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 8月30日晚間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其上半年營業收入僅有874.51億元,同比下降15.9%;淨利潤33.33億元,同比減少50.64%,新華保險總保費及新單保費同比分別下降2.2%和9.3%。
新華保險2016上半年淨利潤同比「腰斬」
淨利潤「腰斬」 保費股市雙下滑
新華保險2016年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淨利潤方面呈現「腰斬」不利局面。歸屬與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33億元,同比減少50.64%;歸屬與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下跌51.7%,據分析,投資收益下降以及準備金補提是淨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主營保險業務方面,新華保險今年上半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710.35億元,同比減少2.2%。市場份額5%,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7個百分點。
新華保險投資資產買賣價差收益較上年同期也有大幅下降,公司總投資收益162.93億元,同比減少48.2%;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5.3%,較上年同期下降5.2個百分點。
年化總投資收益率、已賺保費同比減少多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新華保險保費收入229.15億元,同比下降21.4%,已賺保費70.302億元,同比下滑2.6%,其中新契約保費收入356.63億元,同比下降9.3%。
面對保費規模的負增長,在新華保險20周年慶上,萬峰對於2016年以來新華保險前5個月保費下滑2%一事也作出回應,坦言對此 「沒有壓力」。
每股收益同比大減50%
股價方面,據中國青年網記者統計,其A股走勢也與業績同步,上半年來持續走低,雖然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股價有所上漲,當截至9月8日收盤,該股股價較年初仍下跌17%。自然,歸屬於母公司的基本加權平均每股收益,也呈現了同比大減50.5%的成績。
萬鋒「跳槽」忙落子 首戰告吹
在今年3月年報發布會前夕,中國人壽突然以一紙公告宣布萬峰卸任總裁,轉任中國人壽副董事長,業內一片譁然。現在新華保險公布的2016年中期業績,這也是萬峰接手新華保險後的首份中報,顯然並不樂觀。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從以往國壽高層辭職後的去向看,基本上都仍在本系統內,萬峰從行業老大的國壽跳槽到行業老三的新華保險,雖然級別上沒有變化,但這種跳法還是讓人一時看不太懂。
萬峰正式執掌新華保險近三個月後,在人事調整便開始陸續落子。其中有三位均是從中國人壽「轉會」而來,包括中國人壽股份副總裁、財務總監楊徵或將擔任新華保險副總裁兼CFO;原中國人壽河北分公司總經理劉起彥或任新華保險總裁助理兼首席人力官;原中國人壽辦公室副主任王文祥或將任新華保險董秘兼董事會辦公室主任。
自今年1月新華保險前總裁何志光辭職之後,新華保險總裁職位一直空缺。而57歲的萬峰是有著三十多年行業資歷的保險業「老將」,其壽險經營理念也為新華保險所看重。不過,就萬峰而言,帶領新華保險加快轉型絕對是個不小的挑戰。
據悉,在2011年底上市之後,新華保險於2012年啟動戰略轉型,但一路很不輕鬆。尤其在2013年首月保費負增長11.5%之後,保費負增長的態勢曾經一直延續了10個月。
船大難掉頭 深陷轉型「陣痛」
隨著投資更趨多元化以及資本市場波動和利率下行的疊加影響,2016上半年,保險業經營效益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下降,儘管二季度投資收益有所回升,但保險上市公司多家淨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這迫使不少保險公司開始尋求其他類型投資來提高投資收益率。
「不做高回報的理財產品,要發展沒有投資壓力的保障型產品。」新華保險董事長萬峰萬峰此前曾公開表示正在進行轉型,「針對投資回報下降,我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從去年年底開始,新華保險便轉型,減少理財型產品,加大保障型產品。」
據悉,新華保險躉交業務在新單中的佔比由上年同期的76.3%下降至61.9%,期交業務在新單中的佔比由上年同期的23.7%提升至38.1%。其中,銀代渠道躉交業務同比下降28.1%,期交業務同比增長70.4%。個險及服務經營渠道,躉交業務分別同比下降9.0%和37.0%,期交業務則分別同比增長37.4%和45.1%。
不過,躉繳保費規模減小也引起了新華保費規模變化。
綜上,新華保險目前正在做著包括產品、渠道調整在內的結構調整,但尚處於結構優化轉型陣痛期,承保利潤不足以推動公司業績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