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2020-12-25 和訊

中新網深圳9月24日電 題:「音樂劇教父」李盾:立足中華文化 創新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中國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24日在深圳拉開首演序幕。擔任該劇總製作人的李盾,有著「中國音樂劇教父」之稱,他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講述了《重生》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對中國音樂劇發展的信心。

《重生》由中國公安部新聞宣傳局、騰訊影業聯合出品。該劇取材於真實故事,講述了雲南邊境緝毒英雄警察羅金勇因公受傷成為植物人,身為醫護人員的妻子羅映珍不離不棄、守候家庭,用1000多個日夜守護和600多篇日記呼喚,終於等來丈夫甦醒的感人故事。羅映珍更在2009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重生》劇照。受訪者 供圖

2019年,羅映珍帶著羅金勇到北京治療,李盾和該劇導演兼編劇周可與他們見面交談。李盾當時就產生推出音樂劇《重生》的想法。「羅映珍寫了600多篇日記,一篇篇念給病床上的羅金勇聽……聽到這些細節,想像著那個畫面,我不禁潸然淚下。」李盾說:「愛絕對能創造奇蹟。我們這個時代需要英雄,我們的民族需要英雄,需要這樣的故事。」

該劇將故事的側重點放在羅氏夫婦的愛情故事上,力圖以情動人。這部時長兩個小時的音樂劇,用虛實結合的方式,雙線推進,極大豐富了故事張力和呈現空間。現實中的一條敘事線從這對夫妻的相識講到孩子出生後,時間跨度十年;精神上的一條敘事線則結合了雲南少數民族當地的神話傳說,加入了「山神」「愛神」的設定,打造成一部有東方色彩的中國原創音樂劇。

李盾(資料圖)。受訪者 供圖

據李盾透露,《重生》全劇共有28首曲目,其中《求求你,醒來吧》是故事女主角一邊推著病床一邊演唱的歌曲,這是全場的一大淚點。

在李盾看來,用音樂劇的形式讚美英雄,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千萬不要把真的故事講假了」。

「我已經精疲力盡,演出團隊成員都付出了全部的愛和真情去表達、去演繹,我們在劇場裡通常一排練就是連續10多個小時,就是希望做到最完美,哪怕舞臺上的每一束光都要有正確的表達。」他說。

李盾表示,團隊成員帶著敬畏之心,小心翼翼走進這個真實的故事,儘可能真實地把它展現出來。「所幸,我們基本做到了。」他自豪地說。

無論是《白蛇傳》《西施》,還是《蝶》《愛上鄧麗君》《媽媽再愛我一次》,再到此次最新力作《重生》,李盾的作品總是會用一份對人性的思考,及對生命的愛來打動觀眾。《重生》不久前在東莞塘廈舉行試演,就引發大批觀眾「淚目」。全劇謝幕時,觀眾席響起如潮水般的歡呼喝彩。

「中國人漸漸喜歡上了音樂劇,特別是大都市裡的市民。」在中國音樂劇產業中浸潤了近30年,李盾認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之後,大量中產人士就會產生,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也會發生變化,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增多,這在全世界都是一樣。

對於中國年輕一代的音樂劇從業人員,李盾內心充滿了期盼,希望他們耐得住寂寞,努力保持激情的狀態。李盾說:「這個行當的演員要能唱、能跳,要有修養、有技能,還要不停地學習、修煉,才能持續站在舞臺上完成演出。」

「中國原創音樂劇要立足和根植於中華文化,勇於探索創新,可以與京劇、崑曲等元素融合,走出國門,講好中國故事。」李盾相信,中國音樂劇的發展會有更好的明天。(完)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音樂劇製作人李盾根據自己製作的音樂劇在全國巡演看到的現狀認為:「音樂劇在中國發展很快,2014年全年音樂劇演出共1518場,比2013年同期增長12.4%,其中原創音樂劇共演出930場,佔音樂劇總演出場次的比重首次突破60%,其發展活躍度已經接近音樂劇亞洲發達國家韓國的數據。
  • 中國音樂劇教父李盾感人巨作《酒幹倘賣無》8月上演, 父親節套票...
    根據80年代經典歌曲《酒幹倘賣無》背後故事改編而成的同名音樂劇從4月份開演,這部主打父女親情題材的中國原創音樂劇上演之後,得到了廣泛的好評。  「這不僅僅是一場親情秀,更是一場造星幕後秀啊」  「現場的魔方造型舞美真的太炫酷了」  「本來是衝著老歌來的,但作曲家融進了百老匯的歌舞元素,讓這些經典歌曲更有魅力」  這部由聚橙網和中國音樂劇教父李盾聯合打造的音樂劇擁有大咖雲集的製作團隊,包括都市白領戲劇引領者周可、百老匯知名導演JOEYMCKNEELY(美國)、中國大電影詞人梁芒、艾美獎最佳音樂獎獲得者王宗賢
  •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   與會專家們則認為,現在的天橋藝術中心、上海文化廣場和很多地方的劇院硬體已經很好,相比之下,中國音樂劇原創方面的軟體還難以與硬體相匹配,還沒有一部有代表性的中國原創音樂劇經典出現,音樂劇基礎的人才儲備還不夠,音樂劇的市場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支撐各地劇場的常年演出。這些都是中國音樂劇發展需要繼續解決的問題。
  • 音樂劇《重生》成功首演,騰訊影業助力中國原創音樂劇「重生」
    儘管潛力巨大,但在這背後是國產音樂劇市場長期存在的一些現象:原創力不足、缺乏受眾基礎、注重與國際接軌,未將第一立足點放在中國觀眾和中國市場等等。引進IP經歷過市場檢驗,在內容品質上也有一定保障,然而大部分頭部音樂劇引進IP所需要的談判時間戰線較長。
  •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  權衡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 國內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在京演出 故事情節感人至深
    主創團隊包括國內音樂劇著名製作人李盾,著名導演和編劇周可、荷蘭著名舞蹈家凱文·波拉克、韓國知名作曲家張少瑛等人,也匯聚了劉巖、馬佳、徐瑤、蔡忻如等知名音樂劇演員。不能將真的故事講假了在製作人兼藝術總監李盾看來,對《重生》這類的真實故事,音樂劇這種形式是最好的表現方式,它能夠為主人公們提供內心外化的獨白,成為情感的放大器。
  • 音樂劇《酒幹倘賣無》即將上演,這部走心催淚的音樂劇是如何打造...
    音樂劇《酒幹倘賣無》是「中國音樂劇教父」李盾先生繼《媽媽,再愛我一次》之後的又一催淚力作,劇情取材於臺灣經典電影《搭錯車》,講述了父親與女兒之間一段曲折的心路歷程。  德稻音樂劇大師、松雷音樂劇製作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2004年由美國世界藝術家協會授予其為中國文化藝術卓越藝術家獎,2011年榮獲中國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人物,北京東方松雷音樂劇發展有限公司製作人
  • 播種時代好故事,騰訊影業助力音樂劇的煥新重生!
    這不,剛剛登上北京舞臺的音樂劇《重生》,就是這嚴寒賀歲中的第一碗熱湯。音樂劇《重生》以真實事件為藍本,講述了雲南緝毒警察羅金勇的故事,描繪了羅金勇捨身取義的英雄行徑,和其妻子羅映珍日夜守護終用真愛奇蹟喚醒丈夫的感人事跡。
  • 音樂劇《重生》北京站開票
    創作立足真實,團隊星光熠熠作為全國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改編自真實事跡,講述了雲南緝毒警察羅金勇在與毒販搏鬥時不幸身負重傷昏迷不醒,在妻子羅映珍日以繼夜的守護下重新醒來的動人故事製作人兼藝術總監李盾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不能把它講『假』了。」,他認為音樂劇是現場娛樂終極表現形式。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中國故事
    」在小學生沈琳淼用熟練的英語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的視頻中,「中華少年說」青少年非遺文化英語演講徵集活動啟動儀式拉開帷幕。   2月22日,「中華少年說」青少年非遺文化英語演講徵集活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報告廳正式啟動。徵集活動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主辦,北京中青盛世傳媒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大生知行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 探析習近平「講好中國故事」創新理念的重大現實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於中國道路的史詩般崛起,在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高度重視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指出「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就必須使當代中國價值理念走向世界」①,並提出「講好中國故事」的創新理念
  • 音樂劇「重生」北京站開票,以愛與信仰開啟新年新生
    創作立足真實,團隊星光熠熠  作為全國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改編自真實事跡,講述了雲南緝毒警察羅金勇在與毒販搏鬥時不幸身負重傷昏迷不醒,在妻子羅映珍日以繼夜的守護下重新醒來的動人故事  製作人兼藝術總監李盾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不能把它講『假』了。」,他認為音樂劇是現場娛樂終極表現形式。
  • 講好中國故事 提升文化傳播力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增進中華文化的國內傳播,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是新時代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 音樂劇《重生》北京站2021年1月啟動,以愛與信仰開啟新年新生
    創作立足真實,團隊星光熠熠作為全國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改編自真實事跡,講述了雲南緝毒警察羅金勇在與毒販搏鬥時不幸身負重傷昏迷不醒,在妻子羅映珍日以繼夜的守護下重新醒來的動人故事。製作人兼藝術總監李盾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不能把它講『假』了。」他認為,音樂劇是現場娛樂終極表現形式。聲光舞美、音樂舞蹈環環相扣,共同構成了舞臺上的絢爛世界,而立足真實、貼近人性的創作初衷則奠定了《重生》的整體基調。這一切的完成都離不開強大的創作團隊。
  • 創新教學培訓方式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的故事,促進中外理解和友誼。同時還強調,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本身就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
  • ...演出 | 國內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  一臺音樂劇 一首英雄讚歌  《重生》改編自真實事件,結合雲南當地民俗文化  如果說羅金勇是平凡中的偉大,那麼對受傷後的丈夫不離不棄,一肩扛起家庭的羅映珍,則是用愛與信念創造奇蹟的不平凡女性,她也因此被評為2007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這不僅是一部音樂劇,它是屬於千千萬萬堅守在禁毒戰線上的平凡人們的讚歌。
  • 遼寧開展中華文化書架活動向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
    10月21日下午,在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留學生「中華文化書架」學習專區,省書法家學會副主席李琳老師與廣大留學生開展「外國人也認識王羲之」主題沙龍活動。此次活動在於滿足留學生學習中華文化興趣,加深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培養更多中華文化的愛好者、傳播者。
  • 深入理解傳統文化 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深入理解傳統文化 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2020年05月13日 08:5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徐兆壽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2019中國音樂劇公司TOP30
    更為重要的是,引進劇並不能解決音樂劇產業上遊的人才培養和劇目製作問題。要想打好產業基礎,突破圈層限制,真正培養起大眾觀看音樂劇的興趣,還要靠中文版和華語原創,尤其是後者;同時,演出市場的「終極黏性」,也唯有本土製造的優質劇目才能提供。因此,吸取國外音樂劇製作經驗,做好文化對接,用中國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才是中國音樂劇產業發展的正確道路。
  • 山東各地用好用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濟南11月28日消息(記者桂園 山東臺記者朱訓壯)山東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發祥地,自覺擔當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任,著力打造儒學和傳統文化研究傳播高地,延續中華文脈,彰顯精神標識,同時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