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沒坐好,怎樣補救才最好?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坐月子的那些事兒~
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們其實都在糾結一個問題:到底是聽娘家媽和婆婆的傳統方式坐月子?還是按照科學的方法自己做「月子」呢?
隨著生活水平和自身認知的不斷提高,「月子中心」這個機構被更多的媽媽們所接受。芽芽媽看了下月子中心的收費,真是貴的驚人啊!但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媽媽們爭著搶著去月子中心呢?
原來月子中心的承諾是,在這裡會得到更科學的照顧,不得「月子病」。但是我有一位病人倒是因為感覺在月子中心可以高枕無憂所以疏忽了,最後還是腰疼,膝蓋疼。
什麼是月子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生過寶寶的媽媽們提到這個詞,也更經常聽到老人提醒。
「月子」,醫學上稱為產褥期,一共42天。在這段時間裡,媽媽身體的各項功能都在恢復到產前水平的狀態。
芽芽媽了解下身邊姐妹們的月子情況,很多姐妹都說自己的月子沒坐好,現在落下了一身毛病,苦不堪言。
@青梅呀:當時就是看的網上的女權說的太多了,好多都說什麼外國人不用坐月子之類的,慢慢的我也就有了這個念頭了!但是現在想想,坐月子跟女權有什麼關係啊?但是當時月子根本沒坐,生完孩子第3天就開始看電視。出了醫院回家就開始上網,月子不讓出門我除了上網購物就是看電視連續劇,但是其實想想當時看的也沒有那麼多,但是現在眼睛稍微看會電視或者電腦就不舒服。
@劉果果:我現在就是後腳跟特別疼,都快走不了路了。家裡人都說我是因為月子裡沒有穿襪子造成的,可當時是夏天啊!那麼熱~
@愛笑的小熊:我是腰老疼,現在彎腰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根本都直不起來。其次是骨盆疼,就是右邊屁股裡的骨頭,臨睡的時候疼得不能翻身。還有左手的腱鞘炎,現在寶寶四個半月了,上面的症狀一個都沒好。
@夏風:月子裡跟我媽一起帶孩子,大夏天空調也吹了。經常夜裡起來餵奶,現在寶寶7個月了,就是覺得手上沒勁,抱孩子拿東西都使不上力氣。
@晚虹:月子裡特別怕熱,都讓我穿襪子,我就不聽。結果出了月子沒多久,右腳的腳後跟疼。現在老後悔了~可是晚了!
@橘子汽水參上:月子期間,寶寶都是我一個人帶的。現在就感覺腰疼、手疼、膝蓋疼,連逛街都不能走太長時間,走一會兒腰就疼的受不了!
但是,真的有月子病麼?
在西醫理論、醫學教材、研究文獻中沒有支撐「月子病」的存在。民間比較通俗的理解就是如果女性不按照傳統要求的方法坐月子,就會在月子裡沾染上某些疾病,這些疾病會跟隨一輩子。
有些人很幸運,糊裡糊塗的做完了月子身體什麼事沒有,可有的人就不一樣了,比如上面那些吐槽的姐妹們。
事實上,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染上疾病,月子裡當然也不例外。產婦在產褥期內,出現肢體或關節酸痛、麻木,稱為「產後身痛」俗稱「月子病」,實際上這就是醫生所說的風溼、類風溼引起的關節痛、產後坐骨神經痛、多發性肌炎、產後血栓性靜脈炎出現的類似症狀。
如果更通俗的解釋產後風:產後骨骼間隙擴大,皮膚深層大開,也就是腠理大開。風寒在這個時期更容易侵入體內,而且是侵入體內更深處,比普通的風寒更深,而更讓人難受的還是腠理閉合後的事。產後一百天內腠理慢慢閉合,但是產後進入身體風寒卻被鎖在了身體最深處,你說難受不難受?
從十月懷胎到寶寶呱呱墜地,媽媽們全身的系統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生完寶寶後每個系統都需要調整和恢復,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媽媽們好好的調養了。
聽婆婆說:「月子裡的病就得抓緊在月子裡治,要不然留下病根,就得在下一個月子的時候才能治好。」「那我豈不是還得再生個寶寶才能身體健康了?真是這樣的麼?」
老輩人講究傳統的坐月子,很多的禁忌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再生一個孩子後,腠理又打開了,又能把溼寒逼出來了,但完全按照傳統要求有時又是不現實的。
並不是得了「月子病」出了月子就治不好了。「月子病月子治」只是民間的說法,我在此告誡各位姐妹:產後一旦發現了身體不適就要及時治療。
就算要二胎,也得把身體調養好了才行,不能存在僥倖心理。
雖然說生寶寶就是個序幕,照顧寶寶才是一切的開始。當媽媽們沒日沒夜的照顧寶寶的時候,千萬別忽略了自己的身體。
要學會愛寶寶的同時也多一點愛給自己,那就讓我們從科學的坐月子開始吧!
自然分娩之後,除了不要飲酒,以及注意食品安全問題,並沒有特別禁忌。
所以,請正常飲食!
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優質蛋白飲食,比如肉類、魚蝦等,以保證均衡飲食,營養充足。水果可以熱水裡泡一下,減少寒涼侵入的機會。
因為分娩過程會對膀胱產生刺激,有些產婦生完孩子之後,膀胱就麻木了,感覺不到尿意,甚至不會解小便了。
所以,產後要定時解小便,比如一兩個小時一次,不要等到尿急了才去。
孩子生完,要儘快讓孩子吮吸乳頭。
不要擔心「沒奶」,剛出生的寶寶吃不了兩口,而且,讓寶寶多吮吸,才利於產奶。
母乳餵養能很好地促進女性產後恢復,還能降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疾病的概率。
純母乳餵養可以持續到寶寶 6 個月,最好能夠堅持母乳餵養到寶寶 2 歲,然後自然斷奶。
不少產婦反映生完孩子會出「虛汗」,其實,那不是「虛汗」,而是褥汗。
懷孕的時候,為了保障給寶寶的供應,孕婦體內血液容量會增高。現在寶寶出來了,多出來的水分怎麼辦?相當一部分,會通過汗液排出去。
所以,產婦在生完孩子以後出汗是正常的。
感覺汗多或很熱的時候,可以使用空調、電扇等,及時散熱,不要刻意地「捂」,但是空調和電扇絕對不可以正對著身體,而且更不能一直開。
不過,假如體溫超過 38 度,要去看醫生!
最後要說的是,產後如果不是為了排除體內的寒溼的話,悶出汗其實並沒有什麼好處,只會更容易因為身上溼而受涼。所以,捂汗這個事情還是要注意的。
既然生完孩子會出很多汗,那麼就要注意清潔了。
洗頭、洗澡和刷牙都不是禁忌,千萬別把自己搞得髒兮兮的。體力恢復,就可以洗澡了,如果是剖腹產,用保鮮膜保護住傷口就好。
另外,因為產後惡露會排出,所以要重視會陰部的清潔,否則容易發生產褥感染。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即使是坐在盆中坐浴,盆裡的水也不會上行汙染陰道。所以,要每天清洗會陰部,並且保持乾燥。
其實即便不洗澡,只要是不能保持傷口乾燥就還是容易傷口惡化的。
然後不得不說的一點是,之前我們的老一輩都會強調月子裡不能洗澡,但是那主要還是為了防受涼,因為以前首先是熱水難燒,第二點是沒有暖氣和空調,洗過澡必定要受涼,但是現在不同了,洗澡之前開空調把屋內溫度升上去,洗過熱水澡再出來一樣不冷,自然沒有了那個受涼的可能性了。
有人說既然是「坐」月子嘛,那產婦起碼要坐著,要少下床活動,甚至有「忌下床活動,吃飯都在床上」的說法。
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孕婦產後凝血功能處於亢進增強狀態,是血栓產生的高危人群。長期臥床不動的話,會增加靜脈血栓形成風險,甚至會發生肺栓塞危及生命。
所以,「坐月子要臥床休養」之類的話,千萬不要相信,一定要適當活動。
散步、推著嬰兒車走路,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最後,心情好也很重要!
由於產後人體激素急劇變化,有些產婦可能會出現一些負面情緒。
畢竟媽媽每天哺乳餵孩子非常辛苦,在儘量保障充足睡眠的同時,家人也要應該注意對媽媽心理上的調節和情感上的支持。
而媽媽自己也要注意保持心情上的愉悅。
另外:
飲食清淡,膳食均衡。
適當下床活動活動,有利於產後恢復。
保持通風乾燥,但是任何風都不能對著吹,環境溫度要適宜。
你的心情最重要。
參考文獻
[1]「月子病」能通過再懷孕消除嗎?[J].宋欣偉.中醫健康養生,2017(01):60.
[2] 月子病怎麼治[J].班和.農家之友,2012(07):38.
[3] 如何防「月子病」[J].農機具之友,1997(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