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指出新時期好幹部的標準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為幹部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為廣大幹部樹立了努力追求的標杆,也為選人用人提供了標尺。在全省組織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駱惠寧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條標準,結合我省實際,進一步豐富了青海好幹部的內涵,是我們發現、培養、識別、教育、選用幹部的準繩。結合民族地區實際,準確把握好幹部的內涵和標準,對於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好幹部必須政治上過得硬、信得過、靠得住
政治上過得硬是好幹部的「硬標準」,其中最關鍵的是信念堅定,就是要相信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相信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信和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不論遇到什麼風浪,碰到什麼挫折,面臨什麼誘惑,在這個問題上絕對信得過,絕對靠得住,絕對能放心。在民族地區,廣大幹部處在反分裂鬥爭的第一線,政治上過得硬、信得過、靠得住,最基本的就是政治方向正確,政治立場堅定,政治觀點鮮明,政治紀律嚴格,政治鑑別力強,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頭腦,在錯綜複雜的情況下立場堅定。具體講就是面對達賴集團反動的涉藏思想言論,始終做到腦子清醒,認識正確,思想不糊塗,自覺堅持黨和國家的涉藏政策;對敏感問題不迴避、不躲閃,旗幟鮮明地亮出觀點,毫不含糊地發出聲音;面對分裂與反分裂、破壞與反破壞的嚴峻鬥爭,勇敢地衝在第一線,堅定共產黨員的政治信仰,不搞「雙重信仰」。了解和識別政治上過得硬的幹部,重點要掌握幹部在維護穩定、反對分裂中的現實表現,大膽地使用那些在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態度鮮明、行動堅決、服從組織、高度負責、敢抓敢管、實績突出的幹部。嚴肅處理在重大問題上是非不分、立場不堅定、態度曖昧、敷衍塞責的幹部,樹立「信念堅定」的用人導向。
好幹部必須愛群眾、靠群眾、為群眾
我們黨是代表群眾利益的黨,是為群眾的福祉而奮鬥的黨,是依靠群眾的力量成就群眾事業的黨。作為黨的幹部,熱愛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是最基本的政治素養。好幹部應該是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幹部,從心底裡熱愛群眾,打心眼裡敬重群眾,竭盡全力為群眾服務的幹部,是真正把群眾當做親人,對群眾有真實感情,為群眾傾力奉獻的幹部。青海經濟發展相對滯後,自然環境惡劣,貧困面很廣而且程度很深,廣大群眾的生活水平不高,有的還十分困難。解救群眾的困苦,幫助群眾過上富裕生活,是黨的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看一個幹部是不是好幹部,要看是不是有「群眾滿意不滿意、群眾高興不高興、群眾答應不答應」的執政取向,做決策、辦事情是著眼於群眾的需要,還是眼睛盯著上面的「臉色」、心裡想著自己的「政績」;是不是從心底裡相信群眾,善於組織和發動群眾開展工作,讓群眾用自己的智慧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讓群眾靠自己的力量維護自己幸福安寧的日子;是不是思想上牢固樹立為群眾服務的觀念,想群眾所想所需所求所急,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決群眾的困難;是不是常去田間地頭、堂前屋後,常進農家屋、常住牧家帳,和群眾在板凳上、炕頭上拉家常、聽政事、問需求、討計策;是不是深入到群眾之中,面對面地給群眾宣傳政策、共謀發展,特別是當群眾在反分裂反滲透鬥爭中遇到思想疑惑的時候,能不能推心置腹地、毫不顧忌地向群眾講清道理,解開群眾的心結。幹部對群眾有沒有感情、是不是真正為群眾辦事,群眾心裡最清楚。組織部門要注意到群眾中了解、識別幹部,多聽聽幹部在群眾中的口碑,真正把那些對群眾有感情,群眾也認可的好幹部發現出來、用起來,樹立「為民服務」的用人導向。
好幹部必須想幹事、善謀事、幹成事
黨的幹部是黨的事業的推動者,也是人民的公僕,必須為人民的利益勤勉敬業、鞠躬盡瘁。恪盡職守、勤勉幹事、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善謀善成,創造更好更多的業績,是衡量好幹部的重要標尺。考量一個幹部是不是好幹部,重點考量其工作實績。民族地區發展任務艱巨繁重,社會轉型複雜深刻,各類矛盾交織凸顯,開展工作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相對比較差,幹成一件事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付出更多的心血,需要有「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幹部,廣大幹部要出實招、幹實事、見實效,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方面要善落實,在確保政令暢通方面要善謀劃,在推動重點工作方面要善操作,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方面要善創新,在解決各種複雜矛盾方面要善處理。堅決克服慵懶散漫、工作不思進取的精神狀態,得過且過、幹事缺乏激情的庸碌行為,粗枝大葉、做事不深、不細、不力的作風,撲下身子踏實幹事,充滿熱情勤懇幹事,努力為人民多做事、做好事。組織部門要注重在推動科學發展的實踐中發現和選拔幹部,在發展一線、民生一線、維穩一線多渠道、多層次、多層面深入了解幹部,真正讓那些願意幹事的幹部有機會,善於幹事的幹部有平臺,幹成實事的幹部有地位,樹立「勤政務實」的用人導向。
好幹部必須講原則、有正氣、敢負責
作為黨的幹部,面對大是大非要敢於亮劍,面對矛盾要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要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要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要敢于堅決鬥爭。「鐵肩擔道義」,擔當是大義之所在。堅持原則、敢於擔當是黨性強、心底無私、富有責任心的體現,敢想、敢說、敢做、敢擔當的幹部,往往是有事業心、有責任感、無私無欲的幹部,是幹部隊伍中的「勁草」、「真金」,是黨的事業的中堅力量,是危難之時的中流砥柱,也應當是重點培養選拔的對象。在民族地區,敢於擔當就是要堅持黨性原則至上、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至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祖國統一至上,敢於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違反黨性原則的言行,敢於態度堅決地打擊一切危害民族團結進步、破壞社會和諧穩定的歪風邪氣,敢於針鋒相對地抵制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是要面對困難不畏縮,面對差距不灰心,迎難而上,奮發進取,敢於爭先,一步一步扎紮實實推進工作;就是要敢於動真碰硬,尤其是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政權鞏固的事情,困難再多也理直氣壯放手去做,不利於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的事就是經濟利益再大也堅決不幹,對於危害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的事不論以任何形式出現都要旗幟鮮明地堅決反對。古人講:「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無」,一個人如果從不得罪人,便是處處自保的「老好人」,無原則的「太平官」,這樣的人必然「無任事之意」。組織部門要正確對待那些敢於為黨和人民的利益「不近人情」的幹部,讓那些真正有高尚情懷的幹部有地位,樹立「敢於擔當」的用人導向。
好幹部必須明公理、用公權、謀公利
清正廉潔自古被視為「國之四維」和「仕者之德」,是中國傳統道德的一個基本規範。作為黨的幹部,必須明白這些「公理」,必須守住「清正廉潔」這條從政底線,必須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海正處於大開發、大發展期,項目多、資金多,誘惑多、考驗多,黨的幹部更要提防貪腐問題,守住從政底線。看一個幹部是不是好幹部,關鍵看他對待權力的態度,那些明白自己手中的權力來自於人民,是「公權」而不是「私權」,幹部的責任就是用人民賦予的「公權」為人民謀好「公利」這個道理,謹慎地用權,不胡用權濫用權,只用權力為人民謀福祉,而不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謀一己之私的幹部才是真正的好幹部。看一個幹部是不是好幹部,還要看生活儉奢。「儉以養廉,奢以成貪」,為官不儉,後患無窮。那些過分講究吃喝穿戴用的幹部,那些喜歡和大商巨賈們比消費比排場的幹部,那些醉心於享受生活、奢靡成風的幹部,大多是為政不廉的幹部。組織部門要從追不追逐名利、愛不愛慕虛榮、迷不迷戀金錢美色、貪不貪圖奢靡享受中了解幹部、識別幹部,樹立「清正廉潔」的用人導向。
(作者系黃南州委常委、組織部長)
(青海《黨的生活》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