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羅崗村率先啟動回遷安置 964戶居民有望在2019年春節前搬進新家
金羊網 2018-12-24
文/金羊網 記者何偉傑 通訊員劉鎮 朱卓東
2013年,增城對掛綠湖水利工程核心區域內涉及的9個行政村實施全徵、全拆、全安置,並啟動11個回遷安置新社區的規劃建設。近期,安置人口及投資、建設規模最大的羅崗村安置新社區(南區)率先啟動回遷安置,村民們有望在2019年春節前搬入新居。
羅崗村率先啟動回遷安置
「當然開心啦,終於能夠搬回來住了。」12月18日,羅崗村村民徐鑄維來到安置新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進行網籤,他家一共能分到三套房子。當得知很快能夠交鑰匙,他喜出望外,「等了那麼久也值得!」
按照增城的發展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3年,增城對掛綠湖水利工程核心區域內涉及的荔城街羅崗村、明星村、五一村、光明村、太平村、西瓜嶺村以及石灘鎮增塘村、謝屋村、麻車村共9個行政村實施全徵、全拆、全安置。根據與動遷村民籤訂的拆遷安置協議,增城在掛綠新城內同步啟動了11個回遷安置新社區的規劃建設。
作為本次拆遷戶數、人數最多,徵地範圍和房屋拆遷量最大的羅崗村率先啟動回遷安置。掛綠湖一側的新城大道旁,這裡曾幾何時還是一片低矮的村居,如今經過改造已經變成嶄新的低層磚紅色聯排別墅以及座座高樓,成為了荔城街羅崗村居住新社區。在不久的將來,曾經耕種多年的村民將洗腳上田,成為掛綠新城城市中心的首批新社區居民。
964戶居民有望在2019年春節前搬進新家
搖號選房第一天上午8時30分,居民就早早地到達搖珠現場。入場、登記、公證、搖珠、確認……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整個搖珠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搖珠分房現場有不少都是全家出動,大家有說有笑,商討著等會選哪套房。「手氣挺好,分別搖到了2樓、6樓和15樓的房子,家人對樓層也很滿意,我們回遷到高層公寓後,可『高人一等』飽覽掛綠湖美景。」羅崗村紅星社村民古志中共有三套房子,搖珠分房結束後,他滿臉笑容地走了出來,對搖號結果很滿意。
據介紹,村民回遷安置房有低層戶型及高層戶型兩種選擇。低層戶型每戶建築佔地80平方米,建築面積218平方米,共三層;高層戶型每戶240平方米指標,可選擇二套以上高層公寓,戶型分別為70平方米、90平方米、120平方米共三種,另可優惠價多購買40平方米以內的高層公寓。
2013年籤訂安置補償協議書時,不少村民根據自身實際考慮,選擇2至3套總面積在240平方米至280平方米的高層公寓。據悉,選擇高層公寓安置的安置房面積比選擇低層戶型房大,有多套安置房,可1套自住,另外1-2套用於出租或者出售,每戶還送一個停車位,如放棄停車位的,按停車位的市場價10萬元回收。
經過了10天的搖珠選房,12月18日,掛綠湖水利工程核心區安置新社區羅崗村安置新社區(南區)的搖珠分房工作順利完成。羅崗村下一社、下二社、紅星社等15個合作社的964戶居民選到了新房。羅崗村村委副主任劉劍鋒坦言,村民們終於能回到屬於自己的家,是村民們心中最大的喜悅。荔城街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積極配合區有關部門做好後續工作,按計劃推動羅崗村安置新社區(南區)周邊2條市政道路建設等工作,力爭讓居民2019年春節前搬入新居。
如何讓洗腳上田的村民們過得有幸福感、歸屬感,增城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記者了解到,本次工程不僅僅只是讓村民有房可住,更要讓村民住得有幸福感、歸屬感。荔城街相關負責人介紹,羅崗安置新社區(南區)規劃建設內容除回遷安置房外,還根據幸福社區、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標準配建社區服務中心、村民委員會、黨建服務中心、社區活動中心、幼兒園、衛生站、商業、肉菜市場、物業管理、地下車庫等公共配套設施,周邊建有羅崗小學、增城一中、三甲醫院等,教育、醫療、商業、社區服務設施完善,公共配套服務優化,符合廣大村民的利益和意願。
「有醫院、有幼兒園,外面就是掛綠湖。」說起新房,徐鑄維臉上洋溢著幸福。他說,未來他打算留兩套自住,另外一套租出去。「配套好租金應該不會低的。」他估計,未來70方的房子月租應該能達到千把塊,有效地補貼了家庭收入。
一家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如何讓洗腳上田的村民們過上有保障的生活,是增城區相關部門一直探索的事情。增城區在2016年以荔城街羅崗村為試點,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根據徵地補償協議,我區按照徵地面積10%的比例給予各行政村集體安排留用地,用於發展村集體經濟,確保每年有收入、有分紅,保障村民回遷後的經濟收入來源。」荔城街相關負責人表示,各村徵地留用地均選址在掛綠新城中心地段,具有非常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今年4月,羅崗村委經村民(成員)、股東代表會議表決通過了《羅崗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留用地價值評估及量化配股辦法》,計劃公開聘請有資質的第三方土地評估機構對保利住宅小區以北的首塊111畝留用地進行評估,評估該留用地的量化配股後,將其中70%股份配股給村民股東,30%歸集體持有。待首塊留用地完成開發建設後,廣州增城羅崗村置業股份有限公司將統一開展招商引資,有效保障徵地拆遷後的農村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保證農村長久和諧穩定。「目前我們正在跟一些公司在談該如何開發,很可能是做商業或服務業。」羅崗村村委副主任劉劍鋒表示,此外他們還專門成立了物業管理公司為小區提供物業服務,物業公司主要招聘的對象是村民,從而解決村民日後的工作和生活問題。
鄉村振興戰略的落腳點是增加農民收入、提升村集體收入。羅崗村不斷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切實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該村的積極探索,為各徵拆行政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掛綠湖11個安置區進展順利,總體進度超過85%
值得一提的是,為實現城鄉統籌規劃建設,增城對33平方公裡內的建設用地、基本農田和一般農用地進行重新布局調整、優化,確保已徵收用地大多用於生態涵養和保護用途,沒有改變地類進行大規模開發建設,實現城市規劃、生態保護、產業升級和經濟效益多方面平衡和綜合效益最大化。
「以前村裡十幾個合作社都是比較分散的。」羅崗村村委副主任劉劍鋒還記得,村民要聚起來參與決策都比較周折。經過改造後,增城區相關部門將原分散布局、配套不均衡、基礎設施薄弱的舊村莊,按照規劃合理、配套完善、交通方便、環境優美的原則集中遷建成新城市中心的11個居住新社區。屆時25000名村民將共享城市發展的新成果。
目前,掛綠湖11個安置區進展順利。記者實地採訪了解到,11個安置新社區累計竣工安置房13232套(佔總套數14850套的89%),總體進度超過85%。
此外,掛綠湖安置新社區及周邊市政配套施工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在保證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增城區將嚴格按回遷目標計劃倒排工期,全力加快項目施工進度。計劃今年12月底完成羅崗村安置新社區(南區)的竣工驗收備案並於明年春節前交樓回遷入住,回遷安置羅崗村15個合作社村民約964戶、接近4000人;明星村三期、五一村、麻車村和西瓜嶺村4個安置新社區也將於今年12月底全面完工,明年全面完成其他6個安置新社區和周邊市政配套的施工建設、竣工驗收及回遷任務,確保被徵地拆遷村民明年全部回遷入住舒適美麗的宜居新社區,切實解決被拆遷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