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把中國故事講好?

2021-02-13 學習時報

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做好中國的事情、講好中國的故事。

既要「重邏輯」更要「有情感」,不斷提高中國故事的說服力。講好中國故事,離不開對中國故事深層邏輯的準確凝練與清晰表達。中國故事要「讓人聽得懂」。最起碼的要求,外語要足夠好。然後從別人容易理解的敘事方式和思維習慣入手,清晰講述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和中國故事的起承轉合,翻越「文化鴻溝」。中國故事要「讓人能動心」。唯有邏輯通達,故事才能動人心弦。注重對中國故事、中國發展道路本身所蘊涵的深刻邏輯,進行有效挖掘和準確表達。以深刻哲理和內在邏輯,打破「文化壁壘」。中國故事要「讓人悟到理」。突顯中國人思考做事的基本經驗和思維方式,注重以理服人,深層講述中國人的生命、生存、生產、生活和生態的人生道理。要承認情感比邏輯更有說服力。媒體面向大眾,不是面對一兩個哲學家。要創新對外話語表達方式,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習慣和特點,採用融通中外的概念、範疇、表述,把我們想講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把「陳情」和「說理」結合起來。要繼承善於講故事的優良傳統,多講《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以及坦贊鐵路等那樣的故事,講述有情感、有溫度的中國故事,拉近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人民之間的距離,增強情感認同。

既要「擺成就」更要「展形象」,不斷提高中國故事的親和力。成就不是中國的唯一形象。要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在正面敘事、大張旗鼓宣揚中國成就的同時,要把握內宣外宣的區別。通過講故事向國外樹立形象,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早在1936年,毛澤東就曾向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講述「延安故事」。斯諾《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封面:一位英姿勃發、昂首吹著小號的紅軍戰士的剪影,深深烙印在不同時代人們的記憶裡,成為紅軍的形象代言!展形象,重要的一點是把抽象的描述具象化,比如,在談到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時,習近平總書記講的「半條棉被」故事。展形象,要著力塑造和展示中國魅力、中國文化,比如《航拍中國》《舌尖上的中國》等。

既要「顯宏大」更要「示細節」,不斷提高中國故事的感染力。講中國故事時,在展現「大場面」之外,應該更多聚焦個性的臉孔、提高對細節的關注,增強對個體的尊重。要講好人民領袖的故事。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故事作為中國故事的核心對外傳播。他的成長經歷、治國理政思想等,都能讓世人真切地看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根本原因。要講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站在人民的立場上,講述普通百姓、尋常家庭、弱勢群體的話題,是永遠最具魅力的講述主題。要講好接地氣的故事,面向世界、取向多元的受眾,生動展現中國的美事、美景、美食、人美、心美、情美。

既要「自己唱」更要「別人誇」,不斷提高中國故事的影響力。我們在國際上有時還處於「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存在著信息流進流出的「逆差」、中國真實形象和西方主觀印象的「反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落差」。講好中國故事,不僅宣傳部門要講、媒體要講,而且實際工作部門和各條戰線都要講。媒體在公共外交中要發揮主要作用。國際傳播是開展公共外交的一個重要手段。要通過中國故事的國際表述、世界新聞的中國視角,來打造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新平臺。要藉助外國人講好中國故事,可以產生倍增效應。通過不同層面的外國人來講述中國故事、闡述中國觀點、傳播中國聲音。

既要「敘事實」更要「講方法」,不斷提高中國故事的傳播力。中國建設發展的事實,是維護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的底氣。媒體傳播中國故事,要說實話、講事實,還要講究方法技巧。一要換位思考。媒體必須不斷培養國際化的視野和思維方式。二要保持本真。換位思考並不意味著失去自己,把中國故事講出精彩,要求必須有內在的、自己的、獨到的東西。三要善於包裝。不但要學習主要對手的 「包裝」術,還要發揮後發優勢、彎道超車。比如,近年上映的《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中國大片,講述中國人的親情、英雄、故園、家國故事;展示中國人的世界觀、思維方式、行為邏輯和生存哲學;體現中國人的親情觀念、英雄情懷、奉獻精神和故土情結;傳遞中國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價值。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研修班學員,中國日報社辦公室副主任〕

相關焦點

  • 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中,中國人民身上體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揚。當前,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需要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需要講事實、講情感、講道理,努力在國際社會贏得人心、贏得認同。
  •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   有自我宣傳 卻沒有好故事  中國還沒有一部音樂劇經典之作,這一判斷來自原創音樂劇投入市場後沒有得到很好反饋,更多只能在一地演出兩三場,對其水準的評判更多來自自我宣傳。除了市場運作問題外,講不好故事是一個原因。
  •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與會專家們則認為,現在的天橋藝術中心、上海文化廣場和很多地方的劇院硬體已經很好,相比之下,中國音樂劇原創方面的軟體還難以與硬體相匹配,還沒有一部有代表性的中國原創音樂劇經典出現,音樂劇基礎的人才儲備還不夠,音樂劇的市場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支撐各地劇場的常年演出。這些都是中國音樂劇發展需要繼續解決的問題。
  • 講好故事才能跨越文化差異障礙
    原標題:講好故事才能跨越文化差異障礙日前,張藝謀導演的新片《長城》再度引發對中外合制的關注:這不僅是中外合作發行的電影,影片的主演、編劇、特效團隊等均有不少外國人,其故事本身也是一個歐美化的「打怪獸」故事。當然,電影的背景是中國的符號性建築——長城。
  • 培養優秀翻譯人才 講好中國故事
    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講好中國故事需要翻譯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母語和外語運用能力。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媒介 關鍵詞: 作者簡介: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並蓄。
  • 講好全球網際網路治理的中國故事
    從「中國網際網路治理」到「全球網際網路治理」的視角轉換,不僅需要推進網際網路治理法治進程,還需要講好中國故事,圍繞「網際網路治理」這一核心議題,形成完整的傳播框架及傳播策略。 講好中國網際網路治理故事以及中國參與網際網路全球治理故事,需要在三個方向重點發力: 一是探索中國故事的內生邏輯。
  • 高考作文輔導29:講好中國故事
    基於材料,命題者下達任務指令:寫一篇作文,談談自己對「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的感受與思考。當然,首先要明確的是,下達這一任務的其實也並非命題者,而是習近平總書記。習總書記指出:「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他也提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 中國圓桌第十二期: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人民網北京8月16日電 「講中國故事,首先是講好中國人的故事,真實的故事最有說服力。有時一個小故事就可以說明白大道理,不是每個傳播都需要宏大敘事。我們的故事是講給人聽的,內容中要有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 王國慶:講好中國故事是做好新聞傳播工作的旗幟
    王國慶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領導人多次提出要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成為媒體上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詞彙之一。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對外交往中身先垂範,利用各種機會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會後,我們在匯集報導情況時發現,很多媒體在報導這次發布會時,都突出了「講故事」這三個字,諸如「中國經濟好氣質、王國慶首秀講故事」、「外媒評王國慶兩會首秀、表現從容愛講故事」、「愛講故事的政協發言人王國慶」、「媒體記者眼中的王國慶--他很懂得講中國故事」這樣的標題。
  • 探索講好中國故事的翻譯理論
    當前中國對外宣傳的重要任務在於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對推進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促進文化「走出去」通暢的一座關鍵橋梁,就是翻譯。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個講清楚」,中國故事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中國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對外傳播;二是中國國情和特色社會文化的對外翻譯。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
    魏金君認為很好的一點就是要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最大的一個影響就是使學生有更多的文化自信,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表達更加準確,更有自信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讓學生既學英語又能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用英語講好抗疫故事,就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抗疫貢獻。對青少年學生來說,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了解外國和與外國人交流,還更應該著眼於讓外國和外國人了解中國。
  • 習近平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思想
    習近平是講述中國故事的高手。他在多個場合用國際社會易於接受和理解的話語和表達,將中國道路、制度和實踐講清道明。國際舞臺上也因此有了更多的中國聲音、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講好民族復興故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首先就要講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故事。
  • 不差錢的中國動畫電影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11月初,由中日兩國動漫界跨國合作的「中日動漫創新俱樂部」在東京成立,出資100億日元設立「中日動漫基金」,試圖借力日漫產業優勢、弘揚中國美術底蘊,打造獨創新穎的「中式動漫」。一時間,爭議四起:中國動漫怎麼啦?真的需要外援才能獲得拯救嗎?「中日混血」動漫能說好中國故事嗎?在市場、資金、技術都已完備的前提下,國產原創動畫如何崛起?
  • 怎樣用圖畫書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圖畫書怎麼才能走出去,未來之路在哪裡?  如何將中國元素藉助「圖畫書」圖文並茂的形式,讓世界看到圖畫書裡的中國,感受到圖文之外「文化中國」的精神內涵?  以中少總社為例,其出版的原創圖畫書已經實現了100%輸出。中少總社社長李學謙說,圖畫書承載了在孩子們心中播種本民族文化種子的使命,國外讀者有通過圖書來了解當下中國的需求,原創圖畫書自然就成了中國童書出版的熱點。
  • 講好「中國故事」 凝聚復興偉力
    砥礪奮進新時代,唱響中國好聲音。近日,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要紮實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風成於上,俗形於下。」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陝西省56個貧困縣(區)的中小學共獲贈了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捐贈的價值2000萬元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視頻課程。《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 《在中國做生意》:講好外國人的「中國故事」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十九大採訪報導辦公室副主任、新聞中心副主任關娟娟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在中國做生意》系列報導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中國做生意的外國公司和企業,即「外企在中國的五年」系列;另一類則是聚焦在中國做生意的普通外國人個體。
  • 重慶市樹人小學: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中國網6月23日訊 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樹人小學校主辦的英語素養提升專題活動——「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來自一、二年級的43位初賽優勝者參加了比賽。孩子們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家開始從外國文化的角度反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英語老師說:「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將中外文化自然地交融到一起。這讓我們的小學英語教育有了更崇高的使命感。比賽中,孩子們不僅講好了英語,也講出了濃濃的中國味,他們的天真可愛、刻苦認真和精益求精讓我感動。」
  • 用新聞動畫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用新聞動畫講好中國故事   新聞動畫是以信息圖形化為手段的新聞表達方式,可在不違背真實性原則下呈現難以拍攝到的畫面,讓新聞更形象生動,引人入勝。動畫製作軟體讓新聞動畫生產過程簡便、快捷,能滿足時效性要求。
  • 用「廣州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近年來,廣州緊緊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著力打造活力廣州、幸福廣州、美麗廣州,在新時代徵程上不斷開拓奮進、講好中國故事,在大灣區視野下提升城市國際形象,以更強擔當在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中積極探索、走在前列,以更高質量推進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