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樹」又上熱搜了。此前,「椰樹」憑藉黑白紅黃藍的word風包裝外觀,和頻打擦邊球的宣傳語,引來不少爭議,也帶動更多的人知道了「椰樹」。「椰樹」上熱搜的姿勢總是千奇百怪,這次熱搜的關鍵詞是「椰樹集團致歉」。
應聘者要抵押房產、顧事業不顧家?「椰樹」道歉
8月19日,椰樹集團的一則招聘啟事引發熱議,招聘啟事中,「椰樹培養職業經理學校」公開招聘職業經理,待遇優厚。總經理有百萬年薪、有別墅獎、有分紅股獎、有海景房獎;副總經理年薪是總經理的20-80%,獎勵分紅股獎、海景房和別墅。
獎勵十分豐厚,但是引發熱議的,是招聘條件中要求應聘者需要承諾終身在「椰樹」服務——寫承諾書,承諾以房產作抵押,離開「椰樹」以房產償還。並表示,要求以房產作抵押,是防止將「椰樹」作為跳板、作為「鍍金」、學到經驗後跳槽。
除此之外,椰樹集團還在招聘條件中要求應聘者承諾做到「兩不」——「忠誠不謀私,顧事業不顧家」。前者還可以理解,後者就令人難以接受了,網友的評論中也充滿了質疑、諷刺和鄙夷,並發問:「這麼大的公司,沒有律師沒有法務幫著把關嗎?」
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高級合伙人楊保全在接受中新經緯記者採訪時指出,從勞動合同法角度分析,椰樹集團肯定是涉嫌違法的。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
昨天,椰樹集團在其官網發布聲明,就此事致歉。在道歉聲明中稱,本次招聘旨在為集團儲備高級管理人才,並能與集團長期共同發展,但由於對招聘信息審核不嚴,用詞不當,部分條款已違反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以及人文精神,造成不良影響,在此向社會大眾深表歉意。
臨危受命,扭轉虧損的創始人王光興
招聘啟事中,椰樹集團看起來如此荒唐,甚至讓人看不出來它在植物蛋白飲料行業有著領軍地位。椰樹集團從連續5年虧損,佔海口市工業企業虧損額的82%,到連續8年位居海口市工業企業產值第2名、上繳稅金第3名,這段經歷簡直像是一段傳奇,但又切切實實發生在「椰樹」身上。這其中,創始人王光興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椰樹集團前身是1956年建立的國營海口罐頭廠,在1981-1985年間連續5年虧損,換了4任廠長都難以挽回頹勢,到了僅差2萬元就要破產的地步。王光興因為曾帶領海口飲料廠、海口電子公司轉虧為盈,當時在海口有「救火隊長」之稱。加之早年在海口罐頭廠工作過,王光興就這樣臨危受命。
根據官網的信息,1986年,王光興在椰樹集團推行「破三鐵」等4項超前改革,實行「分灶吃飯」「三包六放權」。一改之前「吃大鍋飯」的平均工資制度,實行計件制,多勞多得。在用人上,採用獎勤罰懶,拉開差距。王光興還把9個車間改成9個獨立核算的分廠,實行自負盈虧。
這一年,罐頭廠減少虧損300萬元。到1988年,企業實現盈利240萬元,第一次扭虧為盈。
面對產品老化的問題,王光興決定罐頭廠從做菠蘿罐頭轉型到做椰汁。但是,生產椰汁有一個世界範圍內幾十年都沒攻下的難題——油水分離技術。
只有初中文憑的王光興帶著一群中專技術工人,用了8個月,攻克了這個難題,成功研發出椰子汁產品。王光興為此重獎了技術團隊30萬元,這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國家當時重獎給重大發明人的獎金才是1萬元。
椰樹汁成功投放市場,被稱為「世界首創,中國一絕」。企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銷售超10億元,訂單累計到了3年之後,一度造就「南椰樹、北露露」的植物蛋白飲品市場格局。1991年還被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選為國宴飲料。
椰樹集團在2010-2017年連續8年位居海口市工業企業產值第2名、上繳稅金第3名,成為我國飲料的十強企業之一。
營收增長停滯,違規虛假宣傳
根據椰樹集團官網,2016年,椰樹集團產值40.21億元、稅金6.03億元。而據北京商報報導,2013年的營收曾達到44.77億元。2014-2016年,椰樹集團的營收呈現出下降的態勢,分別為44.5億元、43.36億元和40.21億元。
2017年椰樹集團的業績有所回升,營收為41.57億元。人民網2018年報導,椰樹集團在2017年成功化解兩大危機,分別是椰子原料供應不足和受環保督查影響被停產3個月。椰樹集團實現同比去年產量增長5.42%、產值增長6.15%、銷售額增長3.73%、人均收入逐年增長的「四增長」。
除了營收增長停滯,椰樹的廣告也頻受爭議。2009年海口市公交車上印有的「老婆喜歡老公喝椰樹牌石榴汁」「木瓜爆滿我豐滿」等廣告,被當地工商局認定違規並處以罰款。
2016年,椰樹集團推出的火山巖礦泉水「胸模瓶」,椰樹集團回應稱是展示女性的美,並認為是競爭對手看到該產品受歡迎,在嫉妒心理下的無理投訴、惡意攻擊。
去年,「椰樹牌」椰汁的新款包裝上「我從小喝到大」的宣傳語,以及廣告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低俗鏡頭,被海南工商部門調查,認為涉嫌違規虛假宣傳豐胸功能。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近幾年來椰樹集團營收一直在40億元左右徘徊,處於一種「吃老本」的情況。研發不足,宣傳也缺乏創新。
「椰樹牌」椰汁曾定位為「國宴飲料」,但卻用低俗的廣告風格來博取關注,營銷思維落後。作為整個椰汁產業的第一品牌,和植物蛋白飲料的領軍企業,其實本不用靠「賣汙」來吸引眼球。
此次的招聘啟事事件,也有網友質疑「是逆向宣傳嗎?」椰樹集團經過30多年經營出了自己的品牌,但是又親手去斬殺和抹黑,挽回又將何其困難。
椰樹集團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真正讓自己「出圈」的,並不是那些低俗的宣傳,而是好喝的椰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