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誇孩子漂亮了,這可能會毀了他

2020-08-29 樊登讀書


前些天的綜藝節目《青春環遊記》中,楊迪在親友聯歡會上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激:我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是你們對我的鼓勵式的教育,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


是啊,鼓勵孩子你可以的,鼓勵孩子你做到了,一步一步建立自信心,再一步一步地完成夢想,這是多少父母費盡心思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



但是,如果對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一味的誇獎和讚揚,那就很有可能會「毀」了他。


誇讚講究技巧,只有誇到點子上了,才能真正起到鼓勵式教育的作用。


真正出色的父母,並不經常對孩子說

「你真棒」或「你好聰明」


在家裡,每天總有娃爸和娃奶奶的立體環繞聲:「你真棒」,「你好聰明」,「你真漂亮」等等。


之前在網上看到網友戲謔自家老人,孩子吃個飯,奶奶都要誇。


不禁感慨,長輩們竟然都是同一款!


可是,總是誇孩子好麼?


我們誇孩子最初的動機是希望孩子能夠自信,並且可以發展出一個健康的自我和人格特質。


但研究表明,過多的、不具體的和誇大的讚美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 Dweck)說,有些孩子在過多的誇獎中形成了「刻板的(固定的)思維模式」。


德韋克解釋:


「有這種刻板思維模式的學生相信,他們的智力和天分是一種固定的性格特徵。那麼這些孩子就有一個目標,那就是保持聰明,讓自己不要做出什麼愚蠢荒唐的事。」


思維僵化的孩子通常害怕冒險或嘗試新事物,因為他們害怕看起來「愚蠢」並失去其特殊才能的地位。



總被誇「聰明」,可能會變笨

總被誇「漂亮」,會誤導價值觀


有的孩子考不好,家長也常說,「這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努力。」


這其實是一種捧殺行為,父母總說孩子聰明,他會真的以為自己天分很高不需要努力了。


還有的孩子總是被誇聰明,有時候往往會害怕努力,因為如果努力了也沒有取得好成績,那豈不是要笑死人了。


有些家長還會拿自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說自己家寶貝多聰明,誰家孩子多笨。


這樣誇獎會讓孩子誤以為他是最棒的,一旦被別人超越了內心的挫敗感就會很強烈。



另外,誇孩子漂亮也是不可取的。


作家畢淑敏在她的隨筆《請為你的誇獎道歉》中寫過這麼一件事:


她的朋友去一位教授家中做客,見到教授5歲的小女兒。


小女孩很漂亮也很有禮貌,在收下禮物的同時不忘道謝。


她朋友誇獎小孩:「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而教授卻嚴肅地要求朋友道歉,教授表示朋友因為女兒的漂亮而誇獎她。


漂亮這件事,是由父母的先天基因決定的,與女兒個人沒什麼關係。


朋友最終道歉,教授也告訴她其實可以誇獎孩子的微笑和有禮貌,因為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現實中我們也總是喜歡誇孩子好看和漂亮,其實漂不漂亮不是小孩自己決定的。


我們總是這樣誇,孩子興許會誤導漂亮是他的本錢,是他比別人優越的地方,可實際上,學識、氣質、涵養等內在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誇獎過於泛濫,效果被稀釋

甚至會讓孩子內心衝突


有一種家長,無論孩子做什麼,都會脫口而出:「哇,寶寶可以自己吃飯了,真了不起!」「寶寶可以自己完成拼圖了,好厲害!」


一次兩次可以,但是如果任何事情都脫口而出誇讚的話,誇讚的作用就會被稀釋。


Kamii (1984)指出:

如同其它的獎品一樣,誇獎有可能剝奪孩子學習評斷自己表現的機會,因為孩子若一直在別人的褒獎中長大,久而久之,他對大人的評價,便養成很深的依賴,而不能好好享受自己完成某件工作上的成就感。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更在意別人的評價,當他接觸外界,發現獲得的認可較少的話,就會有很大的挫敗感,甚至會陷入自我否定。


有的孩子甚至會懷疑父母的誇讚:我明明做的不好,為什麼媽媽總說我棒?到底是棒還是不棒?


不過既然媽媽都說了,應該是棒的,可潛意識裡,她還是不相信自己很棒,這樣的話他就面臨一個衝突的內心,無法真正自信起來。


我們要記住:由內而外衍生的成就感,才是對孩子應得的最佳獎勵,而不是在孩子之外的、來自大人的誇獎和讚許。



正確誇獎孩子,引導健康成長


在平時的生活中,拋去那些不走心甚至是敷衍的誇獎,時刻提醒自己要好好誇,好好引導孩子。


第一,你要真心誇獎孩子。


比如,當孩子完成了一件自己很驕傲的事情,你不要連看都還沒看就說你好棒。


你得去欣賞他做的事情或者完成的東西,然後給出評價,或者更好的建議


第二,在誇獎孩子的時候,要明確表揚對象,具體一些。


當小明用積木搭建完一個堡壘的時候,大人最好不要只是說:「哇,你真厲害!」或者「你搭建的房子真漂亮」,而是明確你要讚揚的對象,比如讚揚他的設計,「小明,你的設計好特別,能給我講講你這樣搭建的理由嗎?


或者表揚他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付出的努力:「我注意到你好認真,花了好長時間而且非常專心把這個房子搭建好。」


至於這個房子漂不漂亮,其實你沒有必要一定做出評價,因為你的評價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創作空間。


再比如當孩子獲得好成績的時候,以下兩位媽媽的稱讚方式,您認為哪一種更鼓勵孩子呢?


  • 方式一:分數不錯,寶貝你真棒!
  • 方式二:你考得真好,你一定很努力吧,繼續加油哦!


總是用方式一誇讚,孩子會習慣性選擇簡單的任務完成,獲得肯定,而不再去進行挑戰。


方式二的誇讚雖然僅僅多了寥寥數語,卻讓人相信只要努力,還會有更大的突破。


比如當寶寶吃飯很乖的時候,我們往往喜歡說「哇,寶寶好厲害啊!」


這時候不妨多加點描述,比如「你把飯飯都吃完了,一點都沒有剩下,做的不錯!」



第三,你可以多表揚過程,少表揚結果,肯定孩子的付出、耐心和堅持。


如果孩子一件事情沒有完成,很有挑戰性,但是他還是在苦思冥想,一次次嘗試。


你要看得到這種付出,以及他在做這件事時候的耐心和堅持。


你可以誇獎他:儘管很難,但你一直沒有放棄,我為你感到驕傲。


第四,你在誇獎孩子的時候,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


孩子應該學會跟自己進行比較,所以在誇獎的時候,不妨在言語上做些引導,比如:


「寶寶可以自己吃飯了,不用媽咪餵了呢,媽咪放鬆很多!」


「寶貝可以自己把故事完整講述下來了呢,進步好多啊,待會兒要不要去奶奶家講給她聽啊?」

......



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地運用鼓勵,科學地誇獎孩子呢?


《正面管教》這本書教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掌握鼓勵的技巧。


第一、在合適的時機給予或接受鼓勵。尤其是在衝突發生的時刻,大人和孩子可能都會感到太憤怒而不能給予或接受鼓勵。


第二、鼓勵基於相互尊重的基礎。


第三、父母要以改善而非完美為目標,承認孩子的進步,會鼓舞孩子,激勵孩子繼續努力。


第四、要關注積極方面,著眼於優點而非缺點。


第五、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比如擾亂課堂紀律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

相關焦點

  • 別再誇孩子聰明了
    表揚孩子能讓孩子更加自信,但實際上毫無意義的誇讚多少會讓孩子有些自負驕傲,可能會讓孩子沉溺在周圍的奉承裡自鳴得意。當孩子興奮地要給你看自己的某項成果時,如果你躺在沙發上,拿著手機,連頭都沒抬一下,只是敷衍著說一句「好棒」,孩子可能會特別失望,甚至產生一種挫敗感。 誇孩子的時候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認真且真誠,讓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是爸爸媽媽有目共睹的。 4、多誇獎品質,少些功利性。
  • 請不要誇孩子漂亮或者帥氣!想知道為什麼嗎?
    當客人誇獎你孩子漂亮的時候,你會是什麼態度面對?但是,教授堅決地搖了搖頭,說:「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誇獎她。但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基本上沒有關係。但孩子還很小,不會分辨,你的誇獎就會讓她認為這是她的本領。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醜陋的孩子,這就給她造成了誤區。」
  • 千萬別再誇孩子「你真棒!真聰明」這5種方法,讓你誇出優秀娃!
    說到誇獎孩子,道理我們都懂,正確地誇獎孩子,會讓孩子更自信,更積極上進。但是說到怎麼誇,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非常之詞窮,只會說「寶寶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你好厲害!詞窮就不說了,誇獎的方式不對還可能起反作用,會讓孩子極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變得「玻璃心」。要不說誇獎孩子是一門學問呢,這真的是太難了。誇獎孩子的時候,哪些方式是錯誤的,正確誇孩子的方法又有哪些?在開始說怎么正確誇孩子之前,咱們先用排除法排除明顯錯誤的選項。比如以下這些錯誤示範,有孩子的家長請勿隨意模仿。
  •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毀了多少孩子?父母別再好心辦壞事了
    只見那個家裡的孩子極不熟練地用著刀叉,盤子弄得叮噹響,顯然是第一次吃牛排的孩子。再仔細一看,這一家三口只點了一個牛排,父母兩人只點了一點點非常便宜的食物,打算隨意填一下肚子。是的,很多父母窮盡一生,也想讓孩子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可往往父母這樣做的結果,是讓陷孩子於「危險」之中,很可能毀了孩子,別再好心辦壞事了。曾經見過一個普通工人家的孩子,一身全部是耐克等一線品牌,吃的全部是進口水果,甚至連玩具也都是按最新潮最流行的來。但這些「精緻」的背後,卻是父母每天吃著青菜白飯,穿著已微微發黃的衣服?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90%的父母都誇錯了!
    與之相反的是,當我們誇孩子努力時,會給孩子一個信息:你可以自己把控成功。孩子會更享受挑戰帶給他們的樂趣,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又學到了新的知識。德韋克的結論顯示: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
  • 想要孩子更進步,就使勁誇他!誇他!誇他
    其實不然,她不是不肯表揚孩子,而是不敢表揚孩子。因為凱凱在別人的眼睛裡已經是「別人家的孩子」,她怕自己如果再肯定孩子、表揚孩子,孩子會不經誇、飄上天去。「不行」,只是給了他一點點溫柔地鼓勵,孩子就在這一點一點地努力中尋找自信、從不放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
  • 請別再盲目誇孩子「你真棒」了,哈佛教授:不被誇的孩子更易成功
    可仔細一想,我們不得不贊同這一事實:相比那些經常被人誇的孩子,往往不被誇的孩子好像更容易成功。雖然誇獎孩子會提高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感覺自我良好,可是這種有著激勵目的的誇獎並不是在所有情形中都是可行的。 例如,孩子讀書也許只是單純的對跳舞感興趣,可是家長看到以後就「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頓獎勵孩子,來一句「你真棒」,晚上給你做你喜歡吃的大餐。
  • 朋友的女兒一直被人誇漂亮,但是卻成了媽媽的煩惱,這究竟是為何
    我有一位朋友她家生了一個女兒,大眼睛雙眼皮,皮膚白白的,鼻子嘴巴小小的,看起來特別小巧可愛,於是在孩子小時候便有人經常誇女孩兒可愛。慢慢的,隨著女孩兒的長大,越來越多的人會誇她漂亮,包括鄰居以及親戚,甚至於我,都會誇女孩兒漂亮。然後有一天我的朋友突然告訴我「以後不要再誇我的女兒漂亮了。」
  • 帶孩子再辛苦,也別說這3句話,真的會「毀」掉孩子
    閨蜜生氣我能理解,但是說不要孩子的話,並把孩子關在門外,很容易讓孩子沒有安全感,我勸說了好久,閨蜜才同意打開門讓孩子進來。帶孩子辛苦我們都知道,但是有些話卻不能說,真的會「毀」掉孩子。「別白費力氣了,你不可能做到」這種否定孩子的話,在無形中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 「讓他哭,別理他」,這種看似奏效的教育方式,卻可能毀了娃一生
    他們覺得,不能慣孩子用哭威脅父母妥協的毛病,否則他下次想要什麼或者不想聽大人話就會用哭來鬧事。所以,我們就「無視」他,他看沒人管就不鬧了。其實,這種教育方法,就是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的行為主義育兒理念,即:用強勢來對抗強勢。也就是,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訓練法」。可是,「讓他哭,別理他」,這種看似湊效的教育方式,卻也可能毀了娃一生。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試試這8個字,娃越誇越聰明
    但斯坦福的一位教授則是指出,別再誇孩子"你真棒",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只是一開始有積極作用,等到孩子長大卻會成為束縛,讓孩子變得不敢輕易地冒險或面對失敗,而誇獎「你剛才一定很努力」的孩子,比「你真棒」的孩子,更能夠堅持下去。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試試這8個字,娃越誇越聰明
    但斯坦福的一位教授則是指出,別再誇孩子"你真棒",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只是一開始有積極作用,等到孩子長大卻會成為束縛,讓孩子變得不敢輕易地冒險或面對失敗,而誇獎「你剛才一定很努力」的孩子,比「你真棒」的孩子,更能夠堅持下去。別再對孩子說"你真棒"為何不能對孩子說"你真棒"?
  • 誇孩子時別再用「你真棒」,試試這幾種方法,孩子受用效果也翻倍
    前幾天帶孩子在遊樂場玩,孩子們在玩積木,旁邊有個小女孩堆了一個很漂亮的城堡,然後興高採烈地指給媽媽看。只見一旁的媽媽頭也沒抬,就脫口而出幾個字「我家寶貝真是個天才」。然後小姑娘一臉失落,不再說什麼。我想這個小姑娘是想讓媽媽誇她沒錯,可小姑娘絕不單單是希望媽媽用「天才」來敷衍她。寶媽們,平時帶孩子、誇孩子的時候,如果要表揚孩子,你會怎麼說呢?
  • 別老是「你真棒」,這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教你誇出好孩子
    這樣的誇讚方式雖然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但長久看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容易導致孩子過於在乎結果,而不去關注做事的過程以及做這件事的意義。如何正確的誇孩子呢?掌握這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勝過萬句「你真棒」。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90%的父母都誇錯了
    ,覺得誇孩子「你真棒」沒錯?過於頻繁的表揚還會讓孩子失去自我,孩子們一旦聽慣了表揚,就很難再虛心地接受批評,即使是善意的批評也會產生牴觸情緒。,永遠變不成鑽石」、同學笑他「缺根弦」、媽媽都說他「長了張笨蛋的臉,這輩子沒救了」。
  • 別再誇孩子聰明了,這句話的危害你根本想不到!
    現在很多家長都信奉「讚美教育」,覺得誇孩子聰明能讓孩子更加自信,實際上毫無意義的誇讚只會讓孩子沉溺在周圍的奉承裡自鳴得意,覺得自己太聰明,根本不需要努力,努力是不聰明的人才做的事情。2我有一個同學,上小學時成績非常突出,一直都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誰見了他都要誇上幾句「這孩子真聰明,每次都考第一名」。後來上了初中,這位同學迷上了打遊戲,每日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成績一落千丈。
  • 別再用這種「毀身高」的抱姿了,會讓娃變「歪脖」,多數父母中招
    ,不過這還真是要注意,因為新生兒幾乎越長大越躺不住,很想讓人抱著他,那麼這個時候抱姿就很重要了。小寶因為孕期營養給孩子給的很足,所以寶寶一出生身體就很好,並且還很胖,發育的各個方面都很達標,連醫生都誇她孕期做得很好。
  • 這一碗「毒麵條」,毀了兩代人還不夠?別再讓「毒」孩子了
    這一切服務員看在眼裡,過去勸老爺子別太慣著孩子了,也提醒小男孩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是不禮貌的,會影響到店裡其他的小朋友和家人用餐的。老爺子也覺得怪不好意思的,就把小男孩帶回家了。網友們對此是憤憤不平也帶著嘆息聲:一家三代沒有一個講道理明事理的人,誤會了人家店員的好意不說,還助長孩子的惡習。還有一位寶爸說道:一碗「毒麵條」,毀了兩代人,其他家長要是遇到這情況,「倒掉」也不要給孩子!是的,如果長輩太過寵愛孩子,孩子恃寵而驕大鬧餐館的事情再發生,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過分寵溺孩子的後果會毀掉你的孩子。
  • 請不要再誇孩子「你很聰明」
    ……誇獎,是孩子們最愛聽的話,也是許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最愛用的方式。誇獎,的確能增加孩子的自信,這許多家長都知道,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誇的方法不對,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反而可能妨礙他將來的發展。
  • 誇孩子別再用「你真棒」,用這三個方式誇!孩子越誇越聰明
    孩子的成長需要足夠的動力,而家長的誇讚則是最好的能量飲料。很多家長是不吝惜對孩子的誇讚的。但是,他們誇獎孩子的時候卻是太過敷衍了。「你真棒」,「你做的不錯」,這類的話語實在是太過敷衍了,這雖然能讓孩子很開心,但卻沒辦法給孩子更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