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9月24日電 題:「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中國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24日在深圳拉開首演序幕。擔任該劇總製作人的李盾,有著「中國音樂劇教父」之稱,他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講述了《重生》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對中國音樂劇發展的信心。
《重生》由中國公安部新聞宣傳局、騰訊影業聯合出品。該劇取材於真實故事,講述了雲南邊境緝毒英雄警察羅金勇因公受傷成為植物人,身為醫護人員的妻子羅映珍不離不棄、守候家庭,用1000多個日夜守護和600多篇日記呼喚,終於等來丈夫甦醒的感人故事。羅映珍更在2009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重生》劇照。受訪者 供圖
2019年,羅映珍帶著羅金勇到北京治療,李盾和該劇導演兼編劇周可與他們見面交談。李盾當時就產生推出音樂劇《重生》的想法。「羅映珍寫了600多篇日記,一篇篇念給病床上的羅金勇聽……聽到這些細節,想像著那個畫面,我不禁潸然淚下。」李盾說:「愛絕對能創造奇蹟。我們這個時代需要英雄,我們的民族需要英雄,需要這樣的故事。」
該劇將故事的側重點放在羅氏夫婦的愛情故事上,力圖以情動人。這部時長兩個小時的音樂劇,用虛實結合的方式,雙線推進,極大豐富了故事張力和呈現空間。現實中的一條敘事線從這對夫妻的相識講到孩子出生後,時間跨度十年;精神上的一條敘事線則結合了雲南少數民族當地的神話傳說,加入了「山神」「愛神」的設定,打造成一部有東方色彩的中國原創音樂劇。
李盾(資料圖)。受訪者 供圖
據李盾透露,《重生》全劇共有28首曲目,其中《求求你,醒來吧》是故事女主角一邊推著病床一邊演唱的歌曲,這是全場的一大淚點。
在李盾看來,用音樂劇的形式讚美英雄,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千萬不要把真的故事講假了」。
「我已經精疲力盡,演出團隊成員都付出了全部的愛和真情去表達、去演繹,我們在劇場裡通常一排練就是連續10多個小時,就是希望做到最完美,哪怕舞臺上的每一束光都要有正確的表達。」他說。
李盾表示,團隊成員帶著敬畏之心,小心翼翼走進這個真實的故事,儘可能真實地把它展現出來。「所幸,我們基本做到了。」他自豪地說。
無論是《白蛇傳》《西施》,還是《蝶》《愛上鄧麗君》《媽媽再愛我一次》,再到此次最新力作《重生》,李盾的作品總是會用一份對人性的思考,及對生命的愛來打動觀眾。《重生》不久前在東莞塘廈舉行試演,就引發大批觀眾「淚目」。全劇謝幕時,觀眾席響起如潮水般的歡呼喝彩。
「中國人漸漸喜歡上了音樂劇,特別是大都市裡的市民。」在中國音樂劇產業中浸潤了近30年,李盾認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之後,大量中產人士就會產生,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也會發生變化,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增多,這在全世界都是一樣。
對於中國年輕一代的音樂劇從業人員,李盾內心充滿了期盼,希望他們耐得住寂寞,努力保持激情的狀態。李盾說:「這個行當的演員要能唱、能跳,要有修養、有技能,還要不停地學習、修煉,才能持續站在舞臺上完成演出。」
「中國原創音樂劇要立足和根植於中華文化,勇於探索創新,可以與京劇、崑曲等元素融合,走出國門,講好中國故事。」李盾相信,中國音樂劇的發展會有更好的明天。(完)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