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滾石高層找到了剛剛單飛的光良,希望他可以親自操刀來為公司力捧的梁靜茹寫一首主打歌。此時的光良十分忙碌,一方面要籌備自己離開無印良品後的第一張專輯,另一方面還得照顧人情,為劉若英等其他歌手寫歌。但儘管如此,他還是答應了公司和梁靜茹的請求。
看在李宗盛的知遇之恩和梁靜茹是自己老鄉的份兒上,光良沒日沒夜地認真創作,甚至不惜把自己的新專輯延後發行。就這樣,表達梁靜茹當時新戀情的經典歌曲《勇氣》誕生了。而光良更是好人做到底,不僅把好歌拱手相送,還親自到錄音室給梁靜茹示範要傳達的情感,分階段讓梁靜茹不斷試唱,找出最適合她的聲線來表達。
《勇氣》錄完後,滾石果斷把這首歌作為梁靜茹的第二張專輯主打,而專輯更是直接以「勇氣」命名。最後專輯大賣30萬張,讓梁靜茹一躍成了滾石一姐。
其實,這首歌光良完全可以留給自己,然後放進自己的《第一次》專輯中,但他並沒有這麼做。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答應別人的事兒,絕不能反悔。」而這,也是梁靜茹始終把光良當做是自己貴人的原因。
離開無印良品後,光良一直在不斷地寫歌,《第一次》、《朋友首日封》、《握你的手》,2005年《童話》大火之後,又寫了《約定》《不會分離》《煙火》《右手邊》等。 《童話》這張專輯最火,但也是光良最辛苦的一張。
《童話》火的時候,光良一度都不相信,於是自己跑到視頻網站上看,見到好多國際友人都在用不同的語言翻唱。這一瞬間,他覺得自己的堅持都是值得的,同時他也堅定,唱歌一定要有感情,用生命在裡面。
2017年,光良參加《我是歌手》,和品冠的一樣,沒過兩招就被淘汰了。他確實不適合比賽,以前在馬來西亞,他說他去比賽,別人唱美聲的都是第一,他唱周華健的,永遠只有第三。但他也不願意為了比賽而改變,他說,「我唱歌是用的感情,而不是用技巧在唱歌。」《歌手》裡,他也是同樣的話,自己的創作很隨心,他把音樂看做陪伴,而不是強行要去突破。
光良之所以是光良,不是他有多強的高音,多棒的技巧,而是他的共情,這種能力才是歌手的靈魂。什麼是少年感,不是無知者無畏,而是已知卻依然不忘記自己的初衷。他的《少年》裡有一句歌詞,「我們還是心裏面,那個偏執的少年」,50歲的光良估計不會翻紅了,但他卻永遠像一個二三十歲的小子,不曾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