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高新區:以人民為中心 建設「西美」高新

2020-12-20 國際在線

  原標題:治髒亂 補短板 提品質 以人民為中心 建設「西美」高新

須水河 南支沿岸

改造後的郭村環境優美,配套完善

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天鵝一家9口在高新區賈魯河歡河段安家落戶 王茜 攝

郭村安置房小區一景

盛夏時節,高新區蓮花公園的蓮花怒放 侯振興 攝

  說起以前的鄭州高新區雙橋辦事處郭村,「晴天塵土飛揚、下雨滿街流淌、轉三圈出不了村、犄角旮旯都是垃圾」,在村民王大爺的描述中,可以用三個字概括——「髒亂差」。

  但現在再去郭村看一看,整齊劃一的安置房拔地而起,快捷便民的基礎設施功能齊全,四通八達的路網日益暢通,清新優美的綠色布滿小區,村民們安居樂業,徜徉在幸福家園。

  自全市高品質城市建設工作開展以來,高新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系列部署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徐立毅歷次到高新區調研指示精神,圍繞西美功能布局,提高站位,明確定位,深入開展「雙改」工作,著力以「雙改」優環境,以環境聚人才,以人才促創新。

  務實為民,打造城鄉結合部綜合改造的「高新樣本」。郭村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有4個居民組,11棟居民樓,回遷面積16.58萬平方米,安置群眾611戶、2438人。在村莊改造前,郭村存在「四難」,即交通出行難、便民服務難、下雨排水難、群眾增收難……村民們生活不便,十分期盼有所改變。

  受惠推進「雙改」,郭村徹底告別「四難」。如今的郭村,經過新型城鎮化建設,村民告別低矮破舊的平房,住進了嶄新乾淨的樓房;家門口就有黨群服務中心,足不出戶就有健身活動場所;日益完善的養老託幼機構,讓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周邊市政、綠化、照明設施、供水、供熱、供氣等配套公用基礎設施全覆蓋;公交樞紐場站落戶,改變了無公交車輛的歷史……郭村的「蝶變」給轄區群眾帶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這是高新區以人民為中心,全力建設「西美」高新的一個縮影。

  治髒亂補短板 打造城市功能全配套美麗區域

  在城鄉結合部綜合改造中,高新區針對髒亂差、基礎設施短板、公共服務短板,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統籌組織,集成推進,努力將城鄉結合部打造成路網系統、基礎設施全覆蓋,與建成區基礎設施零差距的美麗區域。

  因地制宜,定改造的「盤子」。在市定溝趙、雙橋兩個辦事處基礎上,高新區將轄區規劃禁建區和未建成區近60平方公裡納入綜合整治範圍,與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有機結合,與高品質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面統籌。

  梳理工作檯帳共涉及169項。其中工程類項目共35個,目前基本完工9個,剩餘全部開工;管理類項目共134個,目前已全部開工。須水河南支示範點、美銘科技示範點、郭村社區示範點、須水河帶狀公園四階段工程示範點打造已完成。

  消減存量,遏制增量,做髒亂的「減法」。堅持依法行政與和諧徵遷兩條腿走路,規範行政賠償申請、訴訟、執行工作流程,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法解決徵遷遺留問題,出臺化解城鎮化建設徵遷遺留問題指導意見、實施方案。開展違法建設、村改遺留戶、垃圾清運「三清零」,拆除各類違法建設18萬餘平方米,清運建築垃圾(土方)158萬立方米、生活垃圾6300噸。

  集中精力,補責任的短板。嚴管土地,已出臺集體土地流轉指導意見,對存量流轉土地依法規範,未流轉土地分類組織市場主體實施流轉,促進生產生活方式銜接,根治各類違法亂象。制定了安置房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出臺安置用地供應方案、安置房項目專項「資金池」管理辦法和特定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全面提速安置房建設。截至目前,高新區土地流轉2.5萬畝,新開工安置房40萬平方米,在建規模達到675萬平方米。新建道路18條,23條斷頭路啟動招標;中小修1.68萬平方米,17.8公裡線纜入地,垃圾分揀中心基本建成。

  針對回遷安置區基礎設施、服務配套不完善等突出問題,新開工19個黨群服務中心預計10月底完工投用,建成幼兒園8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7家,健身活動場所25處,基層文化活動中心5個,城市書房3個。在建公共醫療設施3家。計劃三年內路網全域完工,學校、醫院等公共配套設施全部開工。積極開展「新市民新生活」主題宣傳,倡導移風易俗。

  暢通城市微循環 讓道路改造「通民心」

  作為高新區道路綜合改造工程之一,梧桐西街在「雙改」的「美工刀」下,從往日的「垃圾遍地」變成如今的「綠草如茵」。

  「這個變化前後歷時22天」,高新區梧桐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年前,辦事處便組織人員對梧桐西街路南改造區域進行全面排查,同時「邁開腿」逐戶做工作、「張開嘴」主動溝通解釋、「敞開心」亮明利害關係,提前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在此基礎上,辦事處充分發揮片區制優勢聯合發力做「加減法」,塊抓條保協同高效推進拆除進程,及時清運土方垃圾18530立方米,回填黃土撒播草籽進行綠化。如今梧桐西街路南草坪生長茂盛,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高新區管委會確定「四橫五縱」9條道路和7個停車場作為今年重點改造任務。目前科學大道創新大道西北角、榮邦城南門、翠竹街瑞達路交叉口路東、須水河東路4個公共停車場建設已經基本完成。

  「家事」徵民意 提升城市建設高品質

  老舊小區改造難,難就難在無主管。高新區共有老舊小區14個,今年列入改造計劃的有怡景花園、宏蓮花園和啟明村小區。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新區通過村組社區、辦事處、黨工委三級基層動態分析,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把群眾的痛點、工作的難點收集上來,把政府該扛的責任扛起來。目前,三個小區業主委員會已經成立,在入戶調查和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已完成設計改造方案,即將啟動施工。

  城市精細化管理成效如何?高新區用一連串數據做出回應。截至目前,共完成30條優秀道路打造工作;已拆除、規範提升問題圍擋274處;完成夜間限時停車泊位施劃1438個;新增綠化面積107萬餘平方米。

  在打造五龍口片區「美麗街區」中,高新區啃下鄭州鐵路北站西幹道「十八排房」這塊「硬骨頭」,拆除違建1萬餘平方米,綠化面積2.4萬平方米,清運鐵路沿線垃圾近2萬立方。

  標本兼治 築「雙改」長效機制

  「要理順體制、健全機制,更新工具,提升高品質建設管理的能力水平。」7月26日高新區召開的城市綜合執法、市容環衛重心下移工作動員大會暨雙改工作推進會上,會議要求在全市推行「大城管」模式中高新區要探索「高新創新」。

  推行城市服務管理及綜合執法、市容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改革,推進管理下移和專業職能下沉,變城管部門的「單打獨鬥」為多部門的「聯合作戰」,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執法體制,優化執法力量配置,同步實現事權和財權相匹配、權力和責任相對應。

  在「雙改」工作中,高新區不斷總結經驗,在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式方法上持續探索,構築起特有的長效機制。

  探索以全域片區化為基底的塊抓條保管理機制,針對全區30個片區,充分發揮辦事處屬地管理與職能部門業務管理作用,協調整合轄區市政建設各項資源,構建管委會、指揮部、辦事處、片區長、村(社區)五級管理模式,塊抓條保、片區聯動、條塊融合,對管理責任開展拉網式排查,已經納管的及時移交,尚未納管的明確責任,通過管理責任移交,澄清全域納管底冊。

  加快推進智慧高新全域可視化項目,構建全區範圍內直觀、高效、全覆蓋、無盲區的立體監控空間,健全「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基礎框架,實現高、中、低空全域可視化管理,實現視頻圖像信息的全天候應用。目前,全域可視化項目進展順利,已整合公安、環保、工地攝像頭780路,新建1520路,預計8月底投用,屆時將實現高效率、數位化管理。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下一步,高新區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雙改」工作安排部署,學習借鑑兄弟區、縣、開發區的先進做法,埋頭苦幹,久久為功,持續推進城市高品質建設。

  (劉地 賀麗君)(照片除署名外均由雙橋辦事處、溝趙辦事處提供)

相關焦點

  • 科技文化惠民+購物美食消費+西美生態體驗,「西美高新·雙節...
    別急,咱高新區家門口就有詩和遠方!  9月30日,在網絡安全科技館,「西美高新,雙節歡度」2020年十一黃金周系列活動啟動,以購物、美食、消費為主線,以科技文化惠民為特色,以西美高新體驗為目的,展特色,聚人氣,樹形象,擴大高新區的親和力和影響力,增強轄區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高新首家夜市市集正式開市┃高新區政府聯手朗悅公園茂千餘萬消費...
    響應鄭州市打造「夜經濟」的號召,儘快恢復受疫情影響後的市場經濟,作為高新區目前唯一的十萬方以上大型商業體,朗悅·公園茂率先啟動復工復產等一系列動作,帶動高新區消費者回暖經濟。5月27至6月30日,高新區政府聯合朗悅·公園茂開展高新首家夜市市集「西美高新·高新夜巷」活動,投入千餘萬元消費補貼用於拉動高新區夜經濟發展。
  • 實探鄭州第四座萬達廣場——西美高新,花漾萬達長啥樣?
    #坐地鐵的你是否留意過關於「西美高新,花漾萬達」的廣告呢?項目地址位於:高新區科學大道與鬱香路交匯處石佛藝術公社對面附近的公交站名稱:科學大道石佛村下圖為石佛藝術公社,總建築面積13.94萬平方米,是鄭州西北部單體最大的城市級全客層一站式購物中心。
  • 鄭州高新區舉行第36個教師節慶祝大會
    9月9日下午,鄭州高新區2020年教師節慶祝大會在八一中學報告廳舉行。對2019-2020學年教育教學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進行表彰。鄭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靜偉出席會議並講話。與會領導現場為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發獎牌和證書。近年來,在教育部課程中心的有力支持下,在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的正確指導下,在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鄭州高新區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結合「西美」建設規劃,奮力擔當,持續推動全區教育生態優質均衡發展,具有高新特質的「高位優質均衡」教育生態不斷發展壯大,區域居民對高新教育的滿意度逐步提升。
  • 鄭州(國家)高新區形象推廣暨網絡安全科技館預約系統上線
    9月20日,在網絡安全科技館,鄭州(國家)高新區舉辦了鄭州(國家)高新區形象推廣暨網絡安全科技館預約系統上線發布會。網絡安全科技館預約平臺將於9月25日正式上線,並於9月28日正式對公眾免門票開放。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
  • 鄭州一中教育集團再添新成員丨鄭州一中高新實驗中學奠基
    8月28日,鄭州一中教育集團鄭州一中高新實驗中學奠基。該項目位於鄭州市高新區杜英街南、紅杉路西,是一所公辦初中,按照規劃,設施36個初中教學班,可容納1800個在校生。 高新區管委會社會事業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李國林表示,本次引進鄭州一中實驗初中,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造福莘莘學子、事關長遠發展的千秋偉業,鄭州一中高新實驗中學將成為高新區優質均衡教育的又一亮點,能夠進一步帶動區域中學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區域公辦初中辦學水平。
  • 鄭州房產——讀懂高新區
    一,高新區認知,兩個階段1988-1991起步階段,高新區始建於1988年,建區以來,高新區完善創新體系,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取得了卓越成就;1991年國務院批准鄭州市高新區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8
  • 億達鄭州科技新城園區攜手鄭州輕工業大學建築環境工程學院共建實習基地
    曹祥紅副院長一行首先參觀了億達高新城市展廳,億達園區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閆莉萍向曹祥紅副院長一行介紹了園區整體情況,就園區整體規劃、產業運營、產業集聚、智慧園區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討論交流。曹祥紅副院長對億達鄭州科技新城園區智慧園區BIM + GIS數位化園區建設成果及產業集聚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
  • 鄭州高新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成立
    7月4日上午,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第一次會員大會在高新區管委會報告廳舉行。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張良才、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趙毅、黨群部部長劉新傑、黨群部支部副書記郭廣立及60餘名具有代表性和社會影響力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加會議。
  • 「西美」最強拼圖落位,文旅大城領航未來15年?|鄭州|深圳東部華僑...
    再細分一下,32個核心發展區裡,「西美」核心中原區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常西湖CCD,另一個是中原新區須水河核心片區。CCD自不必說,四大中心蔚為壯觀,這是已經兌現的資源;真正的處女地和看點,聚焦在中原新區須水河核心片區。四大中心效果圖這不僅是最具爆發力的「西美」最強拼圖,更是鄭州城市價值爆發前夜的原始股。
  • 鄭州西部單體量最大商業綜合體開業在即!高新萬達廣場值得期待!
    中原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鄭州更是商戰策源地。繼萬科城、正弘高新數碼港、朗悅公園道、升龍又一城之後,又一商業大鱷——高新萬達廣場重磅亮相,強勢來襲,將於9月30日盛大開業。接下來,鄭州高新萬達廣場將帶給我們哪些期待呢?大家不妨隨天霸設計一同去探探究竟。
  • 鄭州一中高新實驗中學奠基,位置在這兒
    8月28日,鄭州一中高新實驗中學奠基,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再添優質教育資源。該項目位於鄭州市高新區杜英街南、紅杉路西,是一所公辦初中,按照規劃,設施36個初中教學班,可容納1800個在校生。「鄭州一中高新實驗中學項目作為我區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學校的入駐是高新區基礎教育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對高新區建設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標誌性的意義。」
  • 改革開放40年|鄭州高新區:「商業沙漠」漸變商圈新秀
    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鄭州高新區,1988年啟動籌建,是河南省第一個開發區;是1991年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是2016年國務院批准建設的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經過近30年的培育,鄭州高新區已成為中國中部頗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高地。
  • 鄭州高新區10所學校今年投用 開工5個醫院項目
    □記者劉瑞朝  本報訊 新增10個人民公園的綠化面積,新增供熱面積120萬平方米,新開工14所學校,年內投用10所學校,同時開工5個醫院項目。  [市政]今年交通上要建「6縱9橫10橋」  據相關負責人說,今年高新區將以「暢通高新」為目標,加快翠竹街、池北路、雪松路、長椿路、三全路等「6縱9橫10橋」工程建設,打通東、西、南、北對外交通連接,構建「內暢外通」的交通網絡體系。  其中,南北方向6縱分別為,雪松路、長椿路、垂柳路、須水河東路、須水河西路、金柏路。
  • 攜手鄭州一中,高新區再添一所優質公辦初中!一起看看吧
    8月28日,鄭州一中高新實驗中學奠基,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再添優質教育資源。該項目位於鄭州市高新區杜英街南、紅杉路西,是一所公辦初中,按照規劃,設施36個初中教學班,可容納1800個在校生。鄭州一中高新實驗中學項目作為我區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學校的入駐是高新區基礎教育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對高新區建設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標誌性的意義。」鄭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姚五洲說。
  • 病毒無情 志願有愛—鄭州高新區溝趙辦事處紫錦社區開展抗疫志願者...
    映象網記者 王振西 通訊員 趙若君為表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社區防控、志願服務、關愛群眾等方面的無私奉獻的「平凡人民」,2020年6月13日,鄭州高新區溝趙辦事處紫錦社區召開抗疫志願者表彰大會,對抗疫志願者進行表彰。
  • 攜手關愛 共護明天——社會事業局領導一行到鄭州高新區人民檢察院...
    鄭州高新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偉介紹近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情況參觀案件聽證室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增加,加強青少年安全法制建設不僅是我國普法工作的重點,更是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環節,一直以來,鄭州高新區社會事業局高度重視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鄭州中心花落高新區
    原標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鄭州中心花落高新區 打造大氣汙染減排「鄭州模式」鄭州計量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鄭州中心)揭牌儀式日前在高新區舉行。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谷保中,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強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 鄭州高新區將建成八區/一中心!而立之年再提速,未來會是剛需置業...
    但總要帶著些許嘆惋:高新區怎麼發展這麼慢,怕是已被遺忘了吧……但是,好消息來了!高新區發展終於要提速啦!三十年了!鄭州人民等這一刻已經太久。最近,沉寂了很久的高新區終於有了動靜。《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暫行規定》公布,其中不少提及高新區的科技、金融和創新,並要將高新區建成「八區」「一中心」,這是否意味著鄭州西區的「課代表」高新區,將踏上新城建設的高速列車,發展得到提速呢?讓我們先來看一看此次《規定》都說了什麼。
  • 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新校區(西安高新區第十一初級中學)簡介
    我們是一所為學生和教師奠基精彩人生、成就最好自己的學校! 這所學校就是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新校區,這所學校就是西安高新區第十一初級中學。高質量的中學、小學、幼兒園對於高新區人才引進、招商引資等各個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提升了區域的美譽度、促進了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成為一張響亮的區域名片。 「建一流品質學校,辦人民滿意教育」是高新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動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市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