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做生意》:講好外國人的「中國故事」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國際臺 《在中國做生意》以在華外企、普通外商視角,介紹5年來中國營商環境的優化、國際形象的提升,感染力強,特色鮮明。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鄭治(右)採訪通用電氣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段小纓。國際臺 供圖

  為給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精心策劃推出了一系列故事性強、擅用「外嘴」說話、適合新媒體傳播的獨家報導和新聞產品。融媒體產品《在中國做生意》即是其中之一。

  該系列報導從在華外企、普通外商視角,介紹5年來中國營商環境的優化、國際形象的提升,感染力強、趣味性強,特色鮮明,在境內外傳播平臺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在中國做生意》系列報導通過國際臺數十種外語廣播、網站、社交媒體帳號和國內各播出平臺及時對內對外播發、刊載,經國際在線中文網刊載後,被國家網信辦推薦全網轉載。此外,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還開發並多次利用上述獨家採訪素材,推出《在中國做生意》系列微型廣播劇等產品,供環球資訊、華語環球、英語環球、歡樂調頻等平臺使用播出。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十九大採訪報導辦公室副主任、新聞中心副主任關娟娟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在中國做生意》系列報導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中國做生意的外國公司和企業,即「外企在中國的五年」系列;另一類則是聚焦在中國做生意的普通外國人個體。

  為做好「外企在中國的五年」系列報導工作,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提前安排記者聯絡採訪通用電氣、安永、萬事達卡、科爾摩根等多家在華外資企業負責人,採制《中國營商環境改善惠及安永 中資企業加快「走出去」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萬事達卡將中國視為全球最重要市場 受益中國消費者境外消費》《自貿區政策惠及通用電氣公司 營商環境優化增強在華發展信心》《中國營商環境優化惠及外資外企 外企普遍看好在華發展》等報導,挖掘和報導十八大以來中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入給它們在華業務帶來的積極影響。

  「我們選取的以上企業涵蓋工業製造、服務、金融以及機器人等行業,在業內和國際市場均是領軍者,具備廣泛影響力。它們在中國運營的成功,向國際社會有力地展示了中國政府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深化改革的決心和成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新聞中心多媒體新聞平臺副總監劉軼瑤告訴記者。

  通用電氣公司的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段小纓,安永稅務服務合伙人Bongart等多位外企在華負責人接受國際臺記者鄭治等獨家專訪時表示,他們所在的企業在過去5年中切實感受到了中國市場的積極變化,並成為中國相關政策的受益者。隨著「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等倡議和計劃的不斷推進,多位外企負責人都表示長期看好中國市場和經濟前景。

  過去5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也讓在中國經商的普通外國人受益匪淺。《土耳其在華企業家:希望在自己的國家也能看到這樣的變化》《德國人貝克紮根中國搞環保》《石材連貿易 美玉續情誼》等報導聚焦在華的土耳其、德國和伊朗等國商人。他們過去幾年在中國所取得的成功,無疑是中國的發展帶給全球機遇最有力的註腳。

  一位在中國生活10年的土耳其商人在接受國際臺土耳其語部記者採訪時說,近年來中國電商的快速發展,讓他既驚嘆,又羨慕。他迫切希望能夠在土耳其看到淘寶、阿里巴巴、微信和支付寶等來自「中國的發明」。

  在關娟娟看來,國際臺一直從事的就是「講中國故事」,可是中國故事有很多,講什麼、怎麼講是需要「破題」的。她說:「過去5年,中國發展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國人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我們作為中國人有切身體會的。但中國的發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民眾的關係在哪裡?這些故事需要深度挖掘、娓娓道來。換句話說,我們聚焦的是中國的發展給外國人帶來的機會與機遇。」

    原標題:國際臺《在中國做生意》:講好外國人的「中國故事」

相關焦點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
    魏金君認為很好的一點就是要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最大的一個影響就是使學生有更多的文化自信,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表達更加準確,更有自信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讓學生既學英語又能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用英語講好抗疫故事,就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抗疫貢獻。對青少年學生來說,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了解外國和與外國人交流,還更應該著眼於讓外國和外國人了解中國。
  • 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做菜、釀酒、造紙、納布鞋、做漢妝、編籃子、砌爐灶、蓋涼亭,這些關於生活、家鄉與文化的視頻,讓全世界人們更加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人。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卻看過她的視頻。她叫李子柒,因拍攝鄉村古風生活、傳統美食、傳統文化等內容走紅。
  • 怎麼才能把中國故事講好?
    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做好中國的事情、講好中國的故事。既要「重邏輯」更要「有情感」,不斷提高中國故事的說服力。講好中國故事,離不開對中國故事深層邏輯的準確凝練與清晰表達。中國故事要「讓人聽得懂」。最起碼的要求,外語要足夠好。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編 著名英語教育專家 胡敏:我們在創作《用英語講中國故事》這套叢書時,有很多方面的考慮。
  • 講好中國故事的「李子柒啟示」
    央視如此評價:「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就在最近,李子柒榮獲《中國新聞周刊》頒發的「年度文化傳播人物」獎項:「她用一餐一飯讓四季流轉與時節更迭重新具備美學意義,她把中國人傳統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現出來,讓現代都市人找到一種心靈的歸屬感,也讓世界理解了一種生活著的中國文化。」  盛譽中當然不乏質疑。
  • 以紀錄片為例談談,如何向外國人講好中國故事,讓更多人愛上漢語
    他做宮廷畫師的過程,也是中西方繪畫技巧交流衝突的過程。因為講述的是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故事,更容易引起共鳴。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提取關鍵信息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鍛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向外國人介紹中國人的飲食是最直觀了解中華文化的方式。以中國美食文化為載體,促進他們進一步了解其他中國文化。
  • 高考作文輔導29:講好中國故事
    除了做美食,她還會養蠶繅絲、染衣服、做竹沙發、做筆墨紙硯……視頻讓李子柒在海外火速走紅,境外粉絲高達735萬。有人極盡讚美,說李子柒是中國繼成龍之後最成功的文化輸出,一個李子柒能頂一百間孔子學院。也有人質疑,視頻展示的是中國農村的舊式耕作生活,不能真實反映一個立體的中國,會加深外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 外國人也知道王羲之!遼寧開展中華文化書架活動向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
    10月21日下午,在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留學生「中華文化書架」學習專區,省書法家學會副主席李琳老師與廣大留學生開展「外國人也認識王羲之」主題沙龍活動。此次活動在於滿足留學生學習中華文化興趣,加深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培養更多中華文化的愛好者、傳播者。
  • 講中國故事,傳中國文化!聽育英小學、重大附小莘莘學子用英語講好...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9月29日下午,沙坪垻區育英小學、重慶大學附屬小學校開展了一場中國傳統故事英語大賽,旨在讓學生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用英語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宣揚傳統文化,提升自身文化自信。
  • 探索講好中國故事的翻譯理論
    當前中國對外宣傳的重要任務在於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對推進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促進文化「走出去」通暢的一座關鍵橋梁,就是翻譯。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個講清楚」,中國故事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中國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對外傳播;二是中國國情和特色社會文化的對外翻譯。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_揚州網
    陝西省56個貧困縣(區)的中小學共獲贈了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捐贈的價值2000萬元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視頻課程。《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課文中共選取了226個經典的中國故事,內容涵蓋了中國風物、習俗、藝術、成就、人物以及中國精神六個方面,是國內首套用中英雙語學習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系列圖書。
  • 美國「漢字叔叔」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12月20日,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在南京舉行學術顧問聘任儀式,聘請國際著名漢字資源研究學者、70歲的美國「漢字叔叔」 ——理察·西爾斯為中國故事研究院學術顧問,並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專家評委。雙方將共同攜手,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2-09 17:27 來源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編 著名英語教育專家 胡敏: 我們在創作《用英語講中國故事》這套叢書時,有很多方面的考慮。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_國內_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臺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2020-12-14 15:19:1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評論:0
  • 老潘來信: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為中國做「推銷」(附英文視頻)
    新航道的同仁們,你們好!希望大家一切安好,同時能一如既往地享用這段時光,在家涉獵那些通常沒時間做的事情,比如著手英語學習,以便能用英語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我們經常談論「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但想要取得成效,僅僅依靠講述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推銷中國故事。
  •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   有自我宣傳 卻沒有好故事  中國還沒有一部音樂劇經典之作,這一判斷來自原創音樂劇投入市場後沒有得到很好反饋,更多只能在一地演出兩三場,對其水準的評判更多來自自我宣傳。除了市場運作問題外,講不好故事是一個原因。
  • 唐聞生:講好中國故事需培養大批高端中青年翻譯人才
    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唐聞生在會上指出,我國中譯外高端人才不足千人,要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目前亟需培養大批高端中青年翻譯人才。唐聞生說,中國翻譯研究院的成立,其重任不言自明。我國高端翻譯人才的聚集、培養和提高,以及如何讓有限的資源,通過合理的組合,發揮更大的作用,無疑是題中應有之意。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這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表示,他將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