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孩子燙傷 長出巨大「鬼爪」

2020-12-24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兩歲燙傷 長出巨大「鬼爪」

  好奇心強的兒童都是「冒險家」,家長應做好看護工作。(記者喬軍偉攝)

  ●意外燙傷是兒童家庭意外傷害的首要原因,燙傷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冷散熱」

  ●燒燙傷可造成小兒生長發育期的疤痕攣縮,要及時處理以免遺禍

  孩子的好奇、不怕死心理,差不多要持續至小學階段。在此之前,熱水、滾湯、剛用完的電燙鬥等,都是他們摸索的危險物。專家提醒,燒燙傷是最要防範的兒童家庭意外傷害,一旦發生,大人要馬上幫助「冷散熱」。如果出現燙傷留疤要及早處理,以免因為孩子生長發育期,疤痕攣縮導致受損部位畸形甚至發育停滯。

  案例:

  2歲燙傷導致手部畸形

  18歲帥氣的廣州打工仔小峰(化名),雙手嚴重畸變,狀似巨大「鬼爪」,令人嘆息。小峰媽媽說,為了籌集「鬼爪」治療費,小峰初中畢業就跟著媽媽從四川南充,來廣州打工。

  事情得從小峰兩歲時講起。當時媽媽把剛燒好的開水晾在桌上,就去餵豬了,沒想到口渴的小峰自己爬到桌上去夠開水,打翻了造成大面積燙傷,臉腫得眼睛都睜不開。小峰被帶到當地縣中醫院治療,稍有點起色,就因為不夠錢就此出院回家。

  由於治療不徹底,疤痕攣縮導致手部畸形,小峰的左手呈「鬼爪」樣,無名指和小指扭曲在一起,左手無法完全伸直,右手前臂橋狀疤痕明顯。

  正是由於這雙「鬼爪」,小峰成長得特別困難——儘管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卻受盡同齡人欺負,就連上廁所,也被「看不慣」的同學打;考上了當地重點高中,也決定不讀了。

  析因:

  小兒疤痕攣縮最易致畸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整形美容雷射中心副主任醫師孫中生檢查小峰雙手,確診為左環、小指疤痕攣縮畸形,左腕疤痕攣縮畸形,右手前臂疤痕畸形。「剛燙傷時,手不會成這樣。由於疤痕攣縮後,受損皮膚縮短並缺乏張力,小峰又正處生長發育高峰,受損部位的骨骼、肌肉、神經、血管等,受到覆蓋在其上的皮膚的牽制,時間久了自然會形成不正常的畸形」。當皮膚缺損面積較大時,經肉芽組織形成、創緣的向心性收縮、上皮再生覆蓋等步驟,就會形成功能障礙的攣縮疤痕。

  孫中生介紹,在攣縮疤痕形成過程中,隨著創面、創緣的向心性收縮,或直線縫合創口的短縮,創面四周或創口兩端的外周皮膚,也被牽拉帶動而向創口或創口的中心移動。無論有皮膚缺損的創面,還是沒有皮膚缺損,如在面部與眼邊緣、口唇緣垂直,或在四肢關節屈側、伸側與關節面相垂直,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疤痕攣縮畸形,以及伴隨的功能性障礙。

  他特別提醒,疤痕收縮,不僅導致外形改變、功能障礙,長期的疤痕攣縮還可影響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等組織的發育。「特別是正處於快速發育階段的幼兒及兒童」,由於兒童生長速度迅速,攣縮性疤痕有限的張力對他們的正常生長發育有著極其嚴重的束縛。如得不到及時治療,隨著年齡的增加,疤痕會導致其受損部位畸形甚至是受損部位發育停滯,最易致畸。

  治療:解除攣縮,手指功能可恢復至八成

  小峰的病情需要做左環、小指疤痕攣縮畸形矯正術和左腕疤痕攣縮「Z」字成形術,難度最大的就是對指間關節功能復位,掌指關節功能復位。

  醫生先修復左手腕和兩個手指。在左環、小指掌指關節及手背和環指近側指間關節設計多個「Z」,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剪斷環指伸肌腱,鬆懈攣縮瘢痕組織。然後,用克氏針分別固定環指和左小指,在其右下腹切取全厚皮片,植於左手背和左環指近側指間關節掌側,並打包加壓包紮。

  手術很順利,一段時間後,手指80%的功能得到恢復。手術還同時鬆懈了小峰左腕的攣縮疤痕。左手手臂的攣縮疤痕以及右手的疤痕修復相對簡單,可在今後擇機修復、解除攣縮並進行植皮修復等。

  提醒:燙傷後首先要「冷散熱」

  小峰的情況並不是個案。專家介紹,兒童燒燙傷是1~4歲兒童意外傷害的第三大死亡原因,而意外燙傷是兒童家庭意外傷害的首要原因,也是所有意外傷害中引起受傷率最高的因素。

  孫中生提醒,由於小兒發育不成熟、皮膚嬌嫩且薄、調節機能遠不如成年人,一旦被燙傷,其創面一般較深,燒傷程度會很重,發生休克的機率也比成人高得多。

  在發生小兒燒燙傷後,最佳也是最可行的處理,首先就是「冷散熱」,為免拉脫表皮,用剪刀將衣物剪開,暴露傷處後,把被燒燙部位放在水龍頭下用冷水持續衝洗20分鐘,或將傷處置於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持續30分鐘。這樣可以使傷處迅速、徹底地散熱,使皮膚血管收縮,減少滲出與水腫,緩解疼痛,減少水泡形成,防止創面形成疤痕。

  家長初步處理後,應馬上送院治理,避免形成成長發育後的攣縮疤痕。以免像小峰這樣,手術費高達四五萬元,而且少兒時期還要承受巨大的身心重創。

  小貼士:

  最易造成兒童燙傷的四大場景

  1.生活中,孩子不小心碰倒熱水瓶、熱水杯,很容易被水燙傷;

  2.洗澡前,如果父母不注意放水的順序,比如先倒入熱水,在取冷水時,沒了大人看護孩子自己坐入盆中或拉翻了熱水盆時,也容易發生燙傷;

  3.燒好的滾燙的菜湯放在桌子上,如果小孩自己用手去拿,導致菜湯翻下也是燙傷的常見原因,一般為前胸部和頭面部燙傷;  

  4.電熨鬥用完後,未放到安全處,孩子覺得好玩,用手去碰,結果造成手部的燙傷。(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鄧奕茂)

相關焦點

  • 少年幼時被燙傷 雙手長成鬼爪受歧視(圖)
    小峰兩歲時手被開水大面積燙傷,由於當時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導致左手嚴重畸變。 曾強 攝  幼時燙傷沒錢治 長大致畸成「鬼爪」  2歲時被燙傷,其後左手竟因為疤痕攣縮導致手指畸形,形似「鬼爪」,18歲的小峰因此受盡旁人冷眼。
  • 奶奶照顧兩歲的孩子,孩子卻因為她的話被燙傷,寶媽是痛心不已
    小林因為工作忙無暇照顧兩歲的孩子,就讓婆婆幫忙照看,婆婆也是非常喜歡這個小孫子,她喜歡逗弄孩子,但有時候和孩子開玩笑可能會把好事變成壞事。這原本是婆婆的無心之語,可沒想到孩子信以為真了,樂樂伸手就要去自己盛,可一不小心把整鍋湯給打翻了,湯水全部淋到了他的身上,樂樂瞬間慘叫起來,婆婆也被嚇到了,看到孩子倒在地上打滾的樣子,婆婆是心疼不已,急壞的她馬上抱起孩子,立刻把孩子衣服脫了,更加離譜的是婆婆並沒有用冷水幫孩子清理燙傷的位置
  • 兩歲孩子被油燙傷,爸爸這樣做,把傷害降到最低,值得收藏
    媽媽和奶奶在整理房間,一不留神兩歲的帥帥自己跑進了廚房,他看著忙亂的廚房也想看看,就走向爸爸,可是他的頭碰到了油鍋扶手!一鍋熱油順著帥帥的肩流在了背上。爺爺和爸爸扭頭看見了哇哇大哭的帥帥,爸爸連忙跑過來抱起帥帥,檢查起來帥帥的燙傷情況,並用剪刀把燙傷部位的衣服剪掉,露出了起水泡的一大片背部,媽媽和奶奶也跑了過來,奶奶看到燙傷的孫子,差點跌倒。
  • 兩歲女兒不小心被開水燙傷,孩子爸的做法令醫生稱讚:簡單又專業
    前不久一位寶爸帶著受傷的女兒來到醫院,原來是自家兩歲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將熱水壺打翻開水燙在了孩子的手臂上,寶爸並沒有很驚慌,而是第一時間把孩子抱到水池旁邊,用冷水衝洗孩子的患處,然後就立刻抱著孩子到醫院就醫了。醫生聽了寶爸的做法以後誇讚不絕,因為這是防止孩子傷口惡化的緊急方法,有些家長在孩子燙傷的時候十分驚慌可能會病急亂投醫用家裡的藥膏給孩子塗抹。
  • 幼師沒測水溫,2歲孩子嚴重燙傷。醫生:孩子燙傷怎麼辦?很講究
    孩子的皮膚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嚴重的損傷。在防城港市就有一位兩歲的小孩,因為在幼兒園上學期間,老師沒有測水溫就進行衝洗,最終導致雙腿嚴重燙傷,最後被判定為9級傷殘。在燙傷的時候,最怕碰到的就是感染和瘢痕增生這類併發症非常不容易減輕,而且還容易造成劇烈疼痛,這些後果都會導致孩子的肢體功能障礙,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殘疾。
  • 夏天孩子燙傷小妙招
    看到這個情況,我立馬把孩子抱起來衣服脫掉,來到洗澡間,打開水管兒,用冷水衝了一分鐘左右。衝完之後,把傷口部位輕輕的擦乾,塗上燙傷膏。當時暖水壺裡的水不是很燙,可以喝但有點熱那樣。經過一系列操作,看到他沒有氣泡,也就放心了。
  • 回顧放映《隱劍鬼爪》 觀眾認為山田新作無新意
    開幕式上放映了山田洋次2004年的新作品《隱劍鬼爪》,不少觀眾認為該片與他2002年的作品《黃昏清兵衛》極其相似。在影片放映後舉行的見面會上,面對「與前作雷同」的質疑,74歲的山田答非所問。  山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執導的《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黃手帕》在中國大受歡迎,所以昨天前來觀看《隱劍鬼爪》的觀眾,多為上了年紀的老人。
  • 每年2600人燙傷,孩子燙傷後5步緊急處理是關鍵,建議收藏
    每一名家長都不希望孩子發生意外,但是由於孩子生性好動,並且對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所以無論看見什麼都想拿過來研究一下。但是因為孩子對周圍環境和事物的危險性沒有足夠的認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很容易發生燙傷之類的意外事件。比如小區裡張奶奶家孫子只有兩歲多,一直很喜歡玩小區裡的滑滑梯,平時都是傍晚涼快的時候出去玩。
  • 拎熱水瓶燙傷兩歲女童者在上海被判賠7萬多
    拎熱水瓶燙傷兩歲女童者在上海被判賠7萬多 >   中新網上海4月10日電(陳靜 楊克元)中年女子陳嫂衝好兩瓶熱水行走時,恰逢兩歲女童曉玲(化名)走過發生相撞,致熱水瓶爆裂後將曉玲燙傷構成10級傷殘。
  • 可口可樂終於把紅牛飲料的勁敵「鬼爪」引進了中國
    如果你是武漢的消費者,那麼最近在便利店,你可能發現了一款瓶身黑色並帶有螢光綠色抓痕的新產品,這是一款名為「鬼爪」的功能性飲料,在北美市場,它是紅牛的勁敵。 「鬼爪」在2002年推出市場,它的母公司叫做怪獸飲料(Monster Beverage)。在北美功能飲料市場,2014年它的市場份額為39%,直逼紅牛的43%。
  • 英國兩歲男孩在廚房被開水燙傷,媽媽在場也阻止不了意外發生
    據外國媒體11月10日報導,在媽媽做飯時,斯塔福德郡一男孩在廚房玩耍不小心被9升開水燙傷。小道格半身三級燙傷這個剛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不小心絆倒了一個蔬菜蒸籠,裡面的開水全部潑到他的身體上,事故發生後,他被立刻送進了醫院搶救。在這次事故中,道格·多德臉部、頸部、胸部、手和腳都遭受了三級燙傷。
  • 兩歲半小女孩坐進滾燙湯鍋……40%深二度燙傷 隨時有生命危險
    省兒保平均每天三四例燙傷兒童   大多是家長缺乏防範意識  昨天6:59,朱先生來電:兩歲多的小女孩,是寧波的。上午10點在家裡玩,掉進熱水鍋子裡,全身重度燙傷,寧波那邊治不好,晚上10點送到省兒保,醫院開了病危通知單。
  • 興伯記餐廳上「沸水」 顧客碰翻孩子深二度燙傷
    信網3月11日訊 3月9日中午,曲先生的妻子帶著兩歲兒子在市北區新業廣場二樓的興伯記餐廳就餐,服務員把熱水端上桌後離開,隨後朋友不小心將餐桌上熱水打翻,致使兩歲孩子被燙傷,經醫院診斷已是深二度燙傷。
  • 兩歲孩子脖子上長出「羽毛」,去醫院檢查後,寶媽心裡很不是滋味
    導讀:兩歲孩子脖子上長出「羽毛」,去醫院檢查後,寶媽心裡很不是滋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兩歲孩子脖子上長出「羽毛」,去醫院檢查後,寶媽心裡很不是滋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意外就在一瞬間,關於寶寶燙傷處理知識,有備無患
    孩子被燙傷今兒感冒了,到附近診所去拿點感冒藥,到了診所,碰到一位媽媽抱著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慌慌張張跑進診所,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周圍人也是熱心的問著,孩子怎麼會燙傷?,都兩歲了,她也能聽懂我不讓她碰碗,今天可能是寶寶餓了,就去抓,結果粥倒在她手背上,就起了這麼大的水泡,我也不敢碰,就抱著跑過來找醫生了。」
  • 一碗熱粥燙壞兩歲男童 奶奶抹草灰越治越厲害
    兩歲的男孩樂樂(化名)急著用手抓盛粥的碗,整整一碗滾燙的米粥倒在了脖頸和胸膛上,燙得他哇哇直哭。7月28日,記者走訪市中心醫院,在該院已收治的燒燙傷患者中,有許多被熱水、熱粥等燙傷的小孩,市中心醫院燒傷科副主任醫師姜茂華提醒,「夏季是燒燙傷高發季,人們裸露在外面的皮膚越來越多,孩子、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應防止被燙傷。  1 兩歲男孩被粥燙傷   家住市北區的樂樂今年兩歲,平時父母上班,60歲的奶奶負責照看他。
  • 2歲男童手臂被開水燙傷,沒脫衣致深二度燙傷
    楚天都市報12月19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馬遙遙)前日,兩歲男童兵兵(化名)被開水燙傷右臂,家長擔心天冷孩子感冒沒給他脫去衣服,開水熱量難以散發,竟致二次傷害。最後,孩子送到醫院被診斷為深二度燙傷。2歲兵兵家住後湖,前日上午,爺爺在給茶杯裡倒開水,兵兵好奇地踮起小腳用手去夠,沒想到碰倒茶杯,滾燙的開水潑到了其右手和右臂上,兵兵疼得大哭,爺爺想到網上說燙傷後要脫去衣服冷水處理。正準備給兵兵脫衣服,奶奶怕天冷孩子脫了衣服會感冒,直接抱起孩子往醫院趕。
  • 孩子燙出水泡,要不要刺破?燙傷高發期,基本急救常識要知道
    而聽這位寶爸的意思是,寶媽用毛巾擦了孩子的臉,可想而知,和直接脫衣服是一樣的。燙傷後表皮很脆弱,只要去碰創面,就容易把表皮揭掉。就我親眼所見的這一件事,就能反應出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很多家長在孩子被燙傷時,並不知道如何正確急救。
  • 孩子被燙傷了,家長能夠怎麼做?
    孩子是一個家裡最核心的存在,也是全家人的希望。更何況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家裡孩子的安全問題越來越被重視起來。自從孩子出生以後,家裡面人什麼都不捨得讓孩子幹,生怕他們磕著碰著。但是畢竟孩子年紀還小,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狀態。
  • 兩歲半孩子竟長出鬍鬚 家長懷疑喝奶粉致性早熟
    ■家長懷疑寶寶喝了奶粉出現「早熟」症狀■醫生分析多種激素會導致早熟,未必和奶粉有關兩歲半的小男孩竟然長出了「鬍鬚」,難道又是問題奶粉惹的禍?近日,市民薛先生打來熱線,反映自己兒子出現異常情況,懷疑與吃了某品牌的奶粉有關。而記者撥打該品牌營養諮詢熱線,得到的答覆是「產品絕無質量問題,請消費者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