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專家周學文老師剖析如何鑑別與欣賞精品古玉

2020-12-25 中藝藏

黃金有價玉無價,八千年源遠流長的玉文化是深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愛好與品味。"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而不可再",玉器收藏始終是中國藝術收藏門類中蘊藉無窮內涵深厚的一項,這一點體現在市場上便是久居不下的拍價,體現在收藏事業中就是長年如一的欣賞與熱愛。

目前的狀況是明清時期的玉器依然是市場主流,而年代久遠的古玉的市場價值並未完全體現出來。古玉在國內二級市場表現較好,在海外同樣備受關注。海外藏家對中國古玉的關注和喜愛程度遠遠高於近現代玉器,如在國際市場上拍賣的商周、戰國時期一個小小的玉件,價格常常達到幾萬美元。

因此,北京開放大學培訓學院中藝藏培訓中心《高級藝術品鑑定評估師》研修班特地請到玉器鑑定專家周學文老師,為學員們解讀:古代玉器的鑑定要點與古玉背後的深厚文化底蘊。

周學文: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藝術總監、中央電視臺尋寶專家組成員、著名玉器雜項鑑定專家。現任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學術部研究員,擅長古代玉器與和田玉鑑定鑑賞,對於中國玉文化有獨到深刻的見解。

玩玉,搞清產地很重要。玉石產地眾多,比如和田玉,目前分兩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是廣義的和田玉,含透閃石成分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就叫和田玉料。包括新疆產的和田玉,青海產的青海玉,俄羅斯產的白玉,遼寧岫巖產的一部分河磨料,也叫和田玉料。

第二個是狹義的概念,我們平常所說的和田玉就是狹義的概念,是新疆產的和田玉,如果更嚴格一點說,就是玉龍喀什河裡產的和田玉,才叫真正的和田玉料。

所以買玉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是不是新疆產的和田玉,產地不一樣,價格和收藏價值上就會有很大差別,玩賞感覺也會不同。

和田玉的銷售,主要是在南方,蘇州,揚州,這兩個地方的相對比北京的多一些。和田玉在新疆被開採出來以後,大量運到揚州、蘇州,揚州是雕大件的,蘇州是雕小件的,比如一些牌飾,首飾,掛飾,手把件。所以在蘇州更容易買到真正的新疆和田玉,包括也可以外延到上海;

其次就是我們北京地區,由於七朝古都,皇宮所在地,原來就是皇上,宮廷用和田玉比較多,目前在北京,有玩玉的、藏玉的人,以及買賣在北京也有大量的市場。

在第十五期《高級藝術品鑑定評估師》研修班中,周學文老師不僅展示了諸多精美的玉器實物標本, 並結合實物標本,從玉料、產地、風格、審美等角度透徹清晰地講解了各代玉器的鑑定要點,更讓人深切體會到了古玉背後的深厚文化底蘊。

學員們亦在與玉器實物的零距離接觸中,得以仔細地體察和感受不同時期玉的質感與特點,在實物實戰教學中大大加深了對中國古代玉器的了解,並為玉與玉文化的大美而深深感動。

專訪視頻:

北京開放大學培訓學院中藝藏培訓中心——文物鑑定屆的「黃埔軍校」

作為國內專業的文博教育機構,我們致力於對各類藝術品鑑定評估、藝術品經營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等領域提供專業化的課程設計和培訓服務。依託首都北京的文博資源和高水平的專家隊伍,我們以新銳的專業課程為基礎、理論與實踐並重、目鑑與科鑑結合。堅持推行「一次報名、終身受益」的理念,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提供科學、專業、實用性的藝術品領域相關課程。更希望通過各類專業課程的培訓與反覆訓練,培養出具有高尚品質、卓越眼光的藝術品經營與管理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相關焦點

  • 先秦玉器展省博舉行 專家明天免費鑑定玉器
    本報訊 (記者許黎娜 通訊員王小迎)「貞石之語——先秦玉器展」即日起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此次玉器專題展覽由一家省級博物館策劃主辦,但文物數量之多、檔次之高、文化類型之豐富、參展單位之眾,在國內同類展覽中,尚屬首次。
  • 中國古玉巔峰時期-漢代玉器
    漢代時期,是我國古玉的巔峰時期。漢代玉器不僅繼承戰國時期的玉器傳統,更加大力發展,創造了如漢八刀等精湛的技藝。漢代玉器有如王者之玉,氣勢磅砣,非常霸氣。漢代玉器的紋飾、玉禮器、玉佩飾、喪葬玉等方面都頗有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如何識別漢代玉器的紋飾、重要的禮器、佩飾和典型的喪葬用玉,使您對漢代玉器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 古玉第一黑:黑皮玉
    張一平的許多黑皮玉器精品就來自那個時期,特別是罕見的龍形黑皮玉器,只要出現他都會高價收下,唯恐流失。與之相悖的另一位軍界古玉收藏大家告訴我,他剛上手時感覺很有意思,於是開始收藏,隨著供「貨」越來越多,心裡漸漸起疑,結果不但不再買進,還將已有收藏轉讓出去。前年,北方一個偏遠縣城的文物小店擺出幾個黑皮玉器小件,開口都在五位數,絕不還價。
  • 如何鑑定古玉真偽?高人給您支幾招!
    我們會帶給您最豐富的收藏資訊,最隱秘的行業內幕,最實用的鑑別方法,最寶貴的藏家心得。關注《古玉鑑賞》公眾號,享受超值免費服務,每天都有新收穫! 在古代玉器收藏過程中,真偽鑑定始終是無法迴避的重要環節。 如何掌握古代玉器的鑑定方法,是每個玉器收藏愛好者的必修課題。 古人說: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如是而已。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古代玉器的鑑定。
  • 鑑賞|石之美者,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裡的「古玉風華」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有玉器約1000多件,其中主要來自私人藏家捐贈。近日,在這家博物館的一次線上導覽中,資深策展人Colin Mackenzie馬麟和專家萬珺介紹了館藏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商、周、戰國時期的玉器,並針對一些玉器愛好者常有的問題,分享了他們的玉器鑑賞之道。玉,石之美者。
  • 「津門網」國內各大博物館的館藏玉器欣賞
    「玉不琢,不成器」,中國人對於玉器的雕琢和利用,也相當熟練。中國各大博物館館藏的玉器品種齊全,工藝精湛,全面地反映了中國玉器的製造、使用和文化內涵。如果沒看過就太可惜了。▲清中期 碧玉鏤雕花卉荷包形香囊【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收藏古代玉石器約三萬件,按時代可劃分為元代以前古玉、明代玉器、清代玉器三部分,其中清宮遺存佔大部分。
  • 山西博物院玉器精品欣賞
    從山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山西省目前館藏玉器1300件左右,部分玉器估價約1.4億元。 2001年山西就展開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文物調查,文物專家對全省30餘家主要博物館、文管所收藏的玉器進行了數據採集,共計採集玉器1251件,其中一級品25件,二級品120件,三級品1070件,估價1億4千多萬元。
  • 如何鑑別和田玉青玉質量好壞
    和田玉青玉是和田玉中是硬度最高的,質地細膩溫潤、玉色深重且純正,整體呈現剛勁之氣,寓意著基業長青,所以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國璽的主要選材,歷代封建王朝的傳國玉璽均為青玉材質,所以玉器專家都稱和田青玉為"帝王之玉"。
  • 【轉載】古玉水銀沁的奧秘
    由此,坊間玩玉人常將古玉沁色中的黑色,俗稱之為「黑漆古」。現代「玉」學泰鬥——楊伯達先生,在所著《傳世古玉辨偽的科學方法》一文中說:「黑沁,古人稱為水銀沁。因水銀既不能附著玉表,更不能深入玉肌,所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迄今筆者所見唯一一件黑沁玉器,是黑龍江省出土的金代玉魚藻。其黑沁密封表層不露青玉原色。
  • 教你三步辨玉器真假
    玉分軟玉和硬玉兩種。狹義上的軟玉是指和田玉,廣義上包括岫巖玉、南陽玉、酒泉玉等十多種軟玉。硬玉只指翡翠。中國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獨山玉、遼寧的岫巖玉 、陝西的藍田玉,稱為「中國四大名玉 」。(二)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假玉器應運而生,造假手段百出。如何鑑別真假玉器呢?
  • 古駱越精品玉石器齊聚南寧再現古稻文明
    2月25日,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在南寧市山豐原駱越文化研學旅遊基地舉辦駱越玉石器文化探源交流座談會。來自廣西各地的玉石器收藏者在交流會現場展示了數百件古駱越精品玉石器。此前,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在大明山和古駱越水流域(鬱江流域)發現了新舊石器時代中華玉製品的古老器型和古老的加工場所。當天,展出的駱越玉石器主要產出自大明山地區和古駱越水流域。據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介紹,駱越玉石器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古老」,許多玉石器是舊石器時代製作的精品,距今都在1萬年以上。謝壽球介紹,許多駱越玉石器都有駱越文化的標誌性特徵。
  • 玉的鑑別方法有哪些?該如何鑑別玉石真假?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我國是一個玉石大國,玉文化悠久,玉的種類也非常多,而大部分玉石主要成分是矽酸鹽,比如翡翠、和田玉、獨山玉、岫巖玉等等,不同的玉有不同玉的鑑別方法,不過基本都是看以下這些方面:>【玉的鑑別方法】1.顏色看顏色是常見的玉的鑑別方法,不論什麼玉石,都要求顏色純正自然;一般染色玉石的顏色都過於豔麗,浮於表面。
  • 雕琢復雕琢,片玉萬黃金——淺談玉器的真偽鑑別
    一件玉器如果各個部分均處在同一環境中,而各部分的色澤卻有明顯的差異,大多是因質變的緣故。明玉仿古銅紋環柄扁杯3.沁色。沁色,對於剛入門的古玉收藏者來說,不太容易掌握,但又十分迷人。古代玉工曾運用玉皮色澤巧雕製造出特殊的視覺效果。不過,現代有些玉工卻利用玉皮偽裝成古玉的沁色,這種假沁僅止於表皮一層,並未深入玉石內部的肌理,如果發現古玉的表皮與內裡色澤不同,極可能是玉皮作沁的贗品。清青玉異獸硯滴6.人工染色。利用化學原料在玉石上薰染出所需要的顏色,俗稱「烤皮子」,曾是古代美化玉器的技法之一。
  • 收藏古玉,應該正確認識了解古玉真品與仿品材質有什麼樣的區別
    收藏古玉器,並不是因為古玉器的工藝和藝術性高於現代玉雕刻,主要是緣於歷史賦予它們的深厚的文化積澱,緣於對祖先文化的認知和崇仰,緣於我們對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責任,緣於我們對逝去的時光的留戀和追憶...古玉鑑定要先從料、型、工、紋、沁」上分析真假。
  • 古玉:漢代常見的玉蟬特徵
    中國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經驗最豐富的國家,從迄今為止的考古成果來看,大約有一萬多年的歷史。古代人民在創造玉器時不僅顯現出了高超的技巧,而且表現出精巧的藝術構思和美的理想。中國人對玉的審美觀是中國人審美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是其基礎。
  • 百看不厭的館藏古玉之一:弗利爾藝術館戰國玉組佩賞析
    博物館收藏的古玉,是古玉愛好者養眼、練眼的好教材。經常逛博物館,總有一些精美的藏品令人百看不厭、魂牽夢繞。美國弗利爾藝術館收藏的一套戰國玉組佩就屬於這樣的極品古玉。這套戰國玉組佩之所以令人百看不厭,主要有幾件原因。一是「真」——典型戰國晚期古玉標本。無論採取什麼形式觀察這套玉組佩,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所散發了出來的戰國古玉氣息,似乎隔著展窗的玻璃就可以感受到其稜角的鋒利與扎手、透過電腦屏幕就可以感悟到玉龍緊張與奮發、合上書本還能夠回味起舞女嬌美面容與曼妙身姿。
  • 數百件古駱越精品玉石器齊聚南寧 再現古老稻作文明
    中新網廣西新聞2月25日電(林潔琪)2月25日,駱越玉石器文化探源交流座談會在南寧山豐原駱越文化研學旅遊基地舉辦,來自廣西各地的玉石器收藏家在會上展示了數百件古駱越精品玉石器。
  • 如何分辨合模壓制的假古玉
    在多年以前就已出現在市場上,其主要成份是樹脂,玉粉以及多種小劑量的輔助劑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後,用模具壓制而成。為了方便脫模和外表美觀,會在模具上塗抹油脂或液體蠟。最初此種方法用來做一些比較大的陳設器,如風水擺件等等,但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最終還是用到了製作假古玉上。 那如何去分辨此種假古玉?
  • 古玉的種類有哪些?各朝各代都有什麼不同?
    在我國古代,石之美者謂之玉,古玉泛指古代的美石,只要是美麗漂亮的石頭,都可以稱為玉;雖說古玉的指代非常廣泛,但是古代玉器的劃分卻是非常嚴格的,正所謂無規矩不方圓,不管是祭祀、佩戴、軍事,哪怕政治方面的需求,都有不同的規格和標準,這也造成了古玉的名稱和種類繁多。
  • 大媽地攤200元買鍋墊來鑑寶,兒子說像玉,專家:你真有膽子
    大媽說道,有一天吃飯的時候,兒子看著覺得不對勁,說有點像玉,起初我還不信,後來被兒子說服就上節目請專家看看。聽完大媽的話全場的人都震驚了,專家們說大媽膽子可真大,不過也是,普通人還真沒有勇氣拿著家裡的墊鍋片就來鑑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