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湯圓、包餃子、寫春聯……留學生在中國跨年,感受中國「味」

2021-01-0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祝諸銘 嚴玉鳳

「爸,媽,這是我剛剛包的中國餃子、湯圓。你們快看,這還有我寫的春聯…」通過手機視頻電話,留學生Shakha(沙卡)欣喜地向遠方的父母展示著他的勞動成果。

Shakha是寧波財經學院一名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留學生,他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今天,他被邀請前來和小夥伴們歡聚一堂包湯圓、餃子、寫春聯,體驗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暢談新年目標和希望,喜慶元旦的到來。

揉麵團、搓湯圓、放餡料、捏造型……對於Shakha(沙卡)而言,包湯圓和餃子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剛開始,他包的湯圓和餃子形狀千奇百怪,但是在宿管員章阿姨的悉心指導下,漸漸變得有模有樣。

「沒想到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食物,竟處處有技巧有智慧,當然也充滿了樂趣。」Shakha捧著剛包完的水餃興奮地招呼同伴,「快來看看我包的湯圓和餃子,是不是很好看。」

餃子和湯圓在鍋裡翻滾,同學們有說有笑,濃濃的年味已經先期潛入每個人的心房。在嚴寒的冬天,其樂融融的氛圍,讓外省的同學和留學生們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中國文化真的太有魅力,特別是這些傳統節日,有著很多有意思的習俗,還有好吃的傳統美食,真了不起啊!」看著中國學生周晨凡在紅色對聯紙上瀟灑揮毫,留學生Aki(英俊)也躍躍欲試。

「對我來說,寫春聯還真的有點難度,特別是這個毛筆,寫起字來的感覺真的太神奇了。」留學生Aki(英俊)雖然不習慣毛筆的用法,但很認真地跟著中國同學一撇一捺地寫著。「春聯不僅紅紅的好看又喜慶,原來還有著深刻的寓意」留學生Tolik(羅志祥)一邊聽中國同學對字面內容的解釋,一邊感嘆地說道,「中國漢字真的是博大精深啊!」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留學生了解和認識中國的窗口。」該校學生處副處長朱韜瓊表示,「我們一直積極思考,創新方式方法,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契機,把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緊密結合,進而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拍攝:陳宇涵)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寫春聯、包餃子湯圓,歡歡喜喜迎新年
    新的一年,孩子們又長大了一歲,12月30日,為了讓孩子們感受節日帶來的喜慶氣氛、享受快樂的親子時光,珊瑚蒲輝小學三年級一班的家長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場迎新親子會。 舌尖上的年味兒——磨豆漿、包餃子、搓湯圓……「年味兒」在孩子們的手上散發出香香甜甜的味道。
  • 包餃子、寫福字……留學生在中國過大年,洋小夥臉上喜氣洋洋
    北京交通大學推出「迎新春、賀新年」主題文化活動,校長王稼瓊等多位校領導與四五十個國家的近百位來華留學生共聚一堂,包餃子、寫福字、剪窗花,提前品味中國年。一位非洲小夥動作嫻熟地剪起了窗花。俄羅斯留學生舒然興致勃勃地承擔起揉面的任務。
  • 搓湯圓包餃子 百戶家庭打卡鎮海澥浦「親子國潮」冬至集市
    搓湯圓、包餃子、串糖葫蘆,孩子們親手體驗製作中華美食。有些孩子則當起了小攤主,吆喝聲此起彼伏,氣氛沸騰熱火朝天。 此次活動讓許多市民加深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同時感受了家鄉傳統節日的氛圍,更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動手樂趣。
  • 搓湯圓、包餃子、包炸棗!同安五顯鎮各村居開展長者迎冬至活動
    廈門網訊(本網記者 廖文焱 通訊員 陳清美)俗話說「冬至大如年」,為了讓長者們感受到節日溫暖與關懷,在冬至來臨前,廈門老來俏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攜手同安區五顯鎮各村居居家養老服務站,開展「溫情歡聚過冬至,齊包湯圓餃子」系列活動,
  • 寫春聯包餃子,前NBA球星賈森特裡陪中國孩子過節
    原標題:寫春聯包餃子,前NBA球星賈森特裡陪中國孩子過節 已是五個女兒爸爸的特裡特意為孩子們準備了春節禮物,並和孩子們一起寫春聯、剪紙、包餃子,寫出的「福」字有模有樣。
  • 200組家庭比賽包餃子搓湯圓!「情暖冬至,幸福莞邑」南北習俗交流...
    在冬至即將來臨之際,12月19日上午,2020年文化年曆「時令東莞」系列活動之「情暖冬至,幸福莞邑」南北習俗交流體驗日在市文化館東門廣場舉行,200組家庭、600餘人齊聚一堂,舉行了場面壯觀的包餃子、搓湯圓比賽。本次「情暖冬至,幸福莞邑」南北習俗交流體驗日活動,共有200組家庭參與——100組家庭包餃子、100組家庭搓湯圓,不少家庭更是全家總動員。
  • ...包餃子搓湯圓!「情暖冬至,幸福莞邑」南北習俗交流體驗日活動舉行
    在冬至即將來臨之際,12月19日上午,2020年文化年曆「時令東莞」系列活動之「情暖冬至,幸福莞邑」南北習俗交流體驗日在市文化館東門廣場舉行,200組家庭、600餘人齊聚一堂,舉行了場面壯觀的包餃子、搓湯圓比賽。本次「情暖冬至,幸福莞邑」南北習俗交流體驗日活動,共有200組家庭參與——100組家庭包餃子、100組家庭搓湯圓,不少家庭更是全家總動員。
  • 包餃子、搓湯圓、冰糖葫蘆串起來……冬至「吃俗」俘獲味蕾,觸動...
    從冬至之日起,中國即進入了數九寒天。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這個冬天最冷的天氣要來了。這個節氣吃食上的習俗,北方人習慣吃餃子,南方人喜歡吃湯圓等。在奉賢,本地人也都愛吃湯圓,也就是俗稱的「冬至團」,寓意團團圓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今天上午,金匯鎮南行賢苑小區生活驛站裡傳出一陣陣歌聲,小區志願者正帶領著居民一起學唱「九九消寒歌」。
  • 劉燁狗年陪媳婦回法國過年,除了包餃子發紅包,還這樣感受年味
    雖然法國並沒有春節這個傳統習俗,但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年味,這不,劉燁回到老婆娘家,又是包餃子,又是貼春聯,還讓孩子們給老人磕頭拜年領紅包,妥妥的國內年味啊。但新年除了餃子、春聯、紅包外,鞭炮聲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鞭炮聲才熱鬧,才叫過年啊。
  • 除塵、剪窗花、寫春聯、奘糕……上海鄉村的宅基上,「年味」越來越...
    1月29日,是農曆臘月二十四,也是傳統民俗上的「掃塵日」、「迎春日」。  為了讓傳統年味回歸,感受濃濃鄉愁文化,上海金山區高樓村今天在村民宅基頭開展「回家過年——宅基上的年味」迎新活動,通過除塵、剪窗花、寫春聯、奘糕、包湯圓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村民與市民一起尋年味,品民俗,憶鄉愁,感受年文化
  • 澎湃寒假「年味」徵稿選登| 過年我學包湯圓
    澎湃寒假「年味」徵稿選登| 過年我學包湯圓 作者/張俞澤 指導老師/馬翠紅 2019-03-1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 冬至作文:寫作提綱+《冬至包餃子》填空作文
    有包餃子的、有搓湯圓的、有燉羊肉的、有做大餃子(金包銀、秀才粿)……寫冬至前的準備,家人和你是怎麼準備這些東西?如包餃子,你會包嗎?你是怎麼包的?媽媽在煮的時候跟你說,餃子什麼時候才熟的?如搓湯圓,現在有五顏六色的蔬菜湯圓、水果湯圓,是怎麼製作出來的?怎麼準備的?製作美食的過程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小朋友就可以詳細寫出來。2、過冬至你們是怎麼過冬至的呢?
  • 「回家過個中國年」:留學生讓春節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新時尚」
    在泰國布達梅塔學校,學員們用毛筆書寫了泰語春聯,把祝福送給大家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供圖 攝中新網廈門1月24日電 (何悅 方芳)春節期間,泰國烏汶府將泰語祝福寫進了中國春聯、蒙古國的蒙古包裡貼起了中國福字、印尼日惹古城的當地學生用印尼語唱起了《新年花鼓歌》……趁著寒假
  • 做月餅、包餃子、搓湯圓!麻城市幼兒園食育文化課程深受幼兒喜歡
    「擀擀皮,和和餡,捏捏餃子剁三下,餃子香,餃子大,放到鍋裡煮一煮,煮一煮,翻一翻,翻一翻,翻兩翻,翻兩翻,撈起餃子晾一晾,嘗嘗餃子香不香?……」近日,市幼兒園舉行親子「包餃子」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分享勞動成果。這也是市幼兒園食育坊活動的一個縮影。
  • 留學生歡度「中國年」 - 山西日報數字報
    2月4日,農曆年三十,30餘名留學生乘坐高鐵,一路興高採烈地從太原來到運城。「洋學生」此次前來,是專程參加在芮城「印象風陵渡」景區舉辦的2019「古中國·大運城」民俗文化旅遊年暨第二屆來華留學生(風陵渡)過中國年活動。  這些留學生就讀於太原理工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中北大學和山西大學,分別來自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國、蘇丹和杜拜等國家。
  • 萌娃包出花式湯圓
    「清明」「穀雨」「冬至」……今天(12月19日)上午,在南京市棲霞區邁皋橋街道的金寧新村社區多功能室,一場以「童心暖冬至 湯圓都配齊」為主題的冬至活動正熱鬧舉行,來自金寧新村社區、楓盛家庭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與一群萌娃熱情互動,並用包湯圓的方式來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傳統節日——冬至。
  • 冬至到,除了餃子,湯圓、年糕也是美味選擇……
    冬至時,很多北方地區的人們吃餃子、吃肉湯,南方一些地區吃湯圓,還有地區冬至有著別樣美食,一起看看這一天全國各地吃什麼吧。北方:冬至餃子不凍耳朵冬至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流行吃餃子。俗語說「好吃不過餃子」,冬至也不例外。
  • 貼春聯 包餃子 過大年(圖)
    記者與南昌市慈善義工協會的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給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貼春聯、包餃子,這些特殊人群不僅領取了由愛心企業江西綠源油脂實業有限公司提供的食用油,還與大家一起吃了頓剛剛包出來的餃子。活動現場其樂融融、好不熱鬧。「我們提前享受了過年的喜慶,謝謝你們!」老人們感激地說。
  • 五彩驛站 冬至到 吃湯圓咱厝幼兒園萌娃歡樂過佳節
    12月21日,學園飄來了陣陣湯圓香,原來這一天的午點是漂亮的「七彩湯圓」,孩子們翹首以待,紛紛為自己碗裡的湯圓點讚。當天,各個班級還開展了冬至主題活動,各班老師首先為孩子們講解了冬至的由來,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冬至的風俗,各班把廚房搬到課堂,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搓湯圓,忙得不亦樂乎。大家熱熱鬧鬧地圍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湯圓,感受著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
  • 中國留學生海外過春節:第一次包餃子,和父母視頻時哭了
    剛剛過去的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視的節日,遠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也用自己的方式在異國慶祝這一特殊的日子。今年過年,在法國已留學三年的許晴第一次包了餃子;在德國留學第二年的周丹,與家人視頻時,和去年一樣,又哭了;在英國留學李然則是在學習中度過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