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財經綜合報導
黑色包裝,白色大字,熱辣美女……它曾是人們熟悉的童年回憶,「出道」30年「國民老品牌」,再因廣告躥紅,它就是「椰樹牌椰汁」。
近日,椰樹椰汁更換2019年新包裝,依舊延續以往「大胸美女」風格。最近的文案將產品定性為「豐胸神器」,被質疑虛假宣傳。12日,海口工商局稱情況屬實,目前已經介入調查處理。13日,椰樹集團則表示,從未宣傳過有豐胸效果,都是網友找茬。
01
廣告低俗,網友直呼「辣眼睛」
近年來,椰樹椰汁的廣告尺度越來越大,不論是視頻還是外包裝,總與女性身材脫不開關係。
椰樹椰汁2019年新包裝顯示,除了將「30年堅持」改成了「31年堅持」以外,產品代言人則為國內女演員徐冬冬。
而她的廣告拍攝圖要麼衣著暴露,要麼身著緊身服飾凸顯身材,還刻意強調「我從小喝到大」,疑似雙關語的廣告詞令不少網友吐槽廣告內容低俗不堪。
對於網友的批評,徐冬冬則在微博上反問道「難道你們小時候沒喝過嗎?」,目前這條博文已經刪除。
在廣告中,椰樹還一直宣稱椰汁具有「豐胸」的功效,更被網友質疑涉及虛假宣傳,接報後當地工商部門開始對此次椰樹新廣告進行調查處理。
在往年廣告中,「豐胸」功效也一直是宣傳賣點之一。
除了包裝外,椰樹椰汁電視廣告的尺度也十分大膽。從2002年開始,椰樹在播出的廣告中,便開始以「曲線動人,白白嫩嫩」作為廣告詞。
2002年播出的椰樹椰汁廣告
在此後的宣傳視頻中,多名穿著清涼暴露的豐滿女性手舉椰樹牌椰汁,在沙灘上嬉笑奔跑,也讓網友直呼「辣眼睛」。
椰樹椰汁廣告
如此出格的廣告,讓許多網友不滿已久,直指椰樹牌作為一家老字號企業明明不缺市場,卻偏偏要用低俗廣告吸引眼球。
除了廣告包裝外,生產企業椰樹集團的審美也有點「迷」。根據網友上傳的企業實地探訪照片,椰樹集團總部的畫風與廣告包裝可謂「一脈相承」,碩大醒目的字體,鮮明反差的色彩。
眾網友表示,自己雖然很喜歡喝椰樹椰汁,但企業需改進廣告包裝,只有提升大眾認可度才是正路。
02
椰汁真的豐胸?
一直以來,椰樹集團就以「從小喝到大」的豐胸功效作為椰汁產品的宣傳點。
難道它真能不開刀、不填充,完成萬千女性的豐胸夢?
椰樹牌椰汁廣告動圖
先來看看椰樹集團怎麼介紹椰汁功效的。
椰樹集團曾在官網發文稱,椰子汁是將椰子肉榨汁而成的天然飲品,其所含的維生素E能保持女性青春活力,豐富的鋅可促進少女發育。此外,還引用有關部門的檢測報告稱,椰樹椰汁含有的維生素A、B族、C、E和β—胡蘿蔔素,具有抗肌膚老化、增強抵抗力等功效。
文章中只提到了「促進少女發育」,並沒有「豐胸」相關的字眼。
在電商平臺上,官方顯示的椰樹牌椰汁的成分是這樣的:
對椰汁豐胸的觀點,多位營養學家此前已否認這種說法。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蔣卓勤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椰汁並非保健品,沒有功能之談。
03
是否涉及虛假宣傳?
沒有豐胸功能,卻將產品宣傳暗示為「豐胸神器」,並在包裝的大胸美女位置,寫著「從小喝到大」這種疑似「豐胸」的字眼,是否涉及虛假宣傳?
圖為椰樹牌椰汁包裝袋。
《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一旦涉及虛假宣傳,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者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04
屢次打「擦邊球」
椰樹集團官網顯示,椰樹集團前身為1956年建立的國營海口罐頭廠,1981至1985年期間連續虧損,瀕臨破產。自1986年,在椰樹集團董事長王光興的帶領下,推行「破三鐵」等四項超前改革,後發展成為中國最大天然植物蛋白飲料生產企業。
從一個國營罐頭廠發展成為產品遠銷海內外的飲料企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椰樹集團產品的廣告宣傳多年來卻一直飽受消費者詬病。
網友評論
不僅因為定位為「國宴飲料」,遭到顧客的質疑,2009年還因為在海口市公交車上印有「老婆喜歡老公喝椰樹牌石榴汁」、「木瓜飽滿我豐滿」等廣告字眼,被當地工商部門認定其為違規發布,責令立即停止並處以1000元的罰款。
在2008年,椰樹集團還因為廣告涉嫌欺騙性有獎銷售,被列為當年吉林省工商局的「打假維權典型案例」之中。
但椰樹集團堅持風格,「不改初心」,還是讓「白白嫩嫩、曲線動人」,多年來走進了千家萬戶的電視機裡,印進了人們的腦海裡。
椰樹方面對接媒體的林女士曾在接受採訪時回應稱,『白嫩豐滿』是我們的廣告詞。關於用椰汁有助女性豐滿,我們是從1997年香港的一個報紙上看到的資料。領導覺得這個可以作為廣告宣傳的點,所以就引用這個做宣傳了。
這些年,椰樹牌椰汁的包裝盒上變的是「年份」,不變的是「大胸」,以及不斷挑戰底線的宣傳語。
2014年,王光興曾說:我們訂下的目標是「十二五」完成60億元產值,到「十三五」產值超過100億元。
這些年椰樹牌椰汁的美女元素宣傳是取得了正面效果,還是讓椰樹牌椰汁在人們心中的印象更差,大概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05
多家食品企業「奇葩」廣告惹官司
事實上,在食品領域,因為「奇葩」廣告惹上官司的,椰樹集團也並非第一家。紅牛、達能等巨頭企業甚至相繼因為不實廣告遭到了巨額罰款。
絕味鴨脖
2017年,絕味鴨脖就曾因在雙十一前屢開黃腔搞營銷,被長沙市工商局罰了60萬。
絕味的這一行為引發了全國婦聯主管的中國婦女報的聲討,11月15日,婦女報發文稱,指責絕味公司「毫無道德底線,完全罔顧公序良俗,公然挑戰社會主流價值觀」「把無恥當有趣、把低俗當通俗」,絕味公司必須為多次侮辱女性真誠道歉。
絕味鴨脖的口號「用心做鴨」就曾被質疑打低俗內容的擦邊球。
自2016年6月份以來,絕味鴨脖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就不時推送標題低俗、字眼含性暗示、封面圖打馬賽克等類似的文章。例如,2016年6月份的兩篇推送標題分別為《尺度空前!全城女主播一起發福利》、《今天開始 | 全程找鴨不犯法》,以博取眼球。而自2017年1月份至11月份,絕味鴨脖官方微信號共發布10篇推送,其中5篇在標題或內容中涉嫌性暗示
達能
2010年,達能碧悠酸奶因「益生菌」廣告在美國惹上官司,其在廣告中宣稱經過臨床科學證明,碧悠酸奶含特殊菌種,能提高免疫力和消化能力。而且,碧悠價格比類似產品高出30%。
但法院判決認為,這些所謂的科學依據並不存在,達能需要去掉廣告中的「科學依據」「臨床證明」的字眼,並需按照法院達成的集體訴訟解決條件向消費者支付高達4500萬美元的賠償。
紅牛
2014年,紅牛因在美國和歐洲的「紅牛給你翅膀」廣告詞,惹上了兩樁集體訴訟官司。消費者認為飲用紅牛產品後並未像宣傳中長出翅膀,屬於不實廣告。最終,紅牛同意向2002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日在美國購買過紅牛的顧客賠償1300萬美元,每人的賠償金按申請總人數計算。
旺旺
旺旺集團也因為「天天吃旺旺,運氣會旺哦」的產品廣告,惹上了消費者投訴。2016年9月,廣西消費者謝某以吃「旺旺」雪餅運氣沒有變旺為由,向當地食藥監局、工商局等多個部門進行投訴,稱生產企業廣西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的廣告違反了《廣告法》,並要求其賠償損失500元。
但玉林市工商局在復函中稱,經過調查查明,廣西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的「天天吃旺旺,運氣會旺哦」的廣告標識,不存在虛假、迷信、沒有科學依據的宣傳行為,因此謝某舉報的違法事實並不成立,根據規定不對涉事公司進行行政處罰。最終由於維權成本過高,謝先生放棄了維權活動。
薩奇牌肺泉礦泉水
薩奇牌肺泉礦泉水宣傳其具有抵禦PM2.5對肺部的危害、預防流感的作用。然而北京的消費者田先生在購買100瓶後發現該礦泉水口服、外用,均無宣傳效果,遂以欺詐消費者為由,將製造商唐天德蘭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其賠償21021元。
朝陽法院審理認為,宣傳內容已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最終判決唐天德蘭公司三倍賠償田先生21021元。
上海縱橫律師事務所律師嚴佳斌認為,食品企業的創意廣告的合法性底線,最關鍵要看其是否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或誤導消費者。
來源:鳳凰網財經綜合自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報、新京報、澎湃新聞、觀察者網、中新經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