揭示了量子物理學和數學之間存在不可思議的特殊聯繫。物理學家完全沒有想到,早在360年前發現的純數學公式竟能描述一個現代物理系統。
  • 物理學家在量子物理中發現圓周率公式,是巧合,還是另有玄機?
    圓周率是圓周長(曲線)與直徑(直線)之間的數學關係式,圓周率公式揭示了圓周率與偶數和奇數之間存在關係。因此,這暗示了數學中的數量關係與數學中的幾何之間存在聯繫。現在,羅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則有了另一重大發現,他們在氫原子能級的量子力學計算中發現了相同的公式。
  • 圓周率的涵義你知多少(二):π與量子力學
    其中普朗克常數 h 是一個物理常數,用以描述量子大小,在量子力學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鑑於π在量子力學公式中的廣泛應用,為方便起見,常用下面所示的約化普朗克常數 (h 上加一橫,讀作h吧),以便消除量子力學公式中常出現的π: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不確定性原理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原理,由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
  • 從「概率論」到「量子力學」,嬌豔的數學之花在物理的土壤上怒放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數學和物理的關係十分特殊,二者有時走得很近,有時又分離得很遠。然而回顧人類歷史,數學和物理從來就沒有真正地分開過,二者總是交相輝映和相互印證。特別是數學中的「概率論」和物理中的「量子力學」剛剛提出來之後,都不受人們的歡迎。但是一旦「概率論」和「量子力學」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類的「近代文明」馬上迎來了新的春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然後是高階數學:傅立葉、拉普拉斯、李代數、解析實變函數。所以如果想學理論物理就要先定個路線,思考一下以後要做什麼。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陳建、伍定邊,王院士講的經典物理物理量子都有。潘慶,趙凱華等的近代物理。斯坦福的量子力學理論。上面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說幾個選修課,理論物理四大力學:電動,量子,量子統計,熱力學量子力學,電動力學(龐加萊),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
  • 相遇延遲實驗和量子力學波函數的實在性本質
    量子力學的理論核心之一就是利用波函數來描述微觀物體的量子狀態。然而儘管量子力學已有近百年的發展歷程, 但是波函數的本質是什麼依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謎團。最近的一項研究有助於我們揭開波函數的神秘面紗。龍桂魯教授認為描述微觀物體的波函數就是微觀物體的真實存在, 而不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數學描述手段, 也就是說, 微觀物體是以波函數的形式存在的。龍桂魯教授和合作者們設計並實現了一種巧妙的相遇延遲選擇實驗, 實驗數據很好地支持了這一觀點。這項研究為人們打開了一扇認知神秘量子世界的大門。
  • 走進量子力學的世界
    普朗克在黑體輻射的維恩公式和瑞利公式之間尋求協調統一,找到了與實際結果符合極好的內插公式,迫使他致力於從理論上推導這一新定律。但是,他經過幾個月的緊張努力也沒能從力學的普遍理論直接推出新的輻射定律。最後只好用玻爾茲曼的統計方法來試一試。
  • 量子力學很詭異?從十個方面全方位探索量子力學的「前世今生」!
    普朗克在黑體輻射的維恩公式和瑞利公式之間尋求協調統一,找到了與實際結果符合極好的內插公式,迫使他致力於從理論上推導這一新定律。但是,他經過幾個月的緊張努力也沒能從力學的普遍理論直接推出新的輻射定律。最後只好用玻爾茲曼的統計方法來試一試。他根據黑體輻射的測量數據計算出普適常數,後來人們稱這個常數為普朗克常數,也就是普朗克所謂的「作用量子」,而把能量元稱為能量子。
  • 什麼是量子力學?| 曹則賢
    如果大家拿一維方勢阱和諧振子的精確解計算一下的話,容易發現位置和動量的不確定性是正相關的!外爾首先是個數學家,業餘時間對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都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還創立了規範場論。據信是外爾幫助薛丁格求解了氫原子的薛丁格方程的。外爾這樣的數學家做的物理才更像物理。
  • 最美麗的10個數學,物理公式!
    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十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複雜的歐拉公式……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厭惡數學?這些東西原本如此美麗,如此精妙。
  • 量子力學
    在量子力學中,它指的是分配給特定物理量的分立單位,例如靜止原子的能量(見圖1)。粒子是具有波狀性質的分立能量包的發現導致了物理學中關於原子和亞原子系統的分支,這一分支今天被稱為量子力學。它是許多物理和化學領域的數學框架的基礎,包括凝聚態物理、固體物理、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學、計算物理、計算化學、量子化學、粒子物理、核化學和核物理。該理論的一些基本方面仍在積極研究中。
  • 所有數學都能夠應用於物理學嗎?朗蘭茲綱領和量子力學驚人的類似
    數學與物理 有時候,數學和物理學的聯繫相對簡單。例如,伽利略發現了控制單擺運動和小球滾下斜坡的數學公式。但隨著物理學變得越來越難,數學也變得越來越難。 蓋奧託研究的領域是量子場論(QFT),這是模擬亞原子粒子行為的理論框架。量子場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近100年前,當時人們首次嘗試將量子力學與電磁學等理論相結合。從那以後,量子場論在描述現實世界方面非常成功,量子場論的理論預測與觀測結果幾乎完美吻合。
  • 物理教育-量子力學(7)
    研究發展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世界結構、運動與變化規律的物理科學。
  • 拿什麼拯救你量子力學-淺談量子貝葉斯
    那便萬事大吉,無論哪派的物理學家,都能學會程式化地使用抽象而複雜的數學方法,對各種微觀系統進行研究和計算,並給出準確度驚人的結果。溫伯格的疑問表面看起來是從數學角度發出的問題:方程不涉及概率,為何最後的結果中就解釋成了概率?事實上,從物理的角度看也是如此,概率的入侵攪渾了量子力學,攪渾了物理學家們的科學思維方式。概率是什麼?
  • 曹則賢跨年演講:什麼是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的威力如何學習量子力學尊敬的各位來賓,屏幕前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這裡是中關村南三街8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我是物理所職工曹則賢。接下來我想和大家聊一個比較高大上的話題:什麼是量子力學?
  • 【物理公式】權威雜誌評選出的十個最偉大的公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竟然只能排第六!
    這原理的研究引導出經典力學的拉格朗日表述和哈密頓表述的發展。卡爾·雅可比特稱最小作用量原理為分析力學之母。No.7 玻爾茲曼公式(Boltzmann transport equation)玻爾茲曼公式,又稱玻爾茲曼熵公式。熵,指的是封閉體系雜亂程度的一個量。
  • 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不好說離散性是量子世界最本質的特徵,但是,它的確觸發了量子力學的發展。量子的概念由普朗克提出,而量子力學的創立則歸功於海森堡和薛丁格。量子力學一開始就是以公理表述的形式出現的。01 經典物理學回顧任何物理理論都不僅僅描繪事實,它們包含由經驗延伸出的假設和觀念。經典物理學大致包含四個分支:力學、電磁學、熱力學和統計力學。
  • 【物理公式】世界上最美麗的10個公式, 放下對理科的厭惡和對考試的痛恨!
    ,又有複雜的歐拉公式……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厭惡數學?每當你解不開方程的時候,不妨換一個角度想,暫且放下對理科的厭惡和對考試的痛恨。因為你正在見證的,是科學的美麗與人類的尊嚴。圓的周長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目前,人類已經能得到圓周率的2061億位精度。還是挺無聊的。
  • 一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全面認知量子力學
    量子物理學是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礎理論,在許多學科和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量子物理學的基石是量子力學,它相當複雜,許多人對其眾多概念及其聯繫感到頭疼。這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對量子力學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實際上,在量子力學數學中,所有粒子都被描述為波,通過稱為波函數的數學工具。著名的薛丁格方程描述了這種波隨時間變化的方式。但是我們始終無法直接看到這些波,因為我們檢測到的只是粒子。但是通過這個波函數,可以預測粒子可能出現的位置,可是必須對它們做一些數學運算。
  • 這很物理,既然不確定,為什麼還說量子力學是精確的?
    量子力學是對物質行為包括行為細節描述的一種物理學理論,尤其是對發生在原子尺度上的事件的精確描述。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是不確定的,怎麼量子力學卻是精確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了解物理學家們是如何對微觀粒子進行測量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