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在的因素,之前都講過,例如學任何一種樂器,一定要有好的樂器保證基本的音質音調都是基本的,對於外在因素就不多說了,大家應該都明白,就是學樂器的幾個基本必備。
對於初學者來講,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功要紮實。就來說一說最基本的知識跟技巧吧。
第一,學習樂器都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坐姿,彈琴時也要坐端正。弓著背彎著腰翹著二郎腿彈琴,既不雅觀,也影響手臂手指的發力。正確的坐姿很重要,對於學古箏來講,正確的手型也很重要,關係到學習曲子的難易度是否順利的彈奏。對手指靈活、快速運用很重要。
手臂與手掌基本水平,手腕處於較為放鬆狀態,這個動作叫微垂休息位。
中立位,手腕稍微有點收緊,演奏時也要這種狀態,手掌與手腕呈水平直線。
第二,樂理的學習,是學習音樂的必修課,這是它專有的語言,可以由淺入深的學習,像音的時值的劃分,休止符、符點音符、反覆記號、常用的速度術語的含義,反覆快速的理解並記憶。
第三,對於掌握指法、指序,在技巧、技能的練習的加強,不是一首曲子都能涵蓋所有的技巧,這些基本都被散布在各個樂曲當中,所以不推薦只針對一首曲子反覆的練習,建議廣泛的練習還是比較好的,針對基本訓練來講,能夠全方位練習。
第四,前期的基本功的學習,對音樂語言的理解很重要,如果能夠快速對旋律、節奏、速度、音色、音準、音高等等,音樂中的其他要素的了解並理解內容的含義,這對音樂的展現是很重要的,首先要達到一個基本了解的狀態,否則無法對音樂進行正確的展現。
要達到一個正確識別音,對噪音與樂音的一個區別,通過訓練過程中能夠識別音色中的明、暗、亮、澀、淨、噪、幹、潤、癟、滿、虛、實、僵、活、薄……,音樂之所以能夠層次分明的展現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和其中的意境都是由這些不同的音色組成,需要一個過程去學習,不是一兩天能夠修煉而成的,首先對這些有個大概的了解。
第四,練琴,離不開左右手的配合,哪種琴都一樣。講究的就是相互協調的配合,在運用中能夠暢然自得,動作輕柔、快慢、都能夠自如、有效地控制和發揮。出指要乾脆利索。練琴過程中,切記不是越快越好,練琴講求慢練,先慢後快,很多曲子都是要經過無數次的「返工」才能基本成型,而每一次返工都要以「慢」為基礎。不能盲目、更不能急躁。
第五,聽力的培養很重要,首先會聽,能夠聽出各種不同的音樂語言,在樂曲中表達的意思,才能夠有效的去彌補自己在學中的不足之處,音樂這門藝術,主要是以聽為主,所以聽是不是很重要,讓別人聽之前,首先自己要覺得好聽。
希望以上該注意的幾點,能夠對您能夠有所幫助,您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專心,會事半功倍,不能漫不經心的。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達到最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