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學博士發問,小留學生家長,送小孩子出國,到底是為何?

2020-12-16 掌上九州

疫情不僅考驗著每一個人,也使人們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思考和沉澱,對我們的靈魂進行了猛烈的震動和衝擊,讓我們浮躁的心來一次洗滌和反思,今天就當今大家熱議的問題進行分享。

近日來一個熱門話題在網絡上不斷出現,這就是滯留在英國的小留學生的回國問題,一部分小留學生要求中國政府出面,承租包機接其子女回國。愛子之心人人有之,單從這一點而言無可非議,但是政府作出決策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可能,這不是我們打的或包車,有錢就行,這是關乎兩國航空,甚至外交事宜,不是有錢任性就能解決的問題。當然,在網絡上有些網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於包機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質疑,而情急之下,小留學生的家長就口無遮攔的說這是仇富,這種說法就十分不當,真的是仇富嗎?即便是仇富,那麼人們為什麼要仇富,富有什麼可仇的,與其說是仇富,倒不如說是人家仇的是無端的優越感,無端的傲慢和偏見,放下身段和大家在一起,再不要妄言什麼仇富之談了。

疫情以來,大量華人華僑以及國外留學生紛紛回國,這是人之常情,有了災難回家避難無可厚非,因為我們國家如今強大安全,國內的親人也歡迎同胞回來,因為家是我們最後的避風港。可是,確實有極少部分人,覺得自己是華人華僑,或者是留學生就高人一等,處處表現出來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感覺國內的人比不上你們,於是就趾高氣揚不可一世起來,無端指責國內這也不好那也不對,大家都要看你的臉色行事,真不知道這些人是誰給他們的勇氣,是那裡來的優越感,這些人不但無禮而且討厭,不僅可恨而且可憐,這些人難道還不讓人仇視嗎!

無論是過去的歷史上,還是當今的現實中,我們的海外華人華僑,都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我們的留學生背井離鄉出國學習深造,回來報效祖國,他們都得到了國家民族的認可和敬仰。但是,小留學生的家長,你們捫心自問,你們從小將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到底是為了什麼,不用別人給你們答案了吧!人在少年時期是完成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階段,是民族文化的築基階段,這個時期,將孩子送去外國學習,你們是想培養你們是孩子成為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們長大成人以後,還能傳承你們的家風嗎?

大疫當前,全國人民都在為戰勝疫情不懈奮鬥,世界的交通運輸都在為抗疫而忙碌,這個時候,一切都要為抗疫而讓步,解決包機接回你們的孩子,一定會做到的,但不是今天!通過這次疫情對世界的考驗,能否也對你們敲響反思的警鐘,現在中國的強大舉世矚目,中國社會的優越已經實實在在的體現出來,西方的冷漠與自私也表現得淋漓盡致,你們希望你們的孩子也成為冷漠自私的人嗎?想想吧!雖然你們想讓你們的孩子改換門庭,但祖國不會放棄他們,有我們強大的祖國,他們一定會安然無恙的回家。

(劉恩嘉,社會學博士、經濟學碩士,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客座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特邀研究員,黑龍江省工商聯總商會名譽會長。)

相關焦點

  • 小留學生的冬天到了!教育部明確:低齡小孩子禁止出國留學?
    2020年4月,當英國疫情泛濫後,應部分留學生家長要求,國家派專機分批次接回了滯留在英國的1.5萬名小留學生,他們年齡最小的僅有9歲,最大的為17歲。這次疫情,暴露了我國出國留學生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留學生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低齡留學生是指處於中小學,也就是K12階段的學生出國留學的現象。
  • 一位留學博士的思考:把孩子送出國,到底是為了什麼?
    同學說:「三年前,在北京上學,看著身邊的同學都在出國,自己也萌生了想出國的念頭,但是那個時候,什麼都不懂,連TOEFL,GRE都沒聽過,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準備,最後還是來了FSU讀博士。」我想先從這段話中,理出兩條清晰的線索:一是「出國夢」;二是「出國易」。
  • 15000名英國小留學生的遭遇,會讓家長放棄送孩子出國留學嗎?
    01今天在辦公室跟同事聊天,談到了15000名英國小留學生的話題你看看現在這些小留學生在國外多可憐!他們的家長真殘忍!我可捨不得孩子這麼小就給送到國外去。我哈哈一笑,說:能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也真有你的。就你我這樣的窮教師,一年所有的收入加起來都不到十萬塊,扣除三險兩金之後,實際可支配收入才有幾個錢?現在的生活開支和教育投入有多大?
  • 小留學生出國到底需要多少錢?幾所學校學費公布之後,超乎想像
    現在出國留學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了,當然大學畢業之後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也為了將會更有競爭力,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但是也有部分人出國是為了留在國外,這些家長基本上在孩子小學畢業之後就直接去外國,經過幾年的學習之後就能夠順理成章地拿到外國國籍。那麼小留學生出國到底需要花多少錢呢?
  • 那些接回國又出國的小留學生,還要再接一次嗎?
    倫敦封城,受影響的不只有英國人,還有一大批在英國學習生活的中國留學生,其中包括一部分還未成年的小留學生。把時間撥回到今年4月初,疫情開始在國外泛濫,當時很多小留學生的家長就要求國家把他們接回來,網友們也認為小留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應該在危難時刻,接他們回家。
  • 小留學生該不該這麼小就出國留學
    關於小留學生該不該這麼小就出國留學的話題,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在國外的留學生紛紛要求回國,為此爭論不休,特別是英國1.5萬小留學生該不該由國家包機回國,令國民高度關注。最後國家也做出了妥善安排。由此引發了留學生年紀小小該不該出國留學的話題,引起國人熱議。
  • 會哭的小留學生家長們有糖吃!
    那是再適合不過了經過某些小留學生家長的一哭二鬧三上吊之後呢種花家終於開始啟動包機接這些還流著華夏血液的未來小英國公民回國這可把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們高興壞了認為自己沒有白哭白鬧白上吊甚至有些小留學生家長呢想要通過關係將孩子從集中隔離點帶出來,可為步步為營只可惜隨著有兩名小留學生確診新冠肺炎
  • 大數據告訴你,小留學生的家長是什麼職業?什麼學歷?
    1.5萬名小留學生滯留英國,166名家長申請國家包機接回。這一事件引起人們對小留學生這一群體的關注。在人們的印象中,出國留學一般是本科畢業後,出國深造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到多,這麼小的年紀就出國留學了。那麼是什麼樣的家長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這麼小就送出國呢?
  • 留學生迎來「壞消息」,家長欲哭無淚,誰還敢送孩子出國?
    這對留學生來說,無疑是迎來了「壞消息」。往返航班取消後,留學生就失去了「回國避難」的機會,讓無數留學生家長們欲哭無淚:祖國把孩子們接回來吧。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由於往返航班暫停就導致不少留學生無法回國。而當時也有很多家長呼籲祖國用專機將留學生接回來。但也有網友覺得:中途中反而增加了病情的感染風險。
  • 小留學生是否違反義務教育法?如果違法怎麼追究責任?
    小留學生是最近國內的一個熱點,很多人不同意接他們回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這麼小出國學習,動機太不純了,甚至很多人質疑,為什麼這些有錢人的孩子可以不接受國內的義務教育呢?那麼小留學生不接受國內的義務教育到底違法嗎?
  • 留學生心聲:父母送我出國的真正用意
    父母送你出國到底是為了什麼?很多留學生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其實,最大的收穫是這兩樣東西:一是被放到任何國家、任何人都不認識的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二是名車豪宅已動搖不了願意每天坐公車去追求簡單夢想的平淡心態。這兩樣已足夠讓人受益一生。   留學生隔江踏海,遠渡重洋,節日的時候與家人相隔千裡之外,還耗費了不少的金錢,到底為了什麼?
  • 留學生和移民子女求學,一個身份的距離差多遠
    當今社會,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更多的家長加入了國外教育的大軍,其實無非是為了給孩子多一些選擇,留學無非兩種方式:一種是單獨送子女出國留學;另一種則是子女隨家庭一起移民到海外接受當地教育。到底留學生和移民子女在教育方面有多大的區別呢?
  • 冒著風險出國留學被困倫敦的小留學生家長們,呼籲國家救孩子回來
    然而中國作為一個外出留學大國,有很多家庭的孩子還在英國讀書,倫敦作為一個教育文化十分先進文明的地方,有很多來自中國的各個年齡層的留學生。他們現在正面臨著「天價機票」,甚至「一票難求」,抵抗著巨大的壓力和煎熬。特別是年齡較小的那些小留學生們,畢竟大學生或者研究生們已經有很好的面對壓力和困難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一旦缺乏照顧和生活資源,那些小留學生們的情況實在是令家長們擔憂。
  • 到底為什麼要出國留學?——留學生紀錄片《我們》
    「出國留學一直是我的夢想,當初總認為國外的教育資源和環境更優越,不過,自從做了這個短片,我開始重新思考留學的意義。」談及為何選擇出國留學,說,和所有的「出國黨」一樣,她從決定出國開始,就馬不停蹄地準備,在申請過程中遇見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發生了一些有些意外和驚喜的事情。
  • 留學生家長集體發聲,要求包機接人,網友:不要裝可憐、道德綁架
    今天編者也給大家帶來是現實中的親子情,不過卻被人指責,那麼這是為何呢?留學生三個字最近仿佛被網絡刷屏了,從澳洲跑步女事件到許可馨事件,關於留學生崇洋媚外之詞不絕於耳。近日國外疫情已經呈現多點爆發態勢,全球感染人數已突破百萬,其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則佔據主要大多數,此刻的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公認的避風港。
  • 留學生家長愁了:我花一百萬送孩子出國,孩子咋不感激我?
    熊孩子你怎麼一點不感激含辛茹苦送你出國的爸媽呢?今天,留學家長報採訪了三組留學生家庭,他們雖是個例,卻也是幾十萬留學生家庭的一員,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歡笑與成長,也能體會到他們的糾結與掙扎。 和其他父母比起來,大王他爸媽其實算是開明進步型家長。 別的不說,就光是那英語口語水平,就能撂倒一片號稱出國兩三年的留學生。 學渣大王理科裡化學學得最好,文科裡地理政治學得最差,這就導致了他文理都學不好,分了班成績還是學渣中的戰鬥機。
  • 留學生回國抵達瀋陽,上個月回國的英國小留學生又要回去,為何?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切不說這批歸國的英國小留學生,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遇到這種事情,想必我們也是十分著急,畢竟一方面事關自己孩子將來的未來,一方面關乎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人都有自私心的。無論你們這批英國小留學生,選擇是去是留,這都是你們個人的權力,但是作者先說說自己的觀點,當初在英國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不少英國小留學生的家長聯名致信請求國家派遣專門飛機接待你們回家,為此不少小孩的父母都哭淚流滿面。
  • 遠渡重洋獨自留學 中國小留學生心理健康堪憂
    小留無法融入ABC父母們最擔心的就是把孩子送出國後,他們真的能融入當地社會嗎,這個問題恐怕只有孩子們最清楚。哪怕都是會說中文的同齡孩子,小留學生想融入其中也非常困難。慢慢發現他整天和一些寄宿中國留學生們一起玩,也不學習。我現在了解了,小孩子真的不能沒有人管,他們心智不成熟,根本不能管理好自己。"一位陳姓家長說,"後來我只能給孩子轉學,給他換一個全新的環境。"而另一位楊姓媽媽則感慨,表示幸虧當初沒有讓孩子一個人來留學。"女兒初到時讀高一,兩年後才告訴我那段時間有多寂寞。
  • 英國小留學生一年至少30萬,家長:孩子以後是外國人,清華隨便上
    最近,一則「1.5萬小留學生滯留英國,一位母親聯名166位家長要求政府包機送他們孩子回國」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激烈討論。也是在這次「包機事件」後,我們才知道,原來中國竟然有這麼多的小孩在英國讀小學,徹底顛覆了一些普通大眾的視野。
  • 1.5萬名小留學生家長再一次請求包機回國,英國小留學生為何兩難?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小留學生家長在英國疫情再一次加重的情況下,請求包機回國,但是再一次回到英國求學的小留學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疫情中的留學生和家長,心情波動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