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的「李子柒啟示」

2020-12-15 和訊網

  最近,李子柒火了!這個隱居四川鄉村的90後姑娘,因拍攝古風鄉村生活、傳統美食而爆紅海內外。她的微博、抖音粉絲堪稱巨量,在YouTube上的訂閱量更有750萬,與BBC、CNN相比毫不遜色。

  除了收穫巨額流量,官媒對李子柒亦是一片盛讚。央視如此評價:「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就在最近,李子柒榮獲《中國新聞周刊》頒發的「年度文化傳播人物」獎項:「她用一餐一飯讓四季流轉與時節更迭重新具備美學意義,她把中國人傳統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現出來,讓現代都市人找到一種心靈的歸屬感,也讓世界理解了一種生活著的中國文化。」

  盛譽中當然不乏質疑。有人質疑她的拍攝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國鄉村,還有人驚愕這樣一個介紹中國文化的網紅何以能被上升到傳播中國文化的高度。那麼,李子柒憑什麼獲頒「年度文化傳播人物」?

  圍繞榮譽與爭議,也許我們要先弄清楚,李子柒展示了什麼樣的中國文化?講了怎樣的中國故事?她運用什麼樣的傳播方式,獲得了海內外的廣大認同?

  視頻中的李子柒,似乎無所不能。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她自己耕地種豆,砍竹做椅,荷塘採蓮。顯然,李子柒展示的並非中國農村生活本身。真實的鄉村生活勞累而艱辛,不大可能穿著漢服勞作,用精美的陶器盛飯,遠不及視頻中的歲月靜好。

  李子柒過濾掉了鄉村生活的粗陋與艱辛,呈現出一種被美化的鄉村生活,但這並不妨礙她的價值。當她在鏡頭下專注著翻土、播種、挖姜、切絲、熬醬,仿佛化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親身體會著勞作的韻律,也品嘗著食物的滋味。在最新一期製作手工醬油的視頻中,當她彎下腰一刀刀砍下黃豆,一棍棍碾碎,一筐筐篩撿,最終「譁」一聲裝滿袋子的一瞬,觀眾們感受到一種生活的煙火氣息。我想,這一刻打動了我們所有人。

  李子柒用自己的勤勞與纖巧,成功展示了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的詩意之美。這本來屬於鄉土中國的尋常生活場景,卻伴隨著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而與很多人的生活漸行漸遠。生活在鋼筋混凝土城市、吃著大棚蔬菜的人們,自然被李子柒視頻中傳遞的四時植物自然生長、歸田園者適時而食的歡愉所打動;而城市生活的快節奏,與視頻所展示的田園牧歌式的慢生活,亦因反差而引發共情。

  展示非遺,是令李子柒走紅的另一方面內容。在她的展示下,蜀繡、竹藝、活字印刷等巴蜀非遺進入了大眾視野,重新受到關注甚至被活化利用,成為全媒體時代非遺傳承與傳播的成功範式。

  李子柒能獲得世界的認同,還在於她在視頻中展現了一個仁愛、勤勞、勇敢、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東方女性形象。她尊敬親人,熱愛生活,熱愛家鄉,她勤勞操持,做菜、釀酒、編籃、做衣服樣樣精通,曾為了拍攝做蘭州拉麵的過程,經歷了二十多次失敗,廢掉的麵團做成饢吃了半個月。李子柒展示的並非宏大敘事,只是記錄了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但恰恰是在生活的細節中,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

  如果說,李子柒在傳播方式上有什麼創新之處,那就是抓住了當前正火的短視頻風口。她的視頻有點像默片,沒有太多言語,亦沒有旁白解說,更沒有特效和花絮,在悠遠的背景音樂襯託下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自然美好。她的視頻拍攝周期往往跨度很長,比如拍生薑,從春夏之交下姜種開始,再到秋冬挖出窖藏,做紅糖姜棗膏、姜橘醬和姜米茶……素材拍了三季,剪輯出來卻只有10分鐘。恰恰是這種「笨功夫」,讓視頻顯得從容不迫、行雲流水。

  其實,文化傳播不僅是政府或是文化名人的事業,李子柒收穫的掌聲恰恰告訴我們,講好每一個中國人勤勉努力的故事,傳遞富有人情味的中國形象,就是有效的文化傳播。

  (楊鋮)

  鏈 接 >>>

  你怎樣看待李子柒現象

  網友杜為:

  李子柒的內容產品構成了一種稀缺價值:她治好了中國人的「忙病」,把生活拍成了詩境,把生活活出了詩意;她治好了中國人的「鄉愁」,每天陪著慈祥的奶奶,照料衣食住行,日常作息裡都飽含著濃濃的骨肉親情;她治好了不少中國人的「文化自閉」,在展現中華文化方面實現了「方法突破」。如果說當代中國的關鍵詞是「科技」和「速度」,那麼李子柒想表達的關鍵詞就是「寧靜」和「人情」。這種返璞歸真的方式反而實現了文化的有效輸出。

  網友資深吃瓜鵝:

  現在像李子柒這樣的展現田園生活的博主有很多,比如更接地氣的「滇西小哥」、主打非常真實的「華農兄弟」等。這些人也向人們證明了,網紅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它甚至可以成為文化輸出的紐帶。

  網友雷斯林:

  在李子柒講述新年的一期視頻下面,一起祝福「Happy Chinese new year」(新年快樂);在李子柒坐高鐵去長白山(603099,股吧)採蜂蜜的視頻下面,很多外國人自發地給其他人介紹:「這是中國的高速鐵路,很厲害!」在李子柒做「古法長安紙」的視頻下,老外因為這樣的造紙方法驚掉了下巴,然後又有中國人用英語給他們科普這是很早以前中國就有的造紙術。李子柒展現了中華民族利用自然資源自給自足的創造精神,喚起了全人類共通的那些美好情感。至少在觀看她視頻的時刻,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觀眾真正實現了心相通、情相悅。

  原標題:講好中國故事的「李子柒啟示」

(責任編輯:徐悅 )

相關焦點

  • 央視評李子柒: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 但她講好了中國故事
    李子柒的成功,在於熱愛,愛生活、愛家鄉、愛文化。而每一個喜歡她的人,也是因為愛,才懂這個叫李子柒的姑娘。 李子柒是誰?在我看來,她就是余光中,她就是「料理鼠王」,拍得出「鄉愁」,做得出「媽媽的味道」。 李子柒的成功,在於熱愛,愛生活、愛家鄉、愛文化。
  • 李子柒給「文化輸出」加註解,生動接地氣的小日子也能講好中國故事
    其實早在三年前,李子柒就已經開始拍攝短視頻了,人氣不斷攀升。彼時,大家讚嘆於她靈巧的雙手能變幻出各色美食,羨慕她過著桃花源一般的鄉村生活,也被她的勵志故事感動著。可一旦火到海外,還被打上了「文化輸出」的標籤,各種質疑就來了。有人說,李子柒的視頻太假,展現的根本不是中國鄉村的真實生活面貌。
  • 央視點讚李子柒:她的視頻,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講好了中國故事
    李子柒是誰?在我看來,她就是余光中,她就是「料理鼠王」,拍得出「鄉愁」,做得出「媽媽的味道」。李子柒的成功,在於熱愛,愛生活、愛家鄉、愛文化。而每一個喜歡她的人,也是因為愛,才懂這個叫李子柒的姑娘。李子柒火了,我也是剛剛加入對她的討論。
  • 高考作文輔導29:講好中國故事
    也有人質疑,視頻展示的是中國農村的舊式耕作生活,不能真實反映一個立體的中國,會加深外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講述中國故事,人們習慣的講述者是主流媒體,熟悉的話語是高鐵、5G、支付寶,李子柒展現了另一種方式,給外國人提供了另一種視角和體驗。讀了材料,對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也許你有了一定的感受和思考。
  • 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做菜、釀酒、造紙、納布鞋、做漢妝、編籃子、砌爐灶、蓋涼亭,這些關於生活、家鄉與文化的視頻,讓全世界人們更加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人。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卻看過她的視頻。她叫李子柒,因拍攝鄉村古風生活、傳統美食、傳統文化等內容走紅。
  • 李子柒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2019年期間,中央電視臺也幾度採訪了她,對於一個網紅如此重視,給你我什麼啟示?李子柒談到李子柒,其實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現在社會不斷發展,不斷推進城鄉發展,原汁原味的農村生活越發讓人羨慕,當然我也不例外。
  • 李子柒「田園敘事」的啟示
    「田園敘事」的啟示  11月27日,第六屆中國青年文藝評論家「西湖論壇」在浙江海寧開幕。  論壇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浙江省文聯主辦,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浙江)基地、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中共海寧市委宣傳部、海寧市文聯承辦。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非常時期文藝的價值與力量」。今天中國電影正在經歷什麼變革?網絡小說正在有哪些新變化?
  • 融通中外話語 講好中國故事 
    關鍵詞:「李子柒現象」;軍事新聞生產;講故事 當下「李子柒現象」倍受關注。2019年12月14日,這個90後四川農村姑娘在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榮譽盛典上獲得「年度文化傳播人物」稱號,被《泰晤士報》選為2020年全球最值得關注的20位人物之一。
  • 李子柒火爆全球!央視: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
    央視都發聲: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究竟,李子柒是誰?一開始我並不十分清楚,但看了關於她的報導後,打開抖音一搜,原來是她!就是那個作品都是普通田園生活的寫照,把日子過得像一首詩的美麗姑娘。
  • 「李子柒」現象:將「三農」元素織入審美敘事
    原標題:將「三農」元素織入審美敘事——「李子柒」現象引發的關注與啟示 近年來,在寧靜的村居背景中,自媒體人李子柒陸續推出了百餘支「古風美食生活」視頻,不僅在國內快速走紅,更收穫了大批海外「粉絲」。這些視頻作品常以「某作物的一生」作為主題,起始於一粒種子從萌芽到成熟的農耕過程,落腳於將食材烹為佳餚的生活技法。
  • 李子柒效應給我們的啟示
    據悉,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正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袁隆平、申紀蘭、馮鞏、海霞、馮驥才、李子柒等6人受聘擔任首批推廣大使,這都是滿滿正能量的人物,而李子柒是最年輕的一位。「推廣大使」需具有積極向上的公眾形象,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就。
  • 改善自我表達講好真實立體的中國
    講好中國故事,不僅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有「知人之智」,要強化「受眾思維」。認真研究國外民眾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將「我們想講的」變成「他們想聽的」,把「他們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才能讓中國故事跨越地域、種族、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藩籬,讓更多中國元素被看到、被感知、被接受。落後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
  • 2021高考作文預測:中國故事、中國聲音(含範文)
    01.被央視點讚的「李子柒」 被網友熱議的「李子柒  被外媒追捧的「李子柒」——講好中國故事需要更多的「李子柒」四川綿陽90後姑娘李子柒製作的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中國農家衣食住行展開的從手工阿膠、桂花釀酒到文房四寶、手工造紙等系列視頻走紅。有網友認為李子柒的視頻展現的生活太過理想化,也有網友認為其體現的是中國落後的生活。
  • 什麼樣的中國話題適合在全世界討論和傳播?李子柒找到了答案
    在這些一片讚譽的網絡留言中,是來自伊朗、美國、俄羅斯、菲律賓、巴西……看不懂中文、聽不懂中國方言的外國粉絲在毫不吝嗇地對一個叫「李子柒」的中國女孩表達他們的喜愛。而在中國輿論場上,則是對李子柒全方位的討論,關於她幼時悽涼的身世經歷,關於她曾經的漂泊生涯,關於她如何成為網紅,而最引起轟動的是關於她的視頻在海外的影響力算不算文化輸出?
  • 李子柒,她用生活的特寫鏡頭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李子柒是中國頂級網絡紅人,也是第一位引起國外關注的山村姑娘,因為她做了一件大事:用純樸生活的特寫鏡頭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李子柒有這樣一位好的啟蒙老師,是她與眾不同的首要原因。2020年5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消息,李子柒受聘擔任首批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 李子柒視頻遭剽竊,被配上越南語,外國人都不知道她是中國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李子柒,或者有看過她的視頻。雖然她有被質疑過是炒作,但是並沒有放棄,而是親力親為為我們帶來一個個優質的視頻。李子柒是個視頻博主,微博粉絲 2000 多萬, 抖音粉絲 3000 多萬。央視官方帳號點評短視頻博主李子柒為何火遍全球——「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央視力捧李子柒,稱她在為中國代言:她的作品裡,每一幀畫面都有對家鄉的熱愛,看懂這種熱愛不需要翻譯,為中國代言,她做到了……在國內有很高的知名度,當然在國外的知名度也不低。
  • 網紅李子柒的奇妙作文指南,時評選讀,作文示範
    近日,知名短視頻博主李子柒火遍全球,制茶造酒、養蠶繅絲、釀黃豆醬油、做竹子家具、搞活字印刷……她所展現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令人嚮往,很多外國網友因此了解並愛上中國。權威媒體稱讚她講好了中國文化和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多元而美麗的當代中國。也有人批評她總拍農村的舊式耕作生活,迎合外國人對中國落後的刻板印象,算不上是文化輸出。
  • 中國與其翻拍日版《小森林》,不如拍電影版的「李子柒」
    最近,很多網友都在討論一個話題:如果中國翻拍日本《小森林》,選哪個演員合適?那麼,《小森林》到底有什麼魔力,值得大家討論?韓版《小森林》與日版最大的不同是,日版主要是講美食的,韓國穿插了感情,有女主和媽媽的感情以及和朋友之間的友情、愛情。相對於日版的9分以上,韓版只有7分多,不算翻拍成功。韓版《小森林》展現了由金泰璃、柳俊烈和陳琦珠飾演的三位主人公春、夏、秋、冬的不同面貌。春之多彩、夏之爛漫、秋的豐收和冬的喜悅躍然於畫面之上,傳遞出生活中各種隨遇而安的小確幸。
  • 「李子柒現象」入作文(2):審題立意範文
    2019年12月14日,由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榮譽盛典在北京舉行,李子柒獲2019年度文化傳播人物。央視熱評:「沒有熱愛就成不了李子柒,沒有熱愛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國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熱愛,也解釋了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沒有翻譯卻依舊火遍全球。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 【地評線】大洋網評:講好廣州故事,領略灣區風採
    隨著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世界渴望通過城市這一窗口來觀察中國。古往今來,廣州一直是中國面向世界的窗口。上個月召開的「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上,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表示,讀懂中國要先讀懂廣州,讀懂廣州才能更好地讀懂中國。廣州的國際形象與影響力,和中國的國際形象與地位密不可分。不少人了解一個城市,就是從一個故事開始的。一個打動人的故事,甚至可以成為城市最閃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