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兩所私立大學近年來曝出行政部門腐敗醜聞,被教育部勒令整改卻仍不達標,面臨著停辦的命運。
韓國《中央日報》24日報導,韓國教育部23日開始對韓中大學、大邱外國語大學啟動關閉程序,預計走完全部流程後,這兩所高校將於明年2月正式關閉。
韓中大學位於江原道東海,調查顯示其創始人曾於2004年挪用公款277億韓元(1.64億元人民幣),迄今仍有244億韓元(1.44億元人民幣)未被追回。此外,韓中大學還被指拖欠教職員工薪水,截至2016年欠薪總額達到333億韓元(1.97億元人民幣)。
大邱外國語大學位於慶尚北道慶尚,建校於2003年。根據韓國有關規定,大邱外國語大學最初需要7億韓元(約合413.9萬元人民幣)投資才能取得建校資格,但是當時該校並未爭取到足夠投資,乃是利用偽造文件通過了有關審核。
韓國教育部2015年在全國範圍普查高校情況,查出這兩所大學行政管理層的腐敗情形,在當年評級中給予它們「E」的最低評級。根據該評級體系,「A」為最佳,往下依次到「E」。
儘管韓國教育部多次勒令兩所高校整改,但效果不盡如人意,韓中大學、大邱外國語大學迄今仍未能達標。教育部方面透露,今年4月以來,已經3次敦促這兩所高校整改,鮮有成效。
韓國教育部私立大學政策部門主管李在陸(音譯)說,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決定關閉這兩所大學。
今後數周,韓國教育部將舉行一系列聽證會,預計持續至10月結束。走完聽證會程序後,教育部將於10月宣布關閉兩所高校的最終決定,然後於明年2月正式封校。
兩所高校關門後,其在校生將由附近其他高校接收。截至2017年5月,韓中大學在校生總數約為1442人;截至2016年4月,大邱外國語大學在校生總數為469人。
據《中央日報》統計,自2015年全國普查以來,韓國已有12所高校被下令關閉,其中4所為四年制大學。韓國總共約有200所四年制大學。
眼下,韓國教育部正積極推動國會通過一項涉及高校管理的法律修正案。根據當前法律,高校關門後,其剩餘資產將由建校文件中所指定的個人或實體接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類個人或實體往往就是高校創始人或其親屬,即涉嫌貪汙腐敗者。
韓國教育部希望,今後由政府部門接管高校關門後的剩餘資產。不少國會議員正在積極推動這一修正案,「努力消除教育機構內的腐敗現象」,李在陸說。(楊舒怡)(新華社專特稿)