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不要讓疾病名稱成為歧視與仇恨的源頭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臺媒:不要讓疾病名稱成為歧視與仇恨的源頭

2020年03月16日 10:5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3日宣布,臺灣出現遭美國人感染的本土新冠肺炎首例。如同日前的澳大利亞音樂家等,其實臺灣已經出現多起無武漢接觸史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快評指出,此外,海外有多個研究指出,目前全球大爆發的新冠病毒,按基因序列,可能有不同的來源,武漢或許只是可能之一,如大陸抗疫專家鍾南山就曾表示,「新冠疫情始發於中國(大陸),但是病毒的來源不一定是中國(大陸)」。日本媒體也指出,美國流感已造成一萬四千多人死亡,其中恐怕有不少人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者。意思是,美國的新冠肺炎可能比中國大陸更早出現。那麼稱呼為「武漢肺炎」合適嗎?

  其實,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月11日將此次疫情正式命名為COVID-19,隨後各國政府及媒體紛紛改用COVID-19或新冠肺炎稱呼這次疫情。然而,民進黨當局至今仍堅持使用「武漢肺炎」一詞,以致島內部分媒體也持續如此稱呼。臺灣「疫情指揮中心」的說法是,這樣比較便於和民眾溝通。指揮官陳時中也稱,不叫「武漢肺炎」,難道要叫「中國肺炎」嗎?老實說,這個回應不但不夠厚道,而且有失專業。

  快評指出,不知陳時中是不是不知道包括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糧農組織等的三個聯合國組織,在2015年已正式確立避免歧視的疾病命名五不原則,也就是說,新發現的疾病名稱應避免使用:地方名字;人名;特定類別的動物或食物的名字;跟文化、人口、產業或職業有關(如退伍軍人症);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如不明、致命)。

  快評強調,疫情持續延燒,不論叫什麼名字,大家都會高度關注,應該不致於有無法跟民眾溝通的問題!WHO「正名」新冠疫情已超過1個月了,民進黨當局快點從善如流吧,不要讓疾病名稱成為歧視與仇恨的源頭。(中國臺灣網 張亞靜)

[責任編輯:張亞靜]

相關焦點

  • 臺當局借疫情搞地域歧視 臺媒:低級而嚴重的錯誤
    臺媒24日評論稱,蔡英文當局進行汙名化,是無知、偏見、和歧視,犯了低級又嚴重的錯誤。臺灣「風傳媒」24日發表評論稱,「免汙名化」是現代進步的觀念,代表一個社會具有同理心、公正心,無差別心,也是文明人類的普世價值。
  • 歧視「差生」就是培養仇恨
    歧視「差生」是等級制教育的必然產物,同時又是導致社會成員間相互仇恨的一大禍根。我曾聽一位教育名家講過這樣一個少年希特勒的故事  國外一家博物館保存著一張希特勒的小學畢業照:希特勒站在最後一排的邊角上,樣子有些自卑,甚至有幾分猥瑣。根據下方說明文字可知,希特勒在小學時成績常處全班之末,他因此受到了老師的歧視上課不提問他倒也罷了,座位也被安排在了最後。
  • 臺媒喊話蔡英文:放下仇恨!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最近武漢的新型肺炎疫情在全中國都是人們無比關注的話題,而平時作為最不缺物資的國家,我國卻在口罩方面出現了短缺的情況,一時口罩成為了全國上下最熱門的搶手貨。臺媒喊話蔡英文:放下仇恨!口罩出口禁令表現蔡英文政府的冷漠至極而大陸與臺灣地區僅隔了一個海峽,海峽兩岸的同胞都是中華兒女,擁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最近幾年海峽兩岸因為各種貿易往來,因此交往非常頻繁,然而這次大陸爆發肺炎疫情以來,蔡英文政府卻對大陸地區的疫情持比較冷漠的態度,甚至做出一種袖手旁觀的姿態。
  • 在阿聯發表歧視和仇恨言論,將面臨 100 萬迪拉姆罰款
    但如果你有勇氣違反阿聯的反歧視法,那麼你也應該有勇氣承擔嚴厲的後果。 阿聯聯邦檢察院警告說,任何被認定犯有種族歧視或仇恨言論的人將被處以最高達100萬迪拉姆的罰款或至少5年的監禁。 公訴部門在其推特頁面上發布了一段視頻,提醒人們注意違法行為的後果。
  • 臺媒喊話蔡英文:兩岸和平統一迎來契機,放下仇恨!
    親綠媒體在授意之下不斷地編造與事實不符的新聞,試圖挑動臺灣民眾對於大陸的仇恨情緒,綠營還再次派出自己的網軍在社交媒體上帶動風向,導致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詛咒自己的同胞,這樣的行為實在令人感到寒心。綠營的落井下石讓人寒心,對此也有臺媒呼籲蔡英文,選舉既然已經結束了,那麼就應該把仇恨收起來,特別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刻,蔡英文應該要有基本的同理心。
  • 疫情當前蔡英文拜媽祖祈福消災,臺媒給她提了個醒:防疫講神話?
    針對臺當局的防疫工作,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稱,防疫準備必須到位,防疫準備與疫情信息必須透明,但一定不能說假話,也不必說神話,更不要說鬼話。文章話鋒一轉反問,島內「口罩之亂」,不就是臺當局牛皮假話被戳穿後引起的嗎?
  • 小朋友之間的純粹,這裡沒有膚色歧視和仇恨,網友:只能是小孩子
    導讀:小朋友之間的純粹,這裡沒有膚色歧視和仇恨,網友:只能是小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朋友之間的純粹,這裡沒有膚色歧視和仇恨,網友:只能是小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陳冠希籲勿不要歧視中國人:你們應閉嘴及停止種族歧視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早前川普公開以「Chinese Virus」形容此病情,近日世界各地不少地方均出現歧視華裔人士的情況。現居於美國的陳冠希就此問題於Instagram上發文直斥:「COVID-19 是全球問題,所以你們應閉嘴及停止種族歧視。」
  • 聯合國秘書長:制止新冠疫情下的仇恨言論
    【摘要】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地時間8日呼籲全球共同阻止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仇恨言論,呼籲政治領袖、教育機構、媒體和社會承擔起各自責任,阻止與新冠...
  • 將穆斯林顧客名字寫為極端組織名稱縮寫,美國商場遭歧視投訴
    將穆斯林顧客名字寫為極端組織名稱縮寫,美國商場遭歧視投訴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劉竺婷 2020-07-0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
  • 又因疫情歧視華人?新加坡留學生街頭被圍毆至重傷,發文控訴暴行
    「種族主義不是(因為)愚蠢——而是(出於)仇恨。種族主義者總是找藉口來表達他們的仇恨。現在,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他們又找到了另一個藉口。」喬納森補充說。在這則長文最後,喬納森呼籲所有看到或了解這件事的人主動聯繫他或倫敦警方。
  • 一位美國華人父親,如何和自己的孩子解釋疫情中的華裔歧視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明確的指導意見,對新疾病的命名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加包容,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溫情,世衛組織表示,疾病名稱應避免使用地理位置(如中東呼吸症候群、西班牙流感、裂谷熱)、人名(如克雅氏病、查加斯病)、動物種類或食物(如豬流感、禽流感、猴痘)以及文化、人口、行業或職業的參考資料(如軍團病)。
  • 疫情中遭遇歧視與攻擊的亞裔:我永遠不可能成為美國人的一員
    如今新冠疫情已經在美國奪去了約10萬條人命,而身為亞裔就有可能成為被攻擊的對象。這一點,劉文已經感覺到了。 她說,她的一位韓裔朋友去食品店買東西時,一些人就對她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推她,最後還要求她離開,僅僅因為她是亞裔,而且還戴著口罩。 「這次的疫情讓我意識到,因為我是亞裔,因為我的長相和故鄉,我永遠不可能成為美國人的一員。」
  • 英國:新冠疫情下仇恨犯罪激增21% 中國人和亞裔為主要受害者
    英國內政部副部長級官員蘇珊-威廉士13日在接受英國議會專門委員會質詢時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全英範圍內,仇恨犯罪案件總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在所有仇恨案件中,與新冠相關的涉華仇恨案件增幅最大。在倫敦地區,今年第一季度涉華仇恨犯罪報警案件多達63起,其中14起涉及暴力襲擊。目前英國華人居民有40多萬,還有十多萬中國留學生,上述統計數據不包括曼徹斯特地區,當地居住著十多萬華人,所以實際上,全英範圍內,華人和亞裔群體受到仇恨攻擊的犯罪案件可能更多。針對這一群體的仇恨襲擊增幅遠遠超過了其他族群。
  • 【美國讎恨亞裔犯罪事件激增】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日,美國...
    2020-10-24 06:47:51來源:FX168 【美國讎恨亞裔犯罪事件激增】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日,美國反亞太裔仇恨與歧視全國聯盟舉行視頻會議,提供反歧視安全防禦的思考。
  • 面對「洪素珠風暴」 國民黨提案《反族群歧視法》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昨日(11日)拋出制定專法解決的主張,將發動國民黨團在「立法院」推動《反族群歧視法》。對此,蔡英文辦公室表態樂見其成,民進黨團則痛批此舉是「搞錯題目、邏輯不通」,揚言反歧視立法將會遙遙無期。洪秀柱11日親自慰問遭洪素珠羞辱的老榮民,並在臉書響應蔡英文,希望彼此共同努力,讓仇恨、歧視言論與行為,沒有機會在臺灣生根。
  • 種族歧視成為「常態」,美國悲劇再重現
    導讀:如今的美國社會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美國政府雖然可以發現問題所在,但是缺乏制止這些問題出現的實際行動,其中,種族歧視問題就是非常典型例子。然而,要想真正追尋種族歧視源頭,還得到美國建國初期,由於白人資產階級與其他階級之間的經濟矛盾,是造成當下美國種族歧視的主要根源。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中明確寫道,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但生活在底層的人民都深知平等與他們毫無關係,「平等」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表示,種族歧視將會是美國持久且主要的標識。
  • 英媒: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令人震驚」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令人震驚」英國《衛報》2月9日文章,原題:冠狀病毒暴發後,在英華人稱種族歧視「令人震驚」 「如果這些傢伙對我們打噴嚏,我們就有麻煩了。」在亞洲國家,戴口罩阻隔汙染和預防疾病很常見,但在英國,一些中國人說戴口罩讓他們成為仇恨的對象。24歲的約克大學學生錢靜怡(音)表示,在公共場合戴口罩讓她感到不舒服,「因為人們都盯著我。」在聽說了謝菲爾德發生的事後,她出門不再戴口罩,「我不想受到攻擊。」歧視不僅限於大城市。
  • 澳洲再現種族歧視!莫裡森力挺華人是抗疫榜樣,「對歧視非常失望
    譚德賽日前曾回應稱,「如果不想見到更多的裹屍袋,就不要把新冠病毒政治化」。連美國人都看不下去了:「川普花了一個月把這種病毒稱為惡作劇,現在卻來批評WHO相信中國,且反應遲鈍?」但疫情話題已經不可避免地和政治緊密聯合在一起,類似的這種爭論已經成功挑起了許多人對華人乃至所有亞裔面孔的仇恨!就在昨天,又一則報導點燃了大家的怒火!
  • 環球深觀察丨少數族裔屢遭歧視 美國抗疫放大社會不公
    200萬亞裔無端遭歧視 華人受衝擊尤為明顯疫情期間,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歧視和偏見也明顯增加,餐飲業、旅遊業等領域的華人從業者受到的衝擊尤為明顯。更有甚者,正在為美國防疫工作積極奉獻的大約200萬亞裔人士也同樣在遭受著種族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