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稱為「當代老杜」的農民詩人

2021-02-16 少白軒
今天薦評一位農民詩人——程堅甫。有人稱之為「當代老杜」,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程詩雖有杜之精神,然在詩法上明顯更近於陸放翁,尤其七律之工絕,最得放翁一路本色。程堅甫其人雖終身清貧,然其詩風骨極高,雖置諸古賢,亦無愧色。

程堅甫(1899—1989),本名君練,號半叟,所居曰不磷室,生於廣東省臺山縣城西洗布山村的畫工之家。程自小出外求學,在廣州中學畢業後,曾擔任當時廣東省長陳濟棠轄下的燕塘軍校圖書館管理員。此後曾擔任國民政府的低級職員,歷任廣東省鹽業公會秘書、韶關警察局文書、中山地方法院秘書、廣東省高等法院汕頭分院秘書。他在1949年政權易幟前夕去職還鄉務農,以種菜、賣菜、採柴、賣柴、養雞、賣雞,為生產隊收家肥等維生。程老早年委身下吏,晚年貧居鄉裡。很難想像這樣一個並不起眼的農民,其詩竟有如此高之造詣。不過幸運的是,其詩在身後的不經意間竟被人發掘,流傳下來。不得不說是詩人之福。近幾十年來,也許還有更多如程老一樣不為人知的詩人被永遠埋沒。從這個角度而言,程老是幸運的。我相信詩詞之所以能經久不息,不僅僅是文辭之高妙,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裡面見證了人性的光輝。程詩毫無疑問,正是這燦爛光輝中的一支。以下分享一組程詩供讀者欣賞:四十年間墮劫塵,難將後果問前因。無多涕泗酬亡者,留得形骸作恨人。膠不續腸拼盡斷。珠經離掌倍堪珍。破藤箱子遺衣在,偶一回看一愴神。【按】此首應為悼亡詩,所作對象待考。「無多涕泗酬亡者,留得形骸作恨人。」感人至深。程詩句法頓挫,亦由此詩頸聯可知。潦倒原知福命慳,午窗茶熟且開顏。夢醒已失槐安國,吟苦休嘲飯顆山。漸覺一身非我有,惟求半刻作農閒。漫雲兩腋風清甚,誤盡年華是此間。【按】李白曾有贈杜甫詩云:「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程詩頷聯即用此典。「漸覺一身非我有,惟求半刻作農閒。」用調笑之筆觸,寫一身之辛酸。其筆力未必在聶紺弩之下。朔風吹送臘將殘,四壁為家特地寒。被有溫時容夢熟,飯無飽日覺腸寬。恐招人妒詩低誦,倖免官催租早完。細雨黃昏蓑影綠,更誰峨博羨衣冠。【按】餘言程堅甫詩近陸放翁,從其詩題便可得知。陸放翁詩多有先得妙句,然後借時令、夢中等題抒寫之。趙翼曾言人生那得如此多夢供人作詩,的確如此。程詩亦多此類,如暮冬隨筆、冬宵遣懷等。此首寫環堵蕭然之清貧。「被有溫時容夢熟,飯無飽日覺腸寬。」整聯皆自嘲反語。蓋平日饑寒交迫,偶有溫時,稍容夢熟,食不果腹,或因腸寬。可謂極盡酸辛。頸聯為詩人之寂寞,恐被人妒,故而斂才不露,好在無催租之吏,煩惱稍減。尾聯升華,蓋雖言貧苦,然其志不墮,自有嶔崎之氣行於其間。桃林花落又逢秋,近水遙山眼底收。敗笠只應飛作蝶,教鞭誰料用於牛。黃泥坂上無遊屐,紅蓼灘前有繫舟。田野何如城市好,試將此語問巢由。【按】詩貴一真字。程老雖安於清貧,然一生終有鴻鵠之志,居于田園,實不得已。「田野何如城市好,試將此語問巢由。」極見性情。貧病交侵記麥秋,不惟腳腫面猶浮。死生已悟彭殤妄,饑飽寧關豐歉收。局外觀棋還守默,櫝中藏玉肯求售。扁竿挑菜入城市,且為茶香盡一甌。【按】程詩對仗之工,張力之大,無物不可入,無典不可協,確是放翁正傳。首聯寫一身遭逢,蓋因清貧,乃至腳腫面浮。頷聯極佳,「死生已悟彭殤妄,饑飽寧關豐歉收。」蓋已悟死生亦人生之大事,然只要恪守一心之正,雖饑寒交加,猶不自棄,和豐收歉收這樣的身外之事又有何關?「豐歉收」尤為農民方能道之。頸聯最見風骨,尾聯自釋。久矣儒冠誤此身,呼牛呼馬且由人。行藏自喜終為累,骨肉無多況患貧。白紵拋殘慵話舊,黃粱夢好惜非真。殷勤自把山窗掩,半避狂風半避塵。【按】首聯以戲謔之筆,道極沉痛之語。雖滿腹詩書,然終聲置身底層,故云:「久矣儒冠誤此身,呼牛呼馬且由人。」真可謂無可奈何。頷聯句法感慨俱佳。古巷蕭然車跡惜,黃昏風雨掩柴扉。兩三更後愁難遣,六十年間事盡非。白髮遮羞餘皂帽,青燈課讀失慈幃。自憐不及空階石,借得青苔作綠衣。【按】「兩三更後愁難遣,六十年間事盡非。」絕佳。頸聯蓋自放翁處來。放翁有句云:「白髮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程詩更出己意。「青燈課讀失慈幃」,慈幃即慈母之意。蓋作者已為白髮老翁,青燈之下,重課日讀。但已經不似幼時一樣有慈母在側,物是人非之感,盡在言外。隔水偏能斷羽鱗,文緣再續竟無因。那從末俗求知己,卻為涼風憶故人。老我形骸猶放浪,知公才調最清新。山城風雨雞鳴夜,剪燭論詩跡已陳。【按】蓋贈友之詩。作者貧居鄉裡,不得知音。詩人最大的痛苦和寂寞莫過於此。「隔水偏能斷羽鱗」,蓋相隔遙遠,不得相見。故云「文緣再續竟無因」。頷聯道出胸臆:「那從末俗求知己,卻為涼風憶故人」。杜甫有憶李白詩云:「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此處亦用此意。後二聯懷念故人。江山一覽煥然新,歲月頻催春復春。壯不如人遑待老,富無求處且安貧。只宜友視杯中物,未必儒為席上珍。策杖也隨蝴蝶後,看花那肯負芳辰。【按】中二聯皆以平常語道崢嶸氣。「壯不如人遑待老,富無求處且安貧」。壯不如人用燭之武語:「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對「富無求處」極佳,如見此翁為人。「只宜友視杯中物,未必儒為席上珍。」黃山谷有詩言:「心猶未死杯中物」,程詩意概為只有摯友方能知我胸中之丘壑,然而為儒一生,清貧潦倒,在富人官家眼中,卻只是一介窮酸腐儒而已,豈是席上之珍?對句亦用古人語:「士者國之寶,儒為席上珍。」程詩對仗用典已至水乳交融之境。鬥室徘徊詩未成,喃喃語細不聞聲。推敲未覺旁人笑,工拙先由自己評。半夜抽毫燈欲燼,幾回搔首帽將傾。此時情況君知否,詞客原非浪得名。【按】「推敲未覺旁人笑,工拙先由自己評」,蓋作詩自解,苦無知己在側,故而是工是拙,也只能自己評定。整首皆苦吟貌,尾聯意在言外。蓋溫庭筠有句云:「枉拋心力作詩人。」詩人詞客,皆嘔心瀝血為詩,這不正如作者此時之情狀嗎?窗外芭蕉葉欲殘,挑燈聽雨夜漫漫。萬重愁緒腸千結,六十年華指一彈。肯向參苓求緩死,尚勞朋舊勸加餐。人間風雨消磨盡,剩有吟詩興未闌。暮陰抱甕力難勝,蝨處農村最下層。黃臉不嫌操臼婦,白頭猶守讀書燈。敢將吟詠追耆宿,未免饑寒累友朋。半世馳驅了無益,空令鏡裡鬢絲增。獨立蒼茫淚溼衣,看花回首故人稀。悲歡不盡因離合,今昨何能定是非。只恐梅香彰竇臭,豈宜燕瘦妒環肥。餘生尚作江湖夢,寄到當歸不肯歸。早向江湖撲一空,晚收猶祝硯田豐。已邀俗眼無多白,惟恨衰顏不再紅。七十光陰如過客,兩般風雅屬山翁。故人遙在天之末,未必無緘可寄鴻。願同山水結芳鄰,清福能消亦夙因。尋醉欲瞞黃臉婦,遊春忘是白頭人。食無兼味那雲飽,詩有微名未當真。但得一壺春茗在,世間猶有葛天民。老去猶爭一息存,未妨營役博甕飧。守株以待應無兔,執畚相隨尚有豚。予取予攜心未懈,乍行乍止日將昏。此時逐臭求溫飽,半世儒冠不要論。山翁閒自檢生平,大似猖狂阮步兵。百醉不嫌村酒味,一貧方識世人情。有家真悔歸來晚,無子便宜負擔輕。老臥山林應自足,春愁雖迫未成城。

有人說舊詩將被取代。我不太相信這一點。因為舊詩所承載的早就不僅僅只是一個文學體裁而已。它承載了幾千年裡中國人的品德、精神。關注現實,關乎民生的詩詞精神,幾千年下來依然一脈相承。讀其詩,如見其人。程老這樣的作品,也必然被歷史銘記。

 

「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薦評一位被徹底忽略的民國學者詩人

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淺談詩詞創作中的四則通病

推薦幾首白露兄的生活小詩

推薦一位真正的「新時代」詩人

相關焦點

  • 悼念女詩人伊蕾特輯|伊蕾:與翟永明、唐亞平並稱為當代詩壇「三...
    有人將她和翟永明、唐亞平並稱為當代詩壇「三劍客」。伊蕾屬於國內女性詩人的代表,著有詩集《愛的火焰》《愛的方式》《女性年齡》《獨身女人的臥室》《伊蕾愛情詩》《叛逆的手》《伊蕾詩選》等。另有俄文詩集《獨身女人的臥室》。作品曾獲莊重文文學獎等。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文、日文、法文、義大利文、俄文等。在朋友的眼中,伊蕾性格爽朗,聲音洪亮,底氣十足,過著週遊世界的生活。
  • 【當代知名詩人】江西詩人黃贊水詩詞一組
    教書之餘,主編、參編正式出版書籍十餘種,其業績入編《中國專家大辭典》第11卷。自2011年8月起,開始學寫古典詩詞,五年多時間裡,已寫作古典詩詞700多首,在各類報刊發表200餘首,且有作品入選《當代中華詩詞庫》(甲午卷)和入編《第三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作品集》。2015年7月,出版專集《佩之詩文》。現為廬山市五柳詩社社員、九江市詩詞聯學會、江西省詩詞學會、中華詩詞學會及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 儒商老杜-寫在《澳洲汽車雜誌》創刊十五年
    之所以叫他老杜,一是因為我們這個年齡的北方人從小便聽慣了大人間老張小李這樣的稱謂,用起來自然而親切,還有就是出國年頭越久就越看不慣國人亂裝香蕉逼,碰見這樣的我一般就想方設法挖出其中文名而後無情地予以拆穿揭露。順便說一句,我們老杜的英文名是RICHARD,理察。
  • 在日本的場子罵美國,老杜你安的什麼心?
    這裡要插一句,對三笠宮崇仁親王表示哀悼,這位曾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親王,後來是一位強烈的反戰人士。他曾在自己書中說,自1943年1月起的1年時間在中國南京總司令部任職,在此期間曾聽青年軍官說起為了測試士兵膽量而用刺刀刺殺俘虜的事、還看過講述毒氣活體實驗的電影。三笠宮崇仁嚴厲譴責日本軍的殘暴行為,稱「打著『聖戰』的幌子,實際上卻做了這些事」。
  • 重慶「農民詩人」登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寫詩記錄家鄉變化
    許多觀眾注意到,本季《中國詩詞大會》預備團選手裡,出現了一位種地的農民,他就是55歲的甘立敏,來自重慶奉節。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甘立敏卻熱衷於寫詩,並用詩歌來記錄家鄉變化,久而久之,鄉親們還送了一個 「農民詩人」的綽號給他。這位「農民詩人」除了寫詩有想法,回鄉創業也有很多點子,他帶頭成立合作社,像自己詩裡寫的「產業發展勁頭足」一樣,帶領村民們一起增收致富。
  • 老杜與老張的火鍋之爭
    (以姓氏代替)BN起源於河南安陽,現在也逐漸在全國市場是發力,掌門人老杜。(以姓氏代替)我以前也是做餐飲的,經常去觀察老杜他們家開店,有HDL的地方必然有BN,BN真是和HDL對著整,還別說,挺有效。當老杜帶著他的兵從安陽殺到鄭州,又在2019年殺入了首都,首個店就開業在首都就形成了爆滿的局面,這個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意料之外是老杜的門店居然形成爆滿的局面,意料之中是老杜門店對與老張門店的品牌區分。
  • 四時田園雜興:「農民詩人」範成大的鄉土情懷
    要說中國詩歌史上真正意義的書寫農村農民農事的田園詩人,我能想到的大概只有範成大了。範成大,字至能,早年取唐人「只在此山中」句,自號此山居士,晚年號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自幼生活於宦門的範成大,年少聰慧,12歲便遍讀經史,14歲開始能作詩文。
  • 搞笑漫畫:老杜休媳婦的方法
    老杜和若雪結婚多年。可是老杜一直活在若雪的欺壓之下,若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暴脾氣媳婦,所以大家有的時候還挺同情老杜。老杜每天都在幻想自己要怎麼休掉這個媳婦,將自己的男人尊嚴挽救回來。而最近老杜懷疑自己的老婆若雪在外面有人了,於是就想著不如將計就計,趁機休了她。這天,老杜告訴若雪自己即將出去出差幾日。沒想到若雪非常氣憤的和自己說讓自己直接死在外面。
  • 搞笑漫畫:若雪和老公的套路,老杜才是最後贏家!
    話說在老杜的漫畫世界當中,這個調皮搗蛋的傢伙,每天都會上演許多稀奇古怪,卻又令各位小夥伴捧腹大笑的事情,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活寶的存在,才會給我們帶來如此多的歡樂,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述的就是,老杜口乾舌燥,於是就去若雪的家中討水喝,可結果卻成了一個免費的清潔工……大家都知道,老杜這傢伙不是什麼好人,他一直都覬覦若雪的美色,想要一親芳澤,可本來青梅竹馬的二人,卻因為老杜這個傢伙
  • 柯雷:中國當代詩壇的一位域外「旁觀者」
    大約在我14歲時,我父親的一位漢學家朋友到我們家做客,給我帶了一本名為《漢語自修》(Teach Yourself Chinese)的書(現在回頭看,這本書簡直像個大笑話,因為自學任何一種語言都很難,自學漢語簡直更是不可能。當然,這是1970年代的事了,那時自學外語可沒有網際網路或多媒體的支持)。
  • 「機長詩人」王峰出版《天際線》:當代寫作不能過分抽離
    1月4日下午,由北京師範大學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研究中心和作家出版社主辦的飛行員詩人王峰詩集《天際線》研討暨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學堂舉行。、《天際線》責任編輯、作家出版社編輯室主任興安,詩人、《人民文學》編輯劉汀等專家、學者與會。
  • 羅馬尼亞是詩意民族的文學拼圖,詩人被稱為不朽者
    詩人策蘭,劇作家尤內斯庫,音樂家埃內斯庫,雕塑家布倫庫西,文學和哲學家齊奧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塔·米勒也都曾在羅馬尼亞留下過自己的人生印跡。巴黎有凱旋門,布加勒斯特同樣建有一座宏偉的凱旋門。而在布倫庫西的家鄉特爾古日烏,人們至今還能欣賞到他的雕塑代表作《無窮柱》《沉默的桌子》和《吻之門》。布蘭迪亞娜,羅馬尼亞當代最活躍的女詩人。
  • 搞笑漫畫:老杜的「奇葩要求」讓美女苦不堪言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老杜的另外一個故事,看完之後的小夥伴們覺得搞笑的話請點擊一個贊在走哦!這天老杜來到了經常文人墨客經常出沒的地方,而這個地方是哪裡呢?就是大夥非常熟悉的韋小寶的出生地,哈哈,沒錯就是怡紅院,可是老杜這天卻是老闆娘卻是被趕了出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是老杜的銀兩沒帶夠麼,哈哈,客觀就隨著小編往下看就知道了。
  • 當代詩人如何寫出有效的田園詩?身居城市的詩人可以多去親近大地
    然而,隨著現代化、城市化發展,現代詩人如何書寫田園,也成為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大課題。12月21日,「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年會暨中國著名詩人看樂至」活動,在樂至舉行了一場「中國當代詩歌的田園抒寫」座談會。因而霍俊明也提出,當代詩人如何寫出有效的田園詩,已經變得非常耐人尋味。如何表達複雜的鄉村現狀,已經成了一個繞不過的命題。李元勝早在十年前就在思考:現代詩為什麼難寫?「每一首詩的寫作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封閉的事件,它是個人的心智與整個傳統的,具體到一個寫作背景上面的互動。不管這種互動是爭吵、討論或者順從,都可能產生很好的作品。
  • 「書當快意讀易盡」,徐州人,還有幾個知道這名句是彭城詩人寫的
    陳師道是徐州人,與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張耒、李廌(李清照的父親)一起並稱為「蘇門六君子」。六人中以陳師道的生活最為窘迫,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他的一生,最恰當的是——苦!陳師道是有名的苦吟詩人,極缺謀生之道,結果弄得連妻兒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只好仰仗妻家。他嶽父遠赴四川去做官時,怕女兒和三個外孫跟著女婿受苦,就把他們全帶了去,只留陳師道一人在家。
  • 「百家爭鳴」艾曉東,淺談當代詩人與格律詩詞
    當代詩人與格律詩詞作者:艾曉東傳統詩詞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起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仗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定型,近體詩盛行於唐宋時期。當代詩人為什麼作不好格律詩詞?
  • 搞笑漫畫:老杜放羊,上演狼來了的故事
    搞笑漫畫:老杜放羊,上演狼來了的故事老杜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個幫人放羊的工作,但是這個工作不包吃不包住,工作還很低,為了生存下去,老杜不得不向惡勢力低頭。老爺對著老杜很嚴肅的說:「你的任務就是要保證我們羊的安全,千萬不要別狼給捉了去,聽明白沒有。」
  • 搞笑漫畫:老杜納悶,自己管教老婆,王哥那麼心疼幹嘛?
    在此,小編作為一位18線的漫畫編劇,將為您解析您眼中人氣漫畫的每一幀畫面。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此,小編將為您分享另外一個角度,只為打開您的心扉,注入新鮮的養分。下面請欣賞……搞笑漫畫:老杜納悶,自己管教老婆,王哥那麼心疼幹嘛?時間如流水,又到了旅行的時候。王哥如約來到了老杜家,他叫老杜出門,一起去踏青旅遊。
  • 2月12日 唐朝詩人杜甫出生 「杜甫很忙」風靡一時 史上真實的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 甪直有一位真正的田園詩人(毛振球)
    」田園生活,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大題材,數千年來的歷史,基本上是一部農民生產和鬥爭的歷史,作為時代歌手的詩人們,是應該以表達這歷史主人的生活、命運為職責的。然那些所謂的田園詩,大部分是那些過膩了喧譁城市生活的士大夫們的心靈雞湯,或是一般沽名釣譽、以退為進的「隱士」們的敲門磚,當然也還有仕途失意者們聊以打發歲月的遣悶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