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 提升文化傳播力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增進中華文化的國內傳播,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是新時代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

  新時代的中華文化傳播需要「以講代說」,即用講故事的策略和藝術替代傳統的說教方式,提高中華文化傳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多用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傳播中華文化,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世界對中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這一重要指示,為提高中華文化的傳播力指明了方向,即中華文化傳播要擅長用中國故事闡發中國精神,解釋中國元素,讓中華文化生活化、生動化、具體化,使受眾在「潤物細無聲」中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精妙之處;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需要在中國故事中引入世界流行語言、世界元素和時尚元素闡釋世界主題,運用海外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載體、話題等元素來傳播中華文化。

  在全媒體時代,提高中華文化國內與國際傳播力需要藉助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加速融合的趨勢與優勢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和傳播載體,著力擴大中華文化傳播的覆蓋面,增強中華文化傳播的滲透力。「要統籌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大眾化媒體和專業性媒體的關係,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從相加邁向相融,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進而變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目前形勢下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的重要途徑。

  中華文化傳播要正確處理雅和俗的關係,做到雅俗共賞。中華文化傳播向來有大俗和大雅之分,在客觀、準確把握國內外受眾對中華文化的需求偏好、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實現大俗和大雅的貼切轉化、相通相融,在雅俗共賞中提升中華文化傳播的深度和溫度。

  以精準傳播和定向傳播為導向

  中華文化傳播的本質是中華文化在國內外傳播客體間的傳遞、交流與互動。中華文化傳播要以精準傳播和定向傳播為導向,強勢傳播和柔性傳播相結合,最大限度滿足國內外受眾對中華文化的不同需求。

  傳播客體對中華文化的需求是文化產品創作的不竭動力和源泉,而不同社會階層的受眾對文化產品的需求偏好和特點大相逕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造出能夠從不同層次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優秀文化產品,是提高中華文化傳播力的根本與前提。

  文化傳播要有的放矢。以群眾的文化需求偏好、特點作為文化產品創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和實施精準傳播、定向傳播的科學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的方法是紮根人民。」提高中華文化國內傳播力最根本的一條,是傳播主體「走基層、接地氣、轉作風」,放下身段、耐著性子、帶著感情深入不同的社會階層、領域進行調研,察民情、知民意、通民心,為中華文化產品創作及其傳播提供民心所向和民意所屬。

  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則需要明晰國外傳播客體對中華文化的關注點、興趣點和興奮點。近年來,隨著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不斷發展,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中國提出的「和而不同」的發展觀、「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思想與理念既有鮮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烙印,又表現出普遍性的世界意義和價值,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認同、響應和支持。以精準傳播和定向傳播為導向,強勢傳播和柔性傳播相結合,設身處地更換和匹配傳播內容,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在國外受眾中的認可度、接受度、影響力和感染力,從而增強中華文化的傳播效能。

  匯聚中華文化傳播的強大合力

  提高中華文化傳播力需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文化企業、專家學者及不同社會力量在文化傳播中的功能和作用,匯聚中華文化傳播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強大合力。

  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加強和改善黨對中華文化傳播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中華文化傳播的主動權和領導權,是匯聚中華文化傳播的強大合力的核心與關鍵。

  中華文化傳播是一項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系統性、綜合性工程,充分發揮各類文化企業在中華文化傳播中的主觀能動性也至關重要。中華文化傳播還需要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尤其是廣大文藝工作者在中華文化傳播中的積極作用。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形成「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之勢,以此鼓舞人民投身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文藝工作者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使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

  總之,我們要提高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形成中華文化創新與傳播的新局面,從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取得新成就,邁上新臺階。

  郭振雪(肇慶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深入理解傳統文化 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深入理解傳統文化 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2020年05月13日 08:5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徐兆壽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雲南火熱文化產業集團董事長王坤:用短視頻講好中國故事事半功倍...
    2019「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雲南分站賽暨「遇見美麗雲南」原創短視頻大賽啟動儀式舉行。圖為雲南火熱文化產業集團董事長王坤介紹2019「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雲南分站賽情況。中國網記者 李康 攝中國網8月22日訊(記者 吳佳潼)2019「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雲南分站賽暨「遇見美麗雲南」原創短視頻大賽啟動儀式8月21日在昆明舉行。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中國故事
    2月22日,「中華少年說」青少年非遺文化英語演講徵集活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報告廳正式啟動。徵集活動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主辦,北京中青盛世傳媒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大生知行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活動將緊扣「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主題,通過英語演講介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增強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提升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2018-09-12「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  權衡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 新媒體對文化傳播力的影響與提升研究
    本文結合新媒體的功能做出分析,重點探討了新媒體對於文化傳播力的影響,然後提出了新媒體對於文化傳播力提升的方法,以國內紙媒的轉型為典例,探討了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文化傳播媒體的發展,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新媒體領域的發展。
  • 導演劉家成: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堅定文化自信 強化中國影視影響力影視作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體現「文化自信」的重要擔當。「堅定文化自信,第一就是要對我們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第二一定要清楚我們的文藝創作要根植於中國的文化土壤,在土壤裡獲得滋養,才能夠最後茁壯成長。」
  • 真題帶寫04|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好中國聲音」?
    題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好中國聲音」?答:長期以來,全球範圍內的新聞、信息和輿論傳播格局始終處於嚴重失衡的狀態。少數國家憑藉著自己強大的經濟、技術和資本實力掌控著世界大部分新聞、信息和輿論的生產和傳播。
  • 《2020中國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報告》發布
    近日,《2020中國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報告》發布,洛陽進入2020年中國地級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排行榜前十名。  該報告由北京師範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中國日報網、光明網,以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聯合發布。
  • 探析習近平「講好中國故事」創新理念的重大現實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於中國道路的史詩般崛起,在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高度重視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指出「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就必須使當代中國價值理念走向世界」①,並提出「講好中國故事」的創新理念
  • 美食為媒 講好中國美食文化故事
    美食無國界,品味有共鳴,昨日下午,「世界美食之都城市宣傳聯盟」在「2020中國·揚州『煙花三月』美食節」開幕式上正式宣告成立,這一聯盟由揚州日報與成都日報、佛山日報、澳門日報聯合發起,共同參與。 作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旗艦項目,「世界美食之都」城市在國際上有著重要影響。
  • 怎麼才能把中國故事講好?
    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做好中國的事情、講好中國的故事。既要「重邏輯」更要「有情感」,不斷提高中國故事的說服力。講好中國故事,離不開對中國故事深層邏輯的準確凝練與清晰表達。中國故事要「讓人聽得懂」。最起碼的要求,外語要足夠好。
  • 用新聞動畫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用新聞動畫講好中國故事   新聞動畫是以信息圖形化為手段的新聞表達方式,可在不違背真實性原則下呈現難以拍攝到的畫面,讓新聞更形象生動,引人入勝。動畫製作軟體讓新聞動畫生產過程簡便、快捷,能滿足時效性要求。
  • 用「廣州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來到廣州,你可以品味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逐夢嶺南文化的廣闊舞臺,探尋幸福密碼的奧妙;來到廣州,你可以觸碰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變革的經濟脈搏,讀懂中國高質量發展「大棋局」;來到廣州,你可以挖掘融匯古今、貫通中西的美食內涵,從美食到文化,從兼收並蓄到包容互鑑,廣州正以開放、自信的姿態拓寬自己的全球「朋友圈」。
  • 【地評線】大洋網評:講好廣州故事,領略灣區風採
    由知名專家、媒體代表、傳播學者組成的「智庫」,現場為提升廣州城市國際形象和國際影響力建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撐。進入21世紀以來,城市競爭實際上已成為城市文化的競爭。而城市形象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外現。提升城市國際形象和國際影響力,就是通過展示城市文化軟實力,將城市文化底蘊轉化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轉化為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核心競爭力。
  • 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報告來解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 講中國故事,傳中國文化!聽育英小學、重大附小莘莘學子用英語講好...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9月29日下午,沙坪垻區育英小學、重慶大學附屬小學校開展了一場中國傳統故事英語大賽,旨在讓學生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用英語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宣揚傳統文化,提升自身文化自信。
  • 大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正式啟動
    中國網9月1日訊(記者 曾瑞鑫)9月1日,大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簡稱「大講賽」)正式啟動。大講賽是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簡稱「大賽」)下設的品牌活動。大賽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指導,中國外文局主辦,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承辦,是面向海內外社會公眾公開徵集各領域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樹立中國良好國際形象的年度官方品牌活動。該活動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兩屆,影響力持續提升。為了進一步擴大社會關注度和公眾參與度,2020年度大賽專門開設大講賽。
  • 歐洲華文傳媒年會在布拉格舉行 共話講好中國故事
    大會圍繞新時期華文媒體的作用和使命,以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如何更好地發揮華文媒體的特殊優勢,整合資源,加強交流,形成合力,不斷提升華文媒體的傳播力,講好中國故事,服務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等議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與探討。
  • 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做菜、釀酒、造紙、納布鞋、做漢妝、編籃子、砌爐灶、蓋涼亭,這些關於生活、家鄉與文化的視頻,讓全世界人們更加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人。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卻看過她的視頻。她叫李子柒,因拍攝鄉村古風生活、傳統美食、傳統文化等內容走紅。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主講 斯明誠:我覺得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通過學習你自己非常熟悉的內容,熟悉的故事來學習外語,其實本身是一件很有價值,而且很有效果的一件事。希望更多學生意識到,通過學習英語,可以把中國文化傳遞給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