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兒說,書到用時方恨少。
類似的感覺,經常發生在我為自己的英語水平捉急的時候。
整體來說,SAP顧問的生活充滿了未知,項目沒開始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
下一個客戶是誰?
下一個項目在哪裡?
我能不能在下一個項目裡生存下去?
。。。。。。
或者
還有沒有下一個項目?
做項目所需要的英語水平,就是這眾多未知數中的其中一個。
我剛入行的時候,做的第一個正式項目是個廣東的私企。在這類項目裡,顧問們在項目中需要的英語水平基本就是能掌握「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就可以了。就像大多數十餘年前的廣東項目一樣,你能說粵語比能說英語可能有用的多。
在這樣的項目裡,英語倒也不是一點用處也沒有。在實在犯懶不想幹活的時候,當時我身邊的顧問就打開一個英文版的SAP Help網站,假裝找資料,其實早就神遊九霄雲外了。客戶們看著滿屏的英文,感覺很高深的樣子,也不好意思打擾,只能點點頭,慢慢地挪開。
可能你在大學裡是個英文尖子(看清楚,我說的是你,不是我),但真到了這樣的環境裡,也只能長嘆一聲:空有一身本領,卻無用武之地了。
不過,奇幻的人生總是充滿未知。
等我真到了需要英語的環境裡,那時候我才感慨,其實廣東私企項目也挺好的~~
是的,不久之後,我就連續做了n個global roll-out項目,接觸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友人們。通過跟他們的接觸,我有幾點小小的心得。
第一,在必須說英語的情況下,跟英語是非母語的人交流最容易,也最自信。
這條經驗屢試不爽。因為雙方都是在說外語,誰也不比誰強多少,彼此交流很多時候都是在用簡單的詞彙表達含義,當然也不奢望能談人生談理想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聊到自己擅長的話題,說不定還能小宇宙爆發一波,展現超水平的溝通能力。
曾經有一次,我跟一位德國來的大哥,正好兩人都對汽車感興趣,竟然就用我們蹩腳的英語在計程車上聊了一路。下車時,司機師傅帶著疑惑的眼神問我:你是外國人吧?我回答說,我大學六級都考兩回呢,還外國人,哈哈。
第二,當遇到印度人時,第一條失效。
這一點估計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在全球來看,IT行業早就是印度人一枝獨秀了,你沒看谷歌、微軟的CEO都是印度人了嘛。當然,印度人也全面入侵了SAP行業,所以在很多的項目裡都能碰上他們。
總體來說,印度人英語是比較好的,無論詞彙量還是語法,至少都比我強。
問題就是口音了。
我曾經在一個項目裡長期跟幾個印度ABAPer合作,濃濃的咖喱味英語,每天縈繞。一方面因為口音重,不能完全明白。另一方面,這種口音仿佛有魔力,時間長了,自己也會被帶跑偏。
第三,跟母語是英語的人溝通最難。
因為母語是英語的人,說話快,用詞難,俚語多,很多時候也有口音,比如澳式口音等。跟他們交流,你會懷疑自己學的英語跟他們的英語簡直不是一門語言。
真處在這種環境的話,其實沒什麼好辦法,只能逼自己多說多練,提高自己的硬實力。
當然,項目總會結束的,熬過這一個項目,可能就不用那麼麻煩了。
嘿嘿,前提是你別入職外企,而且是那種真·外企,不是那種翻遍全公司也找不出一個洋鬼子的假外企。這種企業裡,寫郵件用英文,寫文檔用英文,開會用英文,你出國出差用英文,老外來中國出差也用英文,你老闆也有很大機率是外國人,溝通要說英文……
這時候,英文不再是個可有可無的技能,而是融入你工作時間的每一秒。作為合格的打工仔,必須認真對待英文了。
寫到這,我都感覺此處應該有廣告啊……可惜並沒有……
在今天這個時候,我回看過去的職業生涯,英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時候,英語水平是能將你和其他顧問區分出來的東西。特別如果是自由顧問,英語好能讓你多很多別人獲得不到的機會。
現在市場上也常常出現外國獵頭直接來國內找顧問做Free的情況,英語不行的話,第一關跟獵頭溝通都完成不了。
這感覺,誰試誰知道
還是開頭那句話,書到用時方恨少,啥也不說了,我背單詞去了……
延伸閱讀
不如把碎片時間拿來學SAP吧
給你一張SAP學習地圖
被人喜歡的SAP顧問的五個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