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社區!南昌高新區安置房項目陸續交付!回遷居民開啟新生活!

2020-12-13 騰訊網

便利的交通,舒適的居住環境……今年,由南昌高新投資集團負責實施的南昌高新區尤口花園 (即瑤湖總部經濟港二期尤口一期地塊拆遷安置房項目) 、萬達拆遷安置房、瑤湖花園四期工程、瑤湖花園五期工程等一批「逆襲」商品房的安置房項目陸續交付,一個個全新的社區讓回遷居民充滿了期待。

南昌高新區尤口花園安置房項目

尤口花園9棟二單元18樓居民胡小蘭站在正在裝修的新家陽臺上眺望,不遠處,富大有路的車流與贛江南支的江水並行奔流。10月10日領到這套135平方米新房的鑰匙後,胡小蘭家就迫不及待開始裝修,為的是可以趕在春節前搬進新家。「家裡的老人已經80多歲了,一直盼望著住新房,以前一家十口人擠在自建房裡,都說這新房子是老人的福氣得來的。」胡小蘭說。

尤口花園居民胡小蘭(右)家正在裝修

尤口花園位於天祥大道以西、瑤湖西五路以南,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建有13棟高層住宅樓和社區服務中心、幼兒園及商業配套建築等,為1452戶拆遷居民解決住房問題。目前,不少收了房的回遷居民正忙於裝修自家的新房。

品牌電梯、水電燃氣入戶、樓間距大、人車分流是尤口花園獲得居民頻頻點讚的「閃光點」。

「在滿足居民對小區居住環境基本需求的同時,增設了小區監控、車輛道閘系統、車庫入口輕鋼雨棚和雷射陽臺式太陽能熱水器等在原規劃中沒有的實用細節,停車位可以滿足一戶一車位的需求,將為住戶帶來更好的居住體驗。」該項目負責人南昌高新投資集團旗下南昌高航投資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李佳介紹。

尤口花園安置房項目曾獲評2018年度第一批南昌市優質結構工程。為使居民獲得更好的「朝向」和「景向」,該項目採取中高層低密度規劃,容積率僅2.01,使每棟住宅樓都有良好的採光面和優美的景觀面,同時打造與景觀融合的公共空間,為居民增添樓下的好風景。

萬達拆遷安置房項目

位於艾溪湖一路以南、尤氨公路以西的萬達拆遷安置房項目也已交付。該項目建築面積約15.6萬平方米,建設8棟住宅及社區管理用房等,可安置戶數1020戶。

「之前想都不敢想,我們的安置小區能蓋在地段這麼好的地方,走路5分鐘就到地鐵站。」 萬達拆遷安置房8棟1單元居民萬小平說。該小區緊挨著南昌地鐵1號線太子殿站,交通十分便利,天虹商場、華潤萬家、南昌二中高新校區、長勝農貿市場等都在「15分鐘生活圈」內。

瑤湖花園四期、五期工程

瑤湖花園四期工程部分居民已經裝修入住。見到孫偉時,他正在瑤湖花園四期11棟2單元新家的廚房做午飯。90平方米的房子南北通透、敞亮舒適。孫偉的兒子和女兒在麻丘中心小學讀書,分別在讀一年級和三年級,孩子上學離家不遠是他對新家最滿意的地方。

瑤湖花園四期、五期工程位於麻中大道以東、京福輔路以西,總建築面積約47.5萬平方米,可安置3035戶拆遷居民。距該安置房項目直線1公裡左右,就是麻丘中心小學和麻丘高級中學。此外,該片區居民期盼的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工程規劃也將於明年迎來實質性建設進展,將進一步拉近南昌「東大門」與主城區的距離,居民的出行將更加便利。

瑤湖花園四期安置房居民孫偉家

對標商品房建設的安置房為拆遷居民揭去了居住環境「髒、亂、差」的標籤,昔日混亂布局的房屋、分散雜亂的商業、坑窪難行的路網已成為記憶中的場景。

「過去人們對安置房的印象還停留在滿足基本住房需求的農民公寓,現在高新區的安置房都是打造綜合性安置小區,而且盡最大努力把學校、醫院、商場、農貿市場等納入便民生活圈,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南昌高航投資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彭小平說。

尤口花園物業服務中心

與此同時,南昌高新區還著力探索安置房的後續管理,由所屬鎮村選聘專業物業管理公司提供標準化服務保障居民「住得好」。「我們在9月底交房時就進場了,前期工作比我們想像中更順利,鎮村和村民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理解。」萬達拆遷安置房物業項目負責人管曉威說。

萬達安置小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

該小區物業團隊進駐後通過與居民訂立規約,引導居民做好裝修垃圾集中統一清運,並示範指導居民室內裝飾裝修,避免出現擅自搭建、擅自拆改等破壞房屋結構和外觀等現象。「後續我們在做好日常設備維護、保潔、安保等物業服務的同時,還將通過定期開展社區文化活動營造和睦鄰裡新社區。」管曉威說。

此外,東謝村安置房二期、錢崗拆遷安置房工程、麻丘安置房四五期、瑤湖總部經濟港拆遷安置房一期(D2地塊)等已竣工安置房項目也將在春節前陸續交付鎮村分配,總建築面積約130萬平方米。

安置房項目的圓滿完成,便利了居民生活,也給居民帶來了更深的幸福感。

相關焦點

  • 海澱魏公村小區棚改居民,今天「回家」!
    魏公村小區回遷房正式交付使用老街坊們拿到了新房鑰匙接下來將陸續喜遷新居,開啟全新生活!家,還在老地方,已換新顏魏公村小區棚改項目是海澱區重點民生工程和環境整治重要工程也是海澱區規模最大的棚改回遷項目承載著1300餘戶回遷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濟南市最大城中村改造項目華山片區安置居民喜遷新居
    2月25日,我市最大城中村改造項目——華山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交房儀式啟動,以魏曾智為代表的華山片區2.4萬名回遷居民將陸續拿到新房鑰匙。整個安置區分安置一區和安置二區,本次交付經驗收合格的現房,其中安置一區共8棟1096套,計劃2天完成;安置二區共36棟5440套,計劃7天完成;期房將於2019年12月31日前交付完畢。
  • 順義河東地區首個棚改回遷安置房項目開工,三千餘名村民將搬新家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今天(12月22日),北京市順義區李遂鎮柳各莊村棚戶區改造回遷安置房項目正式啟動,這標誌著順義區河東地區首個棚改回遷安置房項目進入建設階段。該項目預計2022年竣工交付,將打造具有新中式風格的宜居環境。
  • 魏公村棚改1320戶居民原址回遷住新房
    身穿藍色T恤、後背寫著「歡迎回家」的工作人員精神飽滿地等候在交房大廳裡,笑意盈盈迎接來辦理入住手續的回遷居民。作為海澱區第一個大規模棚改徵收項目,魏公村小區棚改項目2017年啟動,歷時三年,全部1320套安置房現已滿足交付條件,7月28日起辦理入住手續,預計8月4日全部完成,1320戶居民將原址回遷,實現居住品質的升級改善。
  • 搬新家住新房 過上新生活
    9月29日,在合肥高新區引江濟淮安置點——城西橋家園的安置房交付現場,巨大的紅色橫幅上面寫著的「幸福入住、歡迎回家」顯得格外醒目。現場,陸續迎來了河西村、城西橋村、三崗村等被徵遷居民,每個人臉上掛著笑容,在現場排隊籤到、摸號、領鑰匙,準備搬進城西橋家園一期的新家,愉悅之情溢於言表。這是引江濟淮工程全線首批徵遷居民搬進新的家園。
  • 北京新機場回遷安置啟動 首批2萬餘人住新居
    從這一天起,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安置房回遷工作正式啟動,村民們將陸續搬進新家,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3年前,榆垡鎮、禮賢鎮的2萬餘名村民闊別故土,讓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如今,他們喜遷新居,開啟了全新的生活。榆垡鎮盛平街,110棟10多層的住宅樓美觀大方,這裡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安置房最集中的片區。
  • 邳州這4大安置房項目傳來新進展了!
    相信不少拆遷被安置的居民們最關心的就是安置房的復工及建設情況,畢竟誰都想能夠儘早上房。這不,小編開工第一天便為大家整理了邳州4個安置房項目的最新進展與現狀,看有沒有你家吧? 趙壩安置房:趙壩安置房住宅主體看樣子已建好了,什麼時候能夠上房?
  • 拒不交付!強制遷讓!虎丘法院強制執行保障民生工程順利推進
    拒不交付!強制遷讓!為全面貫徹「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切實服務保障高新區重大項目建設,11月17日5點30分,虎丘法院聯合通安鎮政府對通安鎮金通路某廠地塊進行強制遷讓。
  • 豐臺這個安置房交付在即!還有這處焦點拆遷將進行第4批入戶!
    回遷安置房的建設進度一直是拆遷民居的心頭大事兒,都盼著早日住進新居。作為在外周轉多年的菜戶營、三路居、東管頭的居民來說,他們的安居夢真的快變成現實了。
  • 峰山水庫安置房工程開建 南山公園地塊安置房2020年交付
    記者從安置房施工現場獲悉,南山公園東側安置房建設進展順利,地上土建主體施工已完成50%,共建19棟居民樓,預計2020年3月交付使用。居民非常關注的峰山水庫安置房,共分3個標段建27棟居民樓,預計2020年12月交付使用。南山公園東側安置房在規劃外,又增加了5萬平方米地下配套,峰山水庫地塊將分別規劃建造一所幼兒園和一所中學。
  • 海澱北部這個安置房項目交付!永靚家園配套幼兒園新進展!
    2上周,一畝園地區村居民「上樓」啦!北京市海澱區一畝園棚改項目安置房萬和嘉園正式交付使用,首日有100套房屋迎來新業主。項目安置房萬和嘉園位於海澱區西北旺鎮唐家嶺,東臨唐家嶺東二路,北臨唐家嶺南街,南臨土井村路,西臨東北旺西路。
  • 峰山水庫12棟安置房年底將交付 統一居住錯峰就餐
    水母網3月7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健 通訊員 鄭斌)2月21日復工以來,煙建集團峰山水庫周邊地塊起步區安置房項目(一標段)項目部通過優先安排本地工人上工、專車接送周邊縣市區農民工等方式,僅用不到半個月就達到了正常開工時3/4的人員需求。項目部正靈活調整工期、加快推進砌體、車庫、抹灰等工序,確保12棟安置房年底如期達到交付條件。
  • 奶西村棚改安置房項目進展來了!
    8月28日,伴隨著南皋組團A3地塊棚改安置房項目(奶西村棚改安置房項目)1號樓和9號樓地下一層頂板結構混凝土澆築完成,兩樓完成正負零以下施工,標誌著棚改安置房地上結構的建設將逐步開始,也意味著奶西村村民的新居夢又跨過了一個裡程碑,美麗新居即將拔地而起。
  • 嵐山虎山社區、山海家園拆遷安置樓陸續封頂
    16月24日上午,由嵐山區城建發展公司負責建設的虎山社區A、B區棚戶區改造項目31棟樓房全部完成主體封頂,共提供安置房792戶。虎山社區A、B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於2019年2月開工建設,本次主體封頂的31棟樓房,建築面積約13.18萬平米,安置房792套。26月28日上午,由嵐山區城建發展公司承建的山海家園二期13#地塊順利封頂,共建設安置房216戶,僅僅歷時四個半月的時間完成主體工程。
  • 鄭州高新區:以人民為中心 建設「西美」高新
    郭村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有4個居民組,11棟居民樓,回遷面積16.58萬平方米,安置群眾611戶、2438人。在村莊改造前,郭村存在「四難」,即交通出行難、便民服務難、下雨排水難、群眾增收難……村民們生活不便,十分期盼有所改變。  受惠推進「雙改」,郭村徹底告別「四難」。
  • 抓鬮分房 萊山區東興社區居民「爭上樓」
    水母網12月20日訊 (YMG全媒體記者)12月19日上午,煙臺市萊山區濱海路街道東興社區舉行首批安置房分房儀式,不少居民一大早就來到了居委會排隊等待抓鬮。據了解到,此次分房為東興社區首次分房,將持續4天,共計456戶,其中面積最大的為130多平。為保障分房規範、平穩、有序,體現回遷安置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濱海路街道制定了詳實的工作方案,並安排攝像機對抽籤分配工作全程攝像,確保回遷安置工作過程陽光操作,真實有效。
  • 南昌新區商業項目現井噴 「多核」商業格局顯現
    多個集中商圈 填補鳳凰洲商業空白長期以來,鳳凰洲作為紅谷灘新區的CLD中央居住區,居住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是居民消費能力沒有得到很好地挖掘。因為區域內缺少集中的商業配套,導致居民不得不到周邊商圈消費,所以鳳凰洲急需商業來填補該片區的商業缺失。
  • 惜福鎮街道西荊社區居民喜圓安居夢
    社區居民周女士告訴記者。西荊社區舊村改造回遷安置大會。抓鬮現場一片洋洋喜氣。8點半,伴隨著熱鬧的鑼鼓聲,西荊社區舊村改造回遷安置大會正式開始。惜福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趙建讓、惜福鎮街道辦事處主任王衝、西荊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邵守廣分別向此次活動致辭。
  • 民生|原本居民盼拆遷現在紛紛回遷,武漢推行「微規劃」讓老舊社區...
    參與該項目的江漢大學城鄉規劃團隊教師黃俊說,在馬房山小區的共享空間設計中,原本為居民配置了很多晾曬空間,但有些居民認為初步方案中,電動車的停車位偏少,希望能減少晾曬位置,增加車位。根據居民需求,結合日照分析,團隊設計了分時段停車的方案。剛開始居民不理解,但規劃師們通過專業引導,讓居民認識到採用分時停車可以兼顧運動功能,提高場地利用效率,最終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