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中美人文交流的橋梁——美國史密森尼民俗文化節側記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為期兩周的第48屆年度美國史密森尼民俗文化節日前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落幕。本屆民俗文化節由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民俗和文化傳統中心與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等共同主辦。「中國:傳統與生活」,作為本屆民俗文化節的主旋律之一,吸引了近百萬名遊客。誠如中國駐美國使館文化處李鴻公使銜參贊所說,這是中國民俗文化首次大規模、長時間、體系較完整地呈現在美國觀眾面前,為美國民眾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的別樣窗口。

  美國史密森尼民俗文化節於1967年首次舉辦,它一直是美國首都華盛頓在夏天的一項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主要展示全美各地以及全球各國的民間文化,彰顯文化傳統的多樣性。據介紹,本屆民俗文化節有三大特點:首先,本屆民俗文化節比較規模化和體系化地展示了中國民俗文化。民俗節期間,美國民眾欣賞了來自中國15個省市的8項舞臺表演節目和16種手工藝表演,見識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的生活狀態,如苗族樂器「蘆笙」演奏,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甘肅慶陽香包的製作、陝西剪紙藝術、北京的哈氏風箏、南通的板鷂風箏、蘇繡、靺鞨繡、苗繡、羌繡演示等。其次,專門為觀眾設計了互動板塊,旨在讓觀眾在「學」和「玩兒」中體會中文、書法、太極、剪紙、風箏的內涵和魅力。最後,本屆民俗節充分發揮社交媒體的傳播作用,讓更多的美國民眾參與其中。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民俗文化節項目主任詹姆斯·多伊奇告訴記者,主辦方專門為民俗節開通了推特、臉書、博客等社交平臺,每天都能看到許多民眾的反饋和評價,同時,主辦方還在民俗節官網上每天更新有關民俗節的新聞報導、圖片資料等,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眼球。

  在民俗文化節的活動現場,來自中國蘇州的刺繡大師蔡梅英的一幅蘇繡「蒙娜麗莎」讓美國觀眾頗感興趣。美國當地知名藝術家基辛格對記者說,蘇繡將蒙娜麗莎更為生動地呈現在了觀眾眼前,微笑著的蒙娜麗莎如同從畫中走出來,令人震撼!蔡梅英為了讓美國觀眾能切身體會中國傳統刺繡的技巧,指導現場觀眾體驗了分線、穿針、刺繡等工序。在「大家一起做」板塊,記者恰逢中國太極大師現場教授近兩百位觀眾打太極拳。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俗文化節成了中美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重要橋梁。詹姆斯·多伊奇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強調,我發現很多美國民眾對中國知之甚少,鮮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中國文化。我們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是讓美國民眾認識到一個全球現象,即21世紀的中國面貌。美國民眾需要了解中國。本屆民俗文化節就發揮了這種橋梁作用。一方面,為美國人民開啟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口,另一方面,中國的民間藝術家通過與現場觀眾的交流也了解了美國人民。蔡梅英說,我把西方油畫人物形象蒙娜麗莎以蘇繡的藝術表現形式帶到美國,祝願中美人民的友誼像蒙娜麗莎的微笑一樣永恆。

  (本報華盛頓7月8日電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王傳軍)

相關焦點

  • 優秀案例公開課:秦兵馬俑史密森尼數字教育
    8月7日(周五)15:00,第三期海帆獎優秀案例公開課邀請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客座研究員董勇英,以《秦兵馬俑史密森尼數字教育》為主題,圍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國際影響力以及史密森尼學習與數字訪問中心(SCLDA)功能介紹,與大家線上分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傳播探索的新途徑和新模式。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通過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預約報名。
  • 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
    2016年,北京大學將與史丹福大學合作舉辦中美大學智庫論壇;復旦大學將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合作舉辦首屆中美大學智庫對話。50. 繼續支持清華大學與黑石集團開展「蘇世民學者項目」,培養具備卓越領導能力、了解中國社會文化的未來領袖。51. 支持北京大學燕京學堂開設中國學碩士研究生項目,為世界範圍內的學生搭建溝通中國和世界的橋梁。52.
  • 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全文)
    2016年,北京大學將與史丹福大學合作舉辦中美大學智庫論壇;復旦大學將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合作舉辦首屆中美大學智庫對話。  50. 繼續支持清華大學與黑石集團開展「蘇世民學者項目」,培養具備卓越領導能力、了解中國社會文化的未來領袖。  51. 支持北京大學燕京學堂開設中國學碩士研究生項目,為世界範圍內的學生搭建溝通中國和世界的橋梁。  52.
  • 史密森尼學會將開放國家動物園、航天博物館!國家美術館今日部分開放
    美東時間7月20日,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因新冠疫情而關閉19周後,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準備重新開放其中兩個場館。
  • 揭秘李琳美國遊學記 化身中美交流文化橋梁
    與張國強合作出演的電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剛剛殺青,李琳就馬不停蹄的奔赴美國開始了她的遊學之旅。作風低調的李琳,一直未對記者過多的透露她目前狀況,但透過微博仍然揭開了她此番的美國之旅的神秘面紗。  因電影結緣美國  李琳於今年六月赴美,作為優秀藝術類人才,李琳代表國家文化部被派往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進行為期六個月的交流學習並擔任該校的客座教授。對經常去美國的她,用英文進行日常交流已不成問題,但是用英文演講並講解專業課知識會不會難道她呢?
  • 美國註冊會計師供不應求 宏景搭建中美會計專業橋梁
    美國註冊會計師供不應求  宏景搭建中美會計專業橋梁     2011年3月13日,宏景國際教育集團PrimeVestGroup上海地區2011首期公開班「美國CPA金牌雙語面授課程」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
  • ...合作——訪美國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和生物保護研究所主管蒙福特
    美國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和生物保護研究所主管史蒂文·蒙福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研究和保護大熊貓離不開國際合作,中美夥伴關係成績斐然。   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近期延長了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之間的大熊貓保護和研究合作協議。據蒙福特介紹,協議延期後,22歲雌性大熊貓「美香」、23歲雄性大熊貓「添添」以及「美香」今年8月誕下的雄性大熊貓幼崽「小奇蹟」將在美國生活至2023年12月,隨後它們將返回中國。
  • 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分享懷孕大熊貓的超聲波圖像
    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22歲的懷孕大熊貓美香可能在本周內分娩,該機構的熊貓攝像(panda-cam)頻道的瀏覽量大幅上升,表明人們對即將到來的瀕危物種寶寶的熱情高漲。「在新冠大流行中,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時刻,我們都可以感到興奮,」該動物園的首席獸醫Don Neiffer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樂觀地認為,很快它可能會生下一隻或幾隻健康的幼崽。」
  • 促進人文交流,改善中美關係
    王剛毅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過去四年,川普總統將中國當作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利益以及價值觀的最大威脅,中美關係降到近年來最低點,幾乎所有領域的雙邊合作與交流,包括貿易、科技、安全、軍事、文化教育及民間交流均遭到破壞
  • 遂平民俗文化節大廟會暨物資交流大會來了
    遂平縣民俗文化節大廟會暨物資交流大會來了!邀請您看民俗表演、品傳統小吃、觀大戲、玩碰碰車,當海盜船長、網紅橋、領略皇家大馬戲! 據了解,該會共分幾個板塊,即:民俗表演、戲曲名家、國際美食、親子遊樂、物資交流等。
  • 美暫停中美富布賴特項目切斷兩國人文交流,中國學者有話說
    中美1979年建交以來,這一促進中美人文交流的「旗艦式」項目貢獻巨大,項目突然被美方單方面叫停,無疑讓中美兩國「富友」(項目成員之間的暱稱)十分震驚。《環球時報》近日採訪了4位中國「富友」和兩位高校人文交流合作的負責人,他們都強調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有的將其比喻成不可或缺的「氧氣」,有的認為它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關閉的窗戶。
  • 「解決不了危機就製造新的危機」美國政客將黑手伸向中美人文交流
    來源:央視網1979年1月中美建交後,時任兩國領導人作出了向對方國家互派留學生的決定。40多年來,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不斷壯大,中國已經連續十年成為美國國際學生第一大生源國,教育交流已成為兩國人文合作的重要內容。
  • 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海峽元素異彩紛呈
    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海峽元素異彩紛呈 2016-02-20 16:17: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本屆民俗文化節「手工技藝集市」內,臺灣彰化巫家捏麵館館長巫俊德為民眾表演傳統捏麵人技藝
  • 浙江省國際人文交流周上嘉興收穫滿滿
    其中烏鎮景區是首批省級國際人文交流基地之一;南湖旅遊區、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評為浙江省國際人文交流優秀單位;嘉興兩名國際友人獲「詩畫浙江」友好使者稱號。網際網路小鎮成國際人文交流窗口今年上半年,我省啟動了「浙江省國際人文交流基地」建設工作,以國際交流合作、文化海外傳播、國際形象塑造為重點,建設一批體現浙江特色、代表中國形象、具有國際影響的人文交流基地,使之成為「世界看浙江」的閃亮窗口,助推我省高水平建成「一帶一路」國際人文交流樞紐。
  • 美國國家動物園在大熊貓館舉行新展館揭幕「暖房派對」
    攝影:高石 人民網華盛頓2月23日電(記者 高石)23日一早,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顯得比平日熱鬧許多。8點鐘一開園,就陸陸續續有美國民眾向大熊貓館的方向湧來。 「我們在網上看到消息,專門來參加大熊貓『添添』『美香』和『貝貝』的暖房派對的。」
  • 天翻地覆的一年:加州長灘大學原孔院院長眼中的中美人文交流
    過去十年是中美之間教育文化交流的黃金時期,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發布的《2019年美國門戶開放報告》,2019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近37萬人,連續10年「衛冕」美國最大生源國,而2010年時這一數字只有12.7萬人。除了留學生逐年增長外,來自中國的國際培訓團組也呈現井噴式發展。
  • 中外畫家共繪丹霞勝景 搭建東西藝術交流橋梁
    中外畫家共繪丹霞勝景 搭建東西藝術交流橋梁  4月8日,由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中南聯絡部、中共韶關市委宣傳部、韶關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古元美術館、塗志偉美術館承辦的「中外畫家繪丹霞油畫作品展」在珠海古元美術館舉辦。
  • 端午佳節,寧波梅山島海洋民俗文化節精彩飛揚
    2019-06-07 14:0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吳曉鵬 通訊員 沈瓊雲6月7日上午,「2019梅山海洋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在寧波市梅山保稅港區管委會廣場隆重舉行。正值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以「活力非遺 、美麗梅山」為主題的海洋民俗特色文化盛會,吸引著四方遊客和當地居民紛至沓來,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據介紹,此次梅山海洋民俗文化節活動不僅是非遺小鎮的一個縮影,更是梅山建設國際人文交流合作試驗區的有效舉措。旨在通過辦節,讓海內外更多的朋友們認知梅山多彩的民俗文化,了解梅山秀美的山海美景,從而更加關注和支持梅山的發展和建設。
  • 美大學限期驅逐中國公費留學生,華春瑩:如屬實,是美國人為破壞中美人文交流的例證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在9月1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北得州大學8月26日宣布切斷同中國國家留學基金會的合作關係,要求撤銷領取基金會補助的公費研究人員籤證
  • 2019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即將拉開帷幕
    昨天,記者從2019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嘉興市委、嘉興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嘉興端午·香中國味道」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將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我市舉行,將圍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激揚愛國情懷這一主題,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突出「紅船魂、國際範、運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