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保險上半年淨利慘澹 營收乏力深陷轉型陣痛

2020-12-1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 8月30日晚間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其上半年營業收入僅有874.51億元,同比下降15.9%;淨利潤33.33億元,同比減少50.64%,新華保險總保費及新單保費同比分別下降2.2%和9.3%。

新華保險2016上半年淨利潤同比「腰斬」

淨利潤「腰斬」 保費股市雙下滑

新華保險2016年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淨利潤方面呈現「腰斬」不利局面。歸屬與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33億元,同比減少50.64%;歸屬與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下跌51.7%,據分析,投資收益下降以及準備金補提是淨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主營保險業務方面,新華保險今年上半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710.35億元,同比減少2.2%。市場份額5%,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7個百分點。

新華保險投資資產買賣價差收益較上年同期也有大幅下降,公司總投資收益162.93億元,同比減少48.2%;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5.3%,較上年同期下降5.2個百分點。

年化總投資收益率、已賺保費同比減少多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新華保險保費收入229.15億元,同比下降21.4%,已賺保費70.302億元,同比下滑2.6%,其中新契約保費收入356.63億元,同比下降9.3%。

面對保費規模的負增長,在新華保險20周年慶上,萬峰對於2016年以來新華保險前5個月保費下滑2%一事也作出回應,坦言對此 「沒有壓力」。

每股收益同比大減50%

股價方面,據中國青年網記者統計,其A股走勢也與業績同步,上半年來持續走低,雖然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股價有所上漲,當截至9月8日收盤,該股股價較年初仍下跌17%。自然,歸屬於母公司的基本加權平均每股收益,也呈現了同比大減50.5%的成績。

萬鋒「跳槽」忙落子 首戰告吹

在今年3月年報發布會前夕,中國人壽突然以一紙公告宣布萬峰卸任總裁,轉任中國人壽副董事長,業內一片譁然。現在新華保險公布的2016年中期業績,這也是萬峰接手新華保險後的首份中報,顯然並不樂觀。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從以往國壽高層辭職後的去向看,基本上都仍在本系統內,萬峰從行業老大的國壽跳槽到行業老三的新華保險,雖然級別上沒有變化,但這種跳法還是讓人一時看不太懂。

萬峰正式執掌新華保險近三個月後,在人事調整便開始陸續落子。其中有三位均是從中國人壽「轉會」而來,包括中國人壽股份副總裁、財務總監楊徵或將擔任新華保險副總裁兼CFO;原中國人壽河北分公司總經理劉起彥或任新華保險總裁助理兼首席人力官;原中國人壽辦公室副主任王文祥或將任新華保險董秘兼董事會辦公室主任。

自今年1月新華保險前總裁何志光辭職之後,新華保險總裁職位一直空缺。而57歲的萬峰是有著三十多年行業資歷的保險業「老將」,其壽險經營理念也為新華保險所看重。不過,就萬峰而言,帶領新華保險加快轉型絕對是個不小的挑戰。

據悉,在2011年底上市之後,新華保險於2012年啟動戰略轉型,但一路很不輕鬆。尤其在2013年首月保費負增長11.5%之後,保費負增長的態勢曾經一直延續了10個月。

船大難掉頭 深陷轉型「陣痛」

隨著投資更趨多元化以及資本市場波動和利率下行的疊加影響,2016上半年,保險業經營效益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下降,儘管二季度投資收益有所回升,但保險上市公司多家淨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這迫使不少保險公司開始尋求其他類型投資來提高投資收益率。

「不做高回報的理財產品,要發展沒有投資壓力的保障型產品。」新華保險董事長萬峰萬峰此前曾公開表示正在進行轉型,「針對投資回報下降,我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從去年年底開始,新華保險便轉型,減少理財型產品,加大保障型產品。」

據悉,新華保險躉交業務在新單中的佔比由上年同期的76.3%下降至61.9%,期交業務在新單中的佔比由上年同期的23.7%提升至38.1%。其中,銀代渠道躉交業務同比下降28.1%,期交業務同比增長70.4%。個險及服務經營渠道,躉交業務分別同比下降9.0%和37.0%,期交業務則分別同比增長37.4%和45.1%。

不過,躉繳保費規模減小也引起了新華保費規模變化。

綜上,新華保險目前正在做著包括產品、渠道調整在內的結構調整,但尚處於結構優化轉型陣痛期,承保利潤不足以推動公司業績上漲。

相關焦點

  • 新華保險轉型期業績大變臉 遭遇降級淪與中小險企為伍
    此外,曾長期雄居中國壽險三甲之列的新華保險,如今已淪落至十名之外,並於近日被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僅評為B類機構。對此,有市場分析人士稱,站在20周年的十字路口,正在謀求結構調整的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仿佛陷入轉型的焦灼期,迷途,步履沉重。   轉型陣痛期?
  • 新華保險陷轉型迷途 獲評B類機構與中小險企為伍
    曾長期雄居中國壽險三甲之列的新華保險,如今已淪落至十名之外,並於近日被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僅評為B類機構。站在20周年的十字路口,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仿佛陷入轉型的焦灼期,步履沉重。2016年上半年,新華保險是6家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個保費和利潤「雙降」的公司。
  • 轉型一年後進入陣痛期?德邦快遞2019上半年淨利下降65.61%
    8月29日晚間,德邦快遞發布的2019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收入118.92億元,同比增長16.65%,其中快遞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重提升至56.14%,而快運業務收入佔比則進一步下滑,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70%。雖然營收和快遞業務增長明顯,但德邦快遞在收益表現上卻不甚樂觀。
  • 嘉銀金科上市後首份半年報:營收、淨利「雙降」 轉型或「掉隊」
    中國網財經9月11日訊 (記者 楊暢)近日,你我貸母公司嘉銀金科發布上半年財報,相較其它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亮眼業績,其營收和淨利均出現下滑,轉型助貸也未取得明顯成績,存在「掉隊」隱患。  營收、淨利「雙降」  嘉銀金科2019年上半年貸款發放量減少,營收、淨利雙線下滑。
  • 公告匯總:平煤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91.86%
    中報業績三安光電:上半年淨利同比降52.34%三安光電(600703)8月21日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營收為33.88億元,同比下降18.82%;淨利為8.83億元,同比下降52.34%。祥和實業:上半年淨利同比增74%祥和實業(603500)8月21日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營收為1.82億元,同比增長35.61%;淨利為5223萬元,同比增長74.14%。每股收益0.30元。
  • 公告匯總:三湘印象上半年淨利3.83億元 同比增逾9倍
    東睦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降71.52%東睦股份(600114)7月29日晚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收8.65億元,同比下降16.27%;淨利為5708萬元,同比下降71.52%。產品(包括軟磁材料)銷售2.71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4.24%。
  • 公告匯總:宏達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410%
    宏達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410%宏達股份(600331)8月23日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營收為12.7億元,同比下降47.12%;淨利為6599萬元,同比增長410.47%。每股收益0.03元。申能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41.96%申能股份(600642)8月23日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營收為195.82億元,同比增長8.83%;淨利為12.96億元,同比增長41.96%。每股收益0.29元。
  • 新華保險轉型推「本部戰略」 河南分公司類軍事化管理躍升系統第一
    新華保險河南分公司總經理孫保收用打趣的方式,道出了營銷動作固化和標準化建設舉措產生的效益。這些僅是其轉型經營管理的諸多動作中的一部分。  從2010年人員大量流失四處告急,到各項指標躍居系統第一,新華保險河南分公司僅用了四年時間。這樣的成績來自分公司領導班子務實的行事風格,也來自對總公司轉型戰略的執行和堅持。
  • 新三板保險中介機構半年考:6家摘牌 營收淨利雙降
    來源:北京商報在上市險企半年報出爐之後,新三板市場的保險中介機構表現也撥雲見日。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截至2019年9月15日,新三板保險機構「進少退多」,共有保險機構28家,相較於2018年底的33家保險機構,僅新增1家保險中介機構掛牌,但卻有6家機構摘牌退出。摘牌新三板的背後,成交量慘澹、信批要求高成繞不過去的檻兒。
  • 寶寶樹現轉型陣痛:上半年由盈轉虧 App平均MAU漲21.6%
    【TechWeb】8月27日,寶寶樹發布今年上半年財報,寶寶樹上半年營收2.4億元,同比下降40.9%;淨虧損9834.2萬元,去年同期為淨利潤1.22億元。值得寶寶樹欣慰的是,其移動App平均MAU同比增長21.6%。
  • 倍智測聘2018上半年營收1723.83萬元 淨利-457.37萬元
    【倍智測聘2018上半年營收1723.83萬元 淨利-457.37萬元】08月08日消息,倍智測聘(833907)近日公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企業實現營收1723.83萬元;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7.37萬元。
  • 上半年市場低迷鞋履企業欲向「輕資產」模式轉型
    鞋履企業上半年普遍仍未走出業績低迷的狀況,企業在轉型調整方面採取愈加趨同的策略。紅蜻蜓上半年營收淨利下滑,發力品牌年輕化8月27日,紅蜻蜓發布2019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73億元,同比下滑1.1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9億元,同比下滑31.42%。
  • 上半年預計淨利過億元 ST加加籌劃申請摘帽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上半年預計淨利過億元ST加加籌劃申請摘帽⊙記者 夏子航 ○編輯 邵好7月29日晚間,ST加加披露2020年半年度業績快報。2020年上半年,ST加加繼續聚焦主營業務發展,搶抓減鹽生抽開發的戰略性機遇,持續推進原釀造、麵條鮮的市場運作,為業績穩步增長提供動力。同時,ST加加打造品牌矩陣,深化業務多元化布局。
  • 2017年上半年理賠數據發布 新華保險累計賠付53萬件
    近日,新華保險發布2017年上半年十大理賠案例。數據顯示,新華保險2017年上半年累計為53.38萬個家庭承擔風險,累計賠付29.24億元。前十大理賠案例的理賠額均超過150萬元,其中最高案例賠償超過2600萬元。
  • 桂發祥上半年淨利預降110%
    多年營收增速不及兩位數,淨利增速一度正負交替出現。桂發祥麻花難道賣不動了?/ 1 /上半年淨利預降110%至112%7月11日,桂發祥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受疫情影響,桂發祥預計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0萬元至-550萬元,同比下降110%至112%。雖然,半年度業績預告未公布營收相關情況,但桂發祥卻坦言,自疫情爆發後公司主要銷售渠道直營店客流量大幅下降,經銷渠道大部分實體經營網點階段性停業,營業收入大幅下降。
  • 38年保險老將萬峰退休!曾執掌國壽、新華保險多年
    彼時,正是新華保險縮量保質、全力轉型的時刻。執掌新華保險後,萬峰提出「規模穩定、價值增長、結構優化、風險可控」的轉型基調。在2016年的業績發布會上,萬峰給公司的轉型成績單打了90分,並表示,保費收入之所以僅有0.6%的增長,是因為消化掉了「不想要」的保費。這是轉型過程中的「有意為之」,並非被動下滑。這一年,新華保險躉交業務減少、首年期交業務、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均有所增長;續期業務止跌回升。
  • 新華保險:「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提升
    2011年,河南新華在轉型中前行,各項核心業務實現前所未有的新突破。日前,記者走進孫保收的辦公室,面對發展成就,他更多的是思考。他非常認同公司「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定位,看重企業文化提升、公司合規發展。這些,正是持續發展的「後勁」。1河南保險業發展勢頭強勁記者:您1996年就踏入壽險行業,此前也在河南工作多年。現在重返家鄉,怎麼看待河南保險業的發展?
  • 百年老字號九芝堂上半年營收淨利雙增,公司聚焦藥品研發佔據千億...
    傳統醫藥界素有「北有同仁堂(600085,股吧),南有九芝堂(000989,股吧)」的說法,作為百年老字號的九芝堂近日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九芝堂上半年實現了營收、利潤雙增長。  上半年營收淨利雙增,產品多點開花  近日,九芝堂發布了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雙上漲。其中,實現營收18.33億元,同比增長8.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7億元,同比增長11.71%。
  • 百貨行業陣痛之際疫情「雪上加霜」:王府井旗下多家門店停業
    除此之外,杜坤維認為,目前市場熱點圍繞科技股展開輪動,資金出現明顯虹吸效應,集中在科技股、醫藥股,不僅百貨股沒有資金關注,銀行、保險、券商股走勢亦不佳。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行業受到衝擊多番尋求轉型。但事實上,傳統百貨轉型難度很大,向線上轉型,除缺少人才儲備外,對財力也是一種考驗。
  • 上半年新華保險累計賠付金額超53億元 賠付件數超112萬件
    新華保險8月11日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十大賠案。上半年,新華保險累計賠付金額超53億元,賠付件數超112萬件,其中在線理賠佔比91.84%,免接觸的便捷申請方式受到客戶的歡迎。疫情期間,該公司共為102名客戶賠付新冠相關責任119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