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很多地方已經可以查詢分數。
今年的高考和往年最大的區別就是在7月8日結束考試後,我們很少看到歡欣鼓舞、相擁而泣的老師、同學和家長,也看不到一起撕書慶祝的學生,留給我們的只有一個個戴著口罩匆匆離開考場的背影。
據統計,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達到近九年的新高。今年的高考對每個考生而言都將留下深刻的印象。
國內高考的官方時間在6月7日跟8日兩天,大家戲稱這一時間具有「錄取吧」的諧音意義。
中國高考因為疫情的原因往後推遲了一個月,而日本的高考則在一、二月份就完成了,三月就發錄取通知,然後在櫻花盛開的四月初開學。
日本高考放榜速度並不慢,考試的時間卻長達兩個月。為什麼這麼久呢?這是因為日本的高考跟中國高考還是有些差別的。
日本高考並非「一考定終身」,而是要進行「多次」考試,最終被大學錄取。
第一次考試叫CENTER考試(センター試験),是一月份舉行的全國統一考試,跟我們熟悉的高考頗為類似,是由日本「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所主持的全國統一考試,主要考察考生的高中教育水平,是基礎性知識認定考試。全國想考大學的學生在統一時間參加這一次考試,是通往大學關鍵的第一步。一般在一月中旬開考,連考兩天。
考試內容也是以塗答題卡的選擇題為主,但和中國的差別之一是日本全國所有省份用同一套試題。為了保持公正和中立,負責出題的機構不是政府部門當然也不能是私立機構,是一個「獨立行政法人」,負責人基本都擔任過一流公立大學的校長。而且在這個考試中不會存在有像國內的一些特長或少數民族加分等,也不存在針對本地學生的分數照顧。大家全都在一個水平線上,各憑本事。
日本「中心考試」和國內高考最大的差別恐怕是考試科目分得特別特別細。大科目上只有六門:國語,地理歷史,公民,數學,理科,外國語。除了國語沒有子目錄,其他各科都要進一步細分。比如地理歷史分為世界史A和B,日本史A和B,地理A和B。公民有點類似我們的政治課,分為現代社會,倫理,政治經濟,倫理政治經濟---感覺有點像繞口令。這子目錄的差別我已經糊塗了,網絡上查相關信息也沒有定論,比如到底是日本史A還是日本史B更難就是眾說紛紜。
第二次考試為個別學力檢查(二次試験)。在每年的二月中旬到三月底 ,這項考試是由各個大學自主實施,針對考生的特長與志願,進行專項能力的測試考察。第一次考試是日本高考的第一關,考生成績達到合格線後才能進行由各個學校組織舉行的第二次自主命題考試。每個學校進行二次考試的形式大不相同,有筆試、論文、面試等等不同形式。考生可以同時參加多個學校的二次考試,這就大大增加了錄取機率。
二次考試就像是自主招生,學校有很高的自主權。國立大學招生一般以入學選拔通過考試的方式,以成績決定。而私立大學則以推薦入學的方式,類似於夏令營或留學申請等模式,通過推薦書作為錄取新生的依據,有的還會通過面試、論文等形式成績綜合評定。二次考試之後,將兩次考試的成績按不同比例進行換算相加(比例由學校自主決定,一般二次考試佔比較高),確定最終總成績。也有一些學校只按照中心考試成績進行選拔。
兩次考試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學生進入心儀大學的機率,二次考試的方式對於一些偏科、專才的學生而言非常有利。擁有二次考試的日本高考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餘地,學生既可以在考試中發揮優勢,也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選擇就讀學校的機會更多一些。
除了公立大學外,日本國內也有很多優秀的私立大學,比如早稻田、慶應義塾、上智、國際基督教等大學。日本國內的國立大學一般偏重於學術研究 ,私立大學就更偏重於學生社會實踐。大學的二次考試能夠選拔那些和學校自身特色與辦學理念相符合的考生們。
在日本私立大學一般是由企業、財團出資辦學的。日本有名的私立大學基本都是以文科擅長,當然也有慶應義塾大學和東京理科大學之流對醫學和理科非常見長的學校。在全日本778所大學中,私立佔比例將近76%,私立大學達597所。但是通過一般入試進入私立大學學習的學生只有不到一半(即便是早大和慶應也只有大概6成左右的學生是通過正常的考試入學的),大部分的學生都是通過推薦或AO入試等方式,由校方單方面決定是否錄取,不透明的審核制度也因此給了許多心思不純的人私下做手腳的機會。
經統計,在國公立大學讀書,大學四年的總花銷只需要約250萬日元,而私立大學的文科專業需要至少400萬日元,理工科專業則需要約550萬日元,並且根據學校的情況,還需要繳納花樣百出的其他各種費用,諸如教育充實費和捐款等等。私立大學收費高,但是招生要求會比公立低很多,許多有錢的留學生一般都會選擇去私立大學。
其實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日本,圍繞名校的激烈競爭所帶來的升學壓力同樣存在。對於日本學生而言,一年考不上繼續努力兩年三年的情況也都很常見。因為在日本對學歷非常注重,是否是名校出身,是否有好的大學學歷,和今後的社會地位息息相關。日本政府以及一些大型公司會選擇東京大學等名校學生。在日本有「四當五落」(よんとうごらく)的說法,即如果你每天睡四小時,就能考上你心儀的大學,但是如果你每天睡五個小時就會名落孫山。也難怪日本高考又被稱為「考試地獄」。
但是兩次考試的制度還是非常人性化的,提高了大學生升學率,讓他們能夠找到更心儀的學校。此外,在日本只要年滿18歲,無論是應屆、往屆畢業生還是社會人士都可以參加高考,這對很多人來說無疑都提供了一次公平的難得的機會。
日本生活環境優越舒適,社會環境相對公平,教育質量較高。在日本,只要努力奮鬥,「鹹魚」也有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