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在行動】傳承民族文明 促進民族交融 玉泉區民族教育結碩果

2020-09-12 活力玉泉

玉泉區民族幼兒園: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中

「賽白努!」9月2日,在玉泉區民族幼兒園蒙中班教室裡,剛開學不久的蒙古族小朋友正在跟著老師學習蒙古歌曲,對前來採訪的記者熱情的打招呼。在玉泉區民族幼兒園的教學樓間,隨處可見傳統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相互交織和融合。一個個民族特色的功能教室裡,既有馬頭琴、蒙古族皮藝和也有傳統剪紙、書法。走廊裡,蒙古族的雲朵、服飾和中國傳統的詩詞被融進同一個裝飾作品裡......

(玉泉區民族幼兒園蒙中班裡,小朋友們正在學唱蒙古歌曲)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民族幼兒園始建於1981年,是玉泉區最早成立的一所為少數民族幼兒服務的寄宿制幼兒園,設有蒙漢雙語活動班12個,現有幼兒390人。除了班級文化、設計裝修、服飾等方面體現民族文化之外,為傳承好民族文明,玉泉區民族幼兒園通過設置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們感悟民族精神,促進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

(玉泉區民族幼兒園心願牆上,孩子們寫下抗擊疫情、健康守護者、快樂暑期等心願)

「我們的民族特色課分為農耕文化和牧區文化,讓孩子們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充分感悟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在四個蒙授班裡,我們會安排一些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文化課程,有一些學生家長都已經淡忘了的文化或者傳承我們學校也會安排,讓民族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玉泉區民族幼兒園教育集團黨支部書記丁衛琴告訴記者。

一直以來,玉泉區民族幼兒園將民族團結進步作為根基工程,將中華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融為一體,使之成為辦學的特色和名片,先後榮獲、「民族地區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體系綜合改革計劃」項目園所、第五批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全市第二批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示範單位、呼和浩特市「蒙漢雙語和諧示範單位」、玉泉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玉泉區「教育教學管理特別獎」等多項榮譽。

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用民族特色教育給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

藍天白雲下,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百什戶校區茵綠的操場上,十幾個身著蒙古族博克服裝的孩子正在博克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著摔跤練習,雖然剛開學不久,但同學們似乎很有熱情,練習的格外認真。

(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百什戶校區操場上,同學們正在練習博克)

「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教室裡,新學期《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合唱,孩子們嘹亮的歌聲在教學樓迴響。

(新學期伊始,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百什戶校區學生齊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百什戶校區,前身是百什戶民族小學,成立於1951年,12個教學班,35名教師,470名學生,131名蒙古族學生。「我們每周都設有博克和蒙古象棋等項目,學校還有彝族的學生,希望可以通過這樣具有民族特色的課外活動,讓孩子們感悟民族文化的魅力。」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百什戶校區負責人斯琴高娃說。

(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百什戶校區少年宮活動室裡,同學們正在下蒙古象棋)

給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百什戶校區以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促進多民族文化交融為載體,開展民族特色教學活動,讓師生樹立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大民族觀,讓孩子們提升人格修養和文化品味的同時,自覺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的歷史重任。

近年來,玉泉區教育局以「凝心聚力辦優質教育 改革創新促均衡發展」為主旨,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全區教育事業駛入了快速優質發展的快車道。通過不斷完善民族教育保障機制,科學規劃民族教育發展路徑,深入實踐教育改革,促進教育質量跨越式提升,按照「名校+新校」、「強校+農校」、「強校+弱校」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思想,對2所民族小學和4所幼兒園實行了集團化管理。

各民族學校、幼兒園,積極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將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知識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通過民族文化環境創設,建設玉泉區民俗文化體驗式基地、「索倫嘎小博物館」等,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內化,在內化中發展」。廣泛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石榴籽行動」系列活動,通過講一點「民族英雄故事」、傳一點「民族文化精神」、創一點「民族文化作品」、贊一點「民族團結榜樣」、做一個「民族文化使者」,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泉媒體記者 張勇 於騰蛟)

相關焦點

  • 【文明實踐在行動】玉泉區民族幼兒園: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中
    9月2日,在玉泉區民族幼兒園蒙中班教室裡,剛開學不久的蒙古族小朋友正在跟著老師學習蒙古歌曲,和前來採訪的記者熱情的打招呼。在玉泉區民族幼兒園的教學樓間,隨處可見傳統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相互交織和融合——一個個民族特色的功能教室裡,既有馬頭琴、蒙古族皮藝,也有傳統剪紙、書法;走廊裡,蒙古族的雲朵、服飾和中國傳統的詩詞被融進同一個裝飾作品裡......
  • 【文明實踐在行動】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用民族特色教育給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
    (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百什戶校區操場上,同學們正在練習博克)近日,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百什戶校區茵綠的操場上,十幾個身著蒙古族博克服裝的孩子正在博克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著摔跤練習這是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百什戶校區開展民族特色教學活動時的上課場景。
  • 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開展「文明餐桌」行動
    餐桌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縮影,小餐桌承載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文明有禮、節儉惜福、珍愛糧食的優良傳統。為進一步提高孩子們勤儉節約的意識,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近日,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深入開展「文明餐桌」行動,掀起文明健康用餐的新風尚。
  • 玉泉區民族幼兒園: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中
    9月2日,在玉泉區民族幼兒園蒙中班教室裡,剛開學不久的蒙古族小朋友正在跟著老師學習蒙古歌曲,和前來採訪的記者熱情的打招呼。在玉泉區民族幼兒園的教學樓間,隨處可見傳統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相互交織和融合——一個個民族特色的功能教室裡,既有馬頭琴、蒙古族皮藝,也有傳統剪紙、書法;走廊裡,蒙古族的雲朵、服飾和中國傳統的詩詞被融進同一個裝飾作品裡......
  • 清泉街社區:民族團結結碩果 鄰裡和睦歡樂多
    清泉街社區:民族團結結碩果 鄰裡和睦歡樂多 2021-01-08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實踐在行動】邁向新學期 放飛新夢想——青城同育石榴籽,民族團結一家親
    為了增強隊員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引領隊員們積極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石榴籽」精神,9月1日上午,玉泉區小召小學特地開展主題為「青城共育石榴籽 民族團結一家親」的開學典禮暨一年級入學儀式。,立志今後將積極參與到「石榴籽」行動中去,爭當新時代好隊員。
  • ...民族團結的「石榴花」——玉泉區民族幼兒園「最美教師」寶樂日
    參加工作十一年以來,寶樂日憑著自己對民族團結工作的熱情、決心和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工作態度,用實際行動帶動他人,充分發揮民主黨派作用,為民族團結工作做出了應有貢獻。僅僅幾年時間,在寶樂日一樣熱愛民族幼教事業的優秀幼師管理隊伍的帶領下,讓一所佔地不足五畝、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民幼,成為孩子喜歡、家長放心、行內稱道的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玉泉區民族團結示範單位。
  • 強化彝漢雙語教學 傳承多彩民族文化 促進民族教育事業創新發展
    強化彝漢雙語教學 傳承多彩民族文化 促進民族教育事業創新發展 由於歷史原因和財力有限,學校硬體設施建設不足,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由於群眾居住分散,寄宿制學校規模不夠,無法有效解決學生上學山高路遠的問題,不利於開展學生文明衛生行為習慣和健康文明現代生活方式的養成教育。二是留不住優秀的師生。一方面是優秀教師外流嚴重。有的教師甚至寧願不要個人檔案、不要任何手續也選擇離開。另一方面優秀學生外流突出。留給本縣的生源絕大多數已是三、四流的"差生"。
  • ...做好民族團結「大文章」 西昌民族幼專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進廣大師生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組成了各族師生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和睦相處、共同進步的民族大家庭。、夢想緊緊相聯;通過民族圖騰、民族柱、文化長廊等設施的建造和在走廊宣傳民俗民風相關知識等措施彰顯民族文化環境特色;通過校園廣播播放少數民族音樂,薰陶廣大師生的情操,激勵廣大師生的學習、工作熱情;通過文明校園創建,促進民族團結教育;通過學生繪畫民族元素井蓋,描繪操場看臺「雛鷹藍圖」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民族元素。
  • 芒市新聞 | 夯實黨建促團結,民族文化結碩果
    近日,芒市職業教育中心喜訊頻傳。、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的「雲南省第五屆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說課競賽」在雲南省民族中學舉行,共有來自全省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從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教學的186名優秀選手同臺競技。
  • 民族團結進步月活動走進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
    日前,玉泉區「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月進校園活動在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隆重舉行,玉泉區教師代表和民族實驗小學學生代表近600人參加活動。玉泉區教育局、民委、司法局代表先後進行主題宣講。
  • 【文明實踐在行動】民族團結進步月、獻禮最美教師節——玉泉區舉辦「書法、美術、非遺」進校園活動
    為大力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團結意識,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由玉泉區委宣傳部、玉泉區文聯、呼和浩特市第十二中學主辦,玉泉區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承辦的「民族團結進步月、獻禮最美教師節」——暨「書法、美術、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呼和浩特市第十二中學,為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 【跨境民族】文化共享理念下跨境民族教育提升方略
    這與新時代跨境民族教育以人才培養為核心,鼓勵民族文化傳承與多元文化交往,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推動整個社會向著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發展,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時代使命深度耦合。以文化共享理念指導跨境民族教育發展,將為處於區域多元文化交融,社會複雜性加劇背景下的跨境民族地區的教育和社會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 胥各莊小學:民族團結進校園 特色教育結碩果
    胥各莊小學:民族團結進校園 特色教育結碩果唐山市豐南區胥各莊小學開展「中華一家親」主題班會。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胥各莊小學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工作作為學校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其貫穿於學校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通過深入開展多項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建立民族風土人情長廊等方式,真正做到了民族團結教育進課堂。
  • ...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感受文明交往與民族交融的歷史印記
    12月2日,中外記者走進位於烏魯木齊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在這裡感受文明交往與民族交融的歷史印記。 在新疆歷史文物陳列展廳裡,各個時期的器具、織物、雕塑、貨幣、繪畫琳琅滿目,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靜靜地訴說著一段塵封的歷史,令記者們目不暇接。 「再看一次依然覺得震撼!」
  •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哈密 踐行團結和諧時代新華章
    回望歷史,已然底氣十足;登高望遠,更加清醒堅定: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美好哈密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責任和行動。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築牢民族團結的生命線  促進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促進民族團結,只有一條道: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凝聚力的粘合劑,是社會活力的催化劑。哈密地區強化綜合引導和激勵措施,促進各族群眾在共同生產生活和工作學習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  互學,搭建交往平臺;互學,打通交流渠道。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交融
    從文化哲學的視角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其實踐展開層面,需要以全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間的文化尊重、文明交融為基礎。一回顧近代人類發展歷史我們看到,人類現代化與工業文明行進的腳步,極大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自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經濟全球化就成為人類揮之不去的話語。人類開啟了被馬克思稱之為人類「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普遍性的交往時代」。
  • 香格裡拉市民族小學:以民族團結教育滋養童心
    香格裡拉市民族小學是一所省定全日制寄宿小學,主要招收、培養香格裡拉市邊遠貧困的各少數民族學生。一直以來,該校堅持發展民族教育、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把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貫穿到課堂教學、課外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將一顆顆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播進青少年心田。
  • 民族特色村寨 勁吹文明新風
    全村現有居民76戶,共242人,有漢族、畲族、布依族等民族,其中畲族共有35戶共87人。  「我們村是婺城區第一批實行異地搬遷下山脫貧的行政村。」水竹蓬村黨支部書記藍壽林說,「當年村裡沒有通公路,村民要買一擔米,就要早上出山,直到晚上才能回來。小孩上學難、年輕人娶媳婦難、生病看醫難也成為了村子的三個『老大難』問題。」
  • 民族一家親,共築中國夢!廣西文旅廳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道德講堂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廣西文化和旅遊廳於11月27日舉辦了「走讀廣西·紅色課堂」品牌系列活動暨「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道德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道德講堂現場 甘維良攝廣西是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世居民族多達12個。民族團結工作一直是廣西的一項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