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農曆臘月二十六,大寒之日。北京交通大學推出「迎新春、賀新年」主題文化活動,校長王稼瓊等多位校領導與四五十個國家的近百位來華留學生共聚一堂,包餃子、寫福字、剪窗花,提前品味中國年。
上午10點,活動準時開始。王校長來到大廳,代表學校向留學生致以親切的節日問侯和新年祝福。在老師招呼之下,留學生們圍攏在餐桌旁,開始包餃子。
俄羅斯留學生舒然興致勃勃地承擔起揉面的任務。他平時喜歡烘焙,經常製作糕點,在老師指導下,只見他又搓又揉又按又擀,不一會兒,一張張薄薄的餃子皮就成形了。不知何時,校長王稼瓊等校領導已圍攏過來,嫻熟地拿起舒然製作的餃子皮開始包餡兒。
10來分鐘過去,白色餐盤裡已堆滿了形狀各異的「勞動成果」,有的是餃子,有的是餛飩,還有的是「元寶」。
舒然是北京交大土木工程專業博士生,來中國半年,他頭一次體驗中國的春節活動,「大家聚在一起吃飯聊天就像一家人一樣,我很喜歡這種團聚的感覺。」
書桌旁也相當熱鬧,有的留學生在一筆一畫地書寫象徵團圓祝福的「福」,有的人則在認真地剪窗花。
正月見面,互相拱手問好,是拜年的老例兒。會場正中,老師示範後,留學生們學會了行拱手禮,一句句用中文喊出的「給您拜年啦」相當純正。
人群中,穿著新唐裝的俄羅斯小夥優裡格外忙碌,愛好攝影的他正在為同學們拍照,他說,「在俄羅斯也有新年,但在中國年味兒更濃,其中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
大約一個小時後,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一邊品嘗勞動的果實,一邊商量著假期的安排。
北京交大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劉彥青介紹,今年寒假,北京交大共有200多位留學生留在中國,除了這次聯歡,學校還為他們策劃了逛廟會、參觀北京展覽館等活動。她透露,2019年,來自128個國家的2230名留學生求學北京交大,不少都是俄羅斯、蒙古、肯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的鐵路交通人才。學校為他們開設漢語、中國文化、中國概況等課程,並安排留學生入住中國家庭,帶領他們參觀鐵路博物館、走訪軌道交通企業,助留學生們全方位感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