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化營銷第一例:怎能不提杜蕾斯

2020-12-18 挖貝網

[ 中國社會化營銷「第一」例 ]

時至今日,許多人說杜蕾斯官微的成功不可複製。但其最大的借鑑意義仍在:年代變了,你不能夠再去漠視消費者的公眾影響力。

怎能不提杜蕾斯?

文/本刊記者 焦 晶

虎年的大年二十九晚上,馬向群對著電腦屏幕,發呆。

面前的杜蕾斯新浪官方微博的頁面真叫一個乾淨:0關注,0粉絲,0微博。如此坦蕩空白的起點,讓它的運作者、博聖雲峰CEO馬向群,這個混跡中國網際網路十多年的老江湖一時間也沒了主意。

接下來其實僅僅是出於職業直覺,他在搜索框中輸入「杜蕾斯」,點擊。總共50頁的搜索結果,一條一條看下來,惟一的有效信息是一個加V的人提到「我們只用杜蕾斯」,沒頭沒腦的。

無論如何,先謝謝人家吧。本能驅使下,馬向群用杜蕾斯官微發出了第一條聲音:感謝您對杜蕾斯的支持,現在杜蕾斯官方微博來了。

兩個小時後,杜蕾斯官微的粉絲數「莫名其妙」地從「0」變成了「109」。但是,馬向群自己並沒有想到,這只不過是個小小的起點,此後這個數字打著滾兒地躥升,幾乎成就了一個營銷新時代的傳奇。

在互動中起步

「現在走到哪兒,說到微博營銷案例都還是必提杜蕾斯。我說挺煩,能不能忘記杜蕾斯?」對《中外管理》記者再提起時,馬向群樂呵呵地笑。時過一年半,博聖雲峰已經全面聚焦於做社會化營銷,他顯然也已不滿足於僅僅談論「當年勇」,但是,自豪仍是寫在臉上的。

事實上,2011年年初接到杜蕾斯這個客戶時,馬向群經營的博聖雲峰廣告有限公司正一籌莫展。這個以網絡營銷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太好——每每把一個客戶一年十萬元的預算,做到上千萬元,結局便是客戶被大型廣告公司看上,拿走。就在這時,杜蕾斯找來了。這個知名的性健康品牌在2010年剛被英國利潔時集團收購,醞釀在中國市場重新引爆。

最好的時機當然是情人節。但此時不過剩下兩周光景,而且恰逢傳統中國春節,根本找不到媒體的人幫忙。怎麼辦呢?馬向群當機立斷,什麼熱鬧就做什麼。

最熱鬧的就是微博。

年二十九晚上,他在微博上幸運地找到了杜蕾斯用戶克韓,一個粉絲眾多的《體壇周報》的著名編輯。因為克韓的評論並轉發,杜蕾斯順利收穫了第一波粉絲。

「現在大家覺得杜蕾斯這個品牌很有趣,但我們剛開始做的時候,其實沒人理。因為對中國人來說,這是最不能分享的事情。」馬向群感慨。

就這樣半懵懂中,杜蕾斯官方微博起步了。

他們給自己設定了指標,情人節當天粉絲要達到2000名。就像如今我們常常嘲笑的那樣,這個指標純屬拍腦袋而來。到當天夜裡11點,離這個目標還差500人。把馬向群急得團團轉。不過著急之下似乎總能撞大運,很快他們發現有個叫「性感玉米」的粉絲髮微博打趣:今天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會死在臉上、手上、胸上、腿上、腳上。杜蕾斯官微迅速轉發評論:凡是沒有穿過杜蕾斯,都不能叫生命。

大火。僅此一條,在一個多小時中帶來800多個粉絲。指標超額完成。

到2011年2月20號,杜蕾斯的新浪官微粉絲已經達到12000名,超過同行品牌,達成第一個裡程碑。這個時間比他們自己的預計都提早了20多天。

這個良好的開端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杜蕾斯官微日後的走向,極其強調對話與互動,靠精心的創意來吸引粉絲,而不是簡單的砸錢。

「杜蕾斯在我們手上,從頭到尾沒有用過付費轉發。」馬向群著重強調,「我也特意跟新浪講,千萬不要給我配粉絲。因為我做營銷那麼多年,知道假的你瞞不了多久。」

讓消費者進入到你的鏈條裡來

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杜蕾斯官微,馬向群也開始忙活著做線下活動。2011年的情人節,他們在北京的一家酒吧做了包場,粉絲們憑著杜蕾斯官微回復的報名回復私信,就可以免費來喝酒。那天晚上,酒吧的大屏幕上,播了一晚上杜蕾斯的廣告,全是馬向群團隊在網上搜到的國外視頻,一段接一段,又酷又HIGH,廣受好評。

杜蕾斯官微的創意,也由此正式引發。

受到啟發的馬向群團隊開始主動搜尋杜蕾斯創意作品。雖然礙於產品本身的特殊性限制,一直以來,杜蕾斯在中國並沒有直接的廣告片,但群眾的力量總是無窮的。另類設計師張發財(網名)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張發財業餘創作杜蕾斯、偉哥等飛機稿(指在非客戶採購情況下,各廣告公司內部自行創作和製作的廣告樣品),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草船借箭:萬箭齊發,孔明安然坐於艙中。標題是:何懼操,射我。右下角加上杜蕾斯的LOGO——DUREX。在徵求了本人同意後,這個署名作品在杜蕾斯官微中出現了,隨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通過溝通互動,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被吸引過來,「很多人都哭著喊著說,你們的創意太酷了,我給你做稿吧。」馬向群很是得意。

並不是每個作品都能有幸被杜蕾斯官微掛出來,但幸運者的共同點則是,統統沒有費用。「因為只要自己的作品能被放上去,他們就覺得特酷了。」

「要讓消費者進入到你的傳播和營銷鏈條裡頭來。」馬向群強調說。就是在這種「一起玩兒」中,杜蕾斯的創意勃發,漸漸成為活生生的「人」,得名「小杜杜」。

杜蕾斯也有嚴肅的時候,嚴肅裡包裹的是鮮明的價值觀。2011年7月23日的動車事故舉國震驚,杜蕾斯迅速把官微頭像和界面處理成黑白色,在這一天只發出一條微博:今天不宜風花雪月,讓我們來表達對死者的態度。

「一個品牌真的是可以有鮮活的人的個性的,我們給它做出了人味兒。」馬向群說。

遺憾的清新小宅男

雖然杜蕾斯總能讓人引發性聯想,但最初其官微的形象定位卻是一個清新小宅男。

早期,杜蕾斯官微引發狂轉的創意諸多,比如:王功權(微博)微博高調發布私奔後,原創「私奔需要3樣東西:1、杜蕾斯;2、現金;3、一起私奔的他/她」;北京暴雨「看海」時,又突發創意「北京今日暴雨,幸虧包裡還有兩隻杜蕾斯」,配用杜蕾斯做鞋套圖,等等。杜蕾斯總能巧妙地將自己塑造成熱點事件中的焦點,每每引起尖叫。

「微博是跟消費者溝通的平臺,你要去聆聽,而不是去說。你的品牌調性是消費者反饋回來的。他們喜歡吃淡,你就別講吃鹽的事兒。順著來,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上來。」馬向群說。

截至2011年11月,杜蕾斯官微的粉絲數已經超過27萬人。其中包括不少名流。當萬科董事長王石只關注區區21個人時,其中之一便是杜蕾斯官微。這並不僅僅是個虛榮的數字,而是意味著真實的品牌提升和銷售。雖然具體數字不便透露,但馬向群很肯定地告訴《中外管理》:「數字非常漂亮,從單月的最高營業額到市場佔有率的增長,非常的多。」

不過,清新小宅男的形象並沒有堅持到底。在杜雷斯自己的堅持下,杜蕾斯官微開始逐漸向重口味轉向。其日均粉絲增長量也在2011年6月達到頂峰後開始下降,因為內容的變化,有些人不再好意思轉發,部分有名望的粉絲開始流失。到當年11月,這種不良狀態終於達到頂峰,直接運作杜蕾斯官微的團隊被部分挖走,博聖雲峰將這個帳號徹底交了出去。

哪些成功可以複製?

時至今日,許多人說杜蕾斯官微的成功不可複製。馬向群也承認這一點。作為一個幾乎所有成年人都必須用的產品,杜蕾斯對消費者而言更容易有感知,同時因為涉及到兩性話題,形成了先天優勢。加之當時大家對微博的運作尚不得法,用心的杜蕾斯很容易就跳了出來。

但即便擁有如此多的特別點,共性的啟示依然有。

具體怎麼做?「不要顯示你是誰,不要藐視公眾的道德觀和認知。內容好,創意好,你講的話有道理,別人才會關注你。」馬向群說,「不談政治,不涉及宗教,不攻擊競爭對手,不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做完這五條,基本上你能做錯的地兒就很少了。」

而在杜蕾斯之後,關於社會化營銷的其它案例亦層出不窮,但是,所有的這一切,不過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管理

相關焦點

  • 離開環時互動,杜蕾斯的營銷變味了
    但這次又又又在論時間「久不久」「快不快」的杜蕾斯,卻沒有讓人多驚豔,再衝熱搜前位(在10月14日夜間甚至一度登上熱搜第一),竟是因為其廣告內容被處罰的消息。 企查查公開資料顯示,早在去年12月和今年7月,杜蕾斯就因「發布廣告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及「發布廣告含有淫穢、迷信、恐怖、暴力、醜惡的內容」被處罰。
  • 社會化營銷成本低是個偽命題
    在很多人看來,小米、雕爺牛腩、皇太極煎餅等網際網路企業,之所以能夠成為眾人熟知的大品牌,低成本、效果好的社會化營銷手段起了很大的作用。於是,一大批企業盲目跟風,結果回過頭來卻發現,社會化營銷所付出的成本事實上並不低,效果並不理想。事實上,社會化營銷成本低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 杜蕾斯這次翻車 背後有你不知道的營銷真相
    近年來,杜蕾斯的營銷一直是互動社交營銷領域的典範,他們究竟做對了什麼,如今又做錯了什麼?杜蕾斯實際上有兩個產品,一個在產品市場,一個在內容市場。在產品市場上,杜蕾斯是一款安全套、是中國安全套市場上的領導品牌,約佔40%的市場份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規產品。
  • 5個步驟,3個定位:做好不輸杜蕾斯的社會化營銷(附PPT下載)
    資深公關營銷狗,各種廣告共關鍵的專業獲獎達人,12年媒體公關從業經歷,先後在新浪網、中國計算機學報、奧美工作。不過,我認為現在做社會化營銷或是微信公眾號不晚。因為當下的內容價值正在回歸,以前是沒有類似微信微博等這樣的超級社交工具,而現在有了這樣的平臺,而這裡面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所以大家一定不要錯過。出了人,也出了錢,怎麼沒效果?這個問題的原因在於你們有想清楚,換言之,就是你的定位沒有找準,而不是內容或社會化營銷本身的問題。
  • 這可能是最全最深度的分析了:杜蕾斯營銷策略分析
    杜蕾斯在中國每年生產約10億隻保險套,佔據了中國市場份額的約40%以上,在150多個國家銷售,並在40多個市場中佔據領導地位。內容參考:杜蕾斯官網1.2 運營團隊杜蕾斯的微博運營委託給了第三方的運營機構—環時互動,最重要的操刀者是其CEO兼CKO金鵬遠。
  • 社會化媒體在企業營銷中的應用研究——以小米手機營銷策略為例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如今,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與過去由網站主導生產內容的Web 1.0時代不同,Web 2.0 給世界帶來的是向「用戶主導內容」轉變的革命性意義,用戶的角色變得活躍、自發、個性,內容則相應地變成即時與多樣。
  • 成杜蕾斯、歐萊雅們的心頭好,直播成為營銷窪地?
    直播儼然已成為2016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現象級應用,從3月份範冰冰直播巴黎時裝周成為明星直播熱潮的首個引爆點開始,5月份據不完全統計近乎平均每隔3小時就有一款新的直播APP出現。確實,直播給許多人第一印象是「好玩兒」,而圍繞直播的營銷,同樣是在追求"好玩兒",最近一個月出現的經典營銷案例就說明了這一點: 1、《ELLE》+歐萊雅+美拍娛樂直播:導流吸粉兩不誤 在剛剛閉幕的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中,歐萊雅在美拍的#零時差追坎城#系列直播,全程記錄下了包括鞏俐、李冰冰、、李宇春、井柏然等明星在坎城現場的臺前幕後,創下311
  • 2015十大社會化營銷案例——重新定位,名人效應、美好及瘋狂
    2015年我用了4個詞:重新定位、名人效應、美好和瘋狂來概括今年的案例,某種程度上概括了今年的營銷現象,當然它們本質也沒有脫離上述三個特點。我的盤點中大部分是更有社會效應和大眾認知度的社會化營銷,因此有意忽略了僅在公關廣告圈有認知度的不錯的案例(比如吳亦凡徵兵H5,杜蕾斯藝術館等),閒話少說,還是來看案例吧。
  • 岡本摩拜 PK 杜蕾斯女主播,跨界營銷做到「騷而不賤」很重要 - 鈦...
    跨界營銷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愈發重要起來。兩個調性相符的企業,一次成功的跨界營銷,得到不僅是合作話題本身帶來的曝光,更兼具兩個品牌價值的相互融合與促進。在諸多的跨界營銷案例中,岡本、杜蕾斯奉獻了無數經典案例。岡本與Uber、杜蕾斯與立白,作為天生具備話題屬性的兩款產品,每一次汙力全開都引得網友驚叫連連。
  • 岡本、杜蕾斯、海爾,揭開神級營銷背後的套路?
    怎麼樣就會變成耍猴式營銷呢,舉個例子:2016年8月7日,射擊運動員張夢雪在裡約奧運會摘得中國軍團首金,杜蕾斯很快發布「Good Shot」創意海報,一語雙關又點到為止結果,評論亮了,很多粉絲在杜蕾斯微博創意海報下評論:「廣告文案我只服杜蕾斯,但我用岡本」、「營銷我只服杜蕾斯,但我只用岡本」、「你文案出的再有創意,但我還是用岡本」等等。
  • 杜蕾斯「百人戴套」直播:最惡俗營銷是在學習誰?
    4月26日,杜蕾斯一場百人戴套直播,再次顯示出杜蕾斯善用新媒體營銷的能力。這場直播從當晚21點至24點,整整3小時,在各大視頻平臺上收穫了數百萬次觀看,數千條回復和大量的視頻彈幕。那麼,杜蕾斯這場數百萬人觀看的廣告片是否達到了其要宣傳的目的?杜蕾斯犯了品牌定位的什麼錯誤?杜蕾斯AIR如何才可以搶佔岡本003的超薄定位?
  • PBA玩轉社會化營銷 雙十一再創佳績
    今年是PBA第4次參加雙十一,這一次,PBA並不像更多商家一樣追求銷售額,而是將重心放在了服務和與社會化營銷上。 「今年我們並沒有設定具體的銷售目標,我們的目標就是服務好每一位顧客,處理好每一筆訂單!」PBA化妝品CEO蘇桂強如是說道。
  • 網推天下劉志永:杜蕾斯的事件營銷,你一學就會
    除此以外,杜蕾斯的蹭熱點營銷更是堪稱教科書般經典,每次都能第一時間抓住並及時做出反應,且獨具創意的創意更是屢屢登上熱搜。今天給大家復盤下杜蕾斯熱點營銷的精髓,希望對各種企業有所幫助。內容幽默不低俗杜蕾斯雖為生殖衛生用品,但作品卻不低俗。其海報常用隱喻的表現手法,給人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
  • 互動討論:如何做好社會化營銷
    第一,個體和個體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導致的是什麼東西?有效。第二,大量的數據描述和沉澱。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行為軌跡,導致的結果是精準。因為有效、精準我們才想要做社會化營銷,既使電商也可以帶來很好的性價比很好的轉換率,但是你做的時候不尊重這兩點最基礎的東西,你把它當成還是原來的想法,不尊重本質的東西,當成一個工具在使,最後的效果就是假熱鬧,買一些大號、資源來弄,推出來的效果就是這樣的。
  • 2019社會化營銷白皮書:TOP100案例背後的有效性戰略
    作者 | 沈浩卿過去的2018年,社會化媒體格局又有變化,主打短視頻社交的抖音月活達5億,內容社交電商小紅書月活超5000萬,剛開局的2019年,三款社交產品不懼龐大的微信生態同天發布,知乎開發的男性種草社區CHAO也於日前上線。
  • 穿透杜蕾斯 | 案例研究
    產品市場:杜蕾斯是一款安全套 杜蕾斯是中國安全套市場上的領導品牌,約佔40%的市場份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規產品,我們就不多解釋了。 內容市場:杜蕾斯是社交傳播第一品牌 同時,杜蕾斯又是中國社交傳播第一品牌,超越了可口可樂、寶潔等消費品傳統廣告營銷大戶。這個市場特性大家往往不太熟悉,我們來簡略分析一下。
  • 成人用品迎來黃金時代,中國版杜蕾斯要出現了嗎?
    BAT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黃金時代的產物,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地標企業」。反觀成人用品行業,自1993年大陸第一家店開張至今,都沒有出現一個獨角獸性質的企業。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這與中國市場的保守與滯後發展有關。
  • 從杜蕾斯和岡本的「一夜情」,看高手怎麼優雅玩營銷?
    從杜蕾斯和岡本的「一夜情」,看高手怎麼優雅玩營銷?品牌PK營銷不鮮見,「一夜情」為何最火從寶馬PK奔馳、蘋果PK三星到岡本PK杜蕾斯,近些年由於品牌各自都有忠實粉絲群,雖然單個品牌影響力有局限,一旦付之於帶有火藥味的話題
  • 社會化營銷:往前一小步,前進一大步!
    即將跨入2015年,各大媒體開始發布2014年優秀社會化營銷案例的各類盤點,各種盤點不外乎:微信紅包,可口可樂歌詞瓶,支付寶曬帳單,陌陌洗白,圍住神經貓,ALS冰桶挑戰...   小米繼續創造神話,依然站在風口浪尖被人津津樂道,而廣大營銷從業者開始變得理性,很少有人再會妄圖複製3年前「杜蕾斯雨夜鞋套事件」的神話。
  • 岡本的新概念營銷裡,都有哪些值得借鑑的「套路」?
    摘要: 社會化營銷套路中,想要出其不意掩其不備,必須要有「造勢——借勢——發力」這一過程,環環相扣的營銷攻勢才能夠避免以結果為導向的自嗨式社會化營銷,否則營銷對象就會成為領導而非用戶,脫離了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