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祝諸銘 嚴玉鳳
「爸,媽,這是我剛剛包的中國餃子、湯圓。你們快看,這還有我寫的春聯…」通過手機視頻電話,留學生Shakha(沙卡)欣喜地向遠方的父母展示著他的勞動成果。
Shakha是寧波財經學院一名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留學生,他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今天,他被邀請前來和小夥伴們歡聚一堂包湯圓、餃子、寫春聯,體驗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暢談新年目標和希望,喜慶元旦的到來。
揉麵團、搓湯圓、放餡料、捏造型……對於Shakha(沙卡)而言,包湯圓和餃子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剛開始,他包的湯圓和餃子形狀千奇百怪,但是在宿管員章阿姨的悉心指導下,漸漸變得有模有樣。
「沒想到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食物,竟處處有技巧有智慧,當然也充滿了樂趣。」Shakha捧著剛包完的水餃興奮地招呼同伴,「快來看看我包的湯圓和餃子,是不是很好看。」
餃子和湯圓在鍋裡翻滾,同學們有說有笑,濃濃的年味已經先期潛入每個人的心房。在嚴寒的冬天,其樂融融的氛圍,讓外省的同學和留學生們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中國文化真的太有魅力,特別是這些傳統節日,有著很多有意思的習俗,還有好吃的傳統美食,真了不起啊!」看著中國學生周晨凡在紅色對聯紙上瀟灑揮毫,留學生Aki(英俊)也躍躍欲試。
「對我來說,寫春聯還真的有點難度,特別是這個毛筆,寫起字來的感覺真的太神奇了。」留學生Aki(英俊)雖然不習慣毛筆的用法,但很認真地跟著中國同學一撇一捺地寫著。「春聯不僅紅紅的好看又喜慶,原來還有著深刻的寓意」留學生Tolik(羅志祥)一邊聽中國同學對字面內容的解釋,一邊感嘆地說道,「中國漢字真的是博大精深啊!」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留學生了解和認識中國的窗口。」該校學生處副處長朱韜瓊表示,「我們一直積極思考,創新方式方法,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契機,把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緊密結合,進而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拍攝:陳宇涵)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