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慕課迅猛發展,讓一部分人很鬱悶。這些人包括過去做電視大學、搞網校的人。在他們看來,慕課不就是他們搞了幾十年的電視大學嗎?不就是網易公開課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2001年就發起了開放課程運動,向社會公布其從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課程,約1800門,供全世界免費使用。後來,網易還把這些課都翻成中文,近年來比較火的像哈佛「幸福課」、「正義課」等。慕課有什麼新的?為什麼那麼多人對此寄予厚望呢?
事實上,慕課不但有別於傳統的電視大學的學習方式,也有別於網易公開課。大體上來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知識點,短視頻。與過去的遠程教育和公開課只是簡單地把老師上課的內容錄下來放到網上去不一樣,慕課根據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把一個課的內容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每節課程都由10到15分鐘的短視頻組成。因為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最適合學習者集中注意力的視頻長度一般不超過15分鐘。
第二,隨堂考試,滿10分過關。與過去的視頻課不同的又一個特點是,慕課借鑑了許多網路遊戲的方式方法。為什麼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甚至中老年人都有這麼大的吸引力?是因為故事嗎?其實網路遊戲中的故事都很簡單,如憤怒的小鳥,連故事都沒有。是因為畫面絢麗嗎?認真想一想,遊戲的畫面跟電影、電視比起來差遠了。可是很顯然,對很多人來說,遊戲比電視有意思多了。是因為能賺錢嗎?不可否認,有些遊戲,你可以花錢買裝備,也有人在賣裝備,這裡面有利潤。可是,對於大部分玩遊戲的人來說,玩遊戲完全與金錢無關。
那麼秘密在哪裡呢?有人指出,秘密在於遊戲中的「即時獎勵」。你每掃一個雷或搬一塊磚或滅一個魔,畫面上馬上顯示一個分數。說起來那些不愛打遊戲的人可能不會相信,那些遊戲發燒友們,就是為這個分數,為了得高分後的升級,為了跟朋友們炫耀他有多牛,在屏幕前廢寢忘食、夜以繼日。
既然如此,教育能不能也借用一下這些網路遊戲中的有效方式呢?於是隨堂考試的模式就出來了。每講完一個十來分鐘的知識點,計算機就自動跳出一些問題讓你回答。而且,就像遊戲裡的通關設置一樣,你只有全部答對,才能繼續上下一堂課。差幾分都要回去重看一次課程視頻,看完後再考。考後馬上給分,有時候還給出你在考過這個題的人中的排名。這樣馬上就挑起了學生的鬥志。不少人學著學著就「上癮」了。
舉個例子,Coursera平臺上的第一堂中文課是臺灣大學機電系的葉丙成教授開的。既然要玩,就玩個心跳。他在課中嘗試用遊戲來刺激學生發揮學習潛能。2013年8月底,他的概率課在Coursera上線,同時推出了他和學生一起開發的多人競技線上遊戲PaGamO。在遊戲中,每個玩家都被分配了一塊土地,要做的是不斷開疆拓土。點一下你想佔有的土地,就會出現一個概率題,答對了後,你就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還可以玩防禦,可以用你的領地升值賺的分,買幾隻怪獸部署在上面。跟所有市場上的規矩一樣,越貴的怪獸等級越高,想衝破它的防線的進攻者就要解答更難的題,當然你的領地也就越安全。更刺激的是在遊戲裡,你能看到你在全世界玩家的排名。「會很滿足學生的虛榮心。」葉教授說。
可以想像,學生學這個課的熱情有多高。遊戲上線時,他們準備了70道題,其中不乏刁鑽古怪的難題。他們預計撐三周沒問題,但剛到第四天就已經有學生留言:「題都做完啦,新題在哪裡?」葉教授曾看到學生的留言:「一下課就回寢室做數學題的感覺真棒,不知不覺我居然解了上百題。」
作者簡介:
湯敏,1953年12月生。廣東廣州人。無黨派人士。國務院扶貧辦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曾任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副代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宏觀經濟研究。2011年2月被聘任為國務院參事。此外,湯敏還兼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武漢大學、曁南大學兼職教授,長城金融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經濟50人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