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可謂是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代表作,詩歌靈動輕盈、浪漫熱情、清朗亮麗,讓多少人過目不忘,以至於人間四月天成了林徽因的代名詞。
林徽因去世時,在她的葬禮上,金嶽霖曾有一幅知名的輓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四月天如此知名,如此讓人喜愛,總免不了有人去探究、爭論詩中的「你」到底是誰?
讓人爭議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林徽因曾經的戀人徐志摩,一個是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
01
因為林徽因與徐志摩之間的故事太廣為人知了,特別是徐志摩那首美得讓人著魔的《再別康橋》,更讓倆人的愛情事故一直「火」到今。
有人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詩中到處都是徐志摩丰神俊逸的影子。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這響亮的笑,是徐志摩的寫照。據說,徐志摩是人未到笑先聞,而且他的笑給大家帶來一片歡喜。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古代希臘和羅馬人用月桂樹的枝葉做成花冠,用來獎勵競技中的優勝者和著名的詩人、英雄。
「百花的冠冕」是典型的「桂冠詩人」的意象,這個又非徐志摩莫屬。還有「你是夜夜的月圓」明顯的相思之情。
再者,林徽因和徐志摩分手,不是因為沒有感情,而是不願做破壞人家家庭的第三者。
林徽因的理性、冷靜和顧及他人,讓人心生敬仰,但她對徐志摩的情感絕不會因此而斷得乾乾淨淨,不然徐志摩失事遇難的飛機殘片怎麼會掛在林徽因的臥室。
02
當外界多把「四月天」指向徐志摩時,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不願意了。他多次向外界發聲,說這是母親寫給他的詩。
他還在《倏忽人間四月天----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一文中提到,父親曾告訴過他,《你是人間四月天》是母親看著懷中兩歲的他,因喜悅和新生而作。
2000年,一部由黃磊、周迅、劉若英、伊能靜主演,以林徽因、徐志摩、陸小曼、張幼儀的感情糾葛為主線的電視劇誕生了,劇名直接命為《人間四月天》。
當時,梁從誡就向劇組提出異議,認為劇名並不合適。
梁從誡的說法得到許多人回應,因為詩中體現母愛、寄未來以希望的句子著實不少。
春風、細雨、鵝黃、燕子,這些春天的詞語充滿了對新生的讚美,對希望和活力和嚮往。
「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更傾向於對新生命的由衷喜悅。
03
到底是寫給誰,林徽因沒有說過,但她寫過,一篇文章裡她有提及。
先來看看林微因發表此詩前的經歷。
1920年隨父親赴歐洲,期間結識了徐志摩,倆人有了「康河之戀」。1921年與徐志摩分手,隨父回國,繼續讀書。1924年與梁思成赴美留學。1928年與梁思成在加拿大完婚,同年回國到東北大學任教。
1929年生下女兒,感染上肺結核。1930年回北平養病。1931年徐志摩去世,1932年生下兒子梁從誡。1934年發表《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時年30歲。
寫該詩之前,林徽因經歷過情感波折、學業有成、結婚生子和病痛折磨,30歲的人生也算是有得有失、有感有悟。
溯源君以為,全詩充滿新生的希望和活力,因兒子梁從誡而起,應該不錯,但認為純粹是寫給兒子的,未免有些偏頗,因為此詩也是林徽因對人生經歷的感悟而起。感悟於兒子的活力,感悟於過往的情感,感悟於病痛的久久不去,希望兒子的未來充滿生機,希望自己能擺脫病痛的困擾,像春一樣生機盎然。
林徽因曾寫過一篇文章,探究寫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她說,寫詩,忠於情感,又忠於意象,更忠於那一串剎那間內心整體閃動的感悟。
她還說,讀者與作者,讀者與讀者,作者與作者關於詩的意見,歷史告訴我傳統的是要永遠地差別分歧,爭爭吵吵到無盡時。
誰到底是人間的四月天?也許,林徽因在這篇文章裡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