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敏:慕課為什麼是一場教育革命?

2021-02-19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國務院參事, 友成基金會, 教育三十人成員 湯敏

湯敏:慕課為什麼是一場教育革命?

慕課是不是一場革命?要先定義好什麼是革命。 按百度百科的說法:革命是指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變為新質的飛躍。當然,這裡所說的革命, 指的是技術上的革命, 行業上的革命。 而不是社會意義上的, 更不是政治意義上的革命。

慕課的理念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時候,可以學到任何知識。」 這就顛覆了傳統教育只能是給一部分人, 要有一定的場地、時間條件,而且即使是學知識也得分成三六九等的模式。 傳統的教育做不到的, 慕課就有可能做到。這不是一場教育革命嗎?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場革命。 有人說, 當一種新的技術把一個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十倍以上,在這個行業就會產生一場革命。 比如說蒸汽機的發明就引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我們看一看教育這個行業的勞動生產率的變化。 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一個人教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 現在的老師一般達不到孔子那時的勞動生產率。現在儘管學校在擴大,但老師人均教的學生應該說並沒有增加。 也就是說, 教育的勞動生產率並沒有增加。 這就是為什麼各國對教育的投資越來越多,老百姓感覺教育越來越貴的根本原因。 兩千多年來, 其它的行業, 如農業,紡織業,各行各業的勞動生產率都有了極大的提高。 而教育的勞動生產率基本沒有變, 和2000年前差不多。 因此相對的價格就會越來越貴。而有了慕課,有了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一個老師可以教幾萬,甚至是十幾萬學生。 史丹福大學一門課一個學期就有16萬學生選。 他說在通常的情況他要260年才能教到這麼多的學生。 有了慕課, 教育的勞動生產率可以成百上千倍地提高。從這個角度來看,慕課就有可能在教育領域掀起一場革命。

我再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慕課革命的必然性與必要性。 在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提出了一個觀點:我國未來的消費形態將會從模仿性的,排浪式的消費轉為個性化的,多樣化消費。而一旦社會變成個性化的消費,私人定製化地消費, 則生產也要個性化、多樣化、小規模化了。企業的形態也將發生變化,小微企業將是主要的企業生產形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而在這個時候,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要發生變化。要滿足個人多樣化地消費,就需要有創新能力的,設計能力的, 創業能力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是我們現在的這種大生產式的,流水線式的傳統教育模式很難大規模培養出來的。

大學生就業難的實質是教育與社會需求距離越來越大。 現在的教育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統一教材、統一內容、統一學科,這些都是大生產式地培養流水線上工作人員的方式。 這種方式是馬克思所批評的, 會把人變成機器, 把人培養成螺絲釘式地工具。 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人才, 不符合正在到來的個性化消費,個性化生產的需要。從這個角度來說,教育也不得不經歷一場革命。

未來的社會是人人創新,萬眾創業的社會。教育需要一場革命。對於中國來說,教育的三大問題,教育不公、創新不足、終身教育體系缺失的問題, 是傳統的教育模式解決不了。 比如說教育不公的問題。 現有的教育, 最多只能解決「有學上」的問題, 而在「上好學」上, 在公平的教育質量上,是不可能做到公平的。 教育質量的公平最根本的是教師資源分配的公平。 貧困地區師資與北京重點學校師資的差別極大。 但是, 這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是無解的。 就是把人大附中、景山學校拆了,把他們的老師都調到貧困地區去, 又能解決幾個鄉村學校的問題呢?把北大、清華拆了,把老師都下放到三本學院中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再看終身教育問題。 現在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需要不斷的學習。 企業家、白領、藍領、農民工都需要不斷地掌握新的技能、學習新的知識。 但是現有的教育體系提供不了這麼大規模地、多樣性的繼續教育的需求。 現有的教育體系能把在校學生教好就不錯了。 現在開的那點MBA班、EMBA班只能滿足極少數人的需求。在應試為中心培養出來的中國的學生創新能力弱, 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這也就是說,不管如何改,用傳統的方式都不可能解決中國教育中的這三大核心問題。

那麼, 慕課就行嗎?

我們自己的試驗能說明一部分問題。 友成基金會正在與中國最好的中學,人大附中和中小學聯盟網合作, 把他們的課用慕課的模式上到18個中西部省的貧困縣中的130多個貧困鄉的中學裡去。上萬名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直接聽人大附中老師講課。 具體的做法是, 頭一天我們把人大附中老師的課錄下來放到網上。 當天晚上, 當地老師先看一遍,把人大附中課中超出教學大綱的部分去掉。 把45分鐘的課變成30分鐘左右。 第二天先放錄像。當錄像裡人大附中老師開始與學生互動時,當地老師把錄像停掉,讓當地學生來回答人大老師提出的問題。 回答對了接著放錄像,如果發現還有部分學生沒有掌握, 當地老師就解釋幾分鐘, 等大家都會了再繼續放錄像。一個學期下來, 班裡平均成績提高了近20分。 在廣西百色地區的一個班, 平均成績提高了40分。

這個試驗的意義在於, 用網際網路的方式, 這種模式很容易推廣。 我們能把一個數學課這樣上,其他的課也就能這樣上; 能在18個省的130個學校中上, 就能在1300個, 130萬個學校中上; 能把人大附中的課上到鄉村學校中去,也就可以把北京四中的,北京十一中學的, 黃岡中學的以及其他好的學校的課錄下來, 讓鄉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們選擇一個最適合他們的課來學; 如果連貧困地區的鄉村學校都可以用這樣的教學模式, 那麼縣城中的、城市中非重點學校也都可以學到最優質的教育。

這不是革命又是什麼?

除此之外, 友成基金會還與聯想公司等機構合作, 在甘肅、河北等地試驗電子書包, 即給每個學生發一臺平板電腦,把課本、作業、以及全國最優秀教師的授課都裝在平板電腦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來自主學習。 用這種模式,就有可能解決目前貧困鄉村教學點上優秀師資極其缺乏的問題。現在便宜的平板電腦600-700元一臺,用兩到三年國家提供的免費課本錢就可以發一臺平板電腦。 有了電子書包,貧困地區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有可能發生質的改變。

在大學中, 我們在試驗大學生的創業課。從兩年前起,友成基金會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合作開設了一門大學生創業課。 主課堂就設在北京大學。 我們請了一批企業家現身說法, 通過網際網路把課程傳到全國近100所高校中。 它們之中有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一流的學校, 也有很多像貴陽學院、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這樣的職業學院。 所有的學生都與北大同學同堂上課、同堂討論。期末考試是讓學生拿出一個自己設計的創業計劃書來, 由當地企業家評分, 學生當場答辯。 很多學生反映, 這個課是這個學期中最有意思的一門課。

目前我們正在策劃一個把慕課引入職業教育的項目。 準備與企業合作, 把他們適合給大學生上的企業內訓課製成慕課,開放給大學、高職學生學習, 以此來解決教育與企業需求脫節這個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最重要的問題。

我們能把一個創業課這樣上, 原則上其它的全國一流的課, 世界一流的課也可以這樣地提供給大學生上; 能給大學生這樣上課,為什麼不能加以改造, 把企業的培訓做成5分鐘、10分鐘一節的慕課,讓已經工作的人能用碎片時間得到培訓?

我曾提出, 慕課的真正大市場是在校外,是在2.6億萬的農民工,上億的白領工作者,藍領工作者上。 他們需要不斷的培訓,不斷地接受新知識。 而這些培訓靠傳統的一個一個教師教,一個一個課來講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慕課就有可能!

因此, 僅有慕課才可能大規模地、低成本地提供出公平的,優質的教育; 只有慕課能夠實現真正地個性化的教育;僅有慕課才能滿足大規模、多樣化的終身教育需求。

最近,中信出版社將會出版我的一本書, 書名就是《慕課革命》。 在這本書中, 我詳細闡述了為什麼慕課是一場教育革命,為什麼需要慕課革命,慕課革了什麼的命, 以及慕課在大學、職教、中小學和幼兒園中的各種運用。 對慕課的未來發展以及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政策, 書中也有探索。

當然, 我們應該看到, 慕課只是一個工具,是一個遠程教育的工具。 慕課的出現是教育革命的必要條件。 也就是說沒有它,剛才說的三大教育問題是難以解決的。但它並不是充分條件, 也就是說, 有了慕課,如果沒有其它政策條件的配合, 這個命也革不了。但不要小看生產工具的變革。 因為所有的革命都是首先由生產工具的變革而產生的。 一個小小的蒸汽機,最後就引起了一場工業革命,甚至社會革命。

最後,值得指出的是,這個工具,這場革命,不是僅能在中國出現, 被我們給壟斷了。 事實上, 全世界每個國家都可以參加這場革命, 都能受益於這場革命。我們如果對這場變革不敏感, 也有可能被這場革命所淘汰。 中國教育是否要參加這場革命,什麼時候參加這場革命,能不能抓好這場革命所出現的機遇, 就靠我們的政府、老師、學生、家長、和企業的努力。

機會對於任何國家,任何個人都是平等的。假如我們還是我行我素,走傳統的路,假如十年以後印度有幾千萬的哈佛,MIT,或由世界上最好的職業教育慕課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我們的下一代如何在世界市場中競爭?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現在很多國家都把慕課當成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機遇。 印度在大量的派發平板電腦,鼓勵基礎差的學校直接去上世界一流的慕課。

慕課也是競爭,也在競爭。在世界慕課的廣闊舞臺上,中國教授、專家的形象,水平,中國大學、企業的文化積澱和創新實力都將在這一舞臺上競爭。中國的慕課之路應該如何走?中國能否拿出影響21世紀人類文明進程的教育思想文化精神?中國是否能在慕課上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這應該成為中國的校長、教授、學習者,領導人、企業家和廣大公眾,在「慕課」潮流衝擊下的時代使命。

(此文為湯敏先生審訂稿。在12月24日推送的湯敏先生的《中國教育需要一場革命》一文是根據12月14日論壇年會現場的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多有錯訛。在此向湯敏先生致歉。朋友們如有轉載請以此稿為準,謝謝!)

微信號:ce30ce

歡迎關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關注教育,就是關注中國未來

相關焦點

  • 思客丨俞敏洪:慕課,一場人人受益的教育革命
    這次革命不僅讓教育以慕課的方式得以呈現,而且產生了更多的教育呈現形式。」慕課革命不是洪水猛獸,因此不存在革命的受害者一說。我甚至認為,慕課革命下,所有的人都是受益者。慕課革命是移動網際網路革命的一部分,這次革命不僅讓教育以慕課的方式得以呈現,而且產生了更多的教育呈現形式。這次革命帶給整個世界的好處遠大於壞處。  有些人說,慕課時代,多數學校都會關門。這種說法我不太贊同。
  • 【新書推薦】《慕課革命:網際網路如何變革教育》(湯敏著,林毅夫、俞敏洪、徐小平、王強作序推薦)
    慕課(MOOC)就是一種大規模在線教育,但是,它和傳統在線教育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受追捧,特點是什麼?為什麼全球包括中國頂尖的大學,以及中學小學都在開展慕課教學?慕課對小學、中學、大學和職教有哪些影響?它能否真的實現教育公平?對於無法迴避教育問題的每個人來說,我們將從這個慕課中得到什麼?具體的實踐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又能夠做些什麼?這些就是本書探討的問題。
  • 【關注】湯敏:慕課能實現教育公平嗎?
    父母背井離鄉,學子漂洋過海,都是為了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其實,就是在發達國家也不可能達到教育質量上的公平。然而,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卻說,慕課就有可能做到。慕課如何促進教育公平記者:您曾經說過慕課有可能促進教育公平,為什麼?湯敏:我們的實驗證明,慕課之下的教育公平是有希望實現的。
  • 慕課革命:網際網路如何變革教育
    推薦人:馬國川 《財經》雜誌主筆,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 推薦語:如果說手工式的私塾教育是農耕時代的產物,流水線式的學校教育是工業時代的產物,那麼全新的慕課(MOOC)教育就是資訊時代的產物。就像網際網路已經改變了世界一樣,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慕課必將掀起一場教育改革。遺憾的是,目前國內教育界卻對即將到來的教育革命漠然視之。許多人對慕課有誤解,以為是廣播電視大學的翻版;也有許多人對慕課排斥抗拒,認為這是一個終將破滅的巨大泡沫。 湯敏先生在這篇文章裡總結了慕課的五大創新,也回應了那些質疑和批評。
  • 【MOOC讀書】慕課革命:網際網路如何變革教育
    此書是對運用慕課來克服我國現有教育形式的局限性,挖掘慕課所蘊含的重大機遇的重要探索,它的出版必將對我國教育改革產生深遠影響。——林毅夫(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榮譽院長)慕課革命是移動網際網路革命的一部分,這次革命不僅讓教育以慕課的方式得以呈現,而且產生了更多的教育呈現形式。
  • 湯敏:教育新革命就在我們身邊
    湯敏想通過網絡技術,把最好的教育資源帶給中國的年輕人。此前,這位經濟學家就在當代中國的教育史上留下過一筆:1998年,作為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他和妻子左小蕾給中央領導上書,建議短期內擴大中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隨後,一場轟轟烈烈的高校擴招正式拉開帷幕。
  • 一場輸不起的革命:幕課革命
    這一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已經對當今的大學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給教育產業帶來的顛覆性影響也已開始,有人說這種顛覆性無異於人類社會從馬車時代向汽車時代的轉變。湯敏在《慕課革命》這本書中,從工業革命、經濟發展、教育變革等角度分析了伴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而來的大規模在線教育(慕課)的發展趨勢,提醒人們這是一場輸不起的革命。
  • 湯敏:一名經濟學者的公平教育夢想
    慕課風暴始於2011年秋,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2013年被稱為中國「慕課元年」。2015年初,湯敏出版了《慕課革命:網際網路如何變革教育?》一書。作為國內較早關注慕課的學者,他全面闡述並踐行著慕課理念。  還是2015年,他的慕課實踐終於影響到政府決策,獲得一個重大突破。
  • 湯敏:慕課正在改變教育
    在他們看來,慕課不就是他們搞了幾十年的電視大學嗎?不就是網易公開課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2001年就發起了開放課程運動,向社會公布其從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課程,約1800門,供全世界免費使用。後來,網易還把這些課都翻成中文,近年來比較火的像哈佛「幸福課」、「正義課」等。慕課有什麼新的?為什麼那麼多人對此寄予厚望呢?
  • 湯敏:揭秘大學擴招政策出臺始末
    我們很好奇,為什麼在那個時候你會上這麼一個條?政策落實為何這麼快?裡面有什麼內幕?  湯敏:我是經濟學者,為什麼1998年攪進教育裡?實屬偶然。1998年我還在國外工作,當時回國探親,當時亞洲金融危機,舉國上下都在力保增長率達到8%。我是經濟學家自然關注如何刺激消費,當時我們跟很多親戚朋友接觸發現,老百姓對教育的需求非常大,老百姓當時願意花錢但不知道上哪兒花錢。
  • 《慕課革命》摘錄:慕課的五大創新(上)
  • 國內首個微課軟體「酷學習plus」 ,零門檻打造慕課名師
    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湯敏認為,慕課引發的是巨大的教育革命,「慕課將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讓任何有學習願望的人能夠低成本地,通常是免費地學習。它正在改變著幾千年來的傳統教育方式,使授課者與學習者能跨越時空,讓知識獲取的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
  • 中國慕課:時空革命引領課堂革命
    連接屏幕兩端,讓遍布世界的大量名校精品課程得以進入千家萬戶。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加速融合,慕課這種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在線教育形式,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力量。技術賦能教育,為全球教育實踐帶來了深遠影響,教育內容的邊界正不斷拓展,教育不再單純依靠課堂、書本,網際網路的海量知識正在為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教育教學技術與方法也在不斷拓寬創新空間。
  • 慕課三年:教育海嘯,湧向何方
    慕課在中國發展的三年,是否帶來了預想中的教育平等化與學習革命?喧囂褪去後,慕課又將走向何方?國內的慕課行業由高校牽頭,網際網路公司、在線教育企業開設平臺,國外平臺相繼進駐。目前,慕課已經進入正規高等教育體系,課程完成後可以獲得結課證書甚至部分大學的學分認證。
  • 清華大學:共話全球高等教育趨勢 依託慕課平臺推動學習革命
    12月9日晚,世界慕課大會分論壇一「慕課平臺推動學習革命」開幕,標誌著接下來為期三天的世界慕課大會正式開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展濤,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分别致開幕辭。
  • MOOC 慕課是什麼|扒一扒慕課為什麼沒成功
    慕課,英文名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簡稱:MOOC),在許多年前被創造,並從那時就擔負著改變世界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慕課上的大多數課程都是來自於世界各大著名大學的教授所錄製的,在這裡,你能輕鬆接觸到如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西北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頂級院校的課程,而這些課程幾乎都是以免費方式開放給全世界的人,此為,慕課還在鼓勵人們自己錄製課程並上傳分享。
  • 學習變酷變好玩 最「潮」慕課來襲,你學了嗎?
    原標題:學習變酷變好玩 最「潮」慕課來襲,你學了嗎?   免費讓在線教育「零門檻」   慕課是什麼?它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簡稱MOOC,意為「大規模網絡公開課程」。2012年興起於美國,隨後迅速波及各國教育領域。慕課課程不同於以往的視頻公開課,而是將授課、討論、測驗等整個教學活動放在網上。
  • 時評:中國慕課,促進「網際網路+教育公平」
    通過慕課的線上平臺,知識可以跨山越海,實現無遠弗屆的傳播,抵達每一個渴望的心靈近日,中國慕課大會召開,讓中國慕課再次受到廣泛關注。所謂慕課,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是「網際網路+教育」的產物。慕課作為線上的學習平臺,一頭連著教育資源,一頭連著無數學子。從世界各國發展進程看,每一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總是伴隨著人才需求結構的深刻變化、知識的爆炸式更新、教育形態與資源的極大創新。今天,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快速發展,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拓展了學校的邊界。通過慕課的線上平臺,知識可以跨山越海,實現無遠弗屆的傳播。
  • 從「慕課」看智慧教育的未來
    從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到如今21世紀以來的信息社會,我們社會在進行一場信息科技革命,同時教育也在完成著一次信息化大數據化整合優化型的變革——智慧教育。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方面全面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特點是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基本特徵是開放、共享、交互、協作。
  • 慕課發展北京宣言
    世界慕課大會成果文件「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變革」2020年12月11日,中國北京序言1.我們——世界慕課大會與會者,包括來自全球2000餘家國際組織、政府機構、高校和在線教育相關機構的代表,於2020年12月以線上線下方式齊聚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