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在中學會怎樣?

2020-12-20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慕課」在中學會怎樣?

  讓「翻轉課堂」回歸「慕課」

  近年來,「翻轉課堂」在中學方興未艾,很多學校的「翻轉課堂」把課堂保留了下來,然後把講授和作業兩個環節進行了「翻轉」和「顛倒」。但是這種做法也惹出了新的問題,比如如何從時間和內容上來平衡「翻轉」出去和「顛倒」進來的部分,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任課教師在進行類似的權衡和決策的時候會非常困難,這種困難常常會導致教師放棄相應的教學設計。又如,學生放學後回到家裡能否獲得足夠的「翻轉」時間等等。

  為什麼要人為地製造這樣的矛盾呢?學生主要的學習時間是在學校,為什麼不把學生觀看「慕課」視頻的環節就安排在課堂上呢?為什麼非要「翻轉」呢?我們分析了「慕課」的很多優勢,這些優勢是「慕課」技術本身所具有的,而不是通過課堂的「翻轉」才能具備的,也不是通過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生成的。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觀看視頻,那麼任課教師就能夠有效地管控學生學習的過程。「慕課」的技術邏輯都是在學生認真觀看視頻的基礎上才能成立,學生不看視頻,「慕課」的優勢蕩然無存。設計得再精細的「慕課」視頻,構思得再巧妙的教學策略,如果學生回到家裡根本不看、不學,那麼有可能由於教學管理的失控反倒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如果把觀看視頻的環節安排在課堂上,那麼不僅教師可以監督學生,同組的學生和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監督,這樣「慕課」技術的風險就降到了最低,「慕課」技術帶來的質量、效果和效益就可以最大化。

  能夠把學生觀看「慕課」視頻的環節安排在課堂上來進行,是在中學運用「慕課」技術所具有的一個特殊優勢,坦率地講,恐怕也是中學運用「慕課」技術不可調整和不可妥協的教學設計。因此我們建議,中學的「翻轉課堂」應該回歸到「慕課」技術上來。

  沒有評價技術就沒有「慕課」

  在「慕課」技術中,評價的重要性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學生通過觀看慕課視頻完成了對基本內容的學習,那麼同樣的內容任課教師還需要集中講解嗎?如果還要講,那學生相當於花了兩倍的時間。如果不講了,老師敢嗎?如果選擇性地講一講,那怎麼選擇,講什麼不講什麼?會不會所有的同學都掌握了呢?會不會只有兩三個學生沒有掌握而只需要進行個別輔導呢?對於這些問題的決策嚴格依賴於學生信息的反饋,而這些反饋信息的產生和獲取則嚴格依賴於評價技術的運用。所以,沒有完備的評價技術,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慕課」技術。

  與「慕課」相適應的評價技術,必須具備兩大特點,一是反饋信息必須完備和可靠。簡單地讓學生舉手,回答有沒有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中學生在初學的時候對知識和內容完備性的把控是有欠缺的,對學習中是否存在問題的感知也是不準確的,不舉手的學生並不代表真的沒有問題。課堂上讓學生做做ABCD選擇題,也是遠遠不夠的。對於數理化等課程而言,無論是隨堂練習還是作業考試,大量採用的是計算題和證明題,只有後者才能反映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二是信息反饋必須高效和及時,隨堂練習必須馬上做、馬上改,馬上改、馬上出結果,出了結果馬上可以決定不講,或者部分講。講可以對全班講,也可以對個別學生講;講可以在課堂上講,也可以在課下講。只有建立起高效的測評機制,才能在課堂上把學生自學「慕課」視頻、教師有針對性重點講解和最後的拓展訓練等各個環節有機結合,一氣呵成,真正做到「課課結」和「堂堂清」,進而減少課後練習和家庭作業。所以,一套完備的「慕課」技術可能成為解決中學生「減負」問題的催化劑。

  「慕課」技術運用和實踐

  上學期,筆者承擔的材料力學被特批為西交大學的第一門「慕課」課程。在不足一年的時間內,筆者滾動完成了整門課程共128個「慕課」視頻的設計工作。學生整個一學期的學習過程全部在網上完成,包括觀看「慕課」視頻,完成網上作業和網上的實驗報告等等,所有的作業和實驗報告全部由電腦自動批改。試點班的學生期末參加全校的統考,筆者作為任課教師不參與命題,最後的考試成績令人鼓舞,學生也對「慕課」技術充滿了喜愛。本學期的「慕課」教學,仍在有序推進。實踐一方面表明,「慕課」模式不僅具有技術優勢,還在教學實踐中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得到了教學應用的正面支持;實踐還方面表明,任課教師設計「慕課」視頻的工作量龐大,但是在可控的範圍之內,如能分工合作、資源共享,那麼可獲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多少年來,教學信息化若隱若現,若即若離,原因在於教學信息化缺乏科學的應用策略。「慕課」是讓我們離教學信息化最近的一次,同時它還會讓「電子書包」迎來了第二春。「慕課」蘊含了教學信息化的應用策略,「電子書包」則是教學信息化的技術形態。因此,和在大學一樣,「慕課」的發展也是必然的,它的影響也是顛覆性的,它的破壞力(破舊力)和再造力是前所未有的。

(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怎樣看待慕課與人工智慧教育
    怎樣看待慕課與人工智慧教育  ——專訪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孫茂松  當今,教育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優質教育資源供不應求。  網際網路+教育的一個重要成果是產生了慕課(MOOC),即通過大規模在線教育形成「共享名師和優課」模式。慕課自2012年出現,現在發展情況怎麼樣?有哪些經驗與值得改進之處?怎樣正確認識人工智慧教育?日前,記者就此採訪了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大規模在線開放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孫茂松教授。
  • 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大學怎樣應對「慕課
    原標題:大學怎樣應對「慕課」(面對面)   MOOCs是「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英文簡稱,發端於美國,中文譯為「慕課」。「慕課」根植於學校教育並由信息技術催化衍生而成,被一些人稱為「自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毫無疑問,「慕課」正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的全新的教學形態對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 九江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慕課(MOOC)助力田中學子自我成長(組圖)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邱曉昱報導:慕課(MOOC)在教育界掀起網際網路+教育的改革浪潮,九江市田家炳實驗中學適時將中國大學MOOC引入中學校園,擴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取得了可喜成績。截至12月,已有41位學生通過慕課平臺取得了多所著名大學的優秀、合格證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梅麗霞:慕課會在未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慕課會在未來的教育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好課』會越來越多,『優課』會越來越廣,『爭課』會越來越頻繁。」梅麗霞老師認為。梅麗霞老師梅麗霞,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學堂在線開設《經濟地理與企業興衰》課程,入選「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 慕課從「新奇」走向廣泛應用:6百多萬人次大學生獲慕課學分
    據統計,我國有關高校和機構自主建成10餘個國內慕課平臺,460餘所高校建設3200多門慕課上線,600多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5500萬人次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修慕課,我國慕課數量現已穩居世界第一。本期聚焦首批進入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 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優缺點
  • 中國慕課 風生水起
    六年前,馬麗平所在的第四中學還只有一座簡易的平房,白灰牆的牆皮掉得厲害。2012年,政府撥款將平房改成了樓房,室內鋪上了乾淨的瓷磚,每間教室也都配了一塊電子白板。 2015年,清華大學《生活英語聽說》慕課進入該縣教育扶貧項目。打開電腦,熟練地登陸清華大學學堂在線平臺,馬麗平就可以跟隨清華大學的外文系教授和畢業於劍橋大學的外籍教師學習英語。
  • 北大「慕課」 中學生或可先修
    原標題:北大「慕課」 中學生或可先修   繼春季學期推出7門共享課程,本學期開始復旦大學《人類與核科技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急救與自救技能》、同濟大學《珠寶鑑賞》等14門共享課程在上海高校課程中心上線開課。北京大學新增3門課程近日登錄Cousera,至此北大已有10門課程登錄國際「慕課」平臺。
  • 大學慕課:從「新奇」走向全員應用
    據統計,我國有關高校和機構自主建成10餘個國內慕課平臺,460餘所高校建設3200多門慕課上線,600多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5500萬人次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修慕課,我國慕課數量現已穩居世界第一。本期聚焦首批進入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 滬名校慕課建設探索:慕課平臺促進區域教育公平
    這些課程均是學校的研究型和拓展型課程,開課的學校都是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和特色高中,開課的教師全是學科骨幹教師,其中不乏學科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所有上海中學生憑藉自己的學籍帳號即可登錄平臺學習與交流,該項目對促進區域教育公平、提升學生學習質量有較好的成效。
  • 慕課在中國的走向
    慕課來了,未來會怎樣?我相信慕課這樣的技術,對於幫助解決當下中國最應該解決好的幾個教育問題,比如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控制教育成本等方面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想和大家暢想一下未來十年中國高等教育在慕課理念和技術支持下的走向。  首先,也是目前正在發生的、最重要的一個現象是在線教學活動將廣泛地融入到傳統大學的正規教學計劃中,翻轉課堂就屬於這一類。
  • 上海高中名校慕課平臺上線:四大名校率先開課,課程均設證書
    首批課程由上海中學、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4所學校打造推出,系4校成熟的特色課程。截至目前,平臺共上線課程21門,涵蓋了語言文學、數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藝術、綜合實踐7個領域。
  • 你知道什麼是「慕課」嗎? 它可能翻轉傳統課堂
    浙江在線12月27日訊說起「慕課」,你大概很陌生,但說起它的俗稱「開放式網絡課程」(簡稱MOOC),你肯定會恍然大悟,不就是美國頂尖大學從去年開始在網上提供的免費課程麼。其實它不僅聲名在「外」,據記者了解,在中國,它也從北京大學等高等學府流行到中小學——全國20所頂尖高中剛成立「C20慕課聯盟(高中)」,浙江佔3席,其中包括杭州學軍中學、杭二中和鎮海中學。慕課的初中聯盟浙江入圍的還有杭州育才中學,小學聯盟浙江入圍的是杭州天長小學。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慕課 風生水起
    如今在中國,慕課數量已達5000門,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已突破7000萬人次選課,這些數據構成了一張豐富的線上教育網。  「我一開始根本不知道慕課是什麼。」但短短一節課後,馬麗平就對這種新鮮、直觀的教學方法,徹底「上了癮」。  六年前,馬麗平所在的第四中學還只有一座簡易的平房,白灰牆的牆皮掉得厲害。
  • 【MOOC熱帖回放】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優缺點
    、北大、復旦等重點高校,中學有陳玉琨領導的20所中學。教師看問題的視角、批判思維,以及整體設計都可以通過慕課展現出來。3.優質資源可以不受區域限制進行共享,促進全面學習、終身學習。4.慕課課程證書得到高效承認,學習更加自主。
  • 「慕課」的優勢究竟在哪裡?
    原標題:「慕課」的優勢究竟在哪裡?   「慕課」之所以這麼重要,並不是因為它時髦或新奇,也不是因為國外的幾大「慕課」聯盟已經把戰火燒到了家門口,而是因為技術的發展在推動社會的變革,是因為「慕課」技術本身具有強大的優勢,讓傳統的教學模式賣出了許多破綻,而「慕課」則候了正著。筆者下面就從教學策略和應用邏輯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慕課」的優勢,看看它在教學實踐中是否具有厚實的土壤和生長的空間。
  • 湯敏:慕課為什麼是一場教育革命?
    大學生就業難的實質是教育與社會需求距離越來越大。 現在的教育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統一教材、統一內容、統一學科,這些都是大生產式地培養流水線上工作人員的方式。 這種方式是馬克思所批評的, 會把人變成機器, 把人培養成螺絲釘式地工具。 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人才, 不符合正在到來的個性化消費,個性化生產的需要。從這個角度來說,教育也不得不經歷一場革命。
  • 慕課是啥?真的會漲姿勢
    今天上午,由在甬高校共同發起的寧波市高校慕課聯盟成立大會在寧波大學舉行,首批50門課程已開出。未來五年中,高校慕課聯盟將建設200門優質的本地化慕課課程,引進500門優秀的慕課課程,建設1000門校本慕課課程。慕課(MOOC)是新近湧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發展於過去的那種發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新的課程開發模式。
  • 【MOOC讀書】慕課革命:網際網路如何變革教育
    【MOOC注】慕課(MOOC)就是一種大規模在線教育,但是,它和傳統在線教育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受追捧,特點是什麼?一本由林毅夫、俞敏洪、徐小平、王強作序推薦的書,它將通過大量國內外的實踐案例,告訴讀者慕課的發展歷史和趨勢,中國該如何應對,以及慕課的商業模式有哪些、如何賺錢等。本書值得一讀,可以為大家解答很多慕課發展的諸多疑問,至少把我們帶入「諸子百家」話慕課的活躍思想時代,以及轟轟烈烈的實踐中。
  • 【關注】湯敏:慕課能實現教育公平嗎?
    父母背井離鄉,學子漂洋過海,都是為了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其實,就是在發達國家也不可能達到教育質量上的公平。然而,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卻說,慕課就有可能做到。慕課如何促進教育公平記者:您曾經說過慕課有可能促進教育公平,為什麼?湯敏:我們的實驗證明,慕課之下的教育公平是有希望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