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讀詩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2021-02-08 章黃國學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北朝民歌,它選自宋代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在文學史上和《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樂府雙璧」。如果說,《孔雀東南飛》是用悽婉而忠貞的愛情打動讀者的話,《木蘭詩》則是因為木蘭英勇、機智、可愛的形象而流傳千古。因此,我們品讀《木蘭詩》,重在解讀詩中木蘭的人物形象,也要把握《木蘭詩》中質樸而又不乏蘊藉的語言特點。

詩歌開篇,木蘭以一個「織女」的形象出場。「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在這裡,木蘭和其他的女孩子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在勤勞的織布。她一邊織布,一邊嘆息。於是老父親關切地問她,你在惦念什麼呢?木蘭的答案卻是父親不曾意料的,也一下子顯示出木蘭的與眾不同——「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軍情緊急,皇上大規模地徵兵——可汗,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對君主的稱呼。家無長男,唯有老父,木蘭雖是一弱女子,也義無返顧承擔起保家衛國的重任。木蘭不是在為自己而嘆息,而是心疼年邁的父親還要遠赴戰場。她不僅僅是在空自嘆息,更悄悄地下定決心,打算女扮男裝,代父出徵。我們看到,木蘭雖然是一個農家織女,但心中卻有著男兒的雄心壯志。她不但能體諒父親的辛苦,更有堅定的決心和勇氣,毅然擔當起國與家的雙重重任,忠孝兩全!這份責任和勇氣,為閨中小兒女所萬難比擬,也是木蘭令人敬佩的地方。

既然決定了「從此替爺徵」,木蘭的人物形象便開始發生了第一次轉變:她不再是閨中安靜的織女,而成為了一名預備從軍的戰士。「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詩歌採用了「互文」的修辭方法,把木蘭東奔西走,籌備鞍馬的形象鮮活地展現出來。初上戰場,木蘭並沒有多麼緊張,而是在積極籌備。在詩句中,我們能充分感受到木蘭身上的勃勃英氣。當然,木蘭畢竟是一個女孩子,她畢竟是首次面對戰火的考驗。當木蘭真正離開家鄉,走向戰場的時候,也有幾分忐忑、幾分緊張。「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在木蘭踏上徵途之際,爺娘呼喚女兒的聲音一直迴蕩在她的耳邊。部隊駐紮在黃河岸邊,她回想著爺娘的呼喚,聽著「黃河流水鳴濺濺」,不禁徹夜難眠。軍情緊急,行軍如飛,「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離戰場越來越近了,不僅聽不到爺娘的呼喚,耳畔也已傳來了敵軍戰馬的嘶鳴。在這一段,木蘭的形象體現出一定程度的複雜性:一方面,她英姿颯爽,積極備戰,一方面,她也會有一點緊張。這種複雜性,把木蘭作為一名戰士初上戰場的心態全面地展現出來,讓木蘭的形象豐滿起來,具有了更高的真實感。

木蘭奔赴沙場,她面對著怎樣的刀光劍影?經歷了何等的生離死別?詩歌沒有具體描寫,只是用極為凝練的筆法一筆帶過:「千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區區二十個字,卻又包羅萬千,第一句寫將士的勇往直前,第二句寫戰地的艱苦卓絕,第三句寫戰爭的慘烈,突出木蘭歸來不易。十年的徵戰殺伐、血雨腥風,有多少將軍壯士為國捐軀,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全部凝聚在這兩句詩中,真可謂筆下千鈞。有人認為,《木蘭詩》儘管是一首民歌,但它的詩歌語言也經過了文人的加工打磨。就這幾句詩而言,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戰爭結束了,木蘭建立了不小的功勳,她由一名普通的戰士形象轉變為功臣形象,受到了天子的接見。「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值得玩味的是,木蘭的功臣形象最為短暫,幾乎是在木蘭拒絕天子賞賜的一瞬間,便已然結束了。木蘭對答天子,理應稱「臣」,但她口中說出的卻是「送兒還故鄉」——在木蘭心中,她並不希望成為天子的重臣,而迫切地希望回到家鄉,成為爺娘膝下的「兒」。一個「兒」字,把木蘭的思歸心切合盤託出,體現出民歌質樸而高超的語言魅力。木蘭代父從軍全然是出於一片愛心忠心。對親情的渴望,對功名利祿的鄙薄,這是木蘭受到廣大人民喜愛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詩歌寫到這裡,木蘭的人物形象開始由戰士向女兒的回歸。我們先看木蘭回鄉的一幕,描寫得動態十足而又精彩無比:「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十二年有的太多的思念牽掛,如今親人歸來,全家團圓,一派喜慶歡快。爺娘最期盼女兒的歸來,於是出城相迎,木蘭最先見到父母,一起回家。大姐聽說小妹回家,盛妝以待,但又難忍焦急的心情。竟自站在了門口,一面化妝、一面張望,於是木蘭遠遠望見了姐姐的身影。木蘭出徵時,弟弟年齡尚小,一定常為姐姐所疼愛。如今姐姐歸來,弟弟已經長大,在廚房下磨刀宰羊,這是男子漢的一份「實在」。木蘭沒有見到小弟,卻能聽到磨刀的聲音,一問之下,才知道弟弟的所在。詩歌立足木蘭的視角,描寫她回家時的所見先後,把家中每一個人的身份特點和情感特點烘託出來,語言質樸而情境真切,令人回味無窮。

在家人心中,木蘭是女兒、是妹妹、是姐姐,她已經回歸了女子的身份。但在戰友眼裡,她還是那個慷慨英勇的沙場功臣。在詩歌的最後,木蘭即將結束戰士的形象,實現性別的回歸。她走進了舊日的閨閣,開始梳妝打扮。「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在這幾句詩中,我們要品讀木蘭性別回歸時的心態與性情,其中一個「理」字是詩眼所在。「理」是一種細緻、耐心的梳理。「雲鬢」指象雲那樣的鬢髮,這是古代女性的盛飾。要知道,木蘭已經多年沒有梳過這種髮型了,她一邊在回憶,一邊在細緻地梳理青絲。可以說,木蘭不僅是在梳頭,也是在梳理十年來的複雜心緒。正是在這梳頭的過程中,她完成了性別由男到女的轉換。

木蘭在慢慢地梳頭,問題在於,在她梳頭的同時,家裡正發生著什麼?家人在準備為她接風,戰友在等她下樓相聚,都是一派的熱鬧喧囂。而木蘭卻只是在靜靜地梳理青絲、貼上花黃,她仿佛一點也不著急。在這一動一靜、一急一緩的對比中,體現出木蘭人物形象的前後變化——她不再是那個活潑緊張、不乏忐忑的新戰士,而是經歷了十年血與火的洗禮的女英雄。我們不知道這份洗禮給她留下了怎樣的記憶,但可以肯定,她在戰火中變得堅強與從容了。在木蘭梳妝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淡定而穩重的人物形象,這是歲月的賦予!因此,當木蘭以紅妝重見夥伴,在夥伴驚慌失措、忙亂不安之際,木蘭只是淡淡地開了個小玩笑:「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便不再多說什麼了。這種形象和木蘭出徵前的人物特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出歲月滄桑之感,令人由衷信服——畢竟,十年的歲月足以改變一個人,更何況是十年的戰火呢。

在《木蘭詩》中,木蘭由女扮男裝到再著紅妝,經歷了「女兒——戰士——功臣——女兒」四個階段的形象轉變,每一個階段各具特點,鮮活真實,如在眼前。我們總結一下花木蘭的人物形象:她忠孝兩全,富有責任感,英勇堅毅而又不乏可愛,這樣一個動人的形象,在中國歷史上廣為傳頌、膾炙人口。詩歌的語言樸素精煉,卻又暗含深意,體現出民歌獨具的藝術質感,堪稱天籟之音。正由於這兩方面的原因,《木蘭詩》成為了中國樂府詩中的經典之作。

相關焦點

  • 《木蘭詩》中「唧唧復唧唧」,「唧唧」是什麼聲音?語文課本錯了
    《木蘭詩》中的「唧唧復唧唧」,「唧唧」是什麼聲音?語文課本錯了語文教材中對於《木蘭詩》中的「唧唧復唧唧」的解釋是模範織布機的象聲詞,也就是織機一聲接一聲地響著,之後教材又改版將「唧唧」改成了擬聲詞,就是木蘭的嘆息聲,至於是織布聲還是嘆息聲,這一點確實難以令人理解,不過有人覺得就是嘆息聲,還舉出了例子,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又聞此語重唧唧」,元稹《長慶坊》也有一句「此嘆何唧唧」,而這裡就是嘆息聲
  • 語文教材又出錯,《木蘭詩》的「唧唧復唧唧」,到底是什麼聲音?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木蘭詩》幾十年後,重讀這篇初中課文,少年往事,一齊湧上心頭,令人恍兮惚兮,不知今夕何夕。正是:歲月擲人去,忽焉老將至。對鏡覽朱顏,韶華如水逝。從情感上言,我選擇原說,從考據上論,我認同新解,但若刨根問底,二者均非《木蘭詩》的本義。一,唧唧復唧唧是模仿織布機的象聲詞原來的解釋非常生動,您看:織機一聲接一聲地響著,那是木蘭在屋中織布,為何機杼聲停了下來,只傳來木蘭的聲聲嘆息?順理成章地引出下一句"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 木蘭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 千古流傳的《木蘭詩》「唧唧復唧唧」究竟是什麼聲音?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千百年來廣為傳頌。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正是為我們講述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對於詩歌開頭第一句「唧唧復唧唧」的解釋,歷來說法不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材上解釋為「織布機的聲音」,我認為此種解釋有待商榷。歷來關於「唧唧復唧唧」的解釋有三種。第一種認為是嘆息聲。
  •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中「唧唧」何意?看似簡單卻讓專家為難
    客觀地說,只說容貌,花木蘭應該長得不會太秀氣,不然為何從軍12年沒被發現是女郎?但花木蘭的名氣,卻是其它古代女子比不了的,這一切都是因為這篇被稱為千古絕唱的《木蘭詩》。這篇奇文中學咱們就學過,很多朋友至今都還能背出幾句,就算不會背的,對首句「唧唧復唧唧」應該也是印象頗深,本期我們要說的正是這「唧唧」二字。
  • 「唧唧復唧唧」到底是什麼「唧唧」?
    「唧唧復唧唧」到底是什麼「唧唧」?                   文/連景彬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木蘭詩》開篇的這四句詩,但凡中國人,即使不能誦,也會吟。但是說到其中「唧唧」一詞的意思,真正能明白的人恐怕不多。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用德語怎麼說?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Quietsch quietsch, wieder quietsch quietsch, Mulan ist am Weben gegenüber der Tür.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篇課文你還會背嗎?
    木蘭詩北朝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 唧唧復唧唧 木蘭當戶織:《木蘭辭》多個英譯版本
    木蘭辭 The Mulan Ballad翻譯:汪榕培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木蘭辭》多個英譯版本
    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木蘭辭》的多版英譯:木蘭辭 The Mulan Ballad翻譯:汪榕培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 從「唧唧復唧唧」到「Tsiek tsiek and again tsiek tsiek」《木蘭...
    原標題:從「唧唧復唧唧」到「Tsiek tsiek and again tsiek tsiek」《木蘭辭》擬聲詞的「譯」聞趣談在中國,花木蘭的傳說與《木蘭辭》婦孺皆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吟誦已成為童年記憶的組成部分。通過豫劇、黃梅戲等傳統戲曲的方式,這個故事也早已被搬上舞臺,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正因為此,不難理解,對於部分中國觀眾而言,影片中的木須龍也罷,蟋蟀也罷,均屬於編劇缺少敬意的杜撰。
  • 夜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篇課文你還會背嗎?
    木蘭詩北朝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網絡圖片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用英語怎麼說?來欣賞《木蘭辭》英譯版!
    - 譯文 3 - 木蘭辭 Ode of Mulan翻譯: Han H. Frankel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 《木蘭辭》中的「唧唧」是嘆息、機杼還是蟲鳴?
    而在剛剛公映的迪士尼真人版影片《花木蘭》中,木須龍消失不見了,蟋蟀則由一位同名的兵士替代,這種角色的調整引起了不少熱議。在中國,花木蘭的傳說與《木蘭辭》婦孺皆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吟誦已成為童年記憶的組成部分。通過豫劇、黃梅戲等傳統戲曲的方式,這個故事也早已被搬上舞臺,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
  • 女子把《木蘭詩》畫成漫畫 提高背誦成績
    女子把《木蘭詩》畫成漫畫 提高背誦成績) 重慶八中宏帆中學初2019級12班也有一位古詩詞才女,她將初一(下)教材的背誦課文《木蘭詩》畫成漫畫,瞬間讓同學腦洞大開。在班級記憶挑戰賽中,一位男生用時30秒,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將《木蘭詩》脫口而出,讓語文老師文敏驚呆了!問大家有何妙招,全班同學竊竊私語,徐儷箐的同桌悄悄地遞上來一本白描漫畫《木蘭詩》。
  • 課內文言文複習:《木蘭詩》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1)木蘭當戶織 當:對著。(2)惟聞女嘆息 惟:只。  (3)願為市鞍馬 市:買。  (4)賞賜百千強 強:有餘。
  • 巫山婦兒之聲|請聽~李先玲《木蘭詩》
    第五十四期為您帶來的誦讀作品是《木蘭詩》。《木蘭詩》李先玲朗誦者簡介大家好,我是巫山縣實驗小學2018級7班的李先玲,今年9歲,我是一個樂觀開朗的女孩。「琴、棋、書、畫」都是我的愛好。我特別喜歡朗讀,優秀經典是中華民族的魂與根。
  • 古詩詞賞析2(觀滄海,木蘭詩)
    5、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 重慶小才女把《木蘭詩》畫成漫畫 提高背誦成績
    ­  重慶八中宏帆中學初2019級12班也有一位古詩詞才女,她將初一(下)教材的背誦課文《木蘭詩》畫成漫畫,瞬間讓同學腦洞大開。在班級記憶挑戰賽中,一位男生用時30秒,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將《木蘭詩》脫口而出,讓語文老師文敏驚呆了!問大家有何妙招,全班同學竊竊私語,徐儷箐的同桌悄悄地遞上來一本白描漫畫《木蘭詩》。­  大家先來感受一下吧,這位小才女是怎樣和古代巾幗英雄神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